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所引起的折旧额的变化,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根据抄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而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题中,“母公司告知折旧年限按6年”,“不然涉及纳税调整”。这样,如果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3年改变为6年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的话,那么,当年仍然将涉及纳税调整,因为,6月份的折旧额计算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因此,为了达到“母公司”的要求,题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按照会计差错更正处理较为妥当,即:6月份即已经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6年,但因某种原因错误的运用了3年的折旧年限,该差错于7月份发现并加以调整。
当然,将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按照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也不是不可以。
B.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能更改吗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以前年度的折旧不需要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回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答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
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C. 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所引起的折旧额的变化,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不涉及追溯调整,所以只需要根据最新的折旧年限扣除已使用年限及原值扣除已提折旧部分重新计算折旧额即可。
D.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的处理
工业和商业企业计提折旧没有区别,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计算折旧最低年限,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E. 修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最终报废:
借:固定资产清理回-累积折旧
贷:答固定资产
要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这是属于会计的估计变更,它实用的调整方法是未来适用法,也就是说如果实行了变更,则不需要对前期与此事项有关的事项进行追溯,只对未来发生的事项,按调整后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
要进行年限变更,必须要在税务机关申请备案的,因其变更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所以应去申请备案。要讲明申请变更的主客砚方面的原因。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资产折旧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调整以前计提的折旧。
在会计处理上,如果期满处置该固定资产,净残值也就是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都应该转到固定资产清理,如果计提了减值准备,处理方法和累计折旧一样,结转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处置过程中支付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清理,变价收入计入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但如果固定资产还在继续使用,就不用再提折旧也不用做帐务处理,只有在报废或变卖时才对固定资产折余价值进行上述帐务处理。
F.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旧固定资产如何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专,而不属于属会计政策变更。
题中,“母公司告知折旧年限按6年”,“不然涉及纳税调整”。这样,如果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3年改变为6年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的话,那么,当年仍然将涉及纳税调整,因为,6月份的折旧额计算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因此,为了达到“母公司”的要求,题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按照会计差错更正处理较为妥当,即:6月份即已经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6年,但因某种原因错误的运用了3年的折旧年限,该差错于7月份发现并加以调整。
当然,将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按照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也不是不可以。
G.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是会计估计还是政策
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二、解释
1、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由于商业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许多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不能精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估计涉及以最近可利用的、可靠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2、会计估计有如下特点之一是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但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坏账、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收入确认,等等),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做出估计。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3、会计估计的判断,应当考虑与会计估计相关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弃置费用的确定属于会计估计。
4、企业应当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该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基础。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前后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对该事项的会计确认和列报项目也未发生变更,只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等相关金额发生了变化。因此,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H.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如何处理
1.新税法实来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自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
2.新税法实施后,对此类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
3.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按照上述第二点规定,可以变更折旧年限。但是变更结果不得与新所得税法相违背,即应该在新税法规定的年限内计提折旧。
变更时,去主管税务机关填写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及财务软件备案报告书”相类似的表格,报税务机关备案即可。
I. 修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会计分录
首先,要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这是属于会计的估计变更,它实用的调整方法是未来适用法,也就是说如果实行了变更,则不需要对前期与此事项有关的事项进行追溯,只对未来发生的事项,按调整后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
其次,要进行年限变更,必须要在税务机关申请备案的,因其变更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所以应去申请备案。要讲明申请变更的主客砚方面的原因。
所以,你单位的车辆要变更使用寿命,需到税务机关申批备案,获准后,对其进行账面价值按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尚可使用年限计算月折旧额,进行正常的折旧。账面价值就是原价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额后的余额(如计提了减值准备,还应减去减值准备)。如果以前的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均正确,就不对以前的累计折旧进行调整了。
分录还是: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重新确定后的计提额)
一楼说的对,你单位多提了一个月的折旧,原则上应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但是如果多提的一个月的折旧差错,如果对你单位的经营业绩不具重大,可以忽略,不要对其进行调整了。但是如果对你单位的业绩具有重大的,则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整,并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J.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 以前年度的折旧需要调整吗
不需要调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会计准则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九条规定: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即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只需要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
(10)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的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的报告结果。
为了使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能够可比,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计入了日常经营活动损益,则以后期间也应计入日常经营活动损益;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计入特殊项目,则以后期间也应计入特殊项目。
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如,企业原按应收款项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不能收回应收款项的比例已达 10%,则企业改按应收款项的10%提取坏账准备。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如,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发生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估计变更。如果不易区别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则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