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职工辞职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怎么算
1、以下几种情况,经过认定,都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1)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2)复员退伍军人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3)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2、1992年之前就参加工作的人,在退休时都会涉及一个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事情。职工工龄长短,是衡量一个职工为社会所作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确定职工享受劳保福利待遇的主要依据。在不少工资和津贴的处理上也与工龄密切相关。
(1)企业职工视同缴费年限扩展阅读:
重视工龄,以下几点需牢记:
(1)要保存好有关工作经历的记录,如劳动合同。
(2)重视人事档案。这个档案一般都是由工作单位或者人才、职介等部门保存。但在工作有变动的时候,员工也需注意,有必要时可以跟单位的人事专员确认一下,以免将来遇到麻烦。
(3)别断社保。因为工作变动、灵活就业等原因,一些员工可能一段时间没有“工龄”。如果不想影响到社保缴费年限的计算,可以将档案存到人才或职介机构,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通过这些机构继续参加职工社保。等找到新工作时,再将社保关系转移过去。这样,社保就不会中断了。
㈡ 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简单来说,在还没有实行社保的年代,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参加的工作年限可记为工龄,这就是视同缴费年限。
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为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时仍在国有或者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职工,其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
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未向当地社保机构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固定职工,未缴费期间不计算为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由市社保机构依据原固定职工本人档案记载、相关文件规定的应缴费起始时间以及转出地社保机构做出的记载等予以确认。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1、国有或县级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职工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之前的工作时间里,1998年5月以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的时间为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
2、国有或县级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职工在按国家规定暂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连续工作时间,也为视同缴费年限;
3、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职工和从国家不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收的聘用制干部,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来认定缴费年限,而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4、退伍转业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的军龄可视同为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退役后因组织原因而造成的待分配时间也为视同缴费年限,因个人原因而间断工作的时间则不能视同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5、“文革”期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间为视同缴费年限;
6、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作的职工,将工作时间折算为连续工龄,可视同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网络—视同缴费年限
㈢ 关于社保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
应该不行,你爸是不是城镇户口,如果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就把还差的几年一次性补齐就可以了,也可以不享受退休金先,一直缴到退休满足为止。
㈣ 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视同缴费年限为参保人员按国家专和省规定的企业职工基属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与我市2000年7月1日实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并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之和。2000年7月1日后补(追)缴的2000年7月1日前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得作为医保视同缴费年限。医保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男性最长不超过10年,女性最长不超过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