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药品批发企业的购销记录保存多少年
国家复GSP对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制的要求:“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药品购销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药品品名、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单位)、供货数量(购进数量)、供货日期(购货日期)等项内容。
药品批发企业的购销记录保存时间: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⑵ 无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销售记录至少保存三年,那哪些药品没有有效期呢
目前只要部分中药饮片没有有效期。
⑶ 第三类医疗器械销售记录需要保存几年
根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企业,其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应当符合可追溯要求。
鼓励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建立销售记录制度。
(3)特殊药品购销记录保存年限扩展阅读: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范,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规定产品追溯范围、程度、标识和必要的记录。
规范的出台旨在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进一步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修订后的规范对设备、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销售和售后、不合格品控制、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规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并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
在质量控制方面,规范明确企业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者证书。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检验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检验记录应当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或者证书等。
针对销售和售后服务,规范则要求,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销售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销售记录至少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规范还指出,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并保持相关记录。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采取召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⑷ 药品经营企业的记录保存是多少年
什么记录?购进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低于3年;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低于3年;药品的原始检验记录应保存5年;退货记录应保存3年。
⑸ 药品的检验记录保存为几年
你好:普通药物一般是有效期后一年
⑹ 药品经营企业各项记录及凭证至少保存多少年
至少保存五年。
⑺ 药品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销售记录应保存五年对还是错
对的。
《药品生来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其自有相应的规定:
第一百六十二条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
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7)特殊药品购销记录保存年限扩展阅读: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法条:
第一百八十五条 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
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应当建立编制药品批号和确定生产日期的操作规程。每批药品均应当编制唯一的批号。
第一百八十六条除另有法定要求外,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操作开始日期,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⑻ 药品零售企业的书面记录和凭证保存几年
新版GSP第四十二条规定:记录及凭证应当至少保存5年。疫苗、特殊管理的药品的记录及凭证按相关规定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