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版权纠纷该怎么办?目前我国正处于著作权纠纷高发期,影视剧、网络小说、音乐领域都出现了大量的侵权案例,而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普及,人们对于著作权也逐渐有了保护意识,懂得以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实际处理过程中,遇到版权纠纷了该怎么办呢?这里给大家一些意见!遇到版权纠纷该怎么办著作权纠纷,是指著作权利人和作品的行使者或者其他人,因为著作权的使用而产生争议,其主要类型有两种,一个是侵权的纠纷,还有一个是因为合同产生的纠纷。著作权侵权纠纷主要就是判断有纠纷的各方是否存在侵权的行为,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的划分以及责任承担人等。而合同的纠纷就是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发起的纠纷。遇到版权纠纷时该怎样办呢?我国《著作权法》给出了了三种调处著作权纠纷的办法:(1)和解:当事人有自行处理的意向,可以协商处置版权纠纷。(2)调停:当事人可以委托第三方(版权局、著作权维护机构、版权维护协会、律师事务所,以及自然人等)调停著作权纠纷。(3)仲裁:当事人可以依据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许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请求仲裁。(4)诉讼:权利人没有在整个过程中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不存在仲裁条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了有效避免版权纠纷问题,小编建议大家申请著作权登记,对这方面申请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公司。
2. 一份关于版权、知识产权的演讲稿, 需要些那些要点
演讲的内容看演讲的对象,可以将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版权,也叫著作回权,可以讲他的内答涵外延、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可以讲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可以将国际最新观点和你对观点的看法等等。
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和实物的知识产权没有本质的不通,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与现实中的知识产权相比更容易被侵权,这是因为法律不发达,技术不先进,这只是暂时的现象。
椅子不属于版权调整范围,在专利里面他属于在先技术,不属于保护之列;网上的歌凝结了很多的劳动力,包括作词家的作词、作曲家的作曲、歌星的歌唱、广告营销等等,这些给予了这首歌相应的价值,因此可以演化出损失。
3. 版权纠纷类型有哪些通过哪些方式处理呢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诞生,但是版权纠纷也日益增多,那么版权纠纷类型有哪些?如果我们遇到了版权纠纷的案件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呢?通过本文你可以知道以上所说的问题。版权纠纷类型版权纠纷类型有哪些?1、为他人撰写的报告、讲话稿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但出于本职工作的报告、讲话属于政府工作或者公益性工作的,报告人或讲话人不享有著作权。2、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与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纠纷。一部作品为其他人合法所有,而著作权人需要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人有权使用,作品所有人不得无理拒绝。但著作权人应当说明使用的理由。作品所有人可以著作权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著作权人在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将作品毁坏或者灭失,著作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纠纷。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应当向作者支付报酬。去年,音乐著作权人向歌厅、酒吧等经营场所无偿使用音乐作品的行为主张著作权是很好的例子。4、自传体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对于特定人物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一般看该作品写做人与该特定人物有无约定,如无书面约定,则应当由该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权。5、因广告语引起的著作权纠纷。广告语在具备作品的构成要件时,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要该广告语具有独创性,已经构成作品。6、编辑作品中的著作权纠纷。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编辑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权。同时,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7、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发著作权归属纠纷,或者一方可能主张另一方抄袭、剽窃。根据著作权法关于作品构成要件的规定,如果双方作品的表现形式系各自独立创作完成,具有独创性,应当认定争议双方各自独立享有著作权。版权纠纷的处理方式1、行政复议当事人对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2、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间届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版权纠纷的问题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版权纠纷的相关信息,可以与我们联系。
4. 关于版权维权要怎么做
如果已经确定要维权了,最好是先固定侵权证据,也就是存取证,同时,回你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确答权或者著作权登记,最好是做著作权登记。
目前你可以找律师代做,也可以自己先做,我之前是在维权骑士上面做的,比律师代做的便宜一些,刚好维权骑士的网站有存取证、确权、版权登记以及侵权检测等小工具,用起来还蛮实用的,主要是维权骑士本身也是内容版权专家,用起来也放心,很良心的机构吧,希望能帮到你。
5. 版权纠纷的形式有哪些
版权纠纷的形式
1、为他人撰写的报告、讲话稿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但出于本职工作的报告、讲话属于政府工作或者公益性工作的,报告人或讲话人不享有著作权。
2、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与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纠纷。一部作品为其他人合法所有,而著作权人需要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人有权使用,作品所有人不得无理拒绝。但著作权人应当说明使用的理由。作品所有人可以著作权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著作权人在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将作品毁坏或者灭失,著作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纠纷。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应当向作者支付报酬。去年,音乐著作权人向歌厅、酒吧等经营场所无偿使用音乐作品的行为主张著作权是很好的例子。
4、自传体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对于特定人物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一般看该作品写做人与该特定人物有无约定,如无书面约定,则应当由该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权。
5、因广告语引起的著作权纠纷。广告语在具备作品的构成要件时,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要该广告语具有独创性,已经构成作品。
6、编辑作品中的著作权纠纷。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编辑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权。同时,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7、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发著作权归属纠纷,或者一方可能主张另一方抄袭、剽窃。根据著作权法关于作品构成要件的规定,如果双方作品的表现形式系各自独立创作完成,具有独创性,应当认定争议双方各自独立享有著作权。
8、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予以证实,一般要从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作者的绘画能力水平是否相当,所争议的作品的绘画细节特征与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相符以及现场临摹和鉴定结果来判断。
9、销售商侵权纠纷。销售商明知自己销售的商品西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商品而销售的,应当根据销售数额、侵权的情节及给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等因素,确定侵权的民事责任。销售商违反《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的,可予以相应的民事制裁。
10、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著作权法》第47条对此做出了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则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11、出版单位与作者的纠纷。出版单位与作者有时会因为书稿的丢失、毁损发生纠纷,有时会因为是否享有专有出版权发生纠纷。上述纠纷事实上不属于著作权纠纷,属于出版合同纠纷。
版权纠纷是一件不太好解决的事情,希望大家在遇到的时候谨慎处理。相信经过我的讲解,你对于“版权纠纷有什么样的一些形式”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以上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6. 对这些年的影视剧版权纠纷 的看法三百字
。。。。。你这是个作业题目吗,发了好多遍。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中国现在编剧创新意识的匮乏,当然社会政府条件的限制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毕竟不是什么都可以拍的;所以,就存才很多没有创意的梗,观众不买账,编剧又没想法,各种限制下来,反而只能出现了影视剧因为情节内容相似而出现的版权纠纷。其次,资源就那么多,编剧拿不出来什么,就只好往书籍、游戏方面靠,毕竟原作的粉丝受众群体是很厉害的部分,各个影视公司的争抢也就成了一个问题,那么“合理使用”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以为利益驱使,影视公司争夺版权也就成了问题,要不怎么总是有一部书又有电视剧版又有电影版;况且,还有可能某个导演手持的这部作品,对于原作者并没有署名或者任何相关信息的发布;还存在版权的期限问题,毕竟一个影视公司手上所握的版权,并不是永远的。所以在版权部分,其实因为名誉或利益争端不断,知识产权的普及还需加强,各位只追求了短期的“高票房,高用户”的想法,从而急功近利,却使现在的中国影视剧鲜少有好的作品,
7. 帮帮忙 很急 要一份关于盗版的演讲稿 有重谢
中国盗版软件之我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产业革命开始席卷全球,伴随而来的软件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在软件业的发展历程中,对盗版问题的看法一直是是非非,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了“盗版有理”与“盗版可耻”之争。在这里,笔者谈一下对盗版问题的粗浅看法: 一、软件盗版的现状 软件产业做为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1997年的软件产值为1705.9亿美元,占其当年GDP的2.1%,出口额为155.5亿美元。日本其次,1998年软件产值为570亿美元。正版和盗版就像孪生兄弟,无法分割。盗版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国际电子报》报道,仅1993年度,全世界计算机软件盗版造成的损失高达118亿美元。其中,盗版现象最严重的是欧洲,占38%;其次亚洲占31%。在欧洲国家中,西班牙盗版率高达88%。即使美国盗版软件现象也时有发生,每年至少有30%的软件是盗版软件。 从我国软件业的情况看,近几年发展迅速。仅2002年,软件产业销售额突破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0%。预计今后几年,我国软件业仍将保持30%到35%的增长速度。但盗版问题也普遍存在。按照BSA发布的数据,我国2002年的软件盗版率为94%,2001年为92%。在2001年开展的严打盗版行动中,全国销售盗版盘11亿张,仅2001年12月就销毁盗版盘18万多张。北京方正集团总公司每年投入200多万元,200多名博士和硕士开发软件,而被盗版的软件损失累计达亿元。为此,方正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打假办公室,但收效甚微。这表明,盗版问题在我国了极为严重。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无论国外、国内,先进地区、落后地区,只要有正版市场就有盗版问题。 二、盗版在我国存在的原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盗版之所以产生、发展,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说明它具有生存的条件,具备发展的合适温度。探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价格差异孕育盗版的诱惑力。我们知道,正版和盗版在价格上存在巨大差距。廉价是盗版制品最具诱惑的地方,同时也是正版无法逾越的鸿沟。以CD唱片为例,正版价格一般在40—70元,而一张盗版唱片不过区区几元;再看电脑软件,OFFICE办公软件正盗版价格相差千元之上。又如,正常设计制作一个新的电脑游戏的成本一般为50万美元,而盗版的收价只有10美元,这种价格的差距,对尚不富裕的广大消费者来说,诱惑是不言而喻的。低廉的价格,为盗版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和生存空间。 2、在销售网络上盗版得天独厚,在全国各地,地论是繁华都市还是中小城镇,盗版的唱片、软件,VCD等随处可见,甚至在比较正规的音像店、超市也有盗版软件。可以说,盗版制品已有了相当庞大,非常完善的销售网络。反之,正版制品出售的地方恐怕要寻找查询。购买盗版比正版方便快捷,即反应出销售网络的差距,也为盗版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3、盗版种类齐全,引进速度快捷。在盗版制品的摊位上,其品种可称得上琳琅满目。以CD为例,从最新的唱片到盗版商自己炮制的精品应有尽有。从速度看,盗版者不必考虑版权诸多问题,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最好的产品,抢占最大份额的市场,而正版则略逊一筹。以正版电影为例,如果要引进,必须首先取得版权,其引进速度与盗版不可相提并论,其种类也单调得多。这正是盗版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存在的原因之一。 4、对盗版制品打击不力。应该说,各级政府部门在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实施手段上,却存有一定缺漏。甚至许多政府机关内部者在使用盗版软件,同时在打击制造和贩卖盗版者时,也没有击到痛处。对一个盗版者来说,被抓后大多是罚款了事,其损失一天就可挽回。隔靴搔痒,不伤筋动骨,谁还惧怕呢?对盗版者不能进行有效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说,助长了盗版制品的蔓延。 三、关于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 随着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在盗版盛行的今天,如何合理和保护正版,怎样在保护权利人利益与维护公众现时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这就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到底该有怎样的度? 原本的知识产权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的人有更大和积极性去进行创造,而如今却成了为保护而保护,成为大公司垄断市场,维护自身利益的锋予尖盾,在我们接轨国际、尊重知识产权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记,知识产权,揭开神圣的外衣里面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未必把它供在神坛上顶礼膜拜。也因此,对于对方漫天要价的利益,我们理所当然可以就地还钱,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对的;而对于我们自己的利益,也当然要慎重维护,我们也可以对别人漫天要价,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如此。 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软件保护也并不是很严格,弥漫着自由主义的软件界,软件到处被自由复制,自由传播,只是到了后来才慢慢严格起来。同样,日本也是如此,现在的保护极其严格,可是当初起步的时候,也是非常松散。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这一方面,即使先进如美国、日本,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由盗版泛滥到严格保护也是要一步步走来的,与之配套的法律程序自然也不能,也不应该一蹴而就,否则便是过度保护,不适合现状的,有拔苗助长之势。 因此,我们要把知识产权当成经济利益来认识,对中国的盗版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知识产权要保护,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制定正确的政策,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合理保护知识产权。 四、对盗版问题的思考 盗版问题是当前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怎样处理值得大家深思,我认为: 1、要正视盗版存在的现实。盗版问题既然存在,就有合理性,我们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盗版问题予以正视。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在保护权利人利益与维护公众现时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盗版、允许盗版。 2、要从发展我国软件业的角度看盗版问题。无论是“盗版有理”还是“盗版可耻”都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应该一心一意抓发展,只要有利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我们就应大胆使用。在这方面,我们要借鉴印度的经验。上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产业还非常落后,时任总理的拉·甘地决定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他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大力扶持软件产业,虽然造成当时的印度盗版盛行,但也使印度的软件业得到迅猛发展,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1990—1991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只有1.5亿美元;2000—2001年度达82.6亿美元,软件出口值为62亿美元,比1999—2000年度增长55%,占世界软件出口总值的1.5%,居世界第二位。印度软件已出口到95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财富》杂志所引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85家采用印度软件的服务。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印度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以较强的实力走向了国际市场。我们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反对经济技术霸权,用最短的时间同国际接轨,出于这一目的,盗版理应为我所用。我的观点是,快发展、往外打,像印度人一样,赚发达国家的钱。
8. 版权纠纷的责任有哪些
音乐作品、小说、影视作品等等都是有版权,人们对于自己手中的版权作品也会积极的维护,比如音乐节目《我是歌手》就常因版权与各大音乐人发生纠纷,这时候要能解决。那么,版权纠纷的责任有哪些?版权纠纷的责任有哪些版权纠纷的责任有哪些?以著作权来看:1、直接侵权责任。直接侵权行为,是一种直接非法使用著作权或邻接权的权利或妨碍他们行使这一权利的行为。侵权人的行为直接涉及作品,例如:在有著作权的作品上改变作者署名,对内容进行修改,未经作者允许擅自发表他人作品的都是对作者著作权精神权利的直接侵犯。就直接侵权的归责应是,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就是直接侵权,应当承担严格责任。2、间接侵权责任。是指侵权行为并未直接涉及到受著作权直接保护的作品或受邻接权直接保护的表演、唱片及广播节目,而是因该行为为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行为人自学不自觉地参与了侵权行为,从而对著作权人和邻授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成了侵害。版权纠纷的形式1、为他人撰写的报告、讲话稿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但出于本职工作的报告、讲话属于政府工作或者公益性工作的,报告人或讲话人不享有著作权。2、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与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纠纷。一部作品为其他人合法所有,而著作权人需要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人有权使用,作品所有人不得无理拒绝。但著作权人应当说明使用的理由。作品所有人可以著作权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著作权人在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将作品毁坏或者灭失,著作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纠纷。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应当向作者支付报酬。去年,音乐著作权人向歌厅、酒吧等经营场所无偿使用音乐作品的行为主张著作权是很好的例子。4、自传体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对于特定人物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一般看该作品写做人与该特定人物有无约定,如无书面约定,则应当由该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权。5、因广告语引起的著作权纠纷。广告语在具备作品的构成要件时,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要该广告语具有独创性,已经构成作品。6、编辑作品中的著作权纠纷。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编辑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权。同时,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7、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发著作权归属纠纷,或者一方可能主张另一方抄袭、剽窃。根据著作权法关于作品构成要件的规定,如果双方作品的表现形式系各自独立创作完成,具有独创性,应当认定争议双方各自独立享有著作权。8、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予以证实,一般要从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作者的绘画能力水平是否相当,所争议的作品的绘画细节特征与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相符以及现场临摹和鉴定结果来判断。9、销售商侵权纠纷。销售商明知自己销售的商品西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商品而销售的,应当根据销售数额、侵权的情节及给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等因素,确定侵权的民事责任。销售商违反《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的,可予以相应的民事制裁。10、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著作权法》第47条对此做出了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则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11、出版单位与作者的纠纷。出版单位与作者有时会因为书稿的丢失、毁损发生纠纷,有时会因为是否享有专有出版权发生纠纷。上述纠纷事实上不属于著作权纠纷,属于出版合同纠纷。
9. 版权纠纷的形式有哪些
版权纠纷的形式,文学创作是想持鼓励的态度的,对于版权我国也有相关的法律保护,但是我国还是时有发生版权纠纷,那么版权纠纷的形式有哪些?版权纠纷的形式版权纠纷的形式有哪些?1、为他人撰写的报告、讲话稿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2、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与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纠纷。3、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纠纷。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应当向作者支付报酬。4、自传体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对于特定人物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一般看该作品写做人与该特定人物有无约定,如无书面约定,则应当由该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权。5、因广告语引起的著作权纠纷。广告语在具备作品的构成要件时,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要该广告语具有独创性,已经构成作品。6、编辑作品中的著作权纠纷。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编辑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权。同时,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7、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发著作权归属纠纷,或者一方可能主张另一方抄袭、剽窃。8、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予以证实,一般要从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作者的绘画能力水平是否相当,所争议的作品的绘画细节特征与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相符以及现场临摹和鉴定结果来判断。9、销售商侵权纠纷。销售商明知自己销售的商品西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商品而销售的,应当根据销售数额、侵权的情节及给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等因素,确定侵权的民事责任。10、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著作权法》第47条对此做出了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则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11、出版单位与作者的纠纷。出版单位与作者有时会因为书稿的丢失、毁损发生纠纷,有时会因为是否享有专有出版权发生纠纷。上述纠纷事实上不属于著作权纠纷,属于出版合同纠纷。
10. 版权纠纷,我们该这样处理
目前我国版权法还不是特别完备,但关于作品版权的纠纷确时有发生。版权纠纷,我们该这样处理??这主要有四种途径,分别是自行协商,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版权纠纷,我们该这样处理一、自行协商当双方因为版权问题而产生纠纷时,首先应该考虑的解决方案自行协商。自行协商是解决版权纠纷的最为快捷的方法。自己协商能够最快地为版权人维护权益,并且也能减少对侵权人的损失。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是没有达成协商,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诉讼。二、调解调解就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产生纠纷时,由第三人协助然后协商解决版权纠纷问题。第三方调解人的选择范围十分宽泛。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委员会,版权行政管理机构,律师或者是双方都相信的机构、个人来进行调解。调解的基础是双方自愿,如果有一方当事人不愿意进行第三方调解,也可以不进行和解。调解并不是解决版权纠纷的必须程序,双方当事人若不愿意调解或调解协议没有达成,又或者是调解后反悔的,都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三、民事仲裁按照版权法的相关条例规定,双方可以依据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庭申请仲裁。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也可以根据版权法规定的仲裁条例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但仲裁仅包括于因合同产生的纠纷,并且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必须要有书面协议。一旦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法院就不再对此项纠纷有管辖权。仲裁庭所作出的裁决为一局裁决制度。也就是说一旦仲裁庭做出决议后,当事人因同一著作权的问题再次向仲裁庭提起申请或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法院或者是仲裁机构都不会再接收此案件。仲裁庭作出的仲裁决议同法院的判决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该履行裁决。如果有一方当事人不执行仲裁裁定的,可以向执法机构请求强制执行。如果法院认为仲裁裁决有不合法的地方,此时纠纷双方可不再执行裁决。四、诉讼诉讼是解决版权纠纷最为普遍的方式。当产生版权纠纷时如果双方都不愿意进行协商或者是不愿意进行调解是,可以选择民事诉讼。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协议或者是认为仲裁机构的裁决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申请民事诉讼。在发生版权纠纷时诉讼虽然不是最为快捷的解决方式,但一直都是最为基础的解决途径。当侵权行为十分严重,并已经构成犯罪时,应向相关公检法机关报告。最后提醒各位作者,版权登记非常重要,如果不想你的作品遭受他人的侵权,请依法到相关部门对自己的作品办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