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诉讼再审期限为多久,申请再审的条件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版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权月内提出。但是当时人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做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有上述四种情形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② 民事再审案立案审查是多长时间
审查期限是三个月。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③ 再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作出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回另行组成合议答庭进行审理,在适用程序上,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即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是上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即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④ 再审立案审查是啥意思
再审法院收到再审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再审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是否符合再审立案的条件等事项.。
一、民事申请再审诉讼的成立要件
民事申请再审诉讼,是当事人对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认为有错误,以申诉方式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提出再次审理,请求撤销原裁判的诉讼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诉或再审申诉,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登记后立卷审查。”
申请再审之诉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是实质要件,即必须具有再审事由。在生效的裁判中存在重大瑕疵并且对当事人的权益构成严重损害,这种情形通常在法律中叫做法定再审事由。
再审事由分为绝对的再审事由和相对的再审事由。由于法律尚无规定,判断再审事由是绝对的事由还是相对的事由,以及相对再审事由对生效的裁判结果有无影响与影响大小,只能由法官依职权进行。
二、形式要件
再审申请的形式要件分为一般形式要件和特别形式要件。因为再审申请为独立的新诉,以享有再审诉权的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方式开始,所以首先要符合一般起诉的形式要件。
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四个起诉条件,享有再审诉权的当事人,原则上是在原生效裁判中全部或部分败诉的当事人。再审申请除首先应符合以上一般形式要件外,还应具备以下特别形式要件:
1、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讼权利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当事人超过期限不行使权利的,视为权利人放弃再审诉权。
2、再审申请必须以诉状方式提出。因为再审之诉有其不同于一审起诉,二审上诉的特点,故再审之诉不能以口头提出,只能以诉状提出,且诉状不符合要求的,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3、再审申请应交纳诉讼费。对再审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为了不交上诉费故意不上诉,待裁判生效后申请再审;或明知裁判公正合法,但因再审不交费,而不断申请再审,甚至利用再审故意拖延时间,延缓执行等问题。
(4)民事再审立案审查期限扩展阅读:
民事再审申请立案的审查方法与范围
最高法院《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诉,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登记后立卷审查。
这一规定说明,再审案件是否需要立案再审的审查工作,由立案庭负责,立案庭立卷审查后,对符合条件的再审案件予以立案并移送审监庭再审。同时也说明,立卷不等于立案,立卷只不过是立案前的审查程序。
当事人认为原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立案法官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书后,对当事人接谈一次,并制作谈话笔录,然后组织一次听证会。
根据听证情况,在七日内写出是否立案的审查报告,一个月内由立案合议庭评议,决定是否调卷审查,或发函指示原终审法院限期复查并报结果。调卷审查后,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予以立案并移送审监庭再审。
听证会分立案听证和提起再审听证。立案听证,主要是由听证法官听取申诉人申请再审的理由,并进行当会举证。听证法官根据听证情况,确定原终审裁判是否存在错误,是否需要调卷审查。
根据需要,还可以再次提起再审听证。立案听证一般做到有诉必理,即诉即听,主要采用纠问式。立案听证后,认为确属无理申诉的,应当口头或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诉人不予受理;认为申诉有一定道理需要调卷审查的,应当在五日内作出立案审查决定。
提起再审听证,要求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同时参加,由合议庭主持,按以下顺序进行:
1、申诉人宣读最终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
2、申诉人陈述主要申诉理由。
3、被申诉人进行简要答辩。
4、申诉人就申诉理由举证,被申诉人质证;被申诉人提出反证时,申诉人质证。提起再审听证会结束后,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认为不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以书面通知驳回再审申请;认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依法制作再审裁定书,并移交审监庭再审。
⑤ 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案件审查期限为多久
法律并没有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抗诉的时限。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内于规范容省级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行政提请抗诉案件的意见》中规定:“申诉人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二年之内无正当理由,未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案件,应不予受理。
《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中规定:“原审案件当事人在原审裁判生效二年内无正当理由,未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检察院自己抗诉就没有期限。
如果立案了,检察院办案人员不可以借故拖延不去调(借)阅审判案卷,而必须按照办案规则的规定办理,逾期未办结的,必须在办案材料中作出解释,申诉人要求说明理由的,应当予以答复。
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印发了《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2010年版)》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每一个执法行为、执法环节、执法措施作出明确、严密、标准、可操作规定。
⑥ 高院指定中院再审的民事案件有审理期限的规定吗
高院指定抄中院再审的民事案袭件有审理期限的规定。
具体的审限规定,要根据是对判决或裁定进行的再审,及原判决或裁定是一审还是二审时所作出的等实际情况来分析,具体的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四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裁定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⑦ 民事案件向省高院申请再审,高院己经立案审查,要多久才有结果
3个月内做出是否再审的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7)民事再审立案审查期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六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⑧ 请问:法院对再审案件审理有没有时间限制
是有的。具体参考《最高法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再审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完毕,但鉴定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经本院院长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