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农合转诊证明
卫生厅有规定,患者转院需先向主治医生提出来,主治医生报告科主任,经科主任确认专,患属者确需转上级医疗机构治疗,就出具《转院证明》,然后由医院医务科盖章。
参保人员需转外地医院治疗的,须凭医疗机构开具的《转院证明》到社保机构办理有关手续。
1.有无转诊证明的报销比例不一样:
1)有转诊证明:
县级医院报销:75%;市级三甲医院报销:65%;市级二级医院报销:70%;
省级医院:分段报销政策:
8000元以内的:只报销50%;
8000以上的部分:报销60%
市外的,外地的非省级定点医院:统一报销55%;
省外治疗报销:55%;
2)无转诊证明:
统一只报30%。
2.转诊证明的重要性:
参合患者确因病情需要去省级定点医院住院的,必须由县级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证明,到当地新农合办办理转诊手续。
㈡ 新农合的转诊手续办理时间过期了怎么办
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流程与信息交换操作规范(试行)》第九条,凡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原因无法正常办理转诊备案手续的患者,可在出院结算前,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统筹地区经办机构申请补办转诊 。具体情况处理方法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以下几种情况不要转诊转院证明:
一是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
二是在省外居住或打工,只要电话备案,报销时要居住或务工证明,不要转诊证明;
三是大部分地急诊、精神病患者住院时不要转诊转院证明
转诊转院证明主要针对县外就医的患者。新农合规定:县内无法治愈或不具备治疗条件建议患者在县外市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需经医生出具转诊转院证明,患者再到县新农合办公室转诊处审批后才可到县外指定的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也有的先到县外住院,再持住院证或诊断说明书回本县办理转诊手续,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区报销比例要降低10%。
2016年8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以国卫办基层函﹝2016﹞900号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流程与信息交换操作规范(试行)》。
该《规范》分总则、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患者资格确认、转诊管理流程、转诊单的期限、严格规范管理、附则7部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农合需要转院就医的参合人员,转往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的,需持县人民医院或县中医院出具的《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转往市外医疗机构救治的,需经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出具《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
《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要有经治医生签名并注明患者基本病情、诊疗情况、转诊意见、转往医院,并经定点医疗机构医务科(处)或农保办审核盖章。
办理转诊流程:
转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参合人员持《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医疗证、身份证到辖区卫生院合管办办理转诊申请。镇合管办审核后,通过网络上传到县合管办,县合管办当日审批,经批准后,镇合管办打印《新农合住院病人转诊申请单》,参合人员持申请单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
转往市外医疗机构的,参合人员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医疗证、身份证到辖区卫生院合管办办理网上转诊申请手续即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操作规范 网络
㈢ 新农合如何办理转诊手续
新农合需要转院就医的参合人员,转往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的,需持县人民医院或县中医院出具的《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
转往市外医疗机构救治的,需经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出具《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
《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要有经治医生签名并注明患者基本病情、诊疗情况、转诊意见、转往医院,并经定点医疗机构医务科(处)或农保办审核盖章。
办理转诊流程:
一、转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参合人员持《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医疗证、身份证到辖区卫生院合管办办理转诊申请。镇合管办审核后,通过网络上传到县合管办,县合管办当日审批,经批准后,镇合管办打印《新农合住院病人转诊申请单》,参合人员持申请单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
二、转往市外医疗机构的,参合人员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新农合转外就医意见书》、医疗证、身份证到辖区卫生院合管办办理网上转诊申请手续即可。
办理转诊证明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户籍所在地县级医疗机构住院,因患者病情严重,所住医院技术条件有限,主治医生建议转诊,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本院新农合办公室配合主治医生办理,即本院新农合办公室出具转诊证明,
主治医生填写病人基本情况,建议转诊的原因,再经本院主管领导批准后,加盖本院新农合公章。患者家属可执此表、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到县新农合转诊处审批,审批完加盖公章,可执此表到县指定的医院住院治疗。
二是患者为急诊,直接到县外住院治疗,在住院后3日内执急诊证明、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到县新农合转诊处办理转诊手续。
三是患者非急诊,直接到县外住院治疗,在住院后3日内执住院证明或住院诊断证明书、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到县新农合转诊处办理转诊手续,这种情况报销时大部分地区报销比例要降低10%的,因为不是逐级转诊。
如果本省已实施即时结报政策,那么这种情况有的地区不须回来再转诊手续,由本院新农合打本县新农合咨询电话直接实施网转诊即可,出院后直接在本院核算。
报销比例:
(一)门诊报销
(1)普通门诊报销比例50%,每人每年报销封顶80元;
(2)门诊观察每日最多可报销30元,每年最多可报销1000元;
(3)门诊大病报销比例50%。
(二)住院报销
(1)乡镇级(一级)住院报销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
(2)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500元,报销比例70%;
(3)市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700元,报销比例55%;
(4)省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50%;
(5)经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同意转诊备案,并在县域外除市级、省级定点的医疗机构住院的,统一报销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40%,保底报销比例20%。
㈣ 新农合转诊证明是三天还是三个工作日内办理有效,否则无法报销
你可以先住上院再办啊,住院三天内办理转诊都不影响报销。
㈤ 新农合转诊证明是三天还是三个工作日内办理有效,否则无法报销
转诊证明对开出后何时住院没有明确的限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动员红十字会、基金会等社团组织、慈善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的问题。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应给予适当补助。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实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农村救助对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1、辖区内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基础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
2、辖区内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的全部详细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
3、辖区内参合、实际医药费用发生和构成以及补偿情况的全部详细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
4、辖区内新农合管理机构的基础数据和统计、汇总数据;
5、向国家级数据库上报的反映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参合人员费用补偿情况的统计汇总数据以及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新农合运行与管理的各项数据。
㈥ 新农合跨省转诊。有效期是多久
北京的规定是180天。
全国应该都一样。
新农合现在改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了。
㈦ 新农合怎么办理转诊单
一、正常转诊
1、患病后于县级医院首诊。
病情需转上级医院诊疗时,由医院开具转诊证明。
2、持转诊证明至县农合办公室
农合办盖公章、备案,发送电子信息至目的医院。
3、住院:持转诊证明来院就诊,开立住院证、缴费、办理新农合接诊住院治疗。
4、出院:转诊证明经科室签字、盖章,持新农合知情同意书及其他医院要求资料结算出院。
二、非正常转诊
未经县级医院诊疗而直接就诊于上级医院,或其他原因县级医院未给开立转诊证明。
1、电话或现场至农合办公室,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县农合办备案,发送信息至目的医院。
2、住院:持转诊证明来院就诊,开立住院证、缴费、办理新农合接诊住院治疗
或:无转诊证明,先于上级医院就诊办理住院,住院期间补办上述流程
3、出院:转诊证明经科室签字、盖章,持新农合知情同意书及其他医院要求资料结算出院
注:非正常转诊可报销部分报销比例较正常转诊降低20%。
三、急诊就诊
病情符合急诊入院条件
接诊医生开立急诊住院证,缴费办理住院及治疗
1、医生开具急诊诊断证明,并科室主任签字,加盖科室公章及急诊公章
2、3个工作日内电话或现场至县农合办公室,说明病急,已办理急诊入院。
3、接农合办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入院证、急诊证明、农合证件、身份证件等);县农合办备案,发送电子信息至目的医院。
4、出院:转诊证明经科室签字、盖章,持新农合知情同意书及其他医院要求资料结算出院。
㈧ 新农合转院证明手续有效期多久
这个来没有什么有效期限,也看你自怎么操做。下面没有必要写日期,我一次性找医院盖章签字七八份,用了多半年,你可以给他们说不用写日期的,然后到社保养老机构,人家也只是盖章,只写最后一次你回来报销时的日期,转院申请证明弄好后,只不过是到养老机构的电脑上登记一下而以。看病前没有登记,回来补办也可以的。这个没有严格的操作说明。
㈨ 新农合转诊证明有效期,因盖章人员休息,报销可以顺延吗
如果你所住的医院为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后在本院报销即可回!如果不是你的转答院证明也必不住院期间交还给你们县新农合,这时的转院证明是在你出院后拿齐医院的报销材料回到本县新农合报销时使用,主要为认定你办过转诊手续,符合报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