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侵犯版权设计专有权案例

侵犯版权设计专有权案例

发布时间:2021-07-29 12:40:06

A. 求一篇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及分析

首先你要清楚什么要件才算侵犯著作权。
侵犯著作权的构成条件
著作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15种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但是根据本条规定,只有下列四种侵权行为可以构成本罪: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即指未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著作权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享有著作权;演绎作品著作权由演绎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单独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其他权利由制片者享有,如果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其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任何未经上述人员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印件。根据本条规定,复制与发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行为,应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仅仅具备其中一个方面的则不符合本罪行为特征。当然不同行为人事先通谋而分别实施复制、发行的,属于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构成本罪。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行为
出版是指把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的行为。出版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复制发行。出版者出版图书,一般需要经著作权人授权而取得对作品的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以原版、修订版方式制作成图书并予以发行的独占权利。它是一种与著作权有关的重要权益,同样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则构成侵权。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行为
这是一种侵犯录音录像制作者著作邻接权的行为。录音录像制作者即制作录音录像制品的人,由于他们不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付出了相当的独创性劳动,对其制作的音像制品也依法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他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其音像制品的,当然是对其权利的侵犯。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行为
这是一种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 (主要是署名权),而且必然会影响他人美术作品的销售,从而间接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同时这种行为还欺骗了社会公众,对我国文化市场秩序具有相当的危害,因此应予以惩治。
值得探讨的是,本条把“制作”与“出售”以顿号分开作并列规定是否意味着有其中之一行为即可构成本罪?我们认为,结合构成本罪的前面三种行为方式,此处应理解为“制作并出售”或“为出售而制作”才构成本罪,这样其与“复制发行”和“出版”一样作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之一才有其合理性。从主观上看,也只有既制作并出售或为出售而制作才能表明行为人具有营利的目的。
根据本条规定,上述四种情形还必须是违法所得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本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桩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支十万元以上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严重。

B. 盗版书籍侵权的案例

盗版书籍的危害
一个人是否遵守法律,按法律办事,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生活在实事求是,勤勤恳恳环境里的的孩子,必定遵守法律,如果环境相反,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到赶集的时候,集市上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我最爱去的摊子就是卖书的地方,那里的书物美价廉。杂志,漫画书,名著,作文书,……是应有尽有。一次,妈妈给了我二十元钱,让我买书。我来到摊前一看,哇!《铁道游击队》,这不正是书上“课外书屋”的推荐吗?我拿起这本书爱不释手,正想好好的看一看,可是我发现,“道”写成了“到”,这让人怎么看哪?!分明就是盗版书,这种书不是不允许卖吗?我把这些疑问告诉了书摊的老板,老板并没有赞同我的说法,倒是怒气冲冲的说:“哪里来得小孩?要买书就快买,不买的话一边呆着去!别妨碍我做生意!”可惜妈妈不在身边,不然我就要和他评理。刚要离开时,我发现旁边站着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拿着另一个书摊的书看的津津有味,我心想:哼!这边的老板太可恶了,大不了去那边看。我大步迈向另一个书摊,定睛一看,这里的书都是什么呀!有《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风流少侠》《外国十大名妓》,这里不全是思想不健康的书吗?这种书怎么也有人卖!我望着那个男孩捧着的书,好奇心促使我弯腰去看书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是《艳女传奇》。
那天,我什么书也没有买,因为一串串的问号总在我脑中回荡。这些书摊老板真可恶,卖什么书不能挣钱?非要卖一些对社会没有用处的盗版书呢?这些做法都是违法的,这些书危害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盗版书看得太多会使青少年经常写错别字,同时对青少年的思想有很多不良影响,如果青少年沉迷于这些书,很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那样会毁了一生的。
大家快行动起来吧!打击盗版书籍,为了能让青少年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拿起法律武器打击违法行为,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C. 关于侵犯著作权的一个案例

先从排除法的角度来说: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回作财产权,其中,改编权答便是作者著作财产权的一种,第三人若想改编作品,须经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否则便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因此,电视台肯定侵犯了作者的改编权和支付报酬权,排除B和C,改编权属于著作权的一种,侵犯了改编权当然就侵犯了著作权,因此排除B,所以选A。
为什么没有侵犯作者的发表权呢?发表是指将作品以印刷出版或其他形式大量的向不特定的人公布,该电视台虽然将该作品改编成题为《干柴烈火》的情景喜剧已具备向不特定的人群公布这项条件,但是电视台发表的只是经过改编后的作品,并不是原作品的形式,因此没有侵犯作者对其作品的发表权。

D. 侵犯著作权案例分析

甲作曲,乙填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作作品".并且是一种"可以分割的内合作容作品".
对于可分割的合作作品,合作者不仅对作品享有共同著作权,而且分别地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比如乙可以把歌词单独抽出来,当作诗歌发表)但是,在行使单独的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这里乙未经甲的同意,擅自使用合作作品.侵犯了甲的著作权.本案应当支持甲的诉讼请求.

E. 举出几个计算机软件使用上侵犯版权的例子

还不给积分!!谁给你这个回答就是笨蛋了 我要说了我就是诽谤别人侵权了

F. 有没有一些侵权行为的案例

倪XX、王X诉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侵害名誉权纠纷

一、事实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属的超级市场购物,被告工作人员怀疑二原告偷拿东西,于是在公众场合训问二人,并根据市场内所贴无效公告,对被告进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属于市场所有的东西。原告起诉被告侵犯其名誉权。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权利”如果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都不能自认为有权利行使这样的行为。法律从未赋予市场工作人员有盘 问顾客和检查顾客财物的权利,因而被告无权张贴要求被告将自己的提包打开供被告工作人员查看的公告。

尽管此公告张贴在市场门口,但由于它没有法律依据,因而是无效的,顾客有权不执行公告的规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在公众场合用带有贬义的话语询问原告是否偷拿东西,并根据市场内所贴 无效公告对原告的包裹、衣服等进行搜查。

上述行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已遭贬低,而且也实际影响了对二原告的品德、声望、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原告的名誉因此而受到损害。被告的工作人员是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被告为其规定的工作职责时对二原告实施侵权行为的,因此,其侵权民事责任应由被告承担(依据 民法通则第43条)。

三、法院判决(处理)及适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后,双方自行和解。被告愿向原告表示歉意并向两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原告撤诉。

(6)侵犯版权设计专有权案例扩展阅读: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一般认为,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也就是说,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不许被破坏;侵权行为同时又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而加害人必须对被伤害人做出赔偿。

构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受害人的过错

受害人的过错,是指受害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侵权损害后果扩大存在过错。

三、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四、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较小损害的行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权行为或者损害后果发生之前自愿作出的自己承担某种损害后果的明确的意思表示。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公平责任原则

G. 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分析

1、李复某说法不合法。根制据《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李某抗辩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张某著作权。适用于《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情形(李某未经张某许可,原封未动照搬其作品,用于商业活动)。 3、李某的商标专用权有效期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胜诉); 商标被撤销、不保留申请记录,不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败诉,商标被商评委撤销)。

H. 专有出版权的案例

假冒“金龙鱼”食用油案
程×雄、程×忠兄弟未经授权,于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间,擅自生产假冒“金龙鱼”食用油(贴上假冒标识出售),生产和销售案值达145万多元。东莞市人民法院于2006年2月21日依法对程×雄、程×忠兄弟,分别作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的判决。
此案被告制售假冒知名产品,数量巨大,具备犯罪要件,法院因此追究其刑事责任。
销售《无极》等盗版音像制品案
2006年7月31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东莞某音像制品店,现场查获包括《无极》、《千里走单骑》、《七剑》等涉嫌盗版音像制品110张(盒)。经调查证实,店主袁某明知是侵权盗版音像制品仍进行销售,侵犯了著作权人合法权益。文化行政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非法音像制品,并吊销《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侵犯“National”“Panasonic”商标案
2006年6月30日,市工商局查获了东莞市石排某塑胶加工厂受他人委托代加工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National”、“PAN-SONIC”、“PAN-SONIC”、“SQN鄄NY”牌收音机等一批。市工商局认为,当事人已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并给予罚款50000元的处理。
侵权线连接器专利权
东莞市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于2001年9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线连接器(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于2002年8月获得专利权。2005年,该公司发现东莞长安某端子制品厂和东莞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制造、销售线连接器产品,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认为,被请求人生产、销售的两产品已进入请求人专利的保护范围,因此,东莞长安某端子制品厂和东莞某电子有限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侵权。
侵犯“票单自动录入”发明专利案
王某于2004年4月获得“柜台票单自动录入方法和系统”的发明专利授权。2005年,他发现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东莞市某公司所经营的“某百货公明店”、“某百货黄江店”等上十间商场,在销售散装商品过程中所使用的系统与自己的发明专利一致。王某于是请求广东省知识产权局查处该侵权行为。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调解,于今年4月达成和解协议。被请求人向请求人王某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以普通许可的方式取得实施该专利的授权。
侵犯“中域”驰名商标案
2005年,广东中域电讯连锁有限公司起诉深圳市某实业有限公司商标侵权。称该公司批发的“中域”牌手机玩具,在显眼处印有或贴有“中域ZHONGYU”商标。
法院最终认定原告的商标为驰名商标,因此对其进行跨类保护。深圳某公司构成对原告商标权的侵害。该案的判决,开创了东莞市人民法院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先河。今后,如果涉案商标曾经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且对方当事人认可该商标可以继续作为驰名商标的,法院将不再审查,直接将其作为驰名商标予以保护。
侵犯“国泰”名称及商标案
原告广东国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是本地知名企业,其拥有的“国泰GUOTAI”文字商标于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被告东莞国泰大厦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国泰大厦”,写有“国泰中心”的大型横幅广告牌,楼内亦设有“国泰中心管理处”及“国泰中心售楼处”。原告认为“国泰大厦”名称与原告的注册商标造成公众的混淆误认,构成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法院一审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大厦外墙使用“国泰”文字并赔偿原告50万元。
“明和”不正当竞争案
东莞祥和公司与明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黄某,黄某系“明和电子广场”注册商标的注册人。明和公司登记开办东莞市塘厦明和电脑批发市场,由黄某与被告黎某、林某共同经营。2006年3月间,黎某、林某开始筹办另一电脑市场“明和森达电脑城大朗店”。
原告黄某认为,被告电脑城使用的“明和”字样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侵犯了原告开设的两个电脑城的企业名称权及原告的商业信誉,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不构成商标侵权,但其行为属不正当竞争。
侵犯“老夫子”专有出版权案
原告吉林摄影出版社称其“享有《老夫子》、《老夫子魔界梦战记》漫画图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专有出版权”,被告东莞书商余某等销售盗版《老夫子》等图书,侵犯了原告的专有出版权,遂将余某等40余人(或单位)起诉至东莞市人民法院。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余某等销售的《老夫子》等书,并非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属非法出版物。被告的销售行为,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发行行为”(即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行为),因此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专有出版权,依法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I.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有哪些举例说明

制作盗版图书

阅读全文

与侵犯版权设计专有权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