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时间的风景的目录
代序 在风景里萃取光阴/4
自序 时间记得一切/6
第一部分 故宅:建筑的本意
鼓鸣寨:依山傍水,既仁且智/10
王西庄:等待游子的旧宅/18
不孤村:是地灵,还是人杰?/24
旷野之屋:人去了,树回来/30
大丰民居:日常生活的切面/36
第二部分 遗址:时光如倒流
智城:城池载着历史而来/44
摩崖石刻:刻下来的时间/50
鼓岩书院:一种传统的遗存/54
石南海:一片不是海的海/60
霞客古渡:377年前的在路上/66
第三部分 山水:遗世而独立
三里洋渡:不只是徐霞客眷恋/72
金莲湖:一片湖,一座佛/82
大龙湖:找到山的重量/88
大明山:时间赋予一座山的传说/92
第四部分 田园:炊烟在召唤
稻田:稻香的尽头是心香/102
牛马:不只是牲畜,还是伙伴/110
甘蔗林: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糖/116
油葵花海:风景坐等时令雕刻/122
田野:园为田园,歌为牧歌/128
第五部分 乡人:大地与归客
农人:在土地中寻找大地/138
唐化光:做一道能归心的茶/146
周承信:劝人以口,劝人以书/152
石兰松:摆渡到知识的彼岸/158
黄大姐:回到故土寻找土地/164
第六部分 风土:人世的延伸
渡河公:像是自渡,也像是度人/172
茶园:一切只为茶味的初相/178
湿地:另一种水的存在/184
庙宇:寺听佛音,湖看金莲/190
东红渡槽:卧波如龙,长渠如虹/196
后记 最好的风景是人/202
『贰』 红旗渠是什么时间由谁修建的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由林县人民从太行山腰修建。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旅游景点:
1、络丝潭风景区
络丝潭风景区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称“天桥断”。
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冬季有数十米冰帘悬挂河南河北两岸,谱写出10亿年前络丝潭岩石形成史。
2、青年洞
提及红旗渠,不能不说的还有青年洞。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
正是在这种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支撑下,民工们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山洞凿通。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员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优秀青年,故将此隧洞取名为青年洞。
『叁』 南水比调通水即失败一文是什么时期发表在网上的作者是谁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即失败
作者: 马可安
一、该死的流量
南水北调远预定于2014年汛后通水。“汛后通水”后来换成“即将通水”,从夏天嚷嚷到现在,九月底就宣布全工程验收,已具备通水条件。然后再无下文。直到突然新华社报道,12月12日14点32分渠首闸门打开,算是正式通水了。其实正式通水前渠道早就灌满水,叫做充水不叫通水。充水和通水一字之差,差在哪里呢?充水是水灌进去后各级闸门关闭,水不能流动。通水是水在流动。所以差别在水的流动。我们来看看渠首闸门打开以后,水有没有在流动,流动得有多快。从各方报道,我得出结论,水流非常缓慢,证实工程完全失败了。
视频中在3:20处,5:40处和7:25处分别见到在渠首干渠中漂浮的大黄鸭。从3:20处大黄鸭距离桥头二十几米,到7:25处大黄鸭飘到桥底下,时间间隔是245秒,漂移距离估计为25米。算出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0.1米,也就是每秒十厘米。
我们估算一下,每秒0.1米的水速,水的流量是多少。渠道截面是梯形,渠底是25米宽,边坡是1:2,也就是每高一米,宽度在每侧增加2米,两侧共增加4米的宽度。渠道灌满水有8米深,尚有一点深度没有完全灌满,算7米深。那么渠道的水截面下底宽25米,上面宽39米。梯形截面是上底加下底平均后乘以高度,32X7=224平方米。乘以水流速度0.1米每秒。输水量是每秒22.4立方米。离设计指标每秒350立方还差得远呢!其他媒体报道水流量为每秒100立方。可是央视睁眼说瞎话,采用事先准备好的背书稿,说每秒水流量350立方米,水速超过每秒一米多。这是自欺欺人。全国人民看到大黄鸭,都清清楚楚知道真正的水流速度是多少。央视的背书稿,小学生都骗不过。
通水五天后,央视再公布一个视频,透露五天总共放水2100万立方。据此计算,放水量为平均每秒48立方,可见我的估算很准。以2100万立方水算,水流仅仅流出77公里而已。可是央视把大黄鸭捞起来,汽车运到焦作再扔到渠道里,冒称水已经流到焦作。笑话!又,第一天报道放水量为每秒100立方。假如取信这个数字,第一天就放了864万立方的水,2100万剩下1236万在后面四天放,平均只有每秒35立方。可见下游水流不畅,被迫把渠首闸的放水量削减到每秒35立方米。
二、该死的设计:沉沙和冰冻没有被考虑
我们再仔细看视频,从1:40处开始,镜头转向闸门处的水面。我们可以看到,开启的闸门确实激起一些浪花,可是水并没有澎湃汹涌地一泻而下,而只是在原地打圈,激起的浪花在左右徘徊,原地转起一些漩涡,而没有明显地往前漂移。这说明闸门只是在水深处开启一条缝而已,没有充分打开。充分打开的闸门会让水一泻而下,势不可挡。而在水深处开一条缝放水,在水面上就只能看到一些漩涡。须知,渠首大坝里面的水位在160米,外面渠道里水只到147米不到,十三米的水落差,足可以让水以每秒16米的速度冲出闸门。别说每秒350的设计流量,闸门完全打开,每秒2800立方的放水量都可以达到。我们看到过大坝泄洪闸开闸的那种万马奔腾的气势。
可是南水北调渠道是一千几百公里长的一条细长的水道,下游水流不畅,上游凶猛放水的结果,不可能让下流的水流得更快,只可能让上游的水满溢出渠道。因此,渠首开闸,不是想开多大就开多大的,只能开一点点,看下游的水流得是否通畅来决定。如果下游的水流得很畅通,水位下降,闸门可以再开大一点,否则,上游的水快溢满了,闸门就得赶快关小一点,以免水溢出来。我们看到,尽管渠首的闸门只开一点点,可是水位已经非常满,说明下游水流不通畅,水流量只有那么一点点,闸门不可以再开大了。这不但印证了南水北调真实的水流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并且证明,工程的指挥者和控制者完全了解这个事实,才会操纵渠首闸门仅仅开启一条小缝,而不是更大。我认为各地纷纷报道大黄鸭用来估算水速,可以没有一家媒体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说估算出的水速是多少,这也是根据上级明确指示,不予报道具体的水速,免得引起全国人民质疑。未必是记者们统统忘记算水速了。
为什么水速和输水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设计,每年平均输水量要达到95亿立方米。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平均流量要达到每秒300立方。工程设计指标是每秒设计流量350立方,加大流量每秒430立方。现在我们看,根据大黄鸭漂流速度,水速仅仅每秒10厘米,流量每秒二十几立方而已。为什么比设计指标差那么多呢?
输水工程,水速非常重要,这不但是因为水流量等于水的截面积乘以水速,因此正比于水速。并且因水速和输水工程两大危害直接相关,一是泥沙沉积,二是冬季结冰。水里都有泥沙,水流得慢,泥沙便沉积下来,淤塞通道,让水流得更慢,最终因淤满污泥,毁了工程。
其次是水从相对温暖的湖北丹江口,往寒冷的北方流,冬季会结冰。水结冰时通常表面先结冰,形成封闭空间,下面的水再在封闭空间里结冰,水结冰体积会胀大10%,会胀坏渠道,涵洞,渡槽,破坏力非常大。南水北调的设计者们原先的设想是丹江口的水带着余温,如果水量足够大,水速足够快,那么水来不及完全冷却结冰就流完南水北调渠道全程,到了北京水从地下管道走,地下的温度相对暖和一点。那么结冰的问题就不大。可是如果原设计的水速为每秒2米,实际只有每秒十几厘米,水流慢十倍,就有足够时间冷却结冰,问题很大!
三、比较业余的计算竟然揭穿把戏
水在输水通道靠天然水位落差自然流动的速度,有个估算公式,叫曼宁公式:四、没事,就五千亿
北方诸省市严重缺水,都眼巴巴等着南水北调那每年95亿吨水救急。这几天看报道,如何使用这95亿吨水的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甚至有说可以回补地下水的,有说可以弄水上公园,搞城市绿化的等等。都在做南水北调梦。可是若是没有每年95亿吨水呢?若只有五亿吨呢?
如果水没有那么多,各省市都要为水眼红争起来。原计划河南分配38亿吨,河北35亿吨,天津10亿吨,北京12亿吨。如果没有95亿吨,河南是不是把水全部截下自己用,还是全部输给北京,自己一滴水拿不到?河北和天津怎么办?这个水不够分,怎么样分配是个大难题。南水北调保证每年95亿吨,最终只有五亿吨六亿吨,喝不到水的各种骂娘声音都会听得到,怎么办?谁负责?
比没有水更可怕的是钱的问题。工程施工加上后期维护运行,要花费五千亿元人民币。这钱不是中央政府一笔拿出来的。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钱。中央财政只提供了不到四百亿。其余都是来自银行贷款和建设基金。贷款是要还的,基金是用水各方筹集,也是要靠用水的效益来返还。也就是说,90%的工程费用,是欠了一大笔水债,最终用水者偿还这笔巨债,谁用得多,谁还得多,折算到水价里。问题是水没有那么多,怎样折算到水价里呢?实际调水量只有几亿吨,而不是95亿吨。每年还本付息就要五百亿元,折算到五亿吨调来的水,一吨要一百元,谁用得起?谁愿意用?干脆都不要这水,工程闲置不用。可是债还是要还。水没有用到,南水北调的水费却要照付。肚子要气饱!
由此牵涉到银行坏帐问题。各银行向南水北调工程提供大笔贷款,因为有国家担保。这些贷款都是要从用水的效益来偿还的。如果工程产生不了调水效益,水费收不上来,谁来还这笔贷款。银行的贷款,都来自普通老百姓存户。这些存户的钱被借出去了,收不回来了,那么谁来偿还这些蒙在鼓里的存户们的损失呢?南水北调的失败,会产生无数笔这样的可怕的烂帐。这比没有水用,更可怕得多。
南水北调已经通水。到底有多少水能流到北方四个省市,这水怎么分,这债怎么还。这个盖子是捂不住的。因为每家每户都得用水。这是时候当局把真实数字告诉老百姓的时候了。首先,大家都应该问问,大黄鸭到哪里了,大黄鸭告诉我们的水流速度,水流量是多少!
『肆』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时间
1997.7.1
1999.12.20
{红旗渠}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
人工天河——红旗渠,是六、七十年代林州(原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经济、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七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建渠以来,先后有世界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300多名友人前来参观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陪同外国元首也先后到林县参观视察,红旗渠享誉海内外,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伍』 河道护岸工程的折旧年限是几年
一、堤、坝、闸建筑物
1、大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堤、 坝、闸 80
2、中小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堤、坝、闸 50
3、土、土石混合等当地材料堤坝 50
4、混凝土、沥青等防渗的土、土石、堆石、砌石等当地材料堤坝 50
5、中小型涵洞 40
6、木结构、尼龙等半永久闸、坝 10
7、泥沙淤积严重水库的堤、坝、闸及附属设施 30
二、溢洪设施
1、大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溢洪道 50
2、中小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溢洪道 40
3、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护砌溢洪道 30
4、浆砌块石溢洪设施 20
三、泄洪、放水管道建筑物
1、大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管、洞 50
2、中小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管、洞 40
3、无衬砌管、洞 40
4、浆砌石管、洞 30
5、砖砌管、洞 20
四、引水、灌排渠(河)道、管道
(一)大型
1、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引水渠道 80
2、一般砌护引水、灌排渠(河)道 50
3、混凝土、沥青等护砌、防渗渠(河)道 40
4、跌水、渡槽、倒吸虹等建筑物 50
(二)中大型
1、一般砌护引水、灌排渠道 40
2、混凝土、沥青等护砌、防渗渠道 30
3、塑料等非永久性防渗渠道 25
4、跌水、渡槽、倒吸虹、节制闸、分水闸等渠系建筑物 30
(三)输、排水管网
1、陶管、混凝土、石棉水泥管网 40
2、钢管、铸铁管网 30
3、塑料管 20
五、水井
1、深进 20
2、浅进 15
六、河道整治工程
1、砌石、堆石护岸 25
2、丁坝、顺坝等控导工程
『陆』 红旗渠的开创历时多少时间
红旗渠工程于抄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柒』 南水北调中线保定段,瀑河水库什么时间开工
保定市境内南水北抄调中线上的漕河渡槽、西黑山分水口,保沧干渠最大的地上建筑物——调压塔等重点工程都在2014年底之前完工了已经具备通水条件。
瀑河水库是建于1958年的水库,位于河北省徐水县西北18公里的瀑河乡,是瀑河的干流水库,瀑河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始建于1958年,上个世纪80年代陆续出现塌陷,从1994年起灾害日趋严重,房屋出现倾斜。塌陷坑平面多为圆形,椭圆形;断面呈坑状、井状、漏斗状、坛子状,直径一般为2米-5米,深3米-5米。塌陷坑各自独立,互不连接。塌陷坑总面积6万平方米。由于坝基渗漏严重,每年库水锐减,到2008年瀑河水库已经枯竭。
南水北调工程保定段没提瀑河水库。
『捌』 灌区渡槽的工程等级和使用年限
这个一般在十五年左右
但是质保期那一定保证结构完好性
『玖』 红旗渠是什么时间建成的
1969年7月建成的。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9)渡槽年限扩展阅读
红旗渠旅游景点:
1、络丝潭风景区
络丝潭风景区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称“天桥断”。
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冬季有数十米冰帘悬挂河南河北两岸,谱写出10亿年前络丝潭岩石形成史。
2、青年洞
提及红旗渠,不能不说的还有青年洞。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
正是在这种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支撑下,民工们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山洞凿通。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员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优秀青年,故将此隧洞取名为青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