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框架结构的水泥钢筋楼房能使用多少年
一般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一类高层是70年。
② 二十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商品房,设计使用年限30年,合乎规范吗
二十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商品房,设计使用年限30年,违反《混凝土结内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3章第容2节第1条(是强制性条文)
第3.2.1条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3.2.1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
二级
三级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③ 框架结构商品房超过使用年限还能使用多久
根据建设部《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规定,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年限不得低于50年。与什么结内构无故,但框架容结构一般要高于砖混。其中6.1.1条明确规定: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④ 框架结构的砖房设计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底框架砖房由于具有比框架经济和施工简单的优越性,因此目前在我国房屋建筑中广泛采用 ,特别是当使用功能上仅要求底层做成大空间以满足公共活动所需要时,底层框架砖房则是 能够较好满足建筑功能的混合结构形式,更体现其优越性。
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底层框架砖房在抗震设置布置、结构计算及构造措 施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因对一些问题的模糊理解与认识,产生设计上 的偏差,设计中应对以下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1 注意防止扭转效应及变形集中
底框架砖房由于上刚下柔,地震作用下底层容易发生变形集中出现过大侧移而破坏,因此设 计中平面布置的对称性要求应严格,尽量避免扭转,特别对剪力墙的布置与数量,规范做了 严格规定(GB50011-2001第7.1.8条)。这是因为在烈度较高地区上部砖房对底部产生较大 倾覆力矩,使框架柱产生较大的附加轴力,柱截面往往过大,配筋较多,其侧移值也不容易 满足要求,只要适当增设剪力墙,并布置适宜,柱截面及配筋会大大降低,避免了底层框架 出现强梁弱柱,其侧移值也可降低,在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程度会减轻许多,但在 设计中由于建筑功能的限制,结构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此时,对不对称结构应进行扭转偶联 计算,以避免地震作用下的扭转破坏,剪力墙应尽量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物的四角,以提高 底层抗侧移变形的能力。另外,在历次地震中,底框架砖房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底部层间刚度与上部层间刚度相差悬殊,因此控制上下层的侧移刚度比是很重要的。
2 重视纵横墙承重方案的应用
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由于其限制了纵横的侧向变形,增加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各 方向的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有利。同时尽量采用纵横墙承重的布置,如不能贯通时,在 纵横墙交接处应采取加强措施。底层框架在层数较多、进深较大时,梁的截面往往过大,且 柱的配筋较多过密而容易丧失韧性,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而丧失了底框砖房的优点,此 时上部砖房改为纵横向承重可有效地降低梁高,一方面因为底层框架为柔性房屋,具有较好 的弹性条件,在地震作用下周期延长对上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因此,在大进深时改 变上部砖房承重方向对结构整体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纵横墙承重方案较横墙承重方案布置 灵活,平面利用率高,造价降低,尤其对上部为住宅、办公等功能,可较好地满足建筑要求 与结构限制的协调统一。
3 应严格执行规范对层数的限制规定
89规范对底层框架砖房的总高度和层数限制作了规定(GBJ11-89第7.1.2条),由于规范用 语为“宜”,因此设计过程中往往设计人员认为可以突破,实际上,规范采用的是高度和层 数双控制的方法,对层数的要求是严格的,与砖混结构的要求相同,不允许超过。这是因为 楼盖重量占到房屋总重量约50%,相当于房屋增高了半层,是不能允许的,对高度的要求, 考虑到底部对上部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因而在限值上适当放宽。因此,新规范(GB50011-2 001)在总高度的要求上已适当放宽,层数的限制应严格遵守。
4 框架梁宜符合墙梁的构造要求
目前,设计时底层框架是采用底部剪力法并按规范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计算,按框架 结构设计,但丛受力性质和规范来看,梁是符合墙梁受力特征的,也符合规范对托梁的有关 规定,因此笔者认为,在构造上不妨兼顾墙梁的构造要求,这样在构造上加强了上部与底部 的协同工作,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5 注意裙房与主体的连接处理
由于底层大空间的需要,底层框架常带有裙房,裙房与主体之间不应采用主体设牛腿,裙房 屋面梁搁在牛腿上的做法,在地震作用下高低不同的两部分振动情况是不同的,在连接处易 拉断或压碎而产生严重破坏。因此要设缝就要分得彻底,凡不设缝就应牢固刚接,而绝不能 似分非分,似连非连。否则,在地震中易因连接处应力分布和传递复杂而使结构遭到破坏。
6 结语
底层框架砖房是一种量大面广存在的结构类型,进一步加深对底框砖房的研究,在充分发挥 传统砖混结构造价低施工方便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将能 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 框架结构楼房50年使用期限过后是拆掉还是维修加固
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实际情况估算拆掉重建或修缮加固的成本与周期。
规范定义: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的时期内,只需要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参见《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4条文说明。)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明确了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如达不到这个年限则意味着在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的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非正常情况,应查找原因。所谓“正常维护”包括必要的检测、防护及维修。设计使用年限是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具体化。
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后,并不是就不能使用了,而是结构失效概率可能较设计预期值增大。
对于商品房,开发商设计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虑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规范最低要求确定,统一为50年。亦有少数较负责的开发商要求设计院将设计使用年限取值与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
⑥ 框架结构商品房超过使用年限还能使用多久啊
两者都属于商品房范畴,两者的区别在于使用性质,商用商品房,是经营商业活动的商专品房,土地的使用性质属为商业,使用年限是40年。住宅用商品房,就是供居住来使用的商品房,以居住为主要形式,土地的使用性质为住宅,使用年限为70年,商用商品房,和契税,是通常住宅用商品房的两倍,贷款购买商用商品房,最低首付要50%以上,并且贷款最长年限为10年。
⑦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其自然寿命是多少年
不同建筑结构的使用年限国家的规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60年;砖混结构50年。自然寿命一般是高于60年的,但是使用状况不一样,所以寿命不一。
使用寿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首先是设计标准,一般民用建筑是5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型或者比较重要的建筑为80年或以上,当然其使用寿命肯定会大于设计年限的。
如果说自然寿命,与混凝土材料特性,结构设计,还有自然条件的影响都密切相关,其寿命相对而言不是很长,主要是由于建筑时间长了会出现缺陷,比如混凝土开裂对钢筋的保护降低,导致破坏加速,从而寿命大大降低,还有自然的侵蚀风化作用,但其使用寿命肯定大于设计年限。
如果有后期维护的话,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弥补,其使用寿命会大大地提高的,建筑都会有人定期的检查的,发现隐患肯定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早发现早处理,这样建筑物的寿命会大大提高的。
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损下能维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结构、质量决定的自然寿命。住宅的折旧年限是指住宅价值转移的年限,是由使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必要平均使用寿命,也叫经济寿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于折旧年限。
(7)框架结构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围绕着工业化的标准和实际中的考虑,而这两者又随着工业化中积累的经验和研究慢慢地发展。当新的没计方法、制作过程、建造技术不断产生的同时,建筑材料也在稳定地发展。
从某些方面讲,工业化的标准一般反映出的足被大家接受的思想以及根据建设规范所从事的实践。但是,规范通常讲的只是某些最低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如果你期望的不只是最低要求,那么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就不是你理想中的目标。
因为设计和建造混凝土结构是一件很实际的事情,所以许多设计人员更注重的是更为有效的工业标准,而不是印刷成文的规范。因此,工业生产标准影响了以下关于结构设计和建造的几个方面:
(1)设计的方法和准则。
(2)生产建造过程。
(3)所需要的测试和证明。
(4)影响建造计划和细节的一般规范要求。
(5)特别的规范要求(例如防火)。
设计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建造工作,但他们必须考虑以下在实际中会碰到的一些问题。
1.一次浇筑的最大量
浇筑的尺寸受到时间(如8小时工作时间)、工作量的大小、场地的条件、运送混凝土的车辆的数目、浇筑方法以及结构形式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浇筑中对于多层建筑只能一次浇筑一层)。
对于大型结构的最大浇筑量通常仪是整个结构浇筑量的一部分。当浇筑停止了一段时间后,已浇筑的混凝土在下一次浇筑前将会结硬。
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称为冷接缝或者施工缝。设计人员必须预先考虑这一问题——例如,由于现浇结构被认为是单一的连续的结构,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考虑这种施工缝的影响。
2.混凝上设计强度(fc)
在设计过程的前期阶段,设计人员必须先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毫无疑问,这一关键值和结构的性能有关。设计人员也必须考虑现今所应用的技术、承建商的能力以及项目的预算。
因此,有一些设计会不断超越现今建造技术的极限,要求使用尽可能好的混凝土(例如设计高层建筑),而其他一些设计只要求使用低强度的混凝土。
3.建造的准确度
现场浇筑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工作,很少能达到精确的几何尺寸或光滑的面层。经验告诉设计人员什么样的误差是允许的,什么样的误差是可以进行改善的——他们学会了仔细地写一些设计说明,特意选择一定的材料或在现场做一些监督。
但是,一般来说,工厂预制的混凝土的质量要高于现浇混凝土。这些构件尺寸精确而且可以进行修改。虽然精确的尺寸要求和光滑的面层对基本结构的形成不是关键的,但它们能使得建筑物在表面处理和其他建筑上的工艺更优越。
当然,如果建成后混凝土被其他东西覆盖或包住,那么这一缺点的影响就不大了。但是,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结构中较为精细的连接构件所要求达到的精确度,认识到建造混凝土结构精确度的最低要求。
4.混凝土构件的最小尺寸
因为实际建造上的原因,为厂满足保护层和钢筋间距的不同要求,一些钢筋混凝土构什必须有特定的尺寸。
当板、墙、梁中配有受弯钢筋时,它的尺寸主要是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决定。因此在非常薄的梁、薄板和墙中,受弯钢筋不起什么作用。
一般地,在板和墙中要布置两个方向的钢筋。即使受弯作用只发生在一个方向,规范也要求在另一个方向必须配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来控制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即使采用最小的保护层厚度和最小截面积的钢筋,板的最小厚度也应大致达到2in,但是除了托梁或井式结构,板的厚度通常较大从而提高厂抗弯能力。一般的钢筋布置在顶部还是底部主要由弯矩的正负决定。
建筑规范常常要求附加保护层厚度,规定最小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为4in或更大,从而保证较高的耐火等级。
提示板的厚度是由所用骨料的大小决定的。
l0in厚的墙或更厚的墙常常有两层钢筋[见图4.1(c)]。每一层都在允许的情况下和墙体外表面很接近。具有十字交叉钢筋的墙(例如,有水平、垂直钢筋)一般厚度很少小于6in。
⑧ 框架式水泥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多久
钢筋混凝土建筑使用年限主要受混凝土的限制。因为从混凝土刚浇注使用就开始它的年限专,有一属个逐步老化的过程,就向人一样,到了一定的年限,粘结性会降低,硬度会降低,为了房屋质量考虑,就被世界上多数学者定为50年,因为没有人能够用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做这个试验确定混凝土的粘结性和硬度,因此,也有少数学者反对这一50年的说法。
可以参考下:
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及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规定的结构使用年限分类:临时性结构为5年;易替换的结构构件为25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为50年;纪念性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为100年。
⑨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
对于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3.2.1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分三级内:一级,为重容要的建筑物,破坏的结果很严重;二级,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的结果严重。大多数建筑物的安全等级都属于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应该分具体情况来判定是一级还是二级。
使用年限为50属于正常的建筑使用年限,就是经设计后的建筑可保证50年内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好状态满足要求。
抗震设防分类,根据《抗震规范》规定有四类,即甲、乙、丙、丁。这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来划分的。其中甲类要求最高,丁类最宽松。
抗震设防烈度(提醒下你的“烈”字写错了!):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在中国规范中共有6度、7度(0.10g,0.15g)、8度(0.2g,0.3g)、9度。
抗震等级是按照结构类型,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共分四级,即,一、二、三、四。同样条件下,一级要求最严,四级最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