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excel如何定期数值累加
使用年限(H列) 启用时间(I) 折旧方法(J)资产原值(K)已计提月份(L) 至上月止累计折旧额(M) 本月计提折旧额(N) 本月末账面净值(O)
5 2007-1-1 年限平均法 4,580.00 16 1,221.33 76.33 3,282.33
========================================================================
如果折旧方法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的话
按上面的列表就可以,第一行是名称(假设表中为第3行),第二行(设在表中为第4行)举了实例,在前面的列你可以补充设备名称之类的
1、在"已计提月份"那列的单元格中录入公式(假设:=IF(A4="","",MIN(H4*12,((YEAR($B$2)-YEAR(I4))*12+MONTH($B$2)-MONTH(I4)-1))) 其中第A4为设备名称,H4为“使用年限”,B2那列中输入你要计算的时间,如要计算截止到2010年底的,就输入2010-12-31,这样随便你要计算哪个时间点的,都会自动算出。
2、在“至上月止累计折旧额”的那列单元格中录入公式:=SLN(K4,K4*P4,H4)/12*L4
3、在“本月计提折旧额”的那列单元格中录入公式:=IF(L4<H4*12,SLN(K4,K4*P4,H4)/12,0)
4、在“本月末账面净值”的那列单元格中录入公式:=K4*(1-P4)-M4-N4
5、P4指的是净残值率,即第P列是净残值率。
要不你给我个你的邮箱,我把表格发给你!
② 固定资产(小轿车)的累计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如何计算
1.按3-5%算出残值,这里按3%计算残值为4335元
2.使用年限4年:每年应计折旧为(144500-4335)/4=35041.25元,年折旧率版0.2425%
3.每月应提折旧为35041.25/12=2920.10元月权折旧率0.02%
保险费可入待摊费用,分12个月摊入管理费用。
③ 年限平均法
你的入账价值是多少?残值是多少?折旧期限是多少?
假设你的入版账价值是2300元,折旧期权限是3年,残值5%,那么
从09年7月份开始每月折旧2300*(1-5%)/36=60.69
有一点误差,等到最后一个月一起折旧掉就OK了
④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
至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一般到最后两年会出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将预计净残值也计提成折旧或应计折旧未提完的情况。
所以最后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证预计净残值的准确不变。
举例如下:
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继续用双倍余额,则接下来
第四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确的方法多计提了30144元,即使得预计净残值减少30144元,不合理。
⑤ 累计折旧中的平均年限法是什么意思
就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以后,按预计使用年限作以平均,平均一年提多少折旧,再除以12个月,就是你每个月的计提折旧额。这样,每个月、每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很平均,所以叫平均年限法。
⑥ 请问直线法是平均年限法吗
直线法是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版的方法。按此计算权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⑦ 不会数学要怎么理解年限平均法
比如资产是10万,就是折旧年限10年,就是10万除以10就是每年折旧额。
⑧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内1-预计净残值容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附注:【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⑨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
1=100%,即固定资产原值
减:减去。
残值回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答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例如你的固定资产是48000元。预计使用寿命是10年,残值率是3%,那月折旧额=48000*(1-0。03)/12*10=388。月折旧率=1*(1-0。03)/12*10=0。00808,这个1就代表固定资产的价值。公式算的就是月折旧率或是年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⑩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版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权。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10)年限平均法那要累加吗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扩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会计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