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期限全表

期限全表

发布时间:2021-01-30 10:55:09

1. 公务员晋升年限

公务员晋升年限表:

1、晋升科员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25级;

2、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

3、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20级;

4、晋升副处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

5、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17级。

举例说,办事员任满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员待遇;科员任满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待遇;副乡科级、副主任科员满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级待遇,正科级干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副处级待遇,副县处级干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处级待遇。

职级晋升后,可以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但工作岗位不变。比如,一名县文化局局长或乡镇镇长,一直未得到提拔,满15年后,虽然还当局长或镇长,但可享受副县长的工资待遇。

(1)期限全表扩展阅读:

公务员等级表:

一、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1、国家级正职:一级;

2、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3、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

4、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

5、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6、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7、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8、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9、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10、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11、股所级正职:十八级至二十六级;

12、股所级副职: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1、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

2、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

3、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

4、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

5、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

6、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7、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相当于正村股级);

8、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三、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分为十一个层次。

通用职务名称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总监、二级总监、一级高级主管、二级高级主管、三级高级主管、四级高级主管、一级主管、二级主管、三级主管、四级主管、专业技术员。

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分为十一个层次。

通用职务名称由高至低依次为:督办、一级高级主办、二级高级主办、三级高级主办、四级高级主办、一级主办、二级主办、三级主办、四级主办、一级行政执法员、二级行政执法员。

五、军队的职称级别(军衔)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2.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期限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3. 机动车报废年限年限一览表

机动车报废年限年限一览表
车辆类型
使用性质
使用年限
延缓期限
检验次数
强制年限
9座(含)以下载客汽车
非运营、特种
15年

使用6年以内,两年检验1次,使用6年至15年,一年检验1次,使用15年以上,一年检验2次

9 座以上载客汽车
非运营、特种
10年
10年
使用10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10年,20年,一年检验2次
20 年
载客汽车
旅客载客
10年
10年
使用5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5年,20年,一年检验2次
20 年
载客汽车
公路客运、公交客运、租赁、营转非(不包括出租营转非和小公共)
10年
5年
使用5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5年,15年,一年检验2次
15 年
大型载客汽车
出租客运
8年
4年
使用5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5年 12 年,一年检验2次
12 年
中、小型载客汽车
出租客运
8年

使用5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5年,8年,一年检验2次
8 年
小、微型载客汽车
出租客运
6年

使用5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5年,6年,一年检验2次
6 年
中型载客汽车
公交客运
6年

使用5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5年,8 年,一年检验2次
6 年
大型载客汽车
出租营转非
8年
4年
使用10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10年,12年,一年检验2次
12 年
中、小型载客汽车
出租营转非
8年

使用6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6年,8年,一年检验1次
8 年
小、微型载客汽车
出租营转非
6年

两年检验1次
6 年
中型载客汽车
营转非
6年

一年检验1次
6 年
重、中、轻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半挂车、全挂车
全部
10年
5年
使用10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10年,15年,一年检验2次
15 年
微型载货汽车
全部
8年

一年检验1次
8 年
三轮汽车
全部
6年

一年检验1次
9 年
低速货车
全部
9年
3年
使用10年以内,一年检验1次。使用10年,12年,一年检验2次
12 年
摩托车
全部
8年
3年
使用4年以内,两年检验1次,使用4年,11年,一年检验1次
11 年
专项作业车
全部
10年
5年
一年检验1次
15年对吊车、消防车、钻探车等经审批可适当延长
轮式自行机械
全部


一年检验1次

无轨电车
全部


一年检验1次

4. 说明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类型及适用范围:
A标准的档案保管期限表;B专门的档案保管期限表;C同系统机关档案保内管容期限表;D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E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上各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标准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对其他几种保管期限表具有指导意义;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又必须以标准的和上级机关颁发的各种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所规定的保管期限表为依据。各种类型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不能缩短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所规定的保管期限,但可延长保管期限。这种相互制约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妥善地制订有关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和实际确定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

5. 整个中国朝代的时间表

中国历史朝代,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称皇帝始,到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5)期限全表扩展阅读:

1、中国历史上周朝存在的时间最长,由先周首领周武王灭商之后创建。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计存在为790年。 历史上,把周王朝划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中国历史朝代中大汉王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是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奠定了中国文化多方面的特性。它的国号“汉”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称号,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拓展了中国版图,打败了凶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开辟了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东段。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至尊地位,制定了“三纲五常”等儒家规范。

6. 谁有民事案件时效和期间的时间简表呀

民事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期间

作者: 来源: 2005-06-10

(一)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就是指当事人的胜诉权得到司法保护的有效期间。如果您与他人之间发生民事纠纷,您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自行协商和解、仲裁、诉讼等等。虽然诉讼不见得是最好的一招,但有时却是必要和最后的手段。如果您希望您的诉讼请求得到法院的支持,获得胜诉的判决,您应当在一个有效的期间内提出起诉,这个期间就是诉讼时效。您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才提出起诉,法院虽然可以受理,但您的诉讼请求将被驳回,除非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自愿履行。现将一些主要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情况介绍如下:
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三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继承法
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 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产品质量法
第三十三条,因产品质量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二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二年, 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二)民事诉讼期间
诉讼期间,通俗地讲就是您参加诉讼活动必须要遵守的时间限制,该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活动,不能耽误。如果由于您的主观原因耽误了。一切后果只能由您自己负责。因此,对于期间,您可丝毫马虎不得。那么,在诉讼中,期间有哪几种?期间由谁确定呢?
诉讼期间分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两种。也就是说,期间一部分由法律直接进行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改变,不由当事人协商。比如:立案期间、上诉期间、申请执行的期间等。指定期间可以变更,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比如: 法院规定当事人在某日内提交诉讼材料,确定某日开庭等。如果在指定期间内,出现了新情况,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确有困难,法院可依当事人申请对原定期间予以变更。指定期间虽然属于可变期间,但一般而言,指定期间一经确定,不宜随意变动。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其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例如: 当事人在接到一审判决的十五日内有权提起上诉,这里,接到判决书的当天不计算在十五天内,而是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天起算。
期间以月、年计算的,期间届满日期为届满月或年相对应的日。如果届满没有相对应的日时,届满月的最后一天即为期间届满日。例如:法院于11月30日发出公告,宣布公告3个月即发生法律效力,这里期间届满日期应是次年的2月 30日,但二月份只有2S天,因此,期间届满日只能是2月28日。
如果期间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的为期间届满日。这里所说的“节假日”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节假日, 比如:星期六、星期日、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但象妇女节、教师节专为某一类人规定的节假日或某些民间节日,则不包括在内。
另外,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比如 您是在9月16日收到的判决书,那么,您只要在10月8日前将上诉状交邮即可,因为从您收到判决第二日起算,十五日上诉期届满本应是到1 0月7日,但国庆节是法定节假日, 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是10月8日,那么,10月8日就应该是法定届满期间,只
要在此前交邮,不论法院在几天后收到,都视为在上诉期内提出了上诉。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当事人耽误了期间并非是由于主观原因,而是发生了无法避免和克服的客观事由。比如: 突然发生了地震、水灾、或者当事人突患重病、遭遇车祸等,遇到这种情况,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顺延期限的申请,申请必须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提出,顺延申请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期限的耽误并无正当理由,可驳回该申请。
您来打官司,一定要看清楚传票上的期日,期日就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进行某项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日期和时间,法院确定的期日您必须遵守。但如果遇到您无法避免或克服的情况,比如:突患重病等,不能准时应诉,您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经审查核实,一般会同意变更期日。但如果您未能准时到庭应诉,理由是看错了开庭日期或没有准备好诉讼材料。那么,法院就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按撤诉处理或缺席判决。
由此可见,期间在讼诉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诉讼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规定的是您的胜诉权在多长时间内受保护,诉讼期间则是指具体诉讼行为应当在什么期限内完成。下面是介绍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诉讼期间.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一十三条:被告答辩,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发送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四十六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七条: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限为十日。
第一百五十九条:不服判决提出上诉的二审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上诉后三个月内审结;不服裁定提出上诉的,应当在三十天内审结。
第一百八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二年。
第二百一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7. 民事诉讼法重要时间表期限表

一、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第十九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第五十四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三、管辖异议申请时间
1、《民事诉讼法》(2013)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2、《民事诉讼法》(2013)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四、法院追加当事人后(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举证期限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法发〔2008〕42号]第五条“关于增加当事人时的举证期限问题。人民法院在追加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应当依照《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为新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该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五、追加当事人时间(无明确时间限制)
1、《民事诉讼法》(2013)第一百三十二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法意见》)第五十七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3、《民诉法意见》第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通知其他当事人。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仍追加为共同原告,其不参加诉讼,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依法作出判决。”

阅读全文

与期限全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局 浏览:397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表 浏览:982
商丘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49
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 浏览:33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 浏览:10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终总结简报 浏览:297
究极的妄想发明系列第2 浏览:204
Sw的证书 浏览:69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119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浏览:874
马鞍山开源驾校招聘 浏览:509
马鞍山手工活 浏览:475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总结 浏览:326
品管圈成果汇报演讲 浏览:469
千慧知识产权是什么 浏览:939
马鞍山美孚 浏览:976
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743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帐 浏览:775
征信报告多长时间有效期 浏览:387
日立挖掘机看年限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