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退文件的目的
保护文件信息的安全。
需清退的文件包括以下以类:
1.绝密公件
2.有重版大错误的公文
3.未经权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
4.被明令撤销的公文
5.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
6.发文机关指明需要清退的公文等。
其中对于第1项绝密文件的理解,不可以将其定性为具有秘密性质的文件,因为并非所有秘密性质的文件都需要清退,只有部分与第6项指明清退公文类别重复的秘密级文件才必须要清退。
2. 在行政公文里什么叫需清退的文件
有绝密公文;有重大错漏的公文;被明令撤销的公文;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其它同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等。
3. 清退文件是什么意思
公文处理的核心部分是收文处理,而收文处理的第四阶段(处置办毕文件)当中包括文件的回清退、立卷、归档答、销毁等内容。在公文处理过程中,一般平件可以不清退,领导和有关部门可自行销毁;秘密以上密级的公文必须清退到公文处理有关部门统一处理,然后根据规定进行立卷和归档,经整理后,视情况对部分公文进行销毁。
需清退的文件包括以下以类:
1.绝密公件。
2.有重大错误的公文。
3.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
4.被明令撤销的公文。
5.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
6.发文机关指明需要清退的公文等。
4.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的区别
1.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抄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2.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3.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4.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5. 公文处理中的清退是指的什么
公文处理中的清退是指将有关办毕的收文按期返归原发文机构或由其指定的有关单位。回
根据《党政机关公答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三十四条,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六条,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5)公文清退期限扩展阅读:
需办理清退的文件类型:
1、绝密文件;
2、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文件;
3、被明令撤销的公文;
4、有重大错误的公文;
5、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讲话稿;
6、其他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
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群众文件、过时的文件、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6. 什么公文要立卷归档,清退,销毁,暂存
1、立卷归档:凡反应本机关工作活动的,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业已办理完毕版的公文材料权均在丽卷范围之内。
2.需清退的公文:绝密公文、有重大错漏的公文、被命令撤销的公文、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等。
3.应予销毁的公文:无存留价值的公文、无存留必要的重份公文、不即行毁灭会造成失密和严重损失的公文、一般性公文的草稿、印刷中形成的校样印版等。
7. 清退什么意思
清退是指将有关办毕的收文按期返归原发文机构或由其指定的有关单位。
【解释】将办毕的公文返回原机关,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1、绝密文件
2、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文件
3、被明令撤销的公文
4、有重大错误的公文
5、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讲话稿
6、其他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
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群众文件、过时的文件、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7)公文清退期限扩展阅读
一般过程
指对来自本机关外部的公文所实施的处置与管理。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1)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机关设置的外收发人员、通讯人员从发文机关、邮政部门、机要通信部门、文件交换站,或通过自备通信设备收取公文。
(2)外收文登记。即由外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出简要记载。
(3)启封。即外收文登记完成后,公文送至机关统一或分别按内部机构设置的内收发部门 (或人员),由其签收后,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者亲启。
(4)内收文登记。即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出较详细记载。
(5)分办。即经对收文进行分类筛选后,由指定的有关人员根据公文的重要程度、各部门职责分工及有关程序规定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6)摘编。由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进行的加工活动,主要是针对这些文件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等。
2、办理收文
(1)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
(2)批办。即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提出处置意见。
(3)承办。即有关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4)注办。即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传阅与催办查办
(1)组织传阅。指独份或份数很少的公文需经多部门或多位工作人员阅知处理时,使公文在他们中间得到有效传递和阅读。
(2)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根据承办时限和其他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3)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立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收文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退
8. 公文中需清退的文件是什么概念
清:发出错误。退:保密。
9. 关于办毕公文的处置问题!
在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过程中都存在处置办理完毕的公文的活动。处置活动主要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立卷和归档。 一、清退 清退是指经过清理将有关办毕的收文按期退归原发文机关或由其指定的有关单位。 需要清退的公文主要包括如下几类:绝密公文;有重大错漏的公文;被明令撤销的公文;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其他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等。 清退公文可按规定和要求成批定期进行,也可不定期甚至阅后随即清退。成批清退时应附一式两份《公文清理报告表》并由对方履行签收手续;单份清退时应向对方索取收据作为凭证。在清退公文的传递过程中,只要公文本身没有解密或降密,应一律按原文标注的密级处理,要严格遵行有关的保密规定和要求。需清退的公文平时要单独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摘录其内容,更不得复制留存。 二、销毁 销毁是指对失去留存价值或留存可能性的办毕公文所做的销毁处理。 应予销毁的公文主要包括:所有不具备留存价值的公文;无留存必要的重份公文;在特殊情况下不马上销毁就将造成失密和严重损失的公文;一般性公文的草稿;印制公文过程中的校样、印版等。 销毁公文的主要方式是: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和清洗消磁(磁盘、磁鼓和磁带等)。 销毁公文时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 销毁公文时应由专人(两人或多人)监销,直至公文被完全毁灭。销毁密件时应由专人押运公文将其护送至销毁地点。除特殊情况外,任何个人不得私自销毁公文,不能将待销公文作为废纸处理。 三、暂存 暂存是指暂时留存保管一部分具有较高查考价值的重份公文(一份已立卷、归档)和一时难以准确判定是否应予销毁的公文。 暂存公文应由文书部门或人员妥为保管。要合理排列与编号并简单编目,必要时可按公文号、主题、作用或查考利用的其他需要和要求汇编装订成册。密件与非密件应分别保管。不经批准,个人不得私留私存公文。应定期清理公文及时剔除确已不需查考和明显无任何留存价值的公文,及时将确认具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公文重新归卷。 四、立卷 立卷是指将办理完毕且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公文编立成为案卷。 公文立卷是将办理完毕的公文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公文按照其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规律整理后编成案卷,以备以后查考。立卷中要注意办毕公文才能立卷;有参考价值的才立卷;必须按照公文的相互联系和特征进行立卷。 五、归档 归档是指将编立好的案卷及案卷目录按规定的时间要求移交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保存和管理。 归档时应注意:公文立卷范围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确定立卷期限,保证归档公文的完整,及时办理好归档手续。
10. 公文被撤销和公文被废止这两个有什么区别
公文撤销,公文自始无效;
公文废止,自废止之日起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