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UML是什么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❷ 请问有没基于C#.NET的UML建模工具
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下载地址:http://search.gougou.com/search?search=Office%20Visio%202007%20%E4%B8%AD%E6%96%87%E7%89%88%20%20&id=2
Office Visio 2007 中文版
安装序列号:
W2JJW-4KYDP-2YMKW-FX36H-QYVD8
Office Visio 2007 便于 IT 和商务专业人员就复杂信息、系统和流程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和交流。使用具有专业外观的 Office Visio 2007 图表,可以促进对系统和流程的了解,深入了解复杂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
Office Visio 2007 有两个独立版本: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和 Office Visio Standard 2007。虽然 Office Visio Standard 2007 与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的基本功能相同,但前者包含的功能和模板是后者的子集。
轻松地使流程、系统和信息可视化
使用 Office Visio 2007,可以通过多种图表,包括业务流程图、网络图、工作流图表、数据库模型和软件图表等直观地记录、设计和完全了解业务流程和系统的状态。通过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将图表链接至基础数据,以提供更完整的画面,从而使图表更智能、更有用。
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将图表与数据集成,以便全面了解流程或系统。
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的新增功能或改进功能,可以更轻松地将流程、系统和复杂信息可视化:
借助模板快速入门。通过 Office Visio 2007,您可以使用结合了强大的搜索功能的预定义 Microsoft SmartShapes 符号来查找计算机上或网络上的合适形状,从而轻松创建图表。Office Visio 2007 提供了特定工具来支持 IT 和商务专业人员的不同图表制作需要。
快速访问常用的模板。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启动时显示的新增“入门”窗口中的全新“最近使用的模板”视图来访问最近使用的模板。
从示例图表获得灵感。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打开新的“入门教程”窗口和使用新的“示例”类别,可以更方便地查找新的示例图表。查看与数据集成的示例图表,为创建自己的图表获得思路,认识到数据为众多图表类型提供更多上下文的方式,以及确定要使用的模板。
无需绘制连接线便可连接形状。只需单击一次,Office Visio 2007 中新增的自动连接功能就可以将形状连接、使形状均匀分布并使它们对齐。移动连接的形状时,这些形状会保持连接,连接线会在形状之间自动重排。
轻松将数据连接至图表,并将数据链接至形状。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新增的数据链接功能,可自动将图表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例如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电子表格或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 数据库。使用直观的新链接方法,用数据值填充每个形状属性(也称为形状数据)来节省数据与形状关联的时间。例如,通过使用新增的自动链接向导,可将图表中所有形状链接到已连接的数据源中的数据行。
使数据在图表中更引人注目。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新增的数据图形功能,从多个数据格式设置选项中进行选择,轻松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显示与形状关联的数据。只需单击一次,便可将数据字段显示为形状旁边的标注,将字段放在形状下的框中,并将数据字段直接放在形状的顶部或旁边。
轻松刷新图表中的数据。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新增的“刷新数据”功能可以自动刷新图表中的所有数据,无需您手动刷新。如果出现数据冲突,则可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提供的刷新冲突任务窗格来轻松解决这些冲突。
分析复杂信息以快速深入了解信息
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可以直观地查看复杂信息,以识别关键趋势、异常和详细信息。通过分析、查看详细信息和创建业务数据的多个视图,更深入地了解业务数据,进一步发挥 Office Visio 2007 的功能。使用丰富的图标和标志库可以轻松确定关键问题、跟踪趋势并标记异常。
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可以分析和跟踪图表中的数据,以确定问题和异常。
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的新增功能和改进功能分析复杂业务信息:
使业务数据可视化。使用数据透视关系图,可以直观地查看通常以静态文本和表格形式显示的业务数据。创建相同数据的不同视图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
确定问题、跟踪趋势并标记异常。快速突出显示关键问题、趋势和异常,并描述项目进度。新增的“数据图形”功能用精美直观的形状简化了条件格式,这些形状包括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条件显示的标志和数据栏。
直观地报告项目信息。Office Visio 2007 是使复杂项目信息可视化的必备工具。从 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和 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Server 中可以方便地直接生成报表,以跟踪项目任务、所有者、角色和职责,并描述复杂的项目所有权结构。随着项目信息的更改,还可以自动修改报表。
有效交流信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
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通过图表进行表达,可以最大程度地影响用户,而单独的文字和数字是无法做到的。可与任何人(甚至是没有安装 Visio 的用户)共享具有专业外观的 Office Visio 2007 图表。
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来创建可传达丰富信息的具有专业外观的图表。
通过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的新增功能和改进功能,更有效地沟通并以更多方式来影响更广泛的用户:
使用新增的形状和图表类型进行有效交流。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简化的图表类别可以轻松找到适合您需要的模板。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的 ITIL(IT 基础设施库)模板和价值流图模板等新增模板可以创建种类更广泛的图表。使用新增的三维工作流形状可以创建更动态的工作流。
设计具有专业外观的图表。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新增的主题功能,只需单击一次,即可方便地设置整个图表中的颜色和效果的格式。Office Visio 2007 甚至可与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 使用相同的颜色,因此您可以轻松设计与 PowerPoint 演示文稿相配且具有专业外观的 Visio 图表。
影响更多用户。将 Visio 图表保存为 PDF 或 XPS 文件格式,可使其更具可移植性,并供更多用户使用。可在 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2007 中查看 Visio 图表附件。
注释 只有安装加载项后,才能将 2007 Microsoft Office system 程序保存为 PDF 或 XPS 文件。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安装并使用 PDF 或 XPS 加载项。
与任何人共享图表。将图表保存为包含导航控件、形状数据查看器、报表、图像格式选择和样式表选项的网页。然后让通过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使用 Visio 查看器的任何人都可以从 Intranet 和 Extranet 上访问这些图表,以便他们可以从 Internet Explorer 中查看图表。
使用 Visio 图表进行协作。共享的工作区功能支持使用 Microsoft 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 进行协作。在 Office Visio 2007 中,可以从网站上直接打开在 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 网站上保存的 Visio 图表,甚至可以从 Office Visio 2007 中签入和签出这些图表。从 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 网站打开图表时,Office Visio 2007 会打开共享工作区任务窗格,其中包含其他文件、成员、任务和链接等工作区中的所有信息。
用数字墨迹批注图表。Office Visio 2007 中数字墨迹的集成支持使用 Tablet PC 中的笔来自然标记现有图形和进行草图创建。使用笔简化输入的增强功能和对 Tablet PC 中的高分辨率显示环境的支持有助于实现真正的移动性。
针对同一 Visio 图表进行协作。借助“跟踪标记”功能,多个用户可针对同一 Visio 图表进行协作。该功能通常用于审阅图表和合并反馈,跟踪标记有助于使其他审阅者和最终将修订并入图表的人员每位审阅者的意见。
以编程方式自定义和扩展 Office Visio 2007
通过编程方式或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的方式,可以扩展 Office Visio 2007,从而满足特定行业的情况或独特的组织要求。您可以开发自己的自定义解决方案和形状,也可以使用 Visio 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形状。
通过使用新增功能和改进功能,以编程方式自定义和扩展 Office Visio 2007:
对自定义解决方案进行规划和分析并使其可视化。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软件和数据库”类别中的模板,可以可视化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图表的自定义解决方案,这些图表包括统一建模语言 (UML)、数据流和 Microsoft Windows 用户界面图表等。
构建强大的自定义解决方案。Office Visio 2007 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可以帮助新的以及原有的 Visio 开发人员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来构建程序。该 SDK 包括各种用以简化和加快自定义应用程序开发的示例、工具和文档。该 SDK 提供了一套可用于最常见的 Office Visio 2007 开发任务的可重用函数、类和过程,而且支持多种开发语言,其中包括 Microsoft Visual Basic、Visual Basic .NET、Microsoft Visual C# .NET 和 Microsoft Visual C++。
向任何上下文或程序中添加 Visio 图表绘制功能。借助 Office Visio 2007 和 Visio 绘图控件,可以创建自定义的数据连接解决方案,以便于连接数据并在任何上下文中显示数据。使用 Visio 绘图控件,开发人员可在自定义应用程序中嵌入 Visio 绘图环境并对其编程。这样就为解决方案集成创造了新机会,从而便于在任何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包括 Office Visio 2007 的功能。由于 Visio 绘图控件可与宿主应用程序的 UI 集成,因此开发人员可以将 Visio 的绘图功能当作其应用程序的天然组成部分,而无需亲自开发类似的功能。
利用新增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支持。使用相关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创建自定义解决方案,来利用新增的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数据可视化功能。
❸ 什么是UML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的发展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出现了一个高潮,UML是这个高潮的产物。它不仅统一了Booch、Rumbaugh和Jacobson的表示方法,而且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统一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
1.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出现
公认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出现于70年代中期。从1989年到1994年,其数量从不到十种增加到了五十多种。在众多的建模语言中,语言的创造者努力推崇自己的产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OO方法的用户并不了解不同建模语言的优缺点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因而很难根据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模语言,于是爆发了一场“方法大战”。90年代中,一批新方法出现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ooch 1993、OOSE和OMT-2等。
Booch是面向对象方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1991年,他将以前面向Ada的工作扩展到整个面向对象设计领域。Booch 1993比较适合于系统的设计和构造。
Rumbaugh等人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OMT)方法,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并引入各种独立于语言的表示符。这种方法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和用例模型,共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建模,所定义的概念和符号可用于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软件开发人员不必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概念和符号的转换。OMT-2特别适用于分析和描述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Jacobson于1994年提出了OOSE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面向用例(Use-Case),并在用例的描述中引入了外部角色的概念。用例的概念是精确描述需求的重要武器,但用例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包括对系统的测试和验证。OOSE比较适合支持商业工程和需求分析。
此外,还有Coad/Yourdon方法,即著名的OOA/OOD,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但由于该方法在处理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已很少使用。
概括起来,首先,面对众多的建模语言,用户由于没有能力区别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找到一种比较适合其应用特点的语言;其次,众多的建模语言实际上各有千秋;第三,虽然不同的建模语言大多类同,但仍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极大地妨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客观上,极有必要在精心比较不同的建模语言优缺点及总结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联合设计小组,根据应用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统一建模语言。
1994年10月,Grady Booch和Jim Rumbaugh开始致力于这一工作。他们首先将Booch 93和OMT-2 统一起来,并于1995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公开版本,称之为统一方法UM 0.8(Unitied Method)。1995年秋,OOSE 的创始人Ivar Jacobson加盟到这一工作。经过Booch、Rumbaugh和Jacobson三人的共同努力,于1996年6月和10月分别发布了两个新的版本,即UML 0.9和UML 0.91,并将UM重新命名为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1996年,一些机构将UML作为其商业策略已日趋明显。UML的开发者得到了来自公众的正面反应,并倡议成立了UML成员协会,以完善、加强和促进UML的定义工作。当时的成员有DEC、HP、I-Logix、 Itellicorp、 IBM、ICON Computing、MCI Systemhouse、Microsoft、Oracle、Rational Software、TI以及Unisys。这一机构对UML 1.0(1997年1月)及UML 1.1(1997年11月17日)的定义和发布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面向对象技术和UML的发展过程可用上图来表示,标准建模语言的出现是其重要成果。在美国,截止1996年10月,UML获得了工业界、科技界和应用界的广泛支持,已有700多个公司表示支持采用UML作为建模语言。1996年底,UML已稳占面向对象技术市场的85%,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1997年11月17日,OMG采纳UML 1.1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UML代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国防价值。
❹ uml上的create是什么意思
这是两个关联类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直线,那么是双向关联,两边都有多重值
如果是带有箭头的实线,那么是单向关联。
可能的多重值描述
表示 含义
0..1 0个或1个
1 只能1个
0..* 0个或多个
* 0个或多个
1..* 1个或多个
3 只能3个
0..5 0到5个
5..15 5到15个
❺ 什么是uml
1.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出现
公认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出现于70年代中期。从1989年到1994年,其数量从不到十种增加到了五十多种。在众多的建模语言中,语言的创造者努力推崇自己的产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OO方法的用户并不了解不同建模语言的优缺点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因而很难根据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模语言,于是爆发了一场"方法大战"。90年代中,一批新方法出现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ooch 1993、OOSE和OMT-2等。
Booch是面向对象方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1991年,他将以前面向Ada的工作扩展到整个面向对象设计领域。Booch 1993比较适合于系统的设计和构造。Rumbaugh等人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OMT)方法,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并引入各种独立于语言的表示符。这种方法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和用例模型,共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建模,所定义的概念和符号可用于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软件开发人员不必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概念和符号的转换。OMT-2特别适用于分析和描述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Jacobson于1994年提出了OOSE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面向用例(Use-Case),并在用例的描述中引入了外部角色的概念。用例的概念是精确描述需求的重要武器,但用例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包括对系统的测试和验证。OOSE比较适合支持商业工程和需求分析。此外,还有Coad/Yourdon方法,即著名的OOA/OOD,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但由于该方法在处理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已很少使用。
概括起来,首先,面对众多的建模语言,用户由于没有能力区别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找到一种比较适合其应用特点的语言;其次,众多的建模语言实际上各有千秋;第三,虽然不同的建模语言大多类同,但仍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极大地妨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客观上,极有必要在精心比较不同的建模语言优缺点及总结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联合设计小组,根据应用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统一建模语言。
1994年10月,Grady Booch和Jim Rumbaugh开始致力于这一工作。他们首先将Booch9 3和OMT-2 统一起来,并于1995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公开版本,称之为统一方法UM 0.8(Unitied Method)。1995年秋,OOSE 的创始人Ivar Jacobson加盟到这一工作。经过Booch、Rumbaugh和Jacobson三人的共同努力,于1996年6月和10月分别发布了两个新的版本,即UML 0.9和UML 0.91,并将UM重新命名为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1996年,一些机构将UML作为其商业策略已日趋明显。UML的开发者得到了来自公众的正面反应,并倡议成立了UML成员协会,以完善、加强和促进UML的定义工作。当时的成员有DEC、HP、I-Logix、 Itellicorp、 IBM、ICON Computing、MCI Systemhouse、Micr osoft、Oracle、Rational Software、TI以及Unisys。这一机构对UML 1.0(1997年1月)及UML 1.1(1997年11月17日)的定义和发布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面向对象技术和UML的发展过程可用上图来表示,标准建模语言的出现是其重要成果。在美国,截止1996年10月,UML获得了工业界、科技界和应用界的广泛支持,已有700多个公司表示支持采用UML作为建模语言。1996年底,UML已稳占面向对象技术市场的85%,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1997年11月17日,OMG采纳UML 1.1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UML代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国防价值。
2.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内容
首先,UML融合了Booch、OMT和OOSE方法中的基本概念,而且这些基本概念与其他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大多相同,因而,UML必然成为这些方法以及其他方法的使用者乐于采用的一种简单一致的建模语言;其次,UML不仅仅是上述方法的简单汇合,而是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集众家之长,几经修改而完成的,UML扩展了现有方法的应用范围;第三,UML是标准的建模语言,而不是标准的开发过程。尽管UML的应用必然以系统的开发过程为背景,但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采取不同的开发过程。
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1) UML语义 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元模型为UML的所有元素在语法和语义上提供了简单、一致、通用的定义性说明,使开发者能在语义上取得一致,消除了因人而异的最佳表达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此外UML还支持对元模型的扩展定义。
(2) UML表示法 定义U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下列五类图(共9种图形)来定义:
·第一类是用例图
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第二类是静态图(Static diagram)
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对象图显示类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一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某一时间段存在。包由包或类组成,表示包与包之间的关系。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第三类是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
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通常,状态图是对类图的补充。在实用上并不需要为所有的类画状态图,仅为那些有多个状态其行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发生改变的类画状态图。而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
·第四类是交互图(Interactive diagram)
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顺序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合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合作图跟顺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除显示信息交换外,合作图还显示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使用顺序图;如果强调上下级关系,则选择合作图。这两种图合称为交互图。
·第五类是实现图( Implementation diagram )。其中
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部件可能是一个资源代码部件、一个二进制部件或一个可执行部件。它包含逻辑类或实现类的有关信息。部件图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配置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它可以显示实际的计算机和设备(用节点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显示连接的类型及部件之间的依赖性。在节点内部,放置可执行部件和对象以显示节点跟可执行软件单元的对应关系。
从应用的角度看,当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系统时,首先是描述需求;其次根据需求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以构造系统的结构;第三步是描述系统的行为。其中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中所建立的模型都是静态的,包括用例图、类图(包含包)、对象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五个图形,是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其中第三步中所建立的模型或者可以执行,或者表示执行时的时序状态或交互关系。它包括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合作图等四个图形,是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动态建模机制。因此,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归纳为静态建模机制和动态建模机制两大类。
3.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特点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三点:
(1) UML统一了Booch、OMT和OOSE等方法中的基本概念。
(2) UML还吸取了面向对象技术领域中其他流派的长处,其中也包括非OO方法的影响。UML符号表示考虑了各种方法的图形表示,删掉了大量易引起混乱的、多余的和极少使用的符号,也添加了一些新符号。因此,在UML中汇入了面向对象领域中很多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是UML的开发者们发明的,而是开发者们依据最优秀的OO方法和丰富的计算机科学实践经验综合提炼而成的。
(3) UML在演变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在UML标准中新加了模板(Stereotypes)、职责(Responsibilities)、扩展机制(Extensibility mechanisms)、线程(Threads)、过程(Processes)、分布式(Distribution)、并发(Concurrency)、模式(Patterns) 、合作(Collaborations)、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等新概念,并清晰地区分类型(Type)、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细化(Refinement)、接口(Interfaces)和组件(Components)等概念。
因此可以认为,UML是一种先进实用的标准建模语言,但其中某些概念尚待实践来验证,UML也必然存在一个进化过程
4.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应用领域
UML的目标是以面向对象图的方式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具有很宽的应用领域。其中最常用的是建立软件系统的模型,但它同样可以用于描述非软件领域的系统,如机械系统、企业机构或业务过程,以及处理复杂数据的信息系统、具有实时要求的工业系统或工业过程等。总之,UML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建模语言,可以对任何具有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系统进行建模。此外,UML适用于系统开发过程中从需求规格描述到系统完成后测
试的不同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用用例来捕获用户需求。通过用例建模,描述对系统感兴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对系统(用例)的功能要求。分析阶段主要关心问题域中的主要概念(如抽象、类和对象等)和机制,需要识别这些类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并用UML类图来描述。为实现用例,类之间需要协作,这可以用UML动态模型来描述。在分析阶段,只对问题域的对象(现实世界的概念)建模,而不考虑定义软件系统中技术细节的类(如处理用户接口、数据库、通讯和并行性等问题的类)。这些技术细节将在设计阶段引入,因此设计阶段为构造阶段提供更详细的规格说明。
编程(构造)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其任务是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将来自设计阶段的类转换成实际的代码。在用UML建立分析和设计模型时,应尽量避免考虑把模型转换成某种特定的编程语言。因为在早期阶段,模型仅仅是理解和分析系统结构的工具,过早考虑编码问题十分不利于建立简单正确的模型。
UML模型还可作为测试阶段的依据。系统通常需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不同的测试小组使用不同的UML图作为测试依据:单元测试使用类图和类规格说明;集成测试使用部件图和合作图;系统测试使用用例图来验证系统的行为;验收测试由用户进行,以验证系统测试的结果是否满足在分析阶段确定的需求。
总之,标准建模语言UML适用于以面向对象技术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而且适用于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从需求规格描述直至系统完成后的测试和维护
❻ uml到底有什么用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组用于描述OOAD过程的图形化表达方式。
UML为交流面向对象的设计中的需求,行为、体系结构的实现提供了一套综合的表示法。
UML绘制工具,EA 和VSU 2010
UML由9个不同类型的图组成:
用例图:显示了系统的外部可视行为。
用例图描述了系统外的人员和系统的交互动作,以及系统的响应,该类型的图可以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
活动图:显示系统行为的峡谷纳西描述。
活动图描述了单个功能需求内部的细节行为,包括基本的场景和一些可选的场景。
组件图:显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
组件图描述了系统的可部署单元(可执行文件,组件,数据存储和其他一些内容)以及一些借口,可部署单元通过这些接口进行交互,该图可以用于研究系统的体系结构。
顺序图:显示了对象随着时间的交互。
顺序图描述了某个功能需求的路径或场景内相对时间的详细行为,该图可用于理解系统元素之间的消息流程。
协作图:显示了对象的交互,强调对象之间的关系。(在UML2.0里面找不到了)
类图:显示了类的定义和关系。
类图描述了系统设计中的类和接口,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该图可用于定义内部的,面向对象的代码结构。
状态图:显示了响应时间的状态改变。
状态图描述了系统如何改变状态以相应内部的和外部的事件,确保每个事件都被适当的处理。
部署图:显示了系统的物理体系结构。
部署图描述了系统的可部署单元(应用,组件,数据存储等)如何被赋予不同的节点,这些节点如何交互通信,用于系统映射和负载的研究。
包图:显示了设计的层次结构。
包图描述了设计的相关元素如何按组结合在一起,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UML的一切实际上就是为了交流。先编码后修复是错误的,先设计再纠错是正确的。
UML图是用来画出来找错误的,而不是要画一个完美的图形,无论是否正确,画图是用来记录和构思你的想法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是要画一个正确的图。
Scott Adams 告诉我们:"创造是允许我们犯错,艺术则是知道保留正确。"
❼ UML是什么啊
UML介绍
什么是UML?
关键词:uml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的发展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出现了一个高潮,UML是这个高潮的产物。它不仅统一了Booch、Rumbaugh和Jacobson的表示方法,而且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统一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
1.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出现
公认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出现于70年代中期。从1989年到1994年,其数量从不到十种增加到了五十多种。在众多的建模语言中,语言的创造者努力推崇自己的产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OO方法的用户并不了解不同建模语言的优缺点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因而很难根据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模语言,于是爆发了一场“方法大战”。90年代中,一批新方法出现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ooch 1993、OOSE和OMT-2等。
Booch是面向对象方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1991年,他将以前面向Ada的工作扩展到整个面向对象设计领域。Booch 1993比较适合于系统的设计和构造。
Rumbaugh等人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OMT)方法,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并引入各种独立于语言的表示符。这种方法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和用例模型,共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建模,所定义的概念和符号可用于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软件开发人员不必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概念和符号的转换。OMT-2特别适用于分析和描述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Jacobson于1994年提出了OOSE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面向用例(Use-Case),并在用例的描述中引入了外部角色的概念。用例的概念是精确描述需求的重要武器,但用例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包括对系统的测试和验证。OOSE比较适合支持商业工程和需求分析。
此外,还有Coad/Yourdon方法,即著名的OOA/OOD,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但由于该方法在处理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已很少使用。
概括起来,首先,面对众多的建模语言,用户由于没有能力区别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找到一种比较适合其应用特点的语言;其次,众多的建模语言实际上各有千秋;第三,虽然不同的建模语言大多类同,但仍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极大地妨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客观上,极有必要在精心比较不同的建模语言优缺点及总结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联合设计小组,根据应用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统一建模语言。
1994年10月,Grady Booch和Jim Rumbaugh开始致力于这一工作。他们首先将Booch 93和OMT-2 统一起来,并于1995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公开版本,称之为统一方法UM 0.8(Unitied Method)。1995年秋,OOSE 的创始人Ivar Jacobson加盟到这一工作。经过Booch、Rumbaugh和Jacobson三人的共同努力,于1996年6月和10月分别发布了两个新的版本,即UML 0.9和UML 0.91,并将UM重新命名为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1996年,一些机构将UML作为其商业策略已日趋明显。UML的开发者得到了来自公众的正面反应,并倡议成立了UML成员协会,以完善、加强和促进UML的定义工作。当时的成员有DEC、HP、I-Logix、 Itellicorp、 IBM、ICON Computing、MCI Systemhouse、Microsoft、Oracle、Rational Software、TI以及Unisys。这一机构对UML 1.0(1997年1月)及UML 1.1(1997年11月17日)的定义和发布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面向对象技术和UML的发展过程可用上图来表示,标准建模语言的出现是其重要成果。在美国,截止1996年10月,UML获得了工业界、科技界和应用界的广泛支持,已有700多个公司表示支持采用UML作为建模语言。1996年底,UML已稳占面向对象技术市场的85%,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1997年11月17日,OMG采纳UML 1.1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UML代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国防价值。
2.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内容
首先,UML融合了Booch、OMT和OOSE方法中的基本概念,而且这些基本概念与其他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大多相同,因而,UML必然成为这些方法以及其他方法的使用者乐于采用的一种简单一致的建模语言;其次,UML不仅仅是上述方法的简单汇合,而是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集众家之长,几经修改而完成的,UML扩展了现有方法的应用范围;第三,UML是标准的建模语言,而不是标准的开发过程。尽管UML的应用必然以系统的开发过程为背景,但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采取不同的开发过程。
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1) UML语义 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元模型为UML的所有元素在语法和语义上提供了简单、一致、通用的定义性说明,使开发者能在语义上取得一致,消除了因人而异的最佳表达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此外UML还支持对元模型的扩展定义。
(2) UML表示法 定义U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下列五类图(共9种图形)来定义:
?第一类是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第二类是静态图 (Static diagram),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
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对象图显示类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一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某一时间段存在。
包由包或类组成,表示包与包之间的关系。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第三类是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通常,状态图是对类图的补充。在实用上并不需要为所有的类画状态图,仅为那些有多个状态其行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发生改变的类画状态图。
而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
?第四类是交互图(Interactive diagram),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顺序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合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合作图跟顺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除显示信息交换外,合作图还显示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使用顺序图;如果强调上下级关系,则选择合作图。这两种图合称为交互图。
?第五类是实现图 ( Implementation diagram )。其中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部件可能是一个资源代码部件、一个二进制部件或一个可执行部件。它包含逻辑类或实现类的有关信息。部件图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配置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它可以显示实际的计算机和设备(用节点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显示连接的类型及部件之间的依赖性。在节点内部,放置可执行部件和对象以显示节点跟可执行软件单元的对应关系。
从应用的角度看,当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系统时,首先是描述需求;其次根据需求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以构造系统的结构;第三步是描述系统的行为。其中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中所建立的模型都是静态的,包括用例图、类图(包含包)、对象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五个图形,是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其中第三步中所建立的模型或者可以执行,或者表示执行时的时序状态或交互关系。它包括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合作图等四个图形,是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动态建模机制。因此,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归纳为静态建模机制和动态建
模机制两大类。
3.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特点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三点:
(1) UML统一了Booch、OMT和OOSE等方法中的基本概念。
(2) UML还吸取了面向对象技术领域中其他流派的长处,其中也包括非OO方法的影响。UML符号表示考虑了各种方法的图形表示,删掉了大量易引起混乱的、多余的和极少使用的符号,也添加了一些新符号。因此,在UML中汇入了面向对象领域中很多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是UML的开发者们发明的,而是开发者们依据最优秀的OO方法和丰富的计算机科学实践经验综合提炼而成的。
(3)UML在演变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在UML标准中新加了模板(Stereotypes)、职责(Responsibilities)、扩展机制(Extensibility mechanisms)、线程(Threads)、过程(Processes)、分布式(Distribution)、并发(Concurrency)、模式(Patterns)、合作(Collaborations)、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等新概念,并清晰地区分类型(Type)、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细化(Refinement)、接口(Interfaces)和组件(Components)等概念。
因此可以认为,UML是一种先进实用的标准建模语言,但其中某些概念尚待实践来验证,UML也必然存在一个进化过程。
4.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应用领域
UML的目标是以面向对象图的方式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具有很宽的应用领域。其中最常用的是建立软件系统的模型,但它同样可以用于描述非软件领域的系统,如机械系统、企业机构或业务过程,以及处理复杂数据的信息系统、具有实时要求的工业系统或工业过程等。总之,UML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建模语言,可以对任何具有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系统进行建模。
此外,UML适用于系统开发过程中从需求规格描述到系统完成后测试的不同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用用例来捕获用户需求。通过用例建模,描述对系统感兴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对系统(用例)的功能要求。分析阶段主要关心问题域中的主要概念(如抽象、类和对象等)和机制,需要识别这些类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并用UML类图来描述。为实现用例,类之间需要协作,这可以用UML动态模型来描述。在分析阶段,只对问题域的对象(现实世界的概念)建模,而不考虑定义软件系统中技术细节的类(如处理用户接口、数据库、通讯和并行性等问题的类)。这些技术细节将在设计阶段引入,因此设计阶段为构造阶段提供更详细的规格说明。
编程(构造)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其任务是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将来自设计阶段的类转换成实际的代码。在用UML建立分析和设计模型时,应尽量避免考虑把模型转换成某种特定的编程语言。因为在早期阶段,模型仅仅是理解和分析系统结构的工具,过早考虑编码问题十分不利于建立简单正确的模型。
UML模型还可作为测试阶段的依据。系统通常需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不同的测试小组使用不同的UML图作为测试依据:单元测试使用类图和类规格说明;集成测试使用部件图和合作图;系统测试使用用例图来验证系统的行为;验收测试由用户进行,以验证系统测试的结果是否满足在分析阶段确定的需求。
总之,标准建模语言UML适用于以面向对象技术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而且适用于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从需求规格描述直至系统完成后的测试和维护。
❽ 怎么样严格定义软件开发过程怎么样将UML与设计模式结合起来,还有代码生成器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标
朋友,如果在这里简单回答一下就能创造出一个标准的软件建模工具的话,rose和EA的架构师就谁都可以做了。所有的果必然都有一个因,你既然在这里问出了这样的问题,说明就你目前的水平还很难创造出这样一个工具。加强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水平,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时候,你自然就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了。
❾ UML类图的建立类图
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使用的类图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即概念层、说明层、和实现层。使用UML进行应用建模也应该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类图的层次的概念。
概念层类图描述应用领域中的概念,这些概念与实现它们的类有联系。通常没有直接的映射关系。画概念层类图时很少考虑或不考虑实现问题,因此概念层类图应独立于具体的编程语言。下面是一个概念层类的表示。
说明层类图。此时我们考察的是类的接口部分,而不是实现部分。这个接口可能因为实现环境、运行特性等有多种不同的实现。下面是一个说明层类的表示。
实现层类图才真正考虑类的实现问题,提供实现的细节。此时的类的概念才应该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类。它揭示了软件实体的构成情况。实现层的类是最常用的,在很多的时候说明层的类更有助于人们对软件的理解。
UML的最终目标是识别出所有必须的类,并分析这些类之间的关系,类的识别贯穿于整个建模过程,分析阶段主要识别问题域相关的类,在设计阶段需要加入一些反映设计思想、方法的类以及实现问题域所需要的类,在编码实现阶段,因为语言的特点,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类。
建立类图的步骤:
(1)研究分析问题领域确定系统需求。
(2)确定类,明确类的含义和职责、确定属性和操作。
(3)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类的识别是一个需要大量技巧的工作,寻找类的一些技巧包括:名词识别法;根据用例描述确定类;使用CRC分析法;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的划分来帮助分析系统中的类;参考设计模式确定类;对领域进行分析或利用已有领域分析结果得到类;利用RUP中如何在分析和设计中寻找类的步骤。
1. 名词识别法: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识别系统问题域中的实体。对系统进行描述,描述应该使用问题域中的概念和命名,从系统描述中标识名词及名词短语,其中的名词往往可以标识为对象,复数名词往往可以标识为类。
2. 从用例中识别类:
用例图实质上是一种系统描述的形式,自然可以根据用例描述来识别类。针对各个用例,可以提如下的问题辅助识别:
用例描述中出现了那些实体?
用例的完成需要哪些实体合作?
用例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并存储哪些信息?
用例要求与之关联的每个角色的输入是什么?
用例反馈与之关联的每个角色的输出是什么?
用例需要操作哪些硬设备?
在面向对象应用中,类之间传递的信息数据要么可以映射到发送方的某些属性,要么该信息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对象。综合不同的用例识别结果,就可以得到整个系统的类,在类的基础上,我们又可以分析用例的动态特性来对用例进行动态行为建模。
3. 使用CRC分析法:
CRC(Class,Responsibilities,Collaboration)卡的最大价值在于把人们从思考过程模式中脱离出来,更充分的专注于对象技术。CRC卡允许整个项目组对设计做出贡献。参与系统设计的人越多,能够收集到的好主意也就越多。因为CRC会议是大家全力参与的,通常只需要很少的有类名的卡片,实际上没有写出完整的卡片。CRC会议进行中,一些人模拟系统和对象交流,把消息传给其他的对象。通过一步步处理,问题很容易地被解决。它由三部分组成:类(Class)、职责(Responsibility)、协作(Collaborator)。下面是一个CRC卡的示例: 类名 职责1职责1的协作职责2职责2的协作…………职责是类需要知道或做的任何事物。这些职责是类自身所知的知识,或类在执行时所需的知识。协作是指为获取消息,或协助执行活动的其他类。创建CRC模型需要下面的步骤。
1) 建立团队,包括客户、设计人员、分析人员和一个导引者。如果没有那么多人,那么可以是客户和你自己两个人。
2) 找出需求中存在的名词和名词词组,特别注意复数(通常是集合),他们对应的单数才是。把你第一次想到的所有概念都写在白板或纸上。不管看起来这些概念是如何荒谬,把他们都写下来。
3) 筛选。把对象分为三类,核心对象(必须首先实现),可选的(目前不能确定),以及不需要的对象。这之前最好确定一下你的项目范围。某些不属于本项目范围的对象可以使用轻量的adapter或proxy实现。这里可以加入对分析、设计模式的考虑和应用。
4) 建卡。取出CRC卡,把核心类写在每一张卡上,把可选的类和排除的类分别写在不同的纸上。
5) 角色扮演。最好是一个团队执行,一个人很难做。每个人负责几个类。对每一个Use case其中的情景。导引者指定从某一个人的类开始,某一个人看一看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如果不能完成,大家看一看手中的类,谁能完成,就站起来,宣布自己能够完成,以致继续这个过程,每个人完成自己的职责就坐下。在这过程中不断修改类的责任,并写下协作者的名字。
4. 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帮助分析系统中的类
UML中类有三种主要的版型: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引入边界类、控制类及实体类的概念有助于分析和设计人员确定系统中的类。
边界类位于系统与外界的交界处,窗体、报表、以及表示通讯协议的类、直接与外部设备交互的类、直接与外部系统交互的类等都是边界类。通过用例图可以确定需要的边界类,每个Actor/Use Case对至少要一个边界类,但并非每个Actor/Use Case对要唯一的边界类。
实体类保存要放进持久存储体的信息。持久存储体就是数据库、文件等可以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实体类可以通过事件流和交互图发现。通常每个实体类在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表,实体类中的属性对应数据库表中的字段。
控制类是控制其他类工作的类。每个用例通常有一个控制类,控制用例中的事件顺序,控制类也可以在多个用例间共用。其他类并不向控制类发送很多消息,而是由控制类发出很多消息。
5. 领域进行分析
建立类图的过程就是对领域及其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设计过程。类的获取是一个依赖个人创造力的过程,有时需要和领域专家合作,对研究领域进行仔细分析,抽象出领域中的概念,定义其含义及相互关系,分析出系统类,并用领域中的术语为类命名。领域分析是:通过对某一领域中的已有应用系统、理论、技术、开发历史等的研究,来标识、收集、组织、分析和表示领域模型及软件体系结构的过程,并得到结果。
❿ 什么是UML系统建模
UML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缩写)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UML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
统一建模语言 (UML)是非专利的第三代建模和规约语言。 UML是在开发阶段,说明,可视化,构建和书写一个面向对象软件密集系统的制品的开放方法。UML展现了一系列最佳工程实践,这些最佳实践在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建模方面,特别是在软件架构层次已经被验证有效。
UML可以贯穿软件开发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被OMG采纳作为业界的标准。
UML最适于数据建模,业务建模,对象建模,组件建模。
UML作为一种模型语言,它使开发人员专注于建立产品的模型和结构,而不是选用什么程序语言和算法实现。当模型建立之后,模型可以被UML工具转化成指定的程序语言代码。
IBM的Rational Rose和MS的Visio都是UML工具。
同时还有一些免费的UML工具:
http://java-source.net/open-source/uml-modeling
一.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出现
公认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出现于70年代中期。从1989年到1994年,其数量从不到十种增加到了五十多种。在众多的建模语言中,语言的创造者努力推崇自己的产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OO方法的用户并不了解不同建模语言的优缺点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因而很难根据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模语言,于是爆发了一场“方法大战”。90年代中,一批新方法出现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ooch 1993、OOSE和OMT-2等。
Booch是面向对象方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1991年,他将以前面向Ada的工作扩展到整个面向对象设计领域。Booch 1993比较适合于系统的设计和构造。
Rumbaugh等人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OMT)方法,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并引入各种独立于语言的表示符。这种方法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和用例模型,共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建模,所定义的概念和符号可用于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软件开发人员不必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概念和符号的转换。OMT-2特别适用于分析和描述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Jacobson于1994年提出了OOSE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面向用例(Use-Case),并在用例的描述中引入了外部角色的概念。用例的概念是精确描述需求的重要武器,但用例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包括对系统的测试和验证。OOSE比较适合支持商业工程和需求分析。
此外,还有Coad/Yourdon方法,即著名的OOA/OOD,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但由于该方法在处理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已很少使用。
概括起来,首先,面对众多的建模语言,用户由于没有能力区别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找到一种比较适合其应用特点的语言;其次,众多的建模语言实际上各有千秋;第三,虽然不同的建模语言大多类同,但仍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极大地妨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客观上,极有必要在精心比较不同的建模语言优缺点及总结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联合设计小组,根据应用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统一建模语言。
1994年10月,Grady Booch和Jim Rumbaugh开始致力于这一工作。他们首先将Booch 93和OMT-2 统一起来,并于1995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公开版本,称之为统一方法UM 0.8(Unitied Method)。1995年秋,OOSE 的创始人Ivar Jacobson加盟到这一工作。经过Booch、Rumbaugh和Jacobson三人的共同努力,于1996年6月和10月分别发布了两个新的版本,即UML 0.9和UML 0.91,并将UM重新命名为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1996年,一些机构将UML作为其商业策略已日趋明显。UML的开发者得到了来自公众的正面反应,并倡议成立了UML成员协会,以完善、加强和促进UML的定义工作。当时的成员有DEC、HP、I-Logix、 Itellicorp、 IBM、ICON Computing、MCI Systemhouse、Microsoft、Oracle、Rational Software、TI以及Unisys。这一机构对UML 1.0(1997年1月)及UML 1.1(1997年11月17日)的定义和发布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面向对象技术和UML的发展过程可用上图来表示,标准建模语言的出现是其重要成果。在美国,截止1996年10月,UML获得了工业界、科技界和应用界的广泛支持,已有700多个公司表示支持采用UML作为建模语言。1996年底,UML已稳占面向对象技术市场的85%,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1997年11月17日,OMG采纳UML 1.1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UML代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国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