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年限
有关税法规定,以前年度应提未提、应摊未摊的成本费用,以后年度不得补提或摊内销;也就是说,它相当于容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一样,不得擅自改变
1、你公司取得转让土地后,应该办理土地证过户手续,按照土地证年限进行摊销。
2、土地入账时间,按你单位实际支付土地款取得发票时间入账。
3、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无形资产摊销方法采用:直线摊销法。
5、入帐时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贷:银行存款等
6、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或累计摊销)
注:新会计准则,使用累计摊销科目。
『贰』 缩短计提折旧年限算不算加速折旧
缩短计提折旧来年限不算加速源折旧,算会计变更,加速折旧是指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但需要注的是,如更改折旧方式,需满足两个条件: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较快的;常年处于高腐蚀,强振动的。并在更改之前到税务机关审批
『叁』 问: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和加速折旧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和加速折旧的具体依据和方法是:
一、《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个人理解:电脑、以及与电脑有关的设备各软件都可以加速折旧。选择那种方法后要在税务局备案)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二、《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 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 电子设备,为3年。
三、加速折旧计算方法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二)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需要哪些资料,需要去税务机关备案吗
一、不是加速折旧,不要求备案的,固定资产折旧时,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就可以了。
折旧年限
新所得税法 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二、根据《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及《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的相关规定,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由于以下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三、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对其购置的新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若为购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五、企业确需对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方法的,应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报送以下资料: (一)固定资产的功能、预计使用年限短于《实施条例》规定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说明; (二)被替代的旧固定资产的功能、使用及处置等情况的说明; (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拟采用的方法和折旧额的说明; (四)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评估时,对企业采取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环境及状况进行实地核查。对不符合加速折旧规定条件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企业停止该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根据上述规定:贵公司所述的情况,企业购进符合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已到税务机关备案过了,又购进了同类设备,还是需要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报送上述资料。
『伍』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或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企业的固定资产实施缩短折旧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加速折旧,肯定会对企业的所得税税额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深远。
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发[2009]81号文件下发了《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通知“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2]这个通知的精神其实早在1993年7月1日执行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中就明文规定“可以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3]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条件不成熟,执行力度不大。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中又再次明文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4]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有的很快或特快,几个月就是一代新产品。所以,技术的进步导致固定资产提前结束使用寿命,不得不进行加速折旧。但在执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办法中,其固定资产前期的折旧费用必定会高,导致生产成本增高或生产经营费用过大,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少,作为税务机关对这个问题,是采用递延法处理会计税前收益与税收收益的差异,还是采用永久性差异处理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差异,文件没有明文规定,笔者主张企业采用永久性差异法处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所得税的影响。
一、折旧方法模型
1、年限折旧法模型
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万元,净残值1万元,其折旧总额为9万元,使用期5年,若年限折旧法:
年限折旧法 单位:万元 (表一)
年限 原值 (10-1)÷5×100%=18%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10 18% 1.8 1.8 8.2
[2 ]10 18% 1.8 3.6 6.4
[3] 10 18% 1.8 5.4 4.6
[4 ]10 18% 1.8 7.2 2.8
[5 ]10 18% 1.8 9 1
2、缩短年限法80%模型
缩短年限折旧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缩短到4年,等于缩短年限到80%)
缩短年限法80% 单位:万元 (表二)
年限 原值 年折旧率(10-1)÷4×100%=25%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10 22.5% 2.25 2.25 7.75
[2 ]10 22.5% 2.25 4.5 5.5
[3 ]10 22.5% 2.25 6.75 3.25
[4 ]10 22.5% 2.25 9 1
3、缩短年限法60%模型
缩短年限折旧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缩短到3年,等于缩短年限到60%)
缩短年限法60% 单位:万元 (表三)
年限 原值 年折旧率(10-1)÷3×100%=30%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10 30% 3 3 7
[2 ]10 30% 3 6 4
[3] 10 30% 3 9 1
4、缩短年限法40%模型
缩短年限折旧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缩短到2年,等于缩短年限到40%)
缩短年限法40% 单位:万元 (表四)
年限 原值 年折旧率(10-1)÷2×100%=45%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10 45% 4.5 4.5 5.5
[2 ]10 45% 4.5 9 1
5、缩短年限法20%模型
缩短年限折旧法(仍依上例,使用期由5年缩短到1年,等于缩短年限到20%)
缩短年限法20% 单位:万元 (表五)
年限 原值 年折旧率(10-1)÷1×100%=90%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10 90% 9 9 1
假设,五年期不含折旧额税前企业会计年利润为100万元分析如下:
不同年限折旧法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比较分析表 单位:万元 (表六)
年份 企业会计税前利润(万元) 年限折旧法100% 缩短年限折旧法80% 缩短年限折旧法60% 缩短年限折旧法40% 缩短年限折旧法20%
5年期年折旧额 税前利润 4年期年折旧额 税前利润 差异 3年期年折旧额 税前利润 差异 2年期年折旧额 税前利润 差异 1年期年折旧额 税前利润 差异
[1]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3 97 -1.2 4.5 95.5 -2.7 9 91 -7.2
[2]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3 97 -1.2 4.5 95.5 -2.7 — 100 1.8
[3]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3 97 -1.2 — 100 1.8 — 100 1.8
[4 ]100 1.8 98.2 2.25 97.75 -0.45 — 100 1.8 — 100 1.8 — 100 1.8
[5] 100 1.8 98.2 — 100 1.8 — 100 1.8 — 100 1.8 — 100 1.8
小计 500 9 491 9 491 0 9 491 0 9 491 0 9 491 0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4年期年限折旧法前四年税前利润每年比5年期年限折旧法减少0.45万元,四年合计减少1.8万元,到最后一年,即第5年一次性又转回增加税前利润1.8万,5年之内相互抵销。
3年期年限折旧法,即缩短折旧期2年,缩短最低折旧年限为60%,也就说,在国家税法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3年期年限折旧法与5年期年限折旧法相比,前三年税前利润每年减少1.2万元,三年合计减少了3.6万元,但在后两年当中每年又转回增加税前利润1.8万元,两年合计转来税前利润3.6万元,5年之内相互抵销。
2年期年限法,即缩短折旧3年,缩短最低折旧年限为40%,也就说此缩短最低年限低于国家规定的60%,2年期年限折旧法与5年期年限折旧法相比,前两年税前利润减少了2.7万元,两年合计减少了5.4万元,但在后三年中每年又转回增加税前利润1.8万元,三年合计转回税前利润5.4万元。
1年期年限法,即缩短了折旧期4年,缩短最低折旧年限为20%,也就是说,此缩短年限最低比率极大地低于国家规定60%,1年期年限折旧法与5年期年限折旧法相比,第一年的税前利润就减少了7.2万元,但在后来的4年中每年又转回增加税前利润1.8万元,4年合计转回增加税前利润7.2万元,5年之内相互抵销。
6、双倍余额递减法模型
双倍余额递减法(仍依上例,使用期5年) 单位:万元 (表七)
年限 计提折旧依据 年折旧率=2÷5×100%=40%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10 40% 4 4 6
[2 ]6 40% 2.4 6.4 3.6
[3 ]3.6 40% 1.44 7.84 2.16
[4 ]—— —— 0.58 8.42 1.58
[5 ]—— —— 0.58 9 1
7、年数合计法模型
年数合计法(仍依上例,使用期5年) 单位:万元 (表八)
年限 计提折旧依据 年折旧率=N/1+2+3+4+5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折余价值
[1 ]9 5/15 3 3 7
[[2] 9 4/15 2.4 5.4 4.6
[3 ]9 3/15 1.8 7.2 2.8
[4] 9 2/15 1.2 8.4 1.6
[5 ]9 1/15 0.6 9 1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合计法与年限折旧法比较税前收益比较分析 单位:万元(表九)
年份 税前利润(万元) 年限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合计法
5年期年折旧额 税前利润 年折旧额 税前企业利润 差异 年折旧额 税前企业利润 差异
[1] 100 1.8 98.2 4 96 -2.2 3 97 -1.2
[2] 100 1.8 98.2 2.4 97.6 -0.6 2.4 97.6 -0.6
[3] 100 1.8 98.2 1.44 98.56 0.36 1.8 98.2 0
[4 ]100 1.8 98.2 0.58 99.42 1.22 1.2 98.8 0.6
[5 ]100 1.8 98.2 0.58 99.42 1.22 0.6 99.4 1.2
小计 500 9 491 9 491 0 9 491 0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税前利润与年限折旧法相比,前两年利润减少2.8万元,后三年又转来利润增加2.8万元,在5年之内正负相互抵销。
年数合计法税前利润与年限折旧法相比,前两年利润减少1.8万元,而第三年没有任何差异,但在后两年中又转来利润增加1.8万元,在5年之内正负相互抵销。
二、折旧方法不同对所得税额的影响
1、分析一:采取缩短年限80%对所得税的影响
从表六中可以看出,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缩短年限到80%,即由5年期缩短至4年期,在4年中,每年的纳税收益就会减少0.45万元,如果按25%所得税税率计算,每年就少征收所得税0.1125万元(0.45×25%),4年间税务机关就要少征收所得税0.45万元(0.1125×4);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永久性差异法处理所得税,那么税务机关就要将少征收的所得税藏富于民0.45万元;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递延性差异法处理所得税,那么在第5年中,纳税收益又转回了1.8万元,即所得税的征收又增加了0.45万元(1.8×25%)。对于企业而言就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将前4年少征了的0.45万元所得税又在第5年中又征收回去了。
2、分析二:采用缩短年限60%对所得税的影响
从表六中可以看出,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缩短到60%,即由5年期缩短至3年期,在3年中每年的纳税收益就会少1.2万元,如果按25%所得税税率计算,每年就少征收所得税0.3万元(1.2×25%),3年间税务机关就要少征收所得税0.9万元(0.3×3)。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永久性差异法处理少征收的所得税,那么国家就会藏富于民0.9万元。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递延性差异法处理所得税,那么在第4年、第5年两年中每年又会转回1.8万元,即所得税的征收又增加了0.9万元(1.8××25%×2)。对于企业而言就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将前3年少征了的0.9万元所得税又在第4年和第5年中又征收回去了。对于缩短年限40%或20%对税收的影响就不属于讨论范畴,因为国税发[2009]81号文件不允许低于缩短折旧年限60%。
3、分析三: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从表九中可以看出,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在第1年中就会使纳税收益少2.2万元,在第2年中就会使纳税收益少0.6万元,使前2年的纳税收益少2.8万元(2.2+0.6),如果按25%所得税税率计算,2年间税务机关就会少征收所得税0.7万元(2.8×25%),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永久性差异法处理少征收的所得税,那么国家就会藏富于民0.7万元。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递延性差异法处理,那么在第3年又转回0.36万元,第4年、第5年两年中每年又转回1.22万元,3年间又转回2.8万元(0.36+1.22+1.22),即所得税的征收又增加了0.7万元(2.8×25%)。对于企业而言就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将前2年中少征收了的0.7万元所得税又在第3年、第4年、第5年中又征收回去了。
4、分析四:采用年数合计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从表九中可以看出,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年数合计法,在第1年就会使纳税收益少1.2万元,在第2年中就会使纳税收益少0.6万元,使前2年的纳税收益少1.8(1.2+1.6),如果按25%所得税税率计算,2年就税务机关就会少征收所得税0.45万元(1.8×25%),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永久性差异法处理少征收的所得税,那么国家就会藏富于民0.45万元。如果税务机关允许企业采用递延性差异法处理,那么在第4第中又转回了纳税收益0.6万元,在第5年中又转回了纳税收益1.2万元,两年间又转回1.8万元(0.6+1.2),即所得税的征收又增加了0.45万元(1.8×25%)。对于企业而言就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将前2年少征收了的0.45万元所得税又在第4年、第5年又征收回去了。
『陆』 年限法加速折旧,最低折旧年限是多少
《国家税务总来局关于进一步自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8号)规定,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企业购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