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马大臣

马鞍山马大臣

发布时间:2021-07-21 02:36:02

1. 司马光是什么大臣司马光是什么大臣司马光是什么大臣

官职: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
称号:追赠太师、追赠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他写了一本书《资治通鉴》。王安石的变法虽然从发点是好的,他的很多变法思想超越了时代,已经有了一些现代经济控制理论了,很多变法内容思想前卫,实施细则也很明确,但他没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变法还是要人去实施,当时下级官史的腐败、无能,再加上他极力求成,不管地方、经济条件等各种差别,搞一刀切,也没有通过充分实验。结果不但变法失败,还给宋朝以巨大的伤害,使得宋朝从止败落下去了。司马光从政多年,虽然没有王安石目光长远,但他人情练达,一眼就发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害处。在他和王安石斗争失败后,一心一意写了一本巨著《资治通鉴》,为后世治理国家,以宝贵的经验。也给我们难得的历史史料。

2. 马姓的历史人物

马 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
马 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
马 援: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光平东北)人,东汉名将。
马 武: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
马 腾:右扶风茂陵人
马 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
马谡:字幼常(190-228),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
马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
马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省),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马钰:宋代进士。
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
马 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
马 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
马 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
马 荃:清女画家,字江香,江苏省常熟人,马逸妹,龚克和妻。
马 可:当代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 。生于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于北京 。
马师皇:黄帝时代著名兽医,善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
马瑞临:今江西省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皇后: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朱称帝时封后,生于宿州市北70里闵子乡新丰里。
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
马叙伦:浙江省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马君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诗人。
马寅初:浙江省嵊县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马连良:当代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

3. 澳门马大臣街大昌楼的葡文地址

澳门Macau
马大臣街Rua de Henrique de Macedo
大昌楼Rua de Campo

4. 指鹿为马大臣们的底线是什么

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我认为指鹿为马大成们的底线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5. 大臣马齐曾支持八阿哥,雍正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雍正这个人并不是知恩图报的那种。我觉得这也是雍正给大家的一个误会,雍正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时大臣支持八阿哥当太子,而且还联合了其他的大臣向康熙皇帝说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有非常大的震动,作为八阿哥,本人来讲她肯定也是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

马齐这个人也非常的识趣。他非常拼命的工作,而且这些都是被雍正看在眼里的,雍正也没有说那么多,继续选择信任他。但是马奇也知道当时自己有点做错了决定,而且也想办法来弥补了,并且让很多的官员投奔了雍正。

6. 中国历史上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1、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其杂剧创作脱离市井,脱离平民,是无根化的创作,因而后世誉之为“马神仙”。

对于马致远的散曲风格,有学者认为是“豪放”的,其实当是“旷”。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样,马致远散曲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和苏轼词中相似的旷达。

2、马琬

马琬是元末明初画家。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西处士。秦淮(今江苏南京)人,长期寓居松江府(今上海金山吕巷)。有志节,工诗善画,诗工古歌行,画长山水,官至抚州郡守。善画山水人物,工诗能书。诗书画时号“三绝”。

明洪武三年(1370),马琬出任江西抚州知府。八年后,贝琼看到他在抚州的近作《云林隐居图》,为之题跋,称它“视南宫未可优劣”,并说他在画上的诗“有归老之志焉”。著有《灌园集》。约卒于明洪武年间。

3、马注

中国清初伊斯兰教著名学者,清代云南第一位穆斯林学者。出身于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自称系穆罕默德45世后裔,圣裔元代赛典赤·瞻思丁15世孙。

康熙八年(1669年)30岁时开始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攻伊斯兰经训典籍,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明末清初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用汉文译注的开拓者之一。

4、马欢

马欢,回族,字宗道,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译官)。曾随郑和在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亲身访问占城、爪哇、旧港、暹罗、古里、忽鲁谟斯、满剌加、亚鲁国、苏门答剌、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祖法儿等国, 并到麦加朝圣。

马欢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文职人员,担任郑和使团中通事和教谕之职,通事是外事翻译,通晓外国语言文字,进行不同语种的语言、文字的翻译;教谕负责教化番人,传播中华文化。

5、马良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使东吴,受到孙权恭敬接待。

7. 写一位马鞍山的名人

纵观历史,马鞍山地区历代皆有名人与这片土地结缘,或在此建立奇功,或寄情山水,虽为客籍,但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主要名人有:
(一)楚霸王叱咤风云。

2200多年前,项羽率8000精兵从采石渡江北上征战秦兵,创立霸业,后被刘邦挫败,南逃至乌江,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其先行渡江至东岸的乌骓马见主人身亡,即返身跃江,鞍鞯落地,留在江东。相传,今马鞍山即为项羽马鞍幻化。

二)周兴嗣朽撰《千字文》。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者是梁武帝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当涂的周兴嗣。

(三)李太白魂系江东。

李白曾十多次驻足马鞍山,60多首诗文是诗人倾泻给马鞍山的一腔痴情。晚年,李白病逝当涂。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会熟记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等诗句,并从中受到最早的审美启迪。

(四)樊若水巧驾浮桥。

公元974年,江南进士樊若水经精心策划,仅用三天时间便在采石江面上建造了一座长达6000米的跨江浮桥。这是历史上真正的长江第一桥。宋军借此桥南下攻克金陵,俘获南唐皇帝李煜。

(五)郭祥正诗风飘逸。

郭祥正,当涂青山人,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郭出生于官宦之家,十九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但因性情耿介,刚直不阿,官场却屡屡受挫。郭诗作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郭有《青山集》30卷存世。

(六)虞允文智破金兵。

公元1161年,南宋江山飘摇欲坠。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在采石江边慰问士兵时,面对金兵的强大攻势,临危不惧,亲自督战,智获全胜,使南宋转危为安,并延续百年之久。此战成为战争史上1.8万与40万的悬殊取胜的千古佳话。

(七)陶主敬恪尽职守。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陶少时博览群书,为官恪尽职实,以政绩和品德服人,深得朱元璋赏识。陶曾为翰林院学士,负责议定礼制,终为江西参知政事,卒于任上,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陶著述颇丰,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20卷)存世。

(八)邢子用“济美”故里。

邢珣,字子用,当涂人,明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邢因坚持正义,抨击权臣巨珰恶举,终被罢官。邢回归乡里后,广置义田、赡养老人,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子邢埴、邢址皆为进士,以清谦传世。为表彰邢氏父子济世美德,1573年当涂知府丁懋儒等人在大邢村建7米多高的牌楼式石坊“济美坊”,坊中央镌刻“恩荣”二字。

(九)萧云从画坛扬名。

萧云从,清初画家,姑孰画派始祖。萧云从以马鞍山、芜湖、繁昌三地沿江景点为描摹对象,画《太平山水图》43幅,此画是超凡的杰作,郑振铎称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国版画史图录》。画家另有长达五丈的画《归寓一元图》,画上有马鞍山景观22处和自题诗24首。此画被人称为“极品”。

(十)徐文靖治学严谨。

徐文靖,清史学家,少年矢志治学,青年崭露头角,但一生与仕途无缘。晚年静居当涂故里潜心治学。徐敢于挑战前人,在历史学、地理学上多有建树,其《竹书纪年统笺》、《禹贡会笺》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库全书》。

(十一)黄左田勤政敏学。

黄钺,字左田,当涂人。清进士,官司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诗书画自成一体。谥号“勤敏”,以彰其勤政敏学。黄钺曾致力于书院与管理,创建芜湖中江书院,主管徽州紫阳书院、皖西六安书院、安庆敬敷书院,为安徽教育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十二)四兄弟各有所成。

夏炘、夏炯、夏燠、夏燮四兄弟生于当涂一书香门第,其父夏銮对四子严慈相融,使四子分别在理学、经学、音韵学、考据学等方面各有建树。特别是夏燮,在历史学上引人注目,其《明通鉴》、《中西纪事》两部史学专著,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明代历史的必读书目。

十三)林散之当代三绝。

林散之先生人称“当代草圣”、“一代宗师”,总书记评价其书法“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其诗作与画作也有极高造诣,故人称其为“诗、书、画”三绝。林老逝世后,马鞍山市人遵其遗愿,在太白楼侧建林散之艺术馆。主馆名“江上草堂”,馆内珍藏着先生的艺术作品。先生之墓位于“江上草堂”左侧。

8. 马鞍山有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陶谦: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擢升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一时割据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气势很盛。三国演义中写到,“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周兴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耿 询:隋人,创造浑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于暗室,候天时皆合。611年为太史丞。著有《鸟情占》。
郭祥正: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
潘庭坚:翰林院学士。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擢中书省博士。同知府事。主会试。
马鞍山,简称“马”,中国安徽省地级市,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1956年10月12日设立,现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227.7万人,常住人口222.9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
马鞍山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殊荣。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郑蒲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马大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