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
简易程序抄中的民事审理,举证期限袭和答辩期限一般受民诉法答辩15日和举证期限不少于三十日的规定,但因当事人要求答辩和延长举证期限的,人们法院可延长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但简易程序的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
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举证期限不少于30日,答辩期限不少于15日,举证期限双方当时协商一致的可不收不少于30日的规定。
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举证期限如何确定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在指定举证期限时,可以不受《证据规定》第33条第3款“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规定的限制。那么,在指定举证期限时,人民法院应当指定多长时间的举证期限呢?这要结合相关规定综合考虑。《证据规则》第1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第2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第5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除了要承担举证责任外,还享有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申请证据保全以及申请传唤证人出庭作证、提交答辩状等诉讼权利。如果人民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为当事人指定的举证期限过于仓促,可能导致当事人无法完成相应的诉讼行为,不仅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可能受到侵害,而且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也将流于形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指定的举证期限也应当参照15天的标准。
㈢ 民事诉讼中,答辩期限为15天,普通程序的举证期限为不少于15天。请问
从受到通知书之日起计算,举证和答辩并不冲突,相反答辩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更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㈣ 简易程序改为普通程序,举证期限的确定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民诉第146条规定人民抄法院使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该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诉意见第170条规定,适合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例,审理期限不得延长。在审理过程中。。。。,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民诉第135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㈤ 普通程序举证期限延期最长时间
举证期限来的延长,是指当自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不能或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间内完成应该进行的举证行为,法院依当事人申请决定延长的举证期间。举证期限的延长应具备如下两个要件:一是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此处确有困难指当事人及其律师因客观的、无法克服的困难,不能在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内收集和向法院提交证据。当事人须在举证延长申请书中写明举证不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证明材料。二是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举证申请,此谓举证期限延长的形式要件,举证期限的延长以当事人申请为限。当事人不能按期主张证据,而导致期间的延误原因大致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㈥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的,第一审普通程序不得少于多少天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㈦ 民事案件普通程序的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具体参与庭审的人员是法官还审判员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参与审讯的是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7)各类程序中的举证期限扩展阅读:
举证期限的时限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民事诉讼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3、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4、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5、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提起反诉应当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6、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