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刑法对单位受贿罪的追诉时效怎么规定
追诉时效为10年。
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回,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❷ 受贿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犯罪追诉时效期限
“追诉时效”,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回任的有答效期限。
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超过法定追诉时限,不应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❸ 行贿罪,追诉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只一次行贿,以实施行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多次行贿,以最后一次行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时效计算:
1、一般犯罪的计算
这里所说的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第89条第1款前段)。"犯罪之日"应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
由于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认定犯罪成立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实施行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对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结果发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2、连续犯罪的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属于连续犯;犯罪行为有继续状态的,属于继续犯或持续犯。
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扩展材料:
一、行贿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受贿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依据刑法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相关法律依据:
1、行贿罪量刑标准:
刑法第390条规定: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受贿罪量刑标准:
刑法第386条规定: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383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即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5、只一次行贿受贿的,以实施行贿受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多次行贿受贿的,以最后一次行贿受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
6、刑法关于刑事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7、什么情况下,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即不受限制,到任何时候都可以追诉!)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❹ 受贿罪是否有追诉期
根据本罪可能判处的刑罚标准来确定追诉期。
因为受贿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所以经过二十年,侦查机关没有发现犯罪的可以不再追诉。假如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4)受贿追诉时效期限扩展阅读
受贿罪的认定
本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因此,这一规定包含了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主体的内容。理由是:一是地位的形成,通常是职权孕育的结果,两者互相依存;二是地位形成,往往与行为人拥有职权时间的长短、高低成正比;三是在一般情况下,职位的丧失并不直接影响行为人地位便利条件的消失。
所以说,当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后,虽职权丧失了,但因原有职权而形成的地位便利条件,不会即刻消失。这就为该类人员变成受贿罪主体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❺ 关于受贿罪的追诉时效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❻ 贪污受贿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内
(一)法定最高刑为容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❼ 如何有效为受贿罪辩护之追诉时效
受贿罪有数起行为的,应单独考察每一起行为,是否过了追诉时效;同时,数个行为之间,是否存在追诉时效中断的情形。
比如,第一起受贿数额为15万元,依据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属于数额较大;依据《刑法》第385条、第386条和第383条的规定,这一起犯罪的最高刑期为3年;依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这起犯罪的追诉时效为5年。
如果犯罪时间为2003年, 而检察院立案时间为2015年,远远超过5年的追诉时效,故,第一起犯罪超过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中断,是指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刑法》第89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具体到个案,如前所述,就是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即使超过5年的追诉时效, 第一起犯罪,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1、如果第一起犯罪发生在2003年,第二起发生在2009年,超过5年的追诉时效,不属于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的情形;
2、本案是否属于继续犯?
继续犯成立的核心要件是实行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持续,而受贿犯罪属于状态犯,一旦实行就发生法益侵害的结果,收受财物行为并不是持续的,即既遂以后,犯罪行为即告结束,与不法状态是否存在没有关系,因此多次收受钱款的行为也不存在成立继续犯的可能性;
3、本案是否属于连续犯?
连续犯成立的核心要件是行为连续性的判断。这种连续性的判断,取决于时间和概括或同一故意两个因素的判断。在判断是否基于同一或概括的受贿故意问题上,应根据具体个案进行判断:其一,两次谋利行为是否利用同一职权;其二,如果利用同一职权,两次谋利行为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本案中,三起受贿,分别收受三个人的贿赂,明显不具有同一的或概况的犯罪故意,因此也不属于连续犯。
因此,第一起受贿行为超过追诉时效,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❽ 介绍贿赂罪的追诉时效是多少年
一、介绍贿赂罪的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依据刑法的规定,介绍贿赂罪最长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最高判刑不超过五年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三百九十二条【介绍贿赂罪】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追诉时效无限延长的适用条件
现行刑法对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集中在第88条,其中第1款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第2款规定,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按现行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无限延长的法定情形有两种。
(一)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这种情形下,追诉时效无限延长的客观条件包括追诉机关和犯罪人两个方面。从追诉机关方面来说,其客观上对犯罪人所犯行为已立案侦查,即启动了追诉程序。从犯罪人方面说,在追诉机关对其犯罪已立案侦查或受理的情况下,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
(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
现行刑法之所以增加这一法条,从立法意图分析,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在被害人已及时提出控告的情况下,如由于国家追诉机关的失职造成超过追诉时效而不能对犯罪人进行追诉,从被害人角度来讲是不公平的。首先,不管是法律规定须由公诉机关公诉,还是应当由自诉人自诉的案件,适用这一款的前提,必须有被害人的控告在先,并且控告必须在追诉期限内提出。其次,应当立案而未予立案,是指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按刑诉法规定的标准应当立案,但却一直未立案。第三,在这种适用条件下,不管犯罪人是否有逃跑情形,也不管过了多长期限,都不影响追诉机关对其进行追诉。但是这样一种立法模式,从时效的价值判断来分析,却是不可取的。建议立法机关能平衡被害人和犯罪人双方的权利,充分考虑时效制度的合理价值,对该条作出适当的修改,如可将该条现行的时效无限延长模式修改为时效有限延长模式,譬如,时效期限延长一倍,最长不超过20年。
三、介绍贿赂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
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介绍贿赂数额不满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使行贿人获取非法利益而介绍贿赂的;
(2)3次以上或者为3人以上介绍贿赂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介绍贿赂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本罪立案标准第1项的规定,“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这是介绍贿赂犯罪的一个起点数额标准,只要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累计达到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累计达到20万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侦查。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介绍贿赂罪的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刑法的规定,介绍贿赂罪最长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最高判刑不超过五年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❾ 受贿罪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最高人民检察抄院关于贪污罪追诉时效的复函
1982年8月19日,最高检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你院(82)云检经字第5号《关于贪污罪追诉时效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同意你院对贪污罪追诉时效问题的意见。追诉期限是根据与罪行相应的刑罚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确定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贪污罪有三个量刑幅度,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其追诉期限应为十年;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期限应为十五年;情节特别严重,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其追诉期限应为二十年。二、检察机关决定立案时未过追诉期限的贪污犯罪,在立案以后的侦查、起诉或者判处时超过追诉期限的,不得认为是超过追诉时效的犯罪,应当继续依法追究。三、对超过追诉时效的贪污犯罪案件,如已立案的,可按你院的意见应撤销案件,但贪污的赃款赃物应当追缴,并酌情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此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