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判决书

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判决书

发布时间:2021-07-30 04:51:28

① 我想找北京高级人民法院(2006)高行终字第261号行政判决书(撤消中铁驰名商标)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04)高行终字第261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主任。

委托代理人张荣彦,该委员会审查员。

委托代理人崔国振,该委员会审查员。

上诉人(原审第三人)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当区新添寨)。

法定代表人黄纪湘,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赵红梅,女,汉族,31岁,该公司法律顾问,住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集体户章村煤矿。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江西省德畅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江西省德兴市花桥镇。

法定代表人胡新华,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徐云瑞,男,汉族,64岁,退休职工,住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芙蓉里5楼203号。

委托代理人黄子丰,北京市海拓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上诉人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汇通公司)因专利无效行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3)一中行初字第318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04年6月22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4年9月1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张荣彦、崔国振,上诉人南方汇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赵红梅,被上诉人江西省德畅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德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新华及委托代理人徐云瑞、黄子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南方汇通公司系90100464.2号名称为“棕纤维弹性材料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2002年6月12日德畅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专利权无效,认为该专利不符合中国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经过审查于2003年2月10日作出第4764号无效决定,维持90100464.2号发明专利权有效。德畅公司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把棕丝经卷曲定型后形成卷曲的棕丝是本案争议专利的一项必要技术特征,是必经的生产工艺步骤,根据该方法生产出来的棕丝必定是卷曲的。在本案争议专利的无效审查中,南方汇通公司明确表示,本专利的棕丝是卷曲的棕丝,非卷曲的棕丝不是本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也不能达到发明目的。在本专利的公开申请文件中,申请人公开的是一种“卷曲的棕丝”的技术方案。在授权文本中,增加了有关产品的独立权利要求。其中,南方汇通公司未对棕丝的形状作出限定,在说明书中亦未对棕丝的形状作出相应的解释,故授权文本所要求保护的棕丝实际上可以是任何形状的棕丝。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公开的申请文件中直接地、毫无疑义地导出修改后的任意形状的棕丝,但这与专利权人自己的解释相矛盾,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看到的授权信息与原申请公开的信息是不同的,权利要求1的修改超出了原始申请文件的范围,违反了专利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二目之规定,判决:(一)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64号无效决定;(二)专利复审委员会重新作出无效决定。

专利复审委员会和南方汇通公司均不服一审判决,分别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专利复审委员会上诉称:第一,一审判决错误理解了《审查指南》对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解释,片面强调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看到的信息与原始公开的信息不同,但对从专利说明书中能否直接地、毫无疑义地导出非卷曲棕丝这一问题只字不提,显属错误。第二,一审判决片面采信当事人自述显失公平。南方汇通公司确实认可专利说明书中仅公开了采用卷曲棕丝的技术方案,但同时也认可权利要求1中的棕丝应解释为卷曲棕丝。一审判决只采信前者,不采信后者,实质上完全采信了德畅公司的观点。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64号无效决定。南方汇通公司上诉称:第一,一审判决的错误在于没有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采用卷曲棕丝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的最终实施方式。在性能上非卷曲棕丝制造的弹性材料不如卷曲棕丝,有了卷曲棕丝就不会再用非卷曲棕丝,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识。因此,用非卷曲棕丝制造弹性材料自然隐含在权利要求1范围之内。第二,一审判决没有全面采信我方的意见,而是采用了双重标准只抓住说明书中公开的卷曲棕丝不放,对于我方关于权利要求1中的棕丝应解释为“卷曲棕丝”根本不理,迎合了德畅公司的愿望,极不公正。请求撤销一审判决,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64号无效决定。德畅公司服从原审判决。

经审理查明:南方汇通公司于1990年1月20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90100464.2号“棕纤维弹性材料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1992年6月3日被授予发明专利权。该专利的公告文本与公开文本相比,在原有的5项方法权利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产品权利要求作为权利要求1,即:“一种棕纤维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这种弹性材料所用的棕丝长度为60-200mm,棕丝呈三维方向均布,棕丝与棕丝之间的交点有粘胶。”公告文本说明书中也相应增加了有关产品的说明。

2002年6月12日德畅公司以该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及第二十六条第三、四款为由,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其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经审查认为,虽然在本专利的原始公开说明书中未专门对棕纤维弹性材料提出保护,也未直接对该产品的结构作专门说明,但产品与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公开一种方法的同时,由该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实际上也就被公开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该加工方法所能理解的产品内容,应当认为已经隐含在说明书中了,或者说已经被说明书所公开。本专利审定文本中所增加的有关弹性材料的描述,并未记载棕丝是卷曲的这一技术特征,即所述的弹性材料不仅仅局限于卷曲的棕丝,还包括非卷曲的棕丝。本专利公开的是以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是不可能的。能否从“以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联想到“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应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为标准。以卷曲棕丝为原料比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更有利于提高棕丝产品的弹性,这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专利实施例中选用卷曲棕丝为原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由说明书可知,实现本发明的主要手段是依据在呈三维方向均布的棕丝之间实现粘合,从而形成一种立体网状的棕丝弹性材料。即使采用非卷曲棕丝为原料,也可实现发明目的,只是产品性能不如卷曲棕丝。就技术发展过程而言,以卷曲棕丝为原料是对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的进一步改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此不难理解。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了解了以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后,完全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联想到“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这种技术内容的增加是允许的,这种修改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授权文本权利要求1中未记载卷曲棕丝这一特征,与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存在差别,但“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可直接地、毫无疑义地从原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导出,故应认为权利要求1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权利要求1中未记载卷曲棕丝这一特征,并未违反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本专利说明书中并未公开本专利产品的性能指标及该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说明书中亦未限定所使用的碱、胶的种类及配胶量、喷胶方式、铺棕层数、纤维密度等。但测试方法并非本专利的发明点,对纤维制品性能的测试方法属于本领域或相关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采用该公知技术完全可以对产品性能进行测定,从而指导技术人员对工艺参数进行选择;所使用的碱、胶的种类,以及配胶量、喷胶方式、铺棕层数、纤维密度也不是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要点。本专利说明书中未对此作出具体限定,意味着有多种选择。纤维的碱处理、胶粘合、喷胶方法属于纤维技术领域的成熟技术,即使缺少进一步的说明,也不妨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实施,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况且德畅公司未提出任何证据来证明本专利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无法实施。故本专利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之规定。2003年1月27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4764号无效决定,维持南方汇通公司的90100464.2号发明专利权有效。

上述事实,有90100464.2号发明专利的公开文本及授权文本、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64号无效决定及当事人陈述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90100464.2号发明专利是否符合中国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第四款之规定。

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对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审查指南》则进一步指出,如果申请的内容通过增加、改变或删除其中的一部分,致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看到的信息与原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同,而且又不能从原申请公开的信息中直接地、毫无疑义地导出,则这种修改是不允许的。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本案无效审查程序中,南方汇通公司确曾承认,授权文本权利要求1中的棕丝应解释为卷曲棕丝,这一陈述当然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在与该专利相关联的侵权诉讼中,南方汇通公司不得再作出与此相反的解释。如此则本案争议专利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及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南方汇通公司所作承认及解释并无不妥。专利复审委员会未采纳南方汇通公司的解释,而是依职权认定,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了解了“以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这一技术方案之后,完全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联想到“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这一技术方案,并进而得出结论,本案争议专利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及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认定及结论,本院不持异议。但也应当指出,在专利权人南方汇通公司已对权利要求1中的相关技术特征作出处分即进行限缩解释的情况下,专利复审委员会仍主动依职权作出认定,虽案件实体结论正确,但亦确有不妥。一审判决突出强调了本案争议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在形式上超出了原申请的范围,但忽略了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考虑本案争议专利的修改在实质上是否超出了原申请的范围。实际上,以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是本案争议专利技术方案的最优实施例,以卷曲棕丝为原料在性能和技术效果上必然优于非卷曲棕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显然可以直接地、毫无疑义地导出以非卷曲棕丝为原料生产弹性材料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中关于“以棕丝为原料”的概括并无不当。况且还应考虑到,南方汇通公司在专利无效审查程序中已主动将权利要求1中的棕丝限缩解释为卷曲的棕丝。因此,本案争议专利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及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一审判决所作认定及处理显系错误,同时对于专利权人南方汇通公司也显失公平,应予纠正。此外,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本案争议专利虽未公开本专利产品的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也未具体限定所用碱、胶的种类及配胶量、配胶方式、铺棕层数、纤维密度等,但上述内容并非本案争议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要点,而是本领域或相关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和公知常识。未公开上述内容,不会妨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该技术方案,而且也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故本案争议专利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之规定。综上,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64号无效决定程序上虽有不妥但尚属合法,且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正确,本院应予维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本院应予纠正。上诉人专利复审委员会及南方汇通公司的上诉理由成立,其上诉请求应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四款及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3)一中行初字第318号行政判决;

二、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64号无效决定。

一审案件受理费1000元,由江西省德畅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担(已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1000元,由江西省德畅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担(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刘继祥

审 判 员 孙苏理

审 判 员 胡 平

二○○四 年 十 月二十六日

书 记 员 孙 娜

② 行政诉讼案件同时有一个行政裁定书和一个行政判决书的法律依据

这个要看一下具体的内容,一般来说,裁定书是针对程序作出的,而判决书是根据实体内容作出的。

③ 如何查询著作权侵权判决书

如果是向法院起诉后获得判决,判决书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若查版询特定案件的权判决书,可在检索栏输入当事人名称;若查询著作权侵权类案件,可在检索栏输入著作权侵权或者知识产权侵权。
如果是向行政机关投诉后获得的相关文书,需到该行政机关查询。若相关当事人为公司或者企业,可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查询该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④ 知识产权局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时间是多久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⑤ 超人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判决为什么正确

判决书为什么正确
那你的给我看看判决书,
主要是看证据,跟谁的法律更站得住脚

⑥ 最高院最高检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1次会议、2004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4〕1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11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1次会议、2004年11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

二○○四年十二月八日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二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十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五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四条假冒他人专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五条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

(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千张(份)以上的;

(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六条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的行为,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七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应当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应当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八条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使用”,是指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产品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或者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等行为。

第九条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销售金额”,是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明知”:

(一)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

(二)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又销售同一种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三)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

(四)其他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

第十条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

(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第十一条以刊登收费广告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情形,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以营利为目的”。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是指没有得到著作权人授权或者伪造、涂改著作权人授权许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权许可范围的情形。

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复制发行”。

第十二条本解释所称“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累计计算。

本解释第三条所规定的“件”,是指标有完整商标图样的一份标识。

第十三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第十四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第十五条单位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按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的三倍定罪量刑。

第十六条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等便利条件、帮助的,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共犯论处。

第十七条以前发布的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相抵触的,自本解释施行后不再适用。

⑦ 法院已开庭审判家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38天了,为什么还没有收到判决书

这个比较难界定
通常A向法院提出B侵权的诉讼时
B会提出A的专利无效(以我在专利事务所专至今属的工作经验 99%会这么做)
这时法院会判断是否暂停审理,等待复审委员会对专利无效做出的判决
这个通常在10个月左右(发明专利)
如果判决专利无效,则侵权不成立。
如果判决专利有效,则开始审理是否侵权。

今年4月1日起,执行对法条的解释的第二版,可能会提升受理时间,但是具体仍不清楚

⑧ 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可以在行政案件中有法律效力吗

主要是民事判决书生效,在行政案件中是有法律效力的。

⑨ 知识产权同一个起诉 怎么有三个判决书

[资政知识产权]:法院打印民事判决书的份数是根据当事人、第三人人内数来确定的,一般容给当事人一份,第三人一份,代理人一份,法院自己留一份。
如果你的案件中有第三人或者原告、被告有多人,3个判决书就很正常了。
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知识产权属于民事)、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⑩ 法官的判决书属于知识产权吗

你好,复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制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的规定,法官的判决书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判决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