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律有没有规定不准杀狗和贩卖狗
狗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杀狗只有在主人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对其处理,否则就是侵害他人财产,应承受一定得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也就是说,物权法实行了对所有权的一体保护,不仅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而且特别强调了保护私人所有权。物权就是财产权,是人权的组成部分,尊重个人的物权,就是尊重人权的基础,就是尊重人权。没有对物权的保护,对人权的保障就是不完善的。
Ⅱ 如何看待流浪动物有攻击性的问题
加拿大:
在加拿大养宠物要到市政厅登记注册,领取牌照。一般一岁内的猫狗注册费为10加元(1加元约合人民币5.6元),超过一岁的注册费为15至25加元;已绝育的宠物注册费为15加元,未做绝育的25加元。注册后,主人可拿到有关宠物的资料和规定。一般情况,除性情凶猛的宠物必须办理保险外,一般宠物必须每年注射疫苗。出家门须带链条合粪便袋。警察如发现主人违规未除粪便等,将会处以80加元的罚款。在宠物数量上,加拿大也有明确规定,如住公寓楼的可养两条,住别墅可养三条。此外,宠物主人不得随意遗弃、虐待宠物,否则将会被诉之法庭。
加拿大的宠物服务是一流的。每个城市都有为数不少的宠物食品及用品商店、学校、美容院、旅馆、收容所、俱乐部等。收容所了的宠物都是长期无主的,但都是健康的,并接受了重新调教。人们到收容所了领养宠物,也要进行登记,并加入俱乐部。
加拿大的任何城市很少能见到流浪狗,绝大多数公共场所见不到狗屎之类的污物,这源于政府的有效管理。
法国
法兰西可谓宠物的天堂,人们爱犬如伴侣、如家人。
在法国,宠物狗和宠物猫都必须登记、建档、办理健康卡。和人一样,犬也有身份号码,并由兽医纹在犬身上。一旦犬意外跑丢或发生意外,有关部门可通过电脑储存的资料通知主人。
在于宠物狗相关的法规中,仅对于入牛头獒等15种具有攻击性的犬种(被列为“一类狗”)的要求要严格,限制比一般的宠物狗要多。养“一类狗”的主人须为18岁以上成年人,无犯罪记录,且须到市政府登记,上民事责任险。按规定,宠物狗的主人要带狗注射疫苗,平时牵着狗在大街小巷遛弯儿,及时收起排泄物。如果发现丢失的宠物狗或宠物猫,市政府要联系主人认领,并张贴布告,提供收容处的地址、电话和接待时间等信息。
德国
德国议会通过的《动物保护法》规定:每个与动物打交道的人必须仁慈地对待动物,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物质条件。认领或购买小动物时,要求考察认领者的思想基本知识和家庭条件。
动物保护法》强调,必须把人以外的动物列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内,凡是人为造成痛苦的,都要追究法律责任。法律规定,一般伤害动物将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将判处有期徒刑3年。弃犬者将处折合人民币23万元的巨额罚款,严重虐待犬只者最高可判两年徒刑。
德国的宠物店不准贩卖犬只。《犬只饲养法》对于每只狗休息、运动空间以及犬舍建材、规格、温湿度、光线等等均有严格规定。德国的动物收容所由公益团体设立,能得到政府资助。
在德国,想拥有狗的人通常回到收容所去收养,领养这须通过考核(包括领养动机、喂养经验、家居空间、经济状况等),还须签署接受志愿者随时追踪的法律文件。
由此可见,提高饲养门槛,加强惩罚力度是有效方法之一。
意大利
都灵市一会的一部法规规定,狗主人可以骑自行车遛狗,“但其速度不能使狗太劳累”;如果狗主人连续三天不遛狗,将被处以最高达650美元的罚款。
意大利《动物保护法》规定,虐待或遗弃宠物者,可被判1年监禁或10000欧元的罚款。
日本
日本上世纪初就曾出台《关于爱护及管理动物的的法律》,1999年又进行了修改。该法在基本原则中阐明了制定法律的目的:“所有人要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不仅希望不要肆意虐待,而且要致力于建成人与动物共生的环境,在充分了解动物习性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动物。”处罚条款规定,滥杀合任意伤害动物要处1年以下徒刑,同时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虐待和遗弃动物罚款30万日元。
英国
英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是1911年通过的,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规定的非常细致。法律鼓励动物饲养者以最好的措施对待动物,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将遭到起诉。出发包括:罚款或监禁;虐待动物的人将禁止饲养任何动物;即使是因主人不慎造成宠物走势,也要缴纳25英镑罚款。
俄罗斯
俄罗斯《民法典》第231条规定动物是物权的客体,并不意味着权利人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役使动物。第137条规定:“在行使权利时,不允许以违背人道原则的态度残酷地对待动物。在动物受害赔偿的问题上,要注重动物的生命价值,不能单纯地以动物市场价值来界定赔偿标准。”
美国
美国至少有75个动物福利组织为流浪动物及被虐待动物提供照顾与领养的服务。
美国各州的法律一致规定,在美国狗不能用散养的办法饲养,必须关在庭院中和房间里,狗主人或者监护人离开狗或让狗独自在家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0个小时。狗主及家人外出旅行可以将狗放在托狗所,由托狗所代为饲养和管理。驯养性情暴躁和有攻击性的狗还要受到《恶犬法案》管理,根据该法,狗主必须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在公共场所,主人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其戴上约束皮带和防止咬人的口套,一旦被发现违规,执法部门有权将狗充公或者直接杀死,并且要视情节轻重追查狗主的刑事责任,在狗没有伤到人的情况下,狗主仍有可能被判处90天以内的监禁,同时,法律还要求饲养这类狗的主人购买10万美元的保险,以备在不幸被狗咬伤时能支付赔偿费。美国还有“三吠规定”,如果一只狗在半夜犬吠影响邻居,吠三声之内可以容忍,超出三声则构成对邻居的侵犯。可见,有政府拨款的社区服务机构来管理和收容流浪动物,不但使动物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也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Ⅲ 无主犬流浪犬怎样处置更好
后者属于脱离占有,主人再次找到小狗是可以要回去的,但是理论上要支付别人帮你养狗期间所花费的支出(eg:狗粮、看病费、~~~),叫无因管理之债。如果新主人不愿意还,这就纠结啦,物权占有推定,除非你能证明这狗就是你的啊~~~比较难举证~~~如果你能举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新主人能证明这狗是在正当市场上买的,还有小票(发票)呢~你能证明这狗是你的也没用啦,算是旧物权竭尽,新物权产生啦~谁叫你丢狗哒
Ⅳ 急求流浪狗的定义
个人认为;
从民法上无主物的认定规则;流浪狗应认定为原物权人(狗的主人)自动的,有意的抛弃抛弃物权(对狗的所有权)的狗;从此区别与野生的和暂时对够失去占有的狗;
城监的这种行为,应该是不合适的;
Ⅳ 有关《物权法》的出台,能保护我们的宠物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我国《物权法》和《宪法》都规回定了对私有答财产的保护,对动物也不例外。但是,法律对作为主体的私有财产的的动物保护的先决条件是,你得先证明这是你的动物。为此,你应该在有关部门办理各种证明该动物是你的财产的手续,一旦发生争议,只要你能拿出相关手续来证明该动物是你的财产,你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第二,法律在赋予权利的同时,也给予了相应的限制。限制就是权利的行使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一旦你的动物给社会造成了麻烦或损害他人的利益,你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法律特别重点保护公民的住宅权。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无论你拥部拥有动物所有权,拥有该动物合不合法,打狗队和警察都不能没有搜查证撬你的开家门的锁去搜查动物。
Ⅵ 路上抓狗的人犯法的吗
在我国 狗应该视为一种财产 如果是流浪狗 根据物权法规定 适用先占 当然归后面勾狗的人 如果是个人家里的狗 达到一定数额就构成抢夺罪 要受到刑事处罚
Ⅶ 什么是遗失物和遗弃物还有遗忘物
很多人容易混淆遗失物,遗弃物和遗忘物的区别。其实三者之间在法律上的解释有点大同小异。其中遗失物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慎丢失的物品。而遗弃物就是我们丢弃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么遗失物和遗弃物还有遗忘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呢?大家可以通过下文来做过详细了解。
什么是遗失物
遗失物是一个特定的法学术语,是指动产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观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处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遗失物须满足下列条件:
1、须为动产。不动产如土地即使时间久远致边界不清也不构成遗失物。除一般动产外,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及各种证书等也属于动产范畴。
2、须无人占有。遗失物在拾得前必须不为任何人占有。判断占有是否丧失,应依社会一般观念,根据具体情况,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实上控制该物的可能性。仅一时丧失对物的占有,并不能构成遗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进入他人地内、建筑物内,均不能构成遗失物。在自己房屋遗失的物品,不能视为遗失物。并且占有丧失必须具有确定性。无人占有是一种客观状态,与遗失人的主观认识无关,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遗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碍遗失物的成立。
3、须非无主物。遗失物占有的丧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
什么是遗弃物
1、遗弃物,在民法中的定义就是无主物。
2、遗弃物,因为所有权人对所有权的抛弃而变成无主物。如张三将他的土豪金扔了,那手机就是无主物了。又如李四将他家的宠物狗扔了,那宠物狗就变成了流浪狗,就是无主物了。
什么是遗忘物
法律定义:非基于物权权利人的本意脱离权利人的占有。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物权法》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三者有什么异同
遗忘物、遗失物、遗弃物是法律上的三个不同概念,正确理解和区分它们,对我们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遗忘物,是指基于财产所有人或持有人的意思,暂放于某一地方后忘记带走而未完全失去控制的动产。所谓遗失物,是指不基于物主的意思而偶然失去但又未完全失去控制的动产。所谓遗弃物,是指基于财产所有人意思而抛弃的动产。如垃圾、工厂废渣、废水等。
它们的共同点是:
(1)都是一种动产。遗忘物、遗失物和遗弃物因都是财产所有人或持有人对物体数量、体积及其价值高低不同程度上的松驰,所以只有动产,才能被遗忘、遗失或遗弃。不动产因其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改变性质,故不能成为此类财物。
(2)都是意念上形成的后果。财产所有人或持有人对遗忘物、遗弃物的松驰,以及时遗弃物的放任、抛弃,都是由意念形成的。当意念出现“空白点”时,财产所有人就有可能对财产松驰,反之,当意念认为该项财产已成为废物时,财产所有人就会在意念驱使下抛弃。
单凭字面上的解释,大家对遗失物和遗弃物应该有一定的认识。而遗忘物大家可能不是了解很多,上文也提及了,遗忘物的所有权人其实是没有发生改变的。要想了解遗失物和遗弃物还有遗忘物三者之间的异同关系,大家可以多关注上文的信息。
网页链接
Ⅷ 物权法是否保护主人合法犬(私有财产)的权益
物权法保护的是对复物的权利,这里的制物是一个抽象概念,也包括动物,甚至某些权利。
在这个概念上,犬与其他东西一样,别人不能侵犯或者盗窃你的犬与别人不能侵犯或者盗窃你的笔记本电脑是一样的。
补充:
1、要有养犬证,这是合法养犬的证明;
2、要不违反小区的乡规民约,或者业主大会制订的小区的和约,如果没有和约对养犬作出限制,就是可以的。
Ⅸ 对于狗扰民到底有哪个部门会管
可以报警抄处理。如果是袭住小区可以和物业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