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1、平均年限法年折抄旧率=(1-预计净残值袭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2、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3、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4、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⑵ 用平均年限法怎么算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平均年限折旧法:
年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⑶ 年限平均法第二年怎么算折旧额
2013年应提折旧 = ( 200 - 10)/ 10 = 19 万
2013年12年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200 - 19 = 181 万
181万 > 160万 应计提减值准回备21万,此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60万,折旧年答限为9年,残值仍为10万。
2014年应提折旧 = (160 - 10)/ 9 = 16.67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使您满意。
⑷ 一个会计问题,年限平均法的年折旧率计算。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内
=(30000-5000+2000)/11=2454.55元
固定资产年容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00%=2454.55/30000*100%=8.18%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204.55元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8.18%/12=0.68%
⑸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复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四、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⑹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版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权。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6)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扩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会计资料大全》
⑺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
1=100%,即固定资产原值
减:减去。
残值回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答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例如你的固定资产是48000元。预计使用寿命是10年,残值率是3%,那月折旧额=48000*(1-0。03)/12*10=388。月折旧率=1*(1-0。03)/12*10=0。00808,这个1就代表固定资产的价值。公式算的就是月折旧率或是年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⑻ 折旧率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8)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扩展阅读: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公式:
折旧率=(买入价-残值)/(买入价*折旧年限) OR
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折旧费/固定资本价值原值
残值率=残值/买入价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⑼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其实这些都是麻烦抄事,最简单就是求出月折旧额就行了
月折旧额=10051.80×(1-5%)/(12×5)=159.1535
这样实际折旧总额= 159.1535×60=9549.21
净残值=10051.80×5%=502.59
两者合计=502.59+9549.1535=10051.80
其实你在月折旧率和折旧额中的除法运算是不精确的,实际按照你给予的算法年折旧额=10051.80×19%=1909.6520
并不是158.96×12=1907.7600 你这样舍来舍去时不准确的
相差就是你的净残值
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是对的。
⑽ 平均年限法几年怎么算固定资产折旧
平均年限法是指抄按固定资袭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