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局登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谓“三复证合一”,就是制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2015年10月1日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2. 什么是“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并联审批”
即,将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办理审批事项由“多个部门多头受理”模式转变为企业“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并联审批”。
具体来说,“一表申报”就是将商务、工商、税务、质检四个部门需要填报的信息汇总成一张表,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申报、填写;
“一口受理”就是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需要由工商、商务、税务、质监部门分别办理的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
“一照一码”就是将原来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国税、地税)登记号统一合并为企业社会信用代码。
“并联审批”就是各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互不为前置,各部门可以同步办理、限时办结。
3. 在工商参加并联审批领取税务登记证以后怎么做
办过税务登记证后
1、去办理机构代码证带上以下资料: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证明文件和身份证及B5纸复印件各一张、 申办单位经办员的身分证及B5纸复印件一张、本机构公章、税务登记证登,工商营业执照。
2、办过机构代码证后去开基本户,带上一下资料:开户证明、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国地税的税务登记证、盖一套单位的印鉴卡(一式三份,由银行提供、开立单位银行结算帐户的申请书(一式三份,需加盖单位公章、法人签名)
3、去税务局时,去办理票领购本。普通票领购的条件: 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需领购普通票的,可根据实际经营需要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领购普通票申请。初次购买应提交的资料: (1)《纳税人票种核定申请表》(加盖公章和发票专用章); (2)《税务登记证》(副本); (3)经办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护照
4. 营业执照上的 证照编号 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用是否是唯一的,不变的
营业执照办三证合一,新执照上会是新的编号,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个代码是唯一的,就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
三证合一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代码证,这三证统一用一个编号。
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开始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即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
(4)工商登记为什么是并联审批扩展阅读
目前是正在实行三证合一,新设立的公司要求统一领取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已经设立的公司没有强制要求现在就去申领换发营业执照,在制证系统完善后会广泛推行三证合一。
“三证合一”依托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平台,按照“一表申请、一窗收件、并联审批、核发一照”的模式,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由工商、质监、税务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改为由申请人一表申请。
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工商、质监、国税、地税数据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核发一照。申请人申请“三证合一”的,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
5. 在江苏工商网上查询状态显示,已进入并联审批登记是不是代表可以拿营业执照了
请问这样是可以去拿执照了吗?
6. 工商局和企业的关系
一、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企业是主角,工商局是配角。工商局推动开展企业注册登内记并联审批;做好许容可经营项目与主体资格相对分离的企业登记管理、企业年检改革等工作,并配合做好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清理、网上并联审批等4项工作,使登记审批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企业是被服务对象,工商局是服务者。 工商局一是完善信息化手段以提高效率。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以提高质量。。三是拓展公开化平台以提高效能。 通过这三方面工商局要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工商局是监督者、企业是被监督者。工商登记、审批许可和监管信息互通,并通过不断加强对违反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的监管,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市场的良好有序进行。
7. 工商注册为什么要进行备案登记
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56条: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将公司登记、备案信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8. 现在的营业执照是不是都是三证合一
现在的个体营业执照不是三证合一。目前正在实行三证合一,新设立的公司要求专统一领取三证属合一的营业执照,已经设立的公司没有强制要求现在就去申领换发营业执照,在制证系统完善后会广泛推行三证合一;
三证合一,是指把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这“三证合一”。据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三证合一在2014年年底开始试行,2015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三证合一”,并开展“一照一号”试点。;
“三证合一”依托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平台,按照“一表申请、一窗收件、并联审批、核发一照”的模式,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由工商、质监、税务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改为由申请人一表申请,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工商、质监、国税、地税数据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核发一照。申请人申请“三证合一”的,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
9. 并联审批的优势与不足
并联审批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目前试运行效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并联审批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大大节约了申办人的时间
由于采用并联的方式,各流程同步进行,无需受上一流程的限制,因此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如以娱乐行业为申办为例,在过去,整个流程办理完结最长需要54个工作日,有的在一个部门的一项审批就需要20个工作日,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而通过并联审批再造后的流程只需7个工作日就可完结。
第二,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
并联审批要求各审批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反馈意见,审批部门为了按时反馈,必须在接到并联审批中心传输的并联审批的信息后,立即主动与申办人联系,变被动的坐等申办人上门的工作方式为主动的找申办人,将服务前移,有利于改变政府形象,增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
第三,可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渠道为技术手段,吸纳了所有的前置审批部门,不再需要每个部门抽调专人到专用地点进行办公,亦不需成立除政务服务中心之外的专门机构,不需重建办公场所和购置其他硬件设备,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且通过网络的文件收发,大大的减少了公文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转时间,具有范围广、节奏快、保密性好、效率高的特点。
第四,有利于构筑透明政府,便于公众监督
并联审批制度规定各审批部门需将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需具备的法定条件、需提交的申请材料、承诺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行政审批有关的详细信息,通过印制办事指南、在网上、办证大厅公布等方式发布给社会公众,使申请人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
当然,在这次成都推行的并联试运行审批中由于经验不足加上缺乏可供借鉴的案例,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以下不足:
1.试运行中未考虑行政审批层级不统一的问题
此次试运行中涉及的部门包括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等10多个部门,但前置项目的审批部门层级各不相同,有的在市行政部门审批,如卫生许可、治安许可等;有的是省级行政部门审批,如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审批等;有的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如出国留学中介、认证机构审批等,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审批层级的不同,将极大的制约并联审批制度发挥其提高审批效率的作用,难以满足并联审批制度的时限要求。
2.并联审批的网络和组织制度有待健全
现阶段来说不仅参与并联审批的部门太少,而且服务对象仅限与企业法人,把大量分布广泛,经营分散,最需要加入并联审批的个体工商户排除在外。此外登记机关与审批部门之间缺乏经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往往各行其政,相互扯皮,影响了审批效率的提高。
3.登记后的监督管理滞后
实施并联审批制度要求相应的后继管理必须跟上,但实际操作上却出现比较严重的登记管理脱节现象。如在工商局的审批中有的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并未领取许可证,有的许可证有效期与营业执照中相关经营项目的有效期不一致,对此,工商部门主要依靠年检时检查前置许可证来进行监督管理,但企业领照后与年检时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这段时间的监控缺乏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