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发布时间:2021-07-28 12:37:22

① 请问知识产权怎么评估

1. 知识产权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1) 知识产权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包括无形物)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或无形物) 的特殊性, 决定了知识产权使用价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第一, 使用价值的潜在性和不确定性。对某件有形物如一幅油画的使用, 可以直接对该物进行, 从使用中可以直接得到某种好处或利益, 如触摸该油画所产生的满足感或视觉上的愉悦等。而对某项无形物如一幅油画的版权的使用, 却不是能够直接对这项“无形的权利”进行的。该油画的版权看不见摸不着, 它的使用价值是潜在的, 往往只能通过对油画作品进行展览、复制、发行等体现出来。该油画作品的版权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价值, 往往只有经过作品的展览、复制、发行等, 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说, 知识产权的使用价值是潜在的、不确定的。

第二, 使用价值在一定时限内的无限性。虽然人的智力创造大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也可以说是为某种用途而进行的。但是在智力劳动成果的使用中, 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其使用范围和领域, 其使用价值也会随之增加或扩大。由于技术革新和使用方式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 在一定时限内, 知识产权的使用价值也具有无限增大的可能性。

第三, 使用价值的共享性。一件有形物品, 对它的使用, 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只能由其持有人一人独自使用。而作为无形物的知识产权却可以在同一时间内, 分别由若干人使用。例如, 一项专利技术, 专利权人既可以自己使用, 也可以同时转让给他人使用, 由若干使用者同时共享这项专利。但是, 尽管独享或共享行为不会影响到专利技术的质量, 但却有可能影响到该项专利的价值评估。因为由一人独占(垄断) 市场给使用人带来的利益可能要大得多, 而由多人共占市场, 则利益必然由多人分享。在市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 专利权人授予一人独占市场的价格当然要高得多。

第四, 使用价值的增殖性。一件普通物品, 如一根电焊条, 当它用于某部机器时, 其使用价值一般也就相等地转移并固定在该机器上了。而知识产权, 如一项新的焊接工艺技术专利, 当它应用于某部机器时, 不仅可以起到焊接作用, 而且可能由于焊接工艺的改进, 使该机器变得更结实、耐用、美观, 使其产生质的飞跃。这也就是说, 当这项专利应用于机器上时, 其使用价值可能不仅相等地转移到机器上去, 而且可能会产生出新机器, 或大大革新原有机器, 给使用人带来超额利润。这一点在知识产权评估时应当予以充分注意。

(2) 知识产权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之一, 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知识产权的使用价值, 有不同于物权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同样, 由于智力创造的特殊性,其价值也存在着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② 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与专利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专利价值评估研究中,如何建立科学的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已成为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通常将影响专利价值的因素归为四大类: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和法律因素,通过对
诸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分析,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代表了专利价值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然而,目前指标法所建立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多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由于指标难以获取而缺乏
数据支持,基本上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如何针对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分析模型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专利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权利价值3个维度,尝试建立具备实务可操作性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技术价值评价指标为基础,建立专利技术质量评价模型,并首次对大样本和真实专利数据进行专利技术质量评价,同时采用韩国三星公司42项核心专利为对比样本,提供了一种实务可操作的、定量化评价专利技术质量的方法和工具。
1、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综述
1.1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
美国知识产权咨询公司CHI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联合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专利指标评价体系,用于评价公司或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并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来评价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
CHI专利评价指标包括专利数量、专利平均被引用数、当前影响指数、技术实力(专利数量×当前影响指数)、技术生命周期、科学关联性和科学强度(专利数量×科学关联性)7个指标。其中,技术实力和科学强度指标是复合指标。在CHI专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可概括为两大研究路线:①专利价值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大量研究表明,影响专利价值的变量主要有:专利生命周期、专利保护范围、专利创造性、专利可替代性、专利研发投入、专利权人特征、专利法律特征等。上述研究针对影响专利价值的单一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了各种变量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机理,然而并未以多变量为评价指标建立具体专利价值评估模型;②专利价值评价指标及模型。基本思路是从影响专利价值的四大要素:技术、市场、竞争和法律出发,构建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计算方法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法、决策树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万小丽和朱雪忠从技术、市场和权利角度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17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法和模糊综合理论建立评价模型。2012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技术交易所联合出版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从专利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角度建立专利价值分析指标,共包含18个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专利价值度(0~100)。然而,上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均存在多数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研究专利价值。
了解更多可咨询撰撰网

③ 怎么判断知识产权评议质量和效果

相同之处:追求持续改善;重视PDCA管理循环;制度基本相近。不同之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知识产权的取得和保护等为标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着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仅要求基本管理制度文件化。这些在转知汇管理和市局管理就可以看出来的。

④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异同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所要规范的是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流程(取得、保护、维护与运用), 重视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以维护权益、控制侵权风险、达成营运目标为目的,要求企业应该将知识产权管理视为企业营运目标,并要求内部成员累积所研发的知识产权,进而转化为该企业的智慧资本。
而ISO: 9001则是针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管理,对于外部客户的要求,以提高达成度与满意度为目的,着重企业内部设计、发展、制造、运销到服务的流程,确保商品或服务维持一定质量。两者异同简要条列如下:
相同之处:
1.理念相同:追求持续改善;
2.架构相同:重视PDCA管理循环;
1/2页
3.基础类似: 制度基本相近。
不同之处:
1.系统标的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维护/运用为标的。
2.定位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着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
3.文件化程度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仅要求基本管理制度文件化。
4.目的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满足组织达成营运目标之需求为目的。 来源:智龟网
关于智龟网
智龟网是领先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平台。作为优智博旗下品牌,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专业优质、个性适用、价格透明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与产品,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帮助企业构筑知识产权管理基础设施,建立知识产权资产培育机制和经营风险防控机制,护航产业主体创新发展。

⑤ 知识产权评估如何收费,收费标准是什么

知识产权评估属于企业资产评估的范畴。它是用来确定知识产权现在的价值和通过未来的效应所得到的价值。知识产权价值强调未来利益,随着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知识产权收益能力现已成为企业利用所有资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途径。因此,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懂得与知识产权相联系的各种权利及其利用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应是基于其最具潜力的使用,而不是评估时它被企业实际使用的方式。业务流程一、知识产权评估项目签约:评估前客户需要与本公司签定知识产权评估委托协议,就知识产权评估范围、知识产权评估目的、知识产权评估基准日、知识产权评估收费、交付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的时间等项内容达成一致意见,正式签署知识产权评估协议,预付百分之五十的知识产权评估费用,共同监督执行。二、组建知识产权评估项目组:视评估项目大小、难易程度、组成由行业专家、评估专家,经济、法律、技术、社会、会计等方面专业人员参加的项目评估组,实施项目评估,项目组实行专家负责制。三、委托单位按要求提供评估资料及项目负责人实地考察核实情况:委托方提供委托评估的知识产权相关资料,我单位项目经理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核。项目组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经济效益,市场前景,技术生命周期,设备工艺,经济状况,查验各种法律文书会计报表,听取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汇报。四、市场调查:采用现代手段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收入的消费群体中进行调查。有的评估工作还要进行国际市场调查,取得评估的第一手资料。五、设计数学模型: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被评估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数学模型,科学确定各种参数的取值,并进行计算机多次测算。六、专家委员会讨论: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评估结果,专家咨询委员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出席,必须有行业专家出席,半数以上专家无记名投票通过,评估结果才能获准通过。七、通报客户知识产权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通报客户,客户付清评估费用。八、印制知识产权评估报告,将评估报告送达客户。九、后服务工作:评估结果的延伸服务、咨询、宣传策划。

⑥ 知识产权各部门年度考核目标(指标)是什么类似于质量体系营销部有顾客满意率,人事有培训完成率。跪谢

比如专利申请完成量、专利授权率、
知识产权纠纷对应率等等。

⑦ 我国首个规范专利代理机构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我国首个规范专利代理机构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起草的国家标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正式发布,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利代理服务国家标准。我国首个规范专利代理机构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我国首个规范专利代理机构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在2017年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一串数据中显示,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之首、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专利代理行业规模稳步扩大,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专利代理机构已达到1511家。在专利代理机构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专利代理市场竞争激烈,同行间的恶性竞争、执业道德缺失、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低下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背景下,规范专利代理服务市场的国家标准亟需出台。2017年11月,我国首部专利代理服务国家标准发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围绕提升专利代理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从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机构管理要求、业务管理、服务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要求,集中解决专利代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专利代理机构管理问题、专利代理服务程序、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等。在编制过程中,《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起草小组立足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综合考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专利代理机构的需求,提取共性特征,规范服务行为,使得标准内容尽量合理。《规范》的实施首先有利于维护专利代理市场秩序。一般情况下,委托人没有能力辨别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没有能力监督代理服务机构及代理人的行为。通过实施《专利代理服务规范》,通过公众信得过的权威机构对专利代理机构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公布于众,使委托人了解相关代理机构服务信息,压缩低质代理机构和黑代理的生存空间,而从维护有效专利代理服务市场秩序。其次,能促进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实施《规范》,为代理机构提供服务标准,规范代理机构的服务行为,促使专利代理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内部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为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设方向和参考标准,逐步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规范》的实施有利于强化专利代理服务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关于我国首个规范专利代理机构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专利代理人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