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波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期限
最迟在24日,打开宁波市地税局或国税网看下。
2. 三季度所得税申报到几号截止
一、纳税期限的总原来则
根据《中华人民源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所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二、具体规定如下:
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由于,今年国庆节放假8天,因此,今年十月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最后期限应当是10月23日(15+8=23)。
3. 年度、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间
在次年的一月份进行申报,09年的“年度企业所得税”是2010年的1月。
4. 第三季度忘申报企业所得税了,该怎么办
《中抄华人民共和国税袭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5.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申报期限是什么时候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下: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回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根据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答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应该在每个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是为了使中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缴纳企业所得税制定的法律。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正。
6. 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间
1,企业所得税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具体日期,可以向当地的税务部门咨询。 2,像你所说的,1月份申报的所得税是预交的。年度所得税申报应该是在每年的4月份之前。 3,如果你们账目核算清楚的话,每年的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15号以前申报预缴,企业无论盈亏均要申报,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如果你们核算不清楚的话,税务机关会给你们核定征收的,核定征收的企业,税务机关会每年的6月以前重新进行核定,鉴于你目前的情况,建议你按规定期依据你的账簿先行申报。 4,企业所得税是按季度预交申报与年度汇算申报。季度预报时间是:每年的4月15日前预交第一季度、7月15日前预交第二季度、10月15日前预交第三季度、次年的1月15日前预交第四季度。年度汇算清缴时间是:于次年的5月31日前申报缴纳上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注:节假日则顺延,国税会自行通知纳税人的)
7. 企业所得税纳税期限,季度指的是每年的那几月
季度指的是每年的1-3月份第一季度,4月份申报。4-6月份第二季度,7月份申报。7-9月份第三季度,10月份申报。10-12月份第四季度,1月份申报。
1,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2,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3,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4,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5,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7)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期限扩展阅读:
确定纳税期限,要根据课税对象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来决定。如流转课税,当纳税人取得货款后就应将税款缴入国库,但为了简化手续,便于纳税人经营管理和缴纳税款(降低税收征收成本和纳税成本),可以根据情况将纳税期限确定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个月。
确定纳税期限,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即多长时间纳一次税。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个月等几种。
二是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即纳税期满后税款多长时间必须入库。
8. 请教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是按当期数还是按累计数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专季预缴,由税务属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因此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是按当期数申报预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9. 企业所得税季报时间
按月份或季度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税款也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先进行预缴,然后在年度终了后45天内进行年度省报,税务激光在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的”进行明确。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
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
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