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煤矿资源储量与服务年限有什么关系
煤矿资源储量是一块煤田的总的煤碳量,但并不代表那些产量可以都采出来。比如煤专层比较近的(两个煤属层间距为30米)只能采一层,如果两层都采,中间的30米岩层可能会坍塌。
所以,煤矿还有可采储量,可采储量除以每年采煤量就是可采年限。
可采储量=资源储量—不可采煤炭量
可采年限=可采储量/年采量
㈡ 煤矿工业储量怎么计算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
矿井总储量(矿井地质储量)=能利用储量+尚难利用储量
能利用储量=工业储量+远景储量
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
㈢ 已知某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矿井采储量为8400万吨,取储量备用系数1.4求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解:名词——储量备用系数,我理解是不能按照要求无限制对自然进行掠夺,为了给自然留内条后路,得容留一些储备不采,实际采储量=采储量/储量备用系数
那么设计服务年限=(8400/1.4)/120=50年。
完毕,仅供参考,请批评指正,我不懂这个专业,只是外行的回答。
㈣ 确定矿井服务年限时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也是论述题
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用的富裕系数。专一般为1.3-1.5,主要属用于计算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T=ZK/AK
Zk-矿井可采储量,万吨;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㈤ 矿井工业储量 ABC什么意思
矿井工业储量 ABC的释义:
A级储量。是经过详细勘探,用钻孔或巷道在A级储量所要内求的线距内容圈定的储量。列为A级。
B级储量。指经过勘探,用钻孔或巷道在B 级储量所要求的线距内圈子定或者A级外推的储量。
C级储量。是对煤层用足够的钻孔在C级储量所要求的线距内圈子定或者B级外推的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即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进行矿井设计的资源依据,一般即列入平衡表内的A+B+C级储量,不包括作为远景的D级储量。缺煤地区一些煤层赋存不稳定、构造较复杂的煤田,达到高级储量(A、B级)的勘探工程量太大而井型又小,计算矿井工业储量(Zg)时可包括一部分D级储量。为便于地方小煤矿发展,计算其工业储量时也包括一部分远景储量,均可取为A+B+C+0.5D。
㈥ 计算矿矿井井田圈定的工业储量和矿井服务年限
你在群里发的题我看了
6.8乘以1000乘以1000乘以2.8乘以专0.95乘以0.8除以1200000
下来就是12年多
你看属看对么
6.8乘以1000乘以1000是表面积
还有容重我忽略拉 看看哥哥我弄的对么?
㈦ 生产矿井中可采储量怎么计算
按规定基础储量减来去设计自和实际损失后的量就是矿井可采储量。实际我在计算过程中是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和也就是保有储量乘以采区回采率再减去10%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后的量为矿井可采储量。也就是保有储量科以采区回采率再乘以0.9就是可采储量。
㈧ 什么是矿井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矿井地质储量是指矿内井技术容边界范围内的全部煤炭储量;矿井工业储量(Zc)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即可利用的储量,矿井可采储量(Zk)是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
Zk=(Zc-p)C
式中p——保护工业广场、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筑物等留置的永久煤柱损失量;
C——采区回采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0。
矿井生产能力亦称井型,是指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万吨/年)。有些生产矿井因为原来没有正规设计,或者因为原来的生产能力需要改变,故需对矿井生产能力进行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能力,称为核定能力。
㈨ 评价一个煤矿的规模大小的标准是什么看资源量还是储量多少亿吨算是大型多少亿吨算是中型小型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大型矿井:专120、150、180、240、300、400、500及500万吨以属上矿井。300万吨及其以上矿井又称为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45、60、90万吨/年。
小型矿井:生产能力9、15、21、30万吨/年。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上面有明确的规定。当然井型设计还是要依据资源量,就是储量,还有区域内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包括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因素,都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