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含山县的历史沿革
含山秦时为历阳县地,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历阳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淮南国除,历阳仍属九江郡。武帝置十三州时,改九江郡为扬州,历阳属扬州。后汉因之。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历阳县为明义县。
三国时,历阳属吴。
西晋时期,历阳先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公元304),属新设历阳郡。东晋大兴二年(319),分历阳县境西部侨置龙亢县,县治在今县南40里,相传即今杨府城村,属扬州历阳郡。
南北朝时期,宋永初二年(421),龙亢属南豫州历阳郡,元嘉七年(430),属豫州历阳郡。大明三年(459),属南豫州历阳郡。齐建元二年(480),属豫州历阳郡。永明二年(484),属南豫州历阳郡。梁太清二年(548),侯景破历阳,江北之地尽属东魏。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通和,遂改历阳为和州,龙亢归和州。陈宣帝末,北周尽取江北之地,将龙亢县地并入历阳县,至此龙亢县废。
隋开皇十三年(593),历阳县属和州。大业三年(607),历阳县属历阳郡。
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武德八年(625),含山县废,并入历阳县。长安四年(704),在原含山县境置武寿县,属淮南道和州。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领属关系未变。自此含山县名沿用至今。
唐天宝元年(742),和州改为历阳郡,含山属淮南道历阳郡。乾元元年(758),历阳郡再改为和州,含山属淮南节度使和州。贞元十六年(800),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和州。天祐元年(904),属淮南节度使和州。五代十国时期,含山初属吴、南唐,后属后周,均隶和州。
两宋时期,含山属淮南西路和州防御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含山属淮西总管府和州镇守万户。至元十四年,属庐州路总管府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属和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和州路降为和州,属庐州路和州。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含山县废,县南部分入无为州,余并入和州,属南京庐州府。
明洪武七年(1374),属南京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复置含山县,属京师直隶和州。
清顺治二年(1645),含山属江南左布政使司直隶和州。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布政使司直隶和州。
民国元年(1912),废道、府、州,含山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至17年,属安庆道。民国18年至37年,先后属安徽省第八、第五、第九视察区和行政专员督察区。
民国27年,日军侵占含山县城,国民党政府转移谢集乡农村。次年4月3日迁回县城。民国30年7月,县城再度沦陷,县城北迁仙踪镇。民国34年7月17日县城光复,8月2日,县城由仙踪镇迁回县城。
民国29年,日伪于含南运漕镇另立含山县政府,民国31年迁铜城闸镇。
民国31年,由共产党领导在福山、陶家厂一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属皖中行署,后改属皖江行署。民国32年秋冬,成立含巢行政督导处,后改为含巢行政办事处(为县级政权),驻福山乡,属和含专员公署,直至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2月15日,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销巢湖地区设地级巢湖市,属地级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级巢湖市区域调整,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
② 安徽宿州市涌桥区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埇桥区下辖16个镇、11个乡。
埇桥区下辖11个街道、16个镇、11个乡,另设有1个农场,2个开发区。
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与苏鲁豫三省接壤,为宿州市唯一城区,也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黄淮海经济区腹地,东邻陇海产业带、南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邻中原经济区、北邻徐州经济圈。
享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华烧鸡之乡”美誉,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
(2)马鞍山谢集扩展阅读:
埇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埇桥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及便捷的交通,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泗许高速以及在建的宿淮铁路在城区周边均设有出站口,可与全国各大城市实现铁路、高速公路互联互通,特别是京沪高铁的开通,可2个小时抵达上海、3个小时抵达北京;
206国道和5条省道穿境而过,水运从新汴河经洪泽湖通江达海,空港经徐州观音机场可与全国20多个大城市通航。
埇桥历史悠久,位于古汴河南岸,古称埇桥镇。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宿州于埇桥镇,以符离、虹、蕲、临涣四县属之。民国初期废宿州为宿县,属安徽省。
1948年底宿县城解放,设宿城市,1949年划属宿县。1951年复置宿城市,1953年又并入宿县。1979年再析出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两公社置县级宿州市,与宿县均属宿县地区行署管辖。
1992年宿县和县级宿州市合并为新的县级宿州市。1999年初,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设立省辖宿州市,合并后的县级宿州市更名为宿州市埇桥区。
③ 安微省马鞍市含山县谢集镇邮编号码是多少
马鞍山市含山县的邮政区码:
238100
含山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巢湖之滨
④ 马鞍山市厚元莲藕种植有限公司怎么样
马鞍山市厚元莲藕种植有限公司是2011-09-19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昭关镇谢集新大街。
马鞍山市厚元莲藕种植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522583013988B,企业法人王厚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马鞍山市厚元莲藕种植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莲藕种植、销售。许可经营项目:无。
通过爱企查查看马鞍山市厚元莲藕种植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⑤ 含山有多少个乡镇
截止2020年8月。含山县下辖8个镇,另设有3个园区,分别为:
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安徽含山工业园区、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含山县褒禅山经济园区。
含山县:
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东与马鞍山市和县接壤,西与巢湖市相连,南与芜湖市无为县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县。介于东经117°53′—118°13′,北纬31°24′—3l°53′之间,总面积1032.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2月15日,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销巢湖地区设地级巢湖市,属地级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级巢湖市区域调整,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
(5)马鞍山谢集扩展阅读
区划沿革: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为环峰镇,直属县。
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全县设5区、22乡(镇)、运漕、环峰两个直属镇。
1984年3月,东关镇上升为县直属镇,其余乡镇不变。
1985年,黄墩、海口两乡划归运漕镇管辖。
1988年,环峰镇成立3个相当于乡级管委会,即城郊、攀桂、鼓楼管委会。是年全县辖5个区,3个直属镇,21个乡(镇),16个居民社区(其中有3个相当乡级),221个行政村,2749个村民小组。
⑥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谢集乡大宣大队的干部,让他们为百姓做点事就这么难,我家里的房子很破旧,爸生病卧
那要看看你家有没有后台了哦
⑦ 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178)宣姓
安徽肥东长临河大宣村宣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传家正典长,孝贤登世德,绍记永芬芳”
安庆宣氏字辈:“闻见衡千古,衣冠第一家,庆玉元积善,孝友自荣华”。
安徽六安宣氏字辈:
文笑兆朝廷 斯时渐盛兴 自立开大道 秉德振家声 清廉承先志 昌宗礼义仁 忠厚传长久 万世永光明。
安徽宣城宣氏字辈:
锡之恒善 以守帮国 五世其昌 耐维有庆。
安徽肥东宣氏字辈:
锡之恒善 以守帮国 仁义道德,仁义礼智信 传家正典长 孝贤登世德 绍记永芬芳。
安徽舒城宣氏字辈:
自立开大道 秉德振家声。
安徽安庆宣氏字辈:
闻见衡千古,衣冠第一家,庆玉元积善,孝友自荣华。
安徽无为宣氏字辈:
文学铸荣光 可以定家邦 承先启后业 永远习贞强。
安徽六安宣氏字辈:
胜兴自力开大道
安徽肥东长临河大宣村宣氏字辈:
仁义礼智信,传家正典长,孝贤登世德,绍记永芬芳。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昭关镇(原谢集乡)大宣村宣氏字辈:
”······仁义礼智信 勤俭传家本 文章得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