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处分权人处分财产,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的期限与起算时间
这个法律没有规定,个人认为,催告权的行使应当从相对人知道对内方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法定代容理人知道有此法律行为而不明确表示追认时起就可以,没有期限,这个期限越长对相对人不利,因此,相对人当然会尽快催告,具体分析如下:
催告权的行使以法定代理人沿未似为前提,如果已经追认,则合同已溯及既住生效,无须再行催告;
催告应当向法定代理人作出,若向限制行为能力人作出,则不能发生效力;
催告中应当为法定代理人确定一个月以内的期限进行追认该期限为除斥期间,在该期间内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为不作为的默示,视为拒绝追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② 效力待定合同的催告权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几个月
一个月来.
合同法的规定源:
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③ 合同解除的催告合理期间是多久,需要什么手续
您好,要看合同中是怎么约定的,若合同中没有约定,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符合情况的,只要通知到达即可解除。
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本句为第二款)。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您指的合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那么催告期间是一个月。
若有疑问,可继续咨询,若已清楚,请采纳。
④ 相对人行使催告权催告追认权人追认的期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根据破产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享有选择权。在这2个月期间,相对人有催告权。相对人催告后,管理人有30日的答复期间。
⑤ 解约催告的内容
前提和履行期限
解约催告制度在经济活动和司法实务中应用十分广泛,准确理解与适用该制度,应注意以下内容:
履行解约催告的前提,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否则,就没有解除合同的必要。未成立、未生效、无效、被撤销的合同不存在解约催告的问题。
解约催告应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进行。如合同中没有约定债务的履行期限,债权人应先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在债权人已经留给了必要的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仍不履行债务的,此时债务履行期限应属届满,债务人已构成迟延履行,债权人即可履行解约催告。
方式
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均可以成为解约催告的方式,只要有证据能够证明,就应认定履行了解约催告。此外,解约催告还可以委托的方式进行。
在当事人提起解除合同的诉讼时,解约催告不能在起诉的同时以起诉代替。因为起诉请求解除合同的前提是须享有合同解除权,而合同解除权产生的前提条件又是解约催告,从违约至合同解除的顺序是:因迟延履行违约——解约催告行为——产生解除权——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所以,不能本末倒置,先行使权利而后补充权利产生的条件。如果当事人没有进行催告,而以起诉代替催告并要求解除合同的,应驳回其诉讼请求。但如果当事人未请求解除合同,仅以起诉代替催告要求相对人履行合同的,不在此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这里的3个月期限,是司法解释针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解约催告”的“合理期限”所作的专门规定。且司法解释允许当事人对上述“合理期限”进行约定,当事人约定的“合理期限”优先。
但在既无约定又无规定的情况下,又何确定“合理期限”呢?此时应由债权人给债务人确定一个合理的宽限期。因为解约催告的本身就包括合理期限的内容,债权人进行催告就是要求债务人在什么时间内做什么。不过,此时的债权人在确定合理期限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当对债权人确定的合理期限发生疑问时,法官应权衡履行行为的难度、复杂性及客观情况,确定合理期限的度,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债权人确定的“合理期限”不合理,则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解约催告
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解约催告追求的是合同利益的实现和自身权利的保护,并无损害债权人之虞,该行为应属于纯获利益的范畴。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解约催告,应适用法律关于允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的规定,属有效催告。
⑥ 无权代理的追认、拒认、催告、撤销的期限分别是多长
无权代理的追认期限为一个月之内.
拒认的做出没有期限的要求,如果被版代理人明示追认权,就不存在拒认问题,如果被代理人在法定期限内未做表示,期限届满后视为拒绝追认,拒认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拒认是无须做出口头表示就可生效的
催告也没有具体的期限要求,只要无权代理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催告随时可做出.反之不能做出.
撤销的做出与催告相似,因此也无期限限制,只要合同属效力待定,撤销随时可以做出,反之也不能.
⑦ 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合理期限是多久
借款期限由双方约定,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期限。但双方没有约定的,视为不定期借款合同,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人可以随时归还借款。
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之间一般都约定有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之间应当依照《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款人根据借款合同规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
⑧ 行政强制法催告期限有什么规定
行政强制法中对行政机关的催告期限规定分为二种情况:
1、代履行的催告期为三日。
2、申请法院执行前的催告期为十日。
《行政强制法》
第五十一条代履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四)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五十四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⑨ 什么是催告权
催告权是指第三人告知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就是否行使追认权与以明确答复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第三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⑩ (无权代理的)追认、拒认、催告、撤销权的期限(除斥期间)多长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一个月期满,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