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羁留时间期限

羁留时间期限

发布时间:2021-01-30 07:48:33

Ⅰ 拖延时间的成语

【怠惰因循】: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苟留残喘】:苟:苟且,勉强;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缓兵之计】: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刻不可缓】:刻:片刻;缓:延缓,耽搁。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刻不容缓】: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旷日离久】:耗费时日,拖延很久。犹言旷日持久。
【连更彻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同“连更晓夜”。
【连更晓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
【连更星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同“连更晓夜”。
【流连光景】:留恋风光景物。指因逗留某地而拖延时间。也指文艺作品的题材或辞句史局限于风花雪夜。
【磨洋工】:干活不出力,故意拖延时间。
【泡蘑菇】:故意东拉西扯或纠缠来拖延时间。
【七担八挪】:指一再耽搁拖延。
【迁延过时】:迁延:拖延。拖延错过时机。
【迁延稽留】:犹言拖延滞留。
【迁延羁留】:犹言拖延滞留。同“迁延稽留”。
【迁延日月】: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迁延时日】: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迁延岁月】:犹言拖延时间。
【软磨硬泡】:用和缓的手段纠缠,故意拖延与纠缠来达到目的。
【势不容缓】:势:情势;容:容许;缓:延缓,耽搁。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事不宜迟】:宜:可以,应该。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推三宕四】:推:推托;宕:拖延。形容一再推托拖延。
【拖拖拉拉】: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虚延岁月】:虚:空,白白地;延:拖延。白白地拖延时间。
【淹旬旷月】:淹:滞留。旷:荒废。拖延时日,荒废岁月。
【展转推托】: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
【辗转推托】:辗转:经过许多人或许多地方。反复拖延推辞。

Ⅱ 美国旅游签证打工的问题,签证可以合法呆几个月如果打工会不会被抓啊,超过期限了有没有问题

美国签证办理下来是B1B2类型十年有效多次往返单次停留时间最长180天。
工作版的话,除非说您能权够申请下来工作签证,但是一般直接申请美国工作签很困难的,几乎不可能。所以一般我们先建议客户办理一个美国旅游签证,然后到了美国后,找那些移民律师很容易就给您转成工作签证了。花不了多少钱的。只要能到了美国本土,就好办了。

Ⅲ 石佛寺戒毒所规矩

本条例可引称为《戒毒所条例》。

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

“召回令”(recallorder)指根据第6(1)条作出的命令;(由1974年第5号第2条代替)

“危险药物”(dangerousdrug)具有为施行《危险药物条例》(第134章)而给予该词的涵义;

“有关罪行”(relevantoffence)指可判处监禁的罪行,但因不缴罚款方可判处监禁的罪行不包括在内;

“戒毒所”(addictiontreatmentcentre)指保安局局长根据第3条指定的任何地方或建筑物;(由1977年第41号第2条修订;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署长”(Commissioner)指惩教署署长;(由1982年第30号法律公告修订)

“监管令”(supervisionorder)指根据第5(1)条作出的监管令;

“羁留令”(detentionorder)指根据第4(1)条作出的任何羁留令。

第3条 戒毒所 版本日期 01/07/1997

保安局局长可藉命令指定任何地方或建筑物为戒毒所,作为使用任何危险药物成瘾并被裁定犯有关罪行的人接受治疗及康复护理之用。

(由1977年第41号第3条修订;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第4条 羁留令 版本日期 30/06/1997

(1)凡任何人被裁定犯有关罪行,而法庭信纳在该个案的情况下,并经顾及该人的品性及过往行为后,为该人本身及公众利益着想,该人应在戒毒所接受治疗及康复护理一段时期,则法庭可命令将该人羁留在戒毒所,以代替判处任何其他刑罚。

(2)如法庭就某人作出羁留令,则该人须被羁留在戒毒所,期限由署长在考虑该人的健康情况、进展,以及获释后不再使用任何危险药物成瘾的可能性后予以决定,惟该期限不得少于羁留令日期起计2个月,但亦不得超逾该日期起计12个月,其后即须释放。(由1977年第41号第4条修订;由1986年第24号第2条修订)

(3)法庭就任何人作出羁留令前,须考虑署长就该人是否适合接受治疗及康复护理,以及就戒毒所是否有空位提供而拟备的报告,如法庭未有接获该报告,则在裁定该人有罪后,须将其还押,由署长羁押一段期间,期限视乎法庭认为拟备报告所需的时间而定,惟不得超逾3星期。

(4)如法庭就任何人作出羁留令,该人的定罪无须予以记录,但如法庭认为犯罪情况显示有此必要,并作出相应的命令,则属例外。(由1974年第5号第3条代替由1986年第65号法律公告修订)

(5)署长须在根据第(3)款拟备的报告中,告知法庭过往曾否就该报告所关乎的人作出羁留令。

第5条 监管令 版本日期 30/06/1997

(1)署长可命令任何从戒毒所获释的人,接受署长所指明机构或人士的监管,监管期为该人获释之日起计12个月;而在监管期间,该人须遵守署长所指明的各项规定,包括对身体检验及住所的规定。(由1987年第44号第4条修订)

(2)署长可随时更改或取消监管令。

(3)任何人不遵守针对其作出的监管令所指明的任何规定,即属犯罪,可处罚款$5000及监禁12个月。(由1983年第32号第2条增补)

第6条 召回令 版本日期 30/06/1997

(1)署长如信纳针对某人作出的监管令正在生效,而该人不遵守该命令的任何规定,即可针对该人作出召回令,将该人召回戒毒所;在作出召回令后,该人可被逮捕及带往戒毒所,并羁留于该处。

(2)根据第(1)款被带往戒毒所的人,须由羁留令日期起计被羁留12个月,或由根据召回令被逮捕之日起计被羁留4个月,两者以较迟届满者为准。(由1977年第41号第5条修订)

(3)就任何人作出的召回令正在生效期间,署长可随时释放该人。(由1986年第24号第3条修订)

(4)凡根据召回令羁留任何人,在作出召回令时正在生效的监管令,其效力在该人被羁留期间即告终止;如根据召回令羁留该人后,该人在监管令生效之日起计的12个月期限内获释,则该监管令即再次生效,直至该期限届满为止。(由1986年第24号第3条增补)

(5)凡监管令在《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1986年第24号)生效日期前作出,第(4)款即不适用。(由1986年第24号第3条增补)

(由1974年第5号第4条代替)

注:

*"《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乃“DrugAddictionTreatmentCentres(Amendment)Ordinance1986"之译名。

第6A条 判处监禁或再度作出羁留令的效果 版本日期 09/06/2000

(1)如针对某人作出的羁留令、监管令或召回令正在生效,而该人被判处监禁—(由2000年第32号第4条修订)

(a)如刑期为9个月或以下(如羁留令、监管令或召回令在《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1986年第24号)生效日期前作出,则为2年或以下),则该羁留令、监管令或召回令须暂缓执行,直至监禁期满为止;

(b)如刑期为9个月以上(如羁留令、监管令或召回令在《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1986年第24号)生效日期前作出,则为2年以上),或就该人作出新的羁留令,则本文首述的羁留令、监管令或召回令(视属何情况而定)的效力即告终止。(由1986年第24号第4条修订)(2)如针对某人作出的—

(a)羁留令正在生效,而该人另被判处羁留在教导所,则羁留在教导所的判处于该羁留令期限届满时生效;

(b)监管令正在生效,而该人再行被判处羁留在教导所,则该监管令即告失效;

(c)召回令正在生效,而该人再行被判处羁留在教导所,则按署长的决定—

(i)该召回令即告失效;或

(ii)羁留在教导所的判处于该召回令期限届满时生效。(由2000年第32号第4条增补)

(由1974年第5号第5条增补)

注:

*"《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乃“DrugAddictionTreatmentCentres(Amendment)Ordinance1986"之译名。

第6B条 监管令的失效 版本日期 30/06/1997

(1)如监管令针对的人,根据任何其他条例被置于感化主任或任何其他人监管之下,而非置于署长监管之下,则该监管令即告失效。

(2)如监管令在《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1986年第24号)生效日期前作出,本条即不适用。

(由1986年第24号第5条增补)

注:

*"《1986年戒毒所(修订)条例》”乃“DrugAddictionTreatmentCentres(Amendment)Ordinance1986"之译名。

第7条 将非法地不在羁留中的人逮捕等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修订见1999年第15号第3条

(1)任何警务人员如合理地怀疑就某人作出的羁留令或召回令正在生效,而该人非法地不在羁留中,即可将其逮捕,并带往规定其须受羁留的地方。

(1A)对于有召回令针对其正在生效的人,如就该人作出的监管令所指明的惩教署人员,或因署长更改监管令而取代上述指明人员的该署其他人员,合理地怀疑该人非法地不在羁留中,即可将其逮捕,并带往规定其须受羁留的地方。(由1988年第14号第2条增补)

(2)如就某人作出的羁留令或召回令正在生效,而该人非法地不在羁留中,则在计算根据该羁留令或召回令可将该人羁留的期间时,该段非法地不在羁留中的期间不得计算在内,除非行政长官另有指示,则属例外。(由1999年第15号第3条修订)

(由1974年第5号第6条修订)

第8条 转往监狱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修订见1999年第15号第3条

(1)行政长官在接获署长的申请后,如信纳某名羁留在戒毒所的人对羁留在戒毒所的其他人造成负面影响,可命令将该人转往监狱羁留,但期限不得超逾—(由1999年第15号第3条修订)

(a)该人本来羁留在戒毒所的余下期限;或

(b)该人就其被裁定所犯罪行而可判处的监禁期,两者以较短者为准。

(2)为施行《监狱条例》(第234章),凡根据第(1)款就某人作出命令,该人须被当作为就其被裁定所犯的罪行而被判处监禁,监禁期为该人被命令转往监狱羁留的期限。

(3)凡根据第(1)款作出命令,署长须安排将经核证的命令副本送交作出羁留令的法庭,而该法庭即使并无根据第4(4)条作出命令,仍可命令将与羁留令有关的罪行的定罪,予以记录。

(4)凡法庭根据第(3)款作出命令将定罪予以记录,该法庭须使警务处处长获告知此事。

(由1974年第5号第7条代替)

第8A条 将在监狱服刑的人转往戒毒所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修订见1999年第15号第3条

(1)行政长官在接获署长的申请后,如信纳某名正在就监禁刑罚服刑的人使用任何危险药物成瘾,并经顾及该人的健康情况、品性及过往行为后,为该人本身及公众利益着想,该人应在戒毒所接受治疗及康复护理一段时期,则行政长官可命令将该人转往戒毒所羁留。

(2)如该人余下的监禁期在扣除其可能获得的减刑后,仍超过12个月,则不得根据第(1)款就该人作出命令。(由1977年第41号第6条修订)

(3)凡行政长官根据第(1)款就某人作出命令,该人须被当作为由该命令作出之日起,即按照第4(1)条被命令羁留在戒毒所。

(由1974年第5号第7条增补。由1999年第15号第3条修订)

第9条 《监狱条例》的适用范围 版本日期 30/06/1997

除根据本条例第10条所订立的规例另有规定外,《监狱条例》(第234章)第9至12条(首尾两条包括在内)、第16至22条(首尾两条包括在内)及第24条,以及《监狱规则》(第234章,附属法例),均适用于戒毒所及其职员,以及适用于戒毒所内正有羁留令或召回令对其生效的人,犹如其为囚犯而戒毒所为监狱一样;该条例及规则在参阅应用时,须按需要作出言词但非实质上的改动及变通,以便应用∶(由1974年第5号第8条修订)

但如本条例与《监狱条例》(第234章)有所抵触,则以本条例为准。

第10条 规例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修订见1999年第15号第3条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可就以下全部或任何事项订立规例—(由1999年第15号第3条修订)

(a)戒毒所的规管及管理;

(b)羁留在戒毒所的人的待遇、雇用、纪律、控制及福利;

(c)为施行本条例而规定的表格;及

(d)概括而言,使本条例更有效实施的方法。

第11条 行政长官发出指示的权力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修订见1999年第15号第3条

(1)行政长官可为一般情况或某宗个案,就署长根据本条例所行使或执行的权力、职能或职责,向署长发出其认为适当的指示。

(2)署长根据本条例行使或执行权力、职能及职责时,须遵守行政长官根据第(1)款发出的任何指示。

(由1999年第15号第3条修订)

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
http://www.ycxga.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6

Ⅳ 朋友非法持有枪支,上月10号被刑事羁留在看守所,昨天枪已经鉴定射程是20米,现在人还没有放

怎么说呢?一般是38天,要是在38天能放的话就是能放了,那叫取保候审,一般射程20米的枪已经构成私藏枪支了,批捕的几率很大,你们现在最主要的是能在检察院托托人,看守所就是那个样,很黑暗的,你们给他打点钱或者打点衣服,不好太好的,一般的就行,好的给了他也穿不上的!检察院和法院托托人吧,要是没有人的话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Ⅳ 羁留有没有期限最大期限为多少

最长37天

Ⅵ 涉嫌贪受贿以拘留了一年了,算不算超期羁留

涉嫌贪受贿羁押了一年是否逾期,需要根据案情决断,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四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五条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第一百五十七条 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第一百五十八条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

Ⅶ 法院对犯罪人关押的羁留时间是多久

法院一审的审判期限是三个月。

Ⅷ 刑事案件是取保候审还是等羁留期到好

刑事案件选择取保候审要比等待羁押期届满相对好些。从以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侦查中的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被逮捕以后到侦查终结的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六机关《规定》的规定,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可以分为一般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的羁押期限三种。
一般羁押期限
一般羁押期限《刑事诉讼法》[1] 第15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侦查羁押期限之内。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侦查终结案件。
特殊羁押期限
特殊羁押期限,意指侦查羁押期限的延长,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和程序。主要情况有: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5条的规定,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推延期审理。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下列案件在《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的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7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156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
根据六机关《规定》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案件提请延长羁押期限时,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7日前提出,并书面呈报延长羁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长羁押期限的具体理由,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前作出决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4条、156条和 157条规定的条件,需要延长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

Ⅸ 涉嫌贪污受贿已经拘留一年了,是不是算超期羁留

涉嫌贪污受贿已经拘留一年,如果只是一个罪名就属于超期羁押。按照法律规定一般刑事拘留或者逮捕拘押看守所不超过8个月零七天。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Ⅹ 公安机关正式逮捕犯罪嫌疑人后,最长还可以羁留多久不是最长37天那种,因为事前已经拘留37天才正式逮捕

逮捕后公安机关还有2个月的侦查起诉期限,如果案情重大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可以提出延长侦查期限一个月,如果延长一个月不能再可以延长一个月,从拘留起到起诉的羁押日子都算在刑期里面的!

阅读全文

与羁留时间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局 浏览:397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表 浏览:982
商丘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49
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 浏览:33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 浏览:10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终总结简报 浏览:297
究极的妄想发明系列第2 浏览:204
Sw的证书 浏览:69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119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浏览:874
马鞍山开源驾校招聘 浏览:509
马鞍山手工活 浏览:475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总结 浏览:326
品管圈成果汇报演讲 浏览:469
千慧知识产权是什么 浏览:939
马鞍山美孚 浏览:976
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743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帐 浏览:775
征信报告多长时间有效期 浏览:387
日立挖掘机看年限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