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法中擅自变更住所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多少
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没有规定变更住所责令改正的期限。
但是变更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期限是在变更决议或决议作出之日起30日,这个30日应可作为参考期限。
2.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最长是几天
好像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应该不超过6个月吧
3. 收到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改怎么办
只要你在责来令限期改正通知源书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不一定罚款。
因为征管法第六十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抓紧办理税务登记去吧。超过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的规定期限,一定会受到处罚的。
改执照的日期不是好办法。如果地税内部有人接应可以试一试。
4. 税收责令限政期限一般几天
税务责令限期改正时限,税务相关法律法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版则》第七十三条“从权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有明确具体时限规定外,其他均未明确具体时限要求。
5. 谁能告诉我.责令整改的期限是多久要有法律规定的.
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如果是警方发现单位存在治安隐患,将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限最长不超过两个月。
6. 责令限期改正和责令限期整改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
行政处罚是一种法律制裁,是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所给予的制裁。
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则是行政机关在处罚过程中要求违法行为人停止或改正违法行为,是对违法行为人发出的一种作为命令,而不是行政处罚,并未科处新的义务。
2、内容不同
行政处罚是一种惩戒,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的一种限制或剥夺,从而引起警戒。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不是制裁,而是对违法行为的后果及其违法行为本身的纠偏,要么是停止违法行为,要么是消除违法行为引发的不良后果,表现为多种形式。
3、行政处罚的形式和责令改正形式有别
行政处罚可分为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拘留、劳动教养等。责令改正或纠正的形式因各种具体违法行为不同而分为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退还、责令赔偿、责令改正、限期拆除、限期治理等等。
4、行政处罚和责令改正的直接目的有差别
行政处罚是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法行为的惩戒,是违法必究原则的体现,目的是使违法行为人因害怕受罚而不敢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责令改正则是迫使当事人停止违法或履行法律规定的守法义务,以纠正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利益。
(6)责令立即改正的期限扩展阅读:
在执法实践中,执法队员有初步证据认定当事人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后,往往会开出责令立即(限期)整改文书(下称责改文书)。责改文书上写明当事人在某地的某行为违反了某法律规范,责令其立即或在期限内进行整改。
责改文书为行政命令。行政命令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相对人进行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意思表示。责改文书即要求相对人做出整改的意思表示。
开具责改文书,是合理行政中比例原则在处罚中的体现。行政处罚作为制裁性的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同时对相对人的行为进行了否定评价。
根据比例原则,只有在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时才能进行处罚。而一般的违法行为都比较轻微,因而在开具责改文书,对相对人对违法行为做出意思表示之后,相对人仍不改正的,进行处罚。这样一来即遵守了比例原则,又维护了行政处罚的谦抑性。
责改文书不可诉。责改文书作为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是过程性的行政行为。依行政行为成熟性理论 ,只有在行政行为完整产生后在才能进行司法审查。对过程性的行为不进行审查可避免司法机关过早得介入行政行为,影响行政的独立性。
责改文书不能申请非诉执行。责改文书目标状态不具体,没有明确的给付内容、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同时责改文书为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只有在相关人受领主动配合后才能恢复行政管理秩序,本身不具有可执行性。
7. 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依据是什么
明确规定
《中华复人民制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三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未明确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78号)第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日。
拓展资料
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和纠正违法行为,以恢复原状,维持法定的秩序或者状态,具有事后救济性。
处罚,只是保证法律实施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罚,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在对违法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的时候,要同时责令行为人改正违法行为,不能以罚了事,让违法行为继续下去。否则就使行政处罚成了违法行为的“通行证”,这是要绝对禁止的。
参考资料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8. 安全生产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未按期限整改完毕申请延期最多几天
一般是不能延期的,没有按时整改到位会被安监部门行政处罚的。如果确实无法按时整改,可以向安监部门打报告,说明原因或者理由,并提出整改期限的计划。
9. 卫生监督责令限期整改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具体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没有根据法理,应给当事人适当的改正期限,但有些是必须立即改正的。
10. 劳动监察责令改正期限应为多少天
1、首先责令限期改正在法律中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该期限由行政执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自行决定。就是传说中的自由裁量权,可参照相关其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日期。
2、当然,有些有规定的:调查取证完毕15个工作日内必须下达行政处理、处罚决定,或者撤销立案。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据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省市政府发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政府规章,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理决定。在该通知书中,这个改正的限期时间是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情况,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据行政权力自由裁量。但应当遵循依法行政的举报原则。
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涉及60日的规定: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10)责令立即改正的期限扩展阅读:
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无正当理由超过承诺时限未能办结的,属超时办结:
(一)对举报投诉人的举报投诉不予受理;
(二)不按规定给予举报投诉人答复;
(三)超过承诺办结时限才提出延期申请。
案件限时立案:对在各专项检查、巡视检查、年度审查中发现的违法案件及符合条件的投诉案件,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依法立案查处;对不符合立案条件或投诉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通知投诉人。
对于投诉的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其办理时限从行政管理相对人补正材料的次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