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产赠与过户有期限吗
《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了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版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权。已经过户的只有符合法定撤销条件才可以撤销赠与,
法定撤销权的三种情况: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受赠人对赠与人负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行使法定撤销权的时间期限:
(1)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你表述的情况基本上无法撤销,除非有法定撤销的三种情况,且要在规定的期限内。
❷ 谋人在五年前用支票赠予的钱 现在过诉讼时效了吗
过了。
支票的持票人对出票的权利时效是自出票日起6个月。比如,一张支票的出票日期是1月1日,支票的付款方式是见票即付的,支票的提示付款期是自出票日起10天。超过提示付款期的支票,银行就不付款了。但是并不是说出票人的义务也解除了,在6个月内,持票人都可以要求出票人重新签发支票。但是过了6个月后,你如果没有要求出票人付款,那么这张支票的权利时效彻底过时了。比如,一张支票的出票日期是1月1日,其提示付款期是1月10日前,可以随时要求银行付款。过了10日后,这张支票就作废了,但是持票人可以在6月1日前要求出票人重新签发支票。这张支票是5年前的,当然早就过了权利时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十七条 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
(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
(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第九十一条 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十日内提示付款;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付款人不予付款的,出票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
❸ 撤销赠与有期限吗
现实问题
金某与黄家系邻居,平时关系甚好。金某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就在金某女儿上小学这年,黄家的女儿黄某考上了本市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系。考虑到黄家的家境非常贫困,而黄某又是考进计算机系但买不起电脑,金某于是买来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黄某,但是同时要求,黄某必须每个星期为金某的女儿补课,并且连补一年,黄某爽快答应并主动提出可以签订赠与合同。
然而,黄某只为金某的女儿补课两次便开始长期住在学校,节假日也不回家,直至黄某大四毕业,也未再为金某的女儿补过一次课。黄某毕业后至某500强企业工作,月薪12000元,黄某的父母还因此得意地将该情况告知金某,金某越想越气,遂找到黄某要求返还电脑,但遭到黄某的拒绝。于是,黄某至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对金某的赠与。那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金某对黄某的赠与合同为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虽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附义务的赠与合同的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有权撤销对受赠人的赠与,但是《合同法》同时规定,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在知道黄某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四年后,金某才想到撤销赠与,已经超过法律所规定的撤销赠与的期限。所以,金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对黄某的赠与显然不会被法院支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❹ 撤销权的时效,为什么赠与人的代理人期限是6个月
行使撤销权的主体不同,导致撤销权的期限也不同。如果赠与人自己行使撤销权,期限是1年;如果是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期限是6个月。这是规定啊
❺ 赠与期限合同一般为约定几年后把东西赠与给别人,可是我想先把东西给别人,再与别人约定一个期限,
可以,合同上当然要写明。
❻ 赠与证书的期限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合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其中,出赠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接受赠与的一方为受赠人。 赠与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合同。根据赠与合同,赠与人单方负有将自己拥有所有权的财产交付受赠人的义务,而受赠人并不负担任何义务,亦即受赠人取得赠与物时不须支付对价。虽然(合同法)第90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并且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这不等同于受赠人向赠与人为给付的履行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可以作为赠与合同的受赠人。未成年人接受亲朋馈赠的压岁钱和生日礼物,精神病人接受社会慈善团体的治病捐款,即属此例。 (2)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第128条规定:“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交付为准。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成立;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赠与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将产权证书交与受赠人,受赠人根据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以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这表明,赠与合同应为实践合同。但是为了更好地约束赠与人,许多学者认为赠与合同应为诺成合同,即只要赠与人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对方也同意接受赠与,赠与合同即成立,而赠与人是否交付了赠与物在所不问。 赠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既是赠与人行使财产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扶贫救危、尊老爱幼的道义行为的法律化。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礼仪之邦。我国百姓在过年过节等主要场合或者同事亲戚朋友有重大事件(如同事亲朋家中失火、被盗、患有不治之症或去世,导致本人或近亲属的经济拮据等)的场合,习惯于馈赠礼品,或为资金,或为实物。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因为赠与合同而发生争议,轻则引起感情上的不快、伤害同事亲朋之间的友谊,重则引发当事人之间的反目成仇或法律争讼。为了调整好赠与关系,(合同法)专门在第11章规定了赠与合同。
❼ 赠与期限是几年
继承公证书是长期有效的,不存在失效之说
赠与公证书取得后,房产部版门通常要求权赠与人去房产部门过户,如果超过期限,那可能会要审查是否逃税的问题。当然公证书仍然有效。如果过户前赠与人或者受赠人一方去世,那将不能过户,赠与行为是否有效只能协商或者诉讼解决。
房屋赠与手续办妥后,该房屋的拥有权就属于受赠人了,所以要受赠人同意方能将该房另赠他人。
❽ 房产赠与后反悔起诉有效期是多久
在房产证未过户前有效。
《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如果已经办理了过户登记的,就不能撤销的。
具体有如下4种情况:
1、房产赠与已过户
我国实行房产登记制度,房产的归属随着房产登记的转移而转移,房屋既然已经过户,也就意味着房屋赠与已经完成,要想再要回房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受赠方同意也不是没有要回的可能。
2、房产赠与已公证,但未过户
公证是以法律形式对赠与合同的确认,也是对合同双方意思自治的保护,客观上限制了赠与人对赠与合同的反悔。一旦赠与合同进行了公证那么要撤销也是很难的,但不代表不能撤销,撤销公证赠与也是可以通过公证来撤销的。
3、房产赠与未过户
这种情况是指只签订了赠与合同但是未进行公证也未过户的情形。赠与合同在《合同法》中特殊之处就在于在一般情形下,赠与人可以在赠与物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而不负相关责任,因此给受赠人带来了不确定性。
4、法律规定不能撤销的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是不能撤销的,与此同时附义务的赠与也是不能撤销的。
(8)赠与收回的期限扩展阅读: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是可以撤销赠与房子的。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及配偶;
2、对赠与人有扶养、赡养、抚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在房产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中享有撤销权的主体就只有赠与人,不包括受赠人。虽然受赠人拥有拒绝接受赠与的权利,但是这种拒绝接受赠与的权利不能称其为房产赠与合同的撤销权。这是因为撤销权是形成权,基本内涵是权利人依据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和他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归于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