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刑法财产保全最长期限有多久
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新司法解释》),《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已于 2015年2月4日起施行。该《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与《通知》、《规定》相比,《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的期限作了全面修订,表现为:
(一)保全期限均有延长,将存款冻结期限从六个月修订为一年,将动产查封、扣押期限从一年修订为二年,将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从二年修订为三年,与审理期限基本相匹配。
(二)取消续行保全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保全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规定,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与续行保全期限的规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执法尺度的不统一。
(三)明确了审理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期限。《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的方法和措施,依照执行程序相关规定办理。”该条规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这就清晰地告诉大家,审理程序中有关财产保全的期限,依《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来确定。
(四)若申请人的起诉或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而财产保全尚未到期的,依《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由人民法院裁定解除保全。
B. 如何正确理解诉讼保全查封期限
冻结期限届满时,法院办理了续冻手续,冻结期限仍为六个月。期间,银行提出质疑,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下称查封规定)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续行冻结期限应为三个月,而执行法院续行冻结六个月是错误的,要求更改续冻期限为三个月。对此,法院内部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查封规定第三十二条“财产保全裁定和先予执行裁定的执行适用本规定”,在诉讼前、诉讼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期限应适用查封规定第二十九条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期限的规定,即“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续行冻结期限应为三个月,故同意银行的意见。但在冻结期限届满后,可重新办理冻结六个月的手续。第二种意见认为,根据查封规定第四条“诉讼前、诉讼中及仲裁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进入执行程序后,自动转为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并适用本规定第二十九条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期限的规定”,明确规定了民事案件在诉讼前、诉讼中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只有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并在案件进入强制执行以后,其效力才能及于执行程序,并适用查封规定第二十九条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期限的规定。也就是说只有在强制执行案件中,才能适用续行查封期限为前次查封期限二分之一的规定,而民商事案件在未审结前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则不应适用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即查封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期限仍应为前次查封的期限。因为有些民商事案件比较疑难复杂,加之审理程序冗长(如申请司法鉴定、提起上诉等),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审结,如果在案件审理期间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期限适用第二十九的规定,则续冻期限为三个月,续封冻产期限为六个月,续封不冻产期限为一年,依次下推,则很快保全措施用尽,失去了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的目的,将会造成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后,因为当事人转移财产而执行不能,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而在执行程序中,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期限作出限制,是为了防止执行措施期限过长,发生久拖不执的现象。那种认为根据查封规定第三十二条,财产保全裁定执行全面适用查封规定,进而认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期限也应适用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三十二条并不是对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期限如何适用的规定,而是对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中,应当如何适用民事执行中关于执行的原则、执行对象、执行范围以及应当注意的其他问题作出的规定。关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期限,已在查封规定第四条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C. 财产保全裁定书没有查封冻结的期限合理吗
存在明显瑕疵,可以提出执行异议
D. 财产保全是不是两年自动解除,还有相关的法律条文
财产保全期限不能超过两年,超过期限则自动解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规定:
第二十九条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三条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第一百零四条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2、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不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否则法院将驳回申请。
4、案件必须有给付内容,属给付之诉;
5、必须是由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可能使判决难以执行的;
6、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裁定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
7、申请人提供担保。法院未责令提供担保的不在此限。
E.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续查封的查封年限是多少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续查封的查封年限,与初始查封年限是一样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冻结存款(账户)的期限最长可以为一年,查扣动产期限最长可以为二年,查冻其他财产(如房地产、股权等)的期限最长可以为三年。
2、根据该条第二款规定“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
续封、续扣、续冻的期限也没有“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即续封、续冻、续扣的期限可以保持不变。
(5)查封保全期限扩展阅读:
查封的要求:
1、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
2、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需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协助执行人。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时发生法律效力。
3、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
4、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
5、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
6、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作出保全裁定,保全裁定应当立即执行。
7、诉讼前、诉讼中及仲裁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进入执行程序后,自动转为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并适用本规定第二十九条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期限的规定。
8、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四)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五)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
(六)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同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