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利用知识产权行骗

利用知识产权行骗

发布时间:2021-07-28 19:53:46

Ⅰ 为什么你说那个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是骗子公司呢

骗子公司常见的四种商标注册代理骗局有:
商标注册代理骗局一:谎称能“保证成功注册”,“加急”,“优先”办理商标注册。商标注册要经过商标局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初步审定公告、核准注册公告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商标代理组织的上述承诺系无效承诺。“熟人好办事”是人们的习惯思维,某些商标代理机构就利用这一点,会经常告知或暗示申请人, 代理机构与“商标局有关系”。
商标局有5个审查处,每个审查处有对应的审查类别,每一份商标注册申请,都是按照审查进程随机 分配的,商标注册申请自受理后,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才会被送到审查员手中,每个商标的审查都要经过各审 查处的多个工作环节的审查和复核。
尽管商标局一直在努力解决待审商标积压的问题,商标注册周期有望缩短,但这“周期缩短”并不是 商标代理机构所能够承诺的,即使作出承诺,要么是骗人,要么是属于无效承诺。对于这点,企业在申请商标注册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切勿上当受骗。
商标注册代理骗局二:谎称“收到商标局发出的《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就等于取得了商标专用权”。《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只是表明注册申请已经被商标局受理,商标核准注册应以《商标公告》为准。成功注册一件商标一般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商标注册代理骗局三:谎称是“商标局或地方工商局的注册中心、直属机构、授权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企业申请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是企业的自主选择,工商部门不会要求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更不会招揽商标注册代理业务。
商标注册代理骗局四:谎称“有人欲将你的企业字号申请商标注册,我们可为你公司保留优先申请权,如你公司不需将企业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我们将提交对方的申请”,“抢注商标”情节实属捏造,保留“优先权”子虚乌有,广大企业谨防上当。
基本上常见的代理骗局就是这些,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一定找知名代理公司,谨防上当受骗。

Ⅱ 中国知识产权报骗子

这完全是个打着国家招牌行骗的大骗子,不要相信他们骗人的鬼话,你问他们转化了几个专利了?他们收的钱倒是够他们挥霍一段时间了。
我也是受骗人之一,你给找到一些充足的证据,我们专利人一起告他们。

Ⅲ 「知识产权投诉」使用官方网站图片后被投诉内容,内容是什么意思如何应对

内容是指你那图片做什么了,做了那些对官网有损害的事,一般没事。但是有不法分子利用官网图片行骗受贿,这就严重造成官网信誉损失,像这就叫内容

Ⅳ 利用他人知识产权进行牟利的行为受到什么处罚

假冒注册商标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Ⅳ 面对这些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名目张胆的骗人我们该怎么办

尽量找本地的正规一点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北京很多所专门买名单打电话的,说跑路就跑路了。

Ⅵ 关于侵犯知识产权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Ⅶ 如何合理利用知识产权,又如何规避侵权

我想您在这里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技术秘密等有关技术的方面。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95%发明创造可在专利文献中查到,80%发明创造只在专利文献中记载。
所以,利用知识产权,最大的操作性在于利用他人的专利技术。
开发之前:研究技术现状、进行创新研究;进行专利检索,手机参考资料,获得有用信息。
利用专利文献, 可以缩短60%的科研周期,节约40%的科研费用。
他人的专利技术当然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侵权,但是通过考察别人的技术,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可以在设计中,避开别人的技术,使用别的方式实现技术效果。还可以直接购买别人的专利产品,作为自己产品的部件,这样就既避免重复研发,又不侵权使用专利技术
。另外,还可以考虑获得专利许可。
我们要注意的是,专利检索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吸取别人的长处,但这只是被动的学习,真正的创新不会很容易被绕过去,就像朗科的U盘专利,三星、索尼也只能交专利许可费。
所以,我们想超过对方,最重要的是在现有技术上做出创新。
这个在现实中很不好解决,因为即使自己埋头苦干,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已经被别人先开发、申请专利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专利检索的重要性。
规避侵权,首先要知道他人的在先权利,清楚行业内专利布局,自己研发的东西要在没有成形之前,就要考察市场前景,迅速申请专利。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在有了成品后才申请专利,其实已经晚了。
了解行业内专利布局后,就要规避侵权,具体说就是,别人有的,你要换一种方法去解决。说道这里,您可能就明白了,其实利用他人知识产权、规避侵权都是一个话题。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懂一定的知识产权知识,并要咨询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最好是能长期合作,做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方案,并指导实行。
对于别人的知识产权,如果使用要经过别人许可。对于自己的开发的新产品,要注意及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Ⅷ 新骗局来了:中国网络知识产权推进中心告诉你,有人要注册你单位网络中文名称,如何如何

网络中文名称?我们这边还没听过
如果是真的话 他们就发了 。

Ⅸ 如何避开专利诈骗陷阱

上当受骗只因不抄明真相,没有谁生来就什么都懂,所以我们不懂专利申请的发明人才上网咨询……可是一输入“专利”字样,跳出来的全是专利代理公司,而不是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输入“专利陷阱”字样才好容易翻到这里……由此可见,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网络平台也是如此!

Ⅹ 如何防范专利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发明人热情高涨,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法分子频繁对专利权人进行诈骗活动,大量的专利权人上当 受骗,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今年,为有效保障专利权人的切身利益,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打击假借专利评奖等手段进行诈骗违法犯罪活 动的通知》,着手打击涉及专利的各种诈骗行为。创建一个公平、有序、有利于专利生长的环境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完善,在此期间,我们的专利权人增强防范 意识,提高识别诈骗技巧也就尤为重要。
一、认清专利诈骗手段
根据目前已有的诈骗案例进行分析,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目前法律规则的漏洞和专利权人自身存在的弱点,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稍不留神,就落入其陷阱。
不 法分子主要是利用专利文献公告或专利信息系统等公开的信息获取发明人地址等情况,利用信件、网站等方式,以获奖、技术许可等虚假信息引诱专利权人,牟取非 法利益。一是利用大家对政府机关、全国性组织等权威组织的信任,假借其名义搞专利评奖、专利转让,以收取专家评审费为名义,借此诈骗钱财,二是利用专利权 人迫切希望专利技术转化的心理,借合法公司的外壳,以“帮助联系厂商、转化专利”为名,收取项目评估费;或冒充国内外合法组织的名义,以举办博览会等形式 许诺参展项目获奖等手段,骗取参展费。三是利用个别人求“名”心理,帮助出版“名人录”等书籍,当然是自费了。
此类案件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隐 蔽性强。不法分子通常采用信件形式,寄送至外省发明人,“获奖通知”中的联系地址和联系人不真实,不法分子流窜性大,非常不利于案件侦破;二是诈骗金额不 大,单个案件个人损失多为几百元,容易为人忽视。发明人受骗后常因为金额不大而抱息事宁人态度不愿深入追究,但因受骗人众多,诈骗金额也相当可观。三是不 法分子高智商化,制造设计各种情境和圈套使人难辩其真伪。诈骗分子通常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往往通过合法的程序规避法律的制裁,如借技术转让要求进行技术 评估,伙同中介组织骗取评估费用。
这些违法犯罪活动不仅直接侵害了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发明人的经济利益,挫伤了发明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破坏了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及其他合法组织的声誉,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二、专利诈骗案件增多的原因
专 利诈骗行为之所以猖獗不断,其产生原因是多方位的。其中有法制不健全、社会风气不正等社会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缺少专业专利开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的推 动,产业部门与专利权人的信息沟通困难,个人专利成果转化难的因素;其中诈骗行为受害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是诈骗分子能够轻易得手的重要因素。
一般说来,相当数量的专利权人存在不懂法、不知法,对商业交往经验不足,对自身持有专利估值过高,自我防护意识差等等诸多问题。
专 利权人往往急于将专利转让出手以换取经济利益,“急燥”构成了自己容易受骗的最致命的弱点,容易被骗子趁虚而入。一是对专利转化过于急迫,无条件听从对方 安排,惟恐自身提条件造成交易破产;二是对交易方不做细致深入调查,常常被其外在形象(如发达国家背景,在高档写字楼工作等)欺骗;三是对高价转让缺乏冷 静分析和判断,随意轻信;四是在商业交往过程中不注重收集证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五是在被骗后,没有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客观上助长了犯罪份子继续行骗 的嚣张气焰。
首先要提高防范意思,头脑清醒不轻信。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一是要多核实对象的资质。向公安、公证、工商或其上级进行核实其合法性和经 济实力等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寻找信誉度高、实力强的合作伙伴;二是要收紧自己的钱袋子,在专利交易中要坚决把握一个原则,未见成果,绝对不掏钱。对不法分 子来说,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得到钱,因此在交往中,要对自己说:凡是要花钱的事儿都不着急。先拖一拖,看看对方着急不着急。假如对方急于让你上套,一定会比 你急,自然会露出马脚。
其次要掌握有关的专利、经济法律知识,对专利交易、转让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让一些简单、拙劣的手段欺骗。经济条件允许的,最好委托正规的、信誉好的中介机构代理推广应用方面的事宜,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阅读全文

与利用知识产权行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