『壹』 融资性售后回租按哪个年限计提折旧和递延收益,是设备剩余年限还是租赁年限
两个都有可能。
如果融资租赁协议中规定了优惠购买价款,且可以预计租赁期满承租人将行使购买权的,按照设备使用寿命计提折旧。反之按租赁期限折旧。
『贰』 递延收益的计算
2006年1月1日贷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500万
贷:长期借款500万
2007年1月15日收版到贴息
借:银行存款12万
贷:递延权收益12万
2007年7月1日收到贴息
借:银行存款18万
贷:递延收益18万
此处的政府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该在未来该工程摊销期限内,按照直线法随着工程的折旧而摊销.
忘记提利息了..
2006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30万
贷:应付利息30万
2007年7月1日
借:在建工程15万
贷:应付利息15万
这里有个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
因为你是10年摊销,那么每年的摊销金额=30万/10年=3万.每个月应该摊销金额=3万/12=2500元.
『叁』 政府补助的固定资产的递延收益是次月摊销,一般收益类的政府补助当月摊销递延收益,对吗
不要被会计书本误导,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的,税法规定不是这样的。
『肆』 递延收益调整以前年度,分录怎么做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递延收益 这之后是不是需要 借:本年利润 贷:以前内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容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通过调整,我们还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还要做借:以前年度损益 贷:应缴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伍』 递延收益从什么时候开始确认”营业处收入“
政府补贴 不能进入长期应付款,
政府补贴有两种形式:
1、一种是政府部门版没有指定用途的,在收到权当期全部确认营业外收入,这部分属于征税收入,要缴纳所得税的,以后实际支出时可以税前抵扣。
2、另一种政府部门规定了指定用途的,这部分属于不征税收入,在新会计准则上,单为此项设立了一个科目,“递延收益”,
3、所以转出也要符合不征税收入这个原理:即你税前抵扣X,就从递延收益转到营业外收入X,(营业外收入X-税前抵扣X=0,对当期所得税没有影响)。
『陆』 递延收益可在5年内分摊征收所得税吗
不是当年递延转多少收入,确认多少收入,按多少征所得税么
『柒』 估价入账产生递延收益,之后递延收益每月分摊,等资产按实际入账时,之前已摊销的递延收益怎么处理
之了解释:
1、已摊销的递延收益不用处理
2、剩余未摊销的递延收益需要重新调整确认金额后进行分摊。
望采纳,谢谢。
『捌』 资产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递延收益如何摊销
政府补助购入固定资产,该资产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相对的递延收益也按工作量法摊销。
『玖』 递延收益,三年摊销,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有人认为,“递延收益”应在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 项目反映。理由回是——在企答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有这样的规定,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正式稿没有了这样的表述。
但我认为,按照科目的性质,“递延收益”不是在一年内摊销结束,应放在非流动负债中的"其他非流动负债"反映更妥当一些。
『拾』 递延收益和长期待摊费用有什么区别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版确认上的运权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两者,一个属于公司的收入,一个属于公司的支出,完全不同的会计科目
递延收益主要跟政府补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