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向法院申请知识产权案件证据保全
您好!对诉前证据保全,申请人应当提供两方面的证据:一方面是证明自己有权提出证据保全申请,即证明申请人是相关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包括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知识产权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并且具有诉权,如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持有权利人明确放弃或者授予诉权的声明;另一方面是证明其主张法律事实存在的初步证据,如被申请人实施了被控侵权行为。对保全证据本身而言,申请保全的证据应当与申请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有关联,且具有证明作用,明显与案件事实无关的证据保全不会被法院批准。要说明申请保全的证据存在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可能。例如,证人年老病重或者旅居国外造成证人证言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由被申请人掌握的财务账册容易被删除、篡改而失去证明力;互联网内容等电子证据容易被删改等。要提供被保全证据的确切线索,包括证据的名称、地点等信息,便于法院选择和采取适当的保全措施。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㈡ 著作权遭到侵犯时的证据保全是怎样的
著作权遭到侵犯时的证据保全是怎样的,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着作权人或者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我们一起来看看著作权遭到侵犯时的证据保全是怎样的。著作权遭到侵犯时的证据保全著作权遭到侵犯时的证据保全是怎样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由法院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其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包括:当事人提供的涉及着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着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当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而取得的实物、发票等,可以作为证据;公证人员在未向涉嫌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如实对另一方当事人按照上述方式取得的证据和取证过程出具的公证书,应当作为证据使用,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著作权遭到侵犯时的证据保全是怎样的?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在线客服。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营业务三大板块:常规知识产权、涉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黑马型企业。
㈢ 在知识产权纠纷中,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一)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保全的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关联,专即该证据能够属作为证明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根据。2.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3.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商标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诉前或者诉中提出书面申请。专利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诉中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法院执行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措施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同时进行证据保全。4.保全证据可能导致被申请人财产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提交以下材料:1.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申请保全证据的具体内容、范围、所在地点;请求保全的证据能够证明的对象;申请理由,包括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且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体说明。2.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申请人主张的民事关系(如被申请人实施了侵权行为)的初步证据。3.人民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有效的担保手续。
㈣ 诉前证据保全和诉中证据保全的区别
①诉讼中证据保全是因为证据可能灭失或日后难以取得,可以依职权或依申请,要在诉讼中,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管辖,可能造成损失的,应当责令提供担保。
②诉前证据保全是因为情况紧急,认为证据可能灭失或日后难以取得,只能依申请启动,起诉或者申请仲裁前提出,可以由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所在地、对案件有管辖的法院管辖,应当责令提供担保(1班44号)
㈤ 请问有没有实例:诉前证据保全,发明方法专利:对侵权方申请生产过程录像,法院会不会受理
录像的话,如果没有带着,公证员的话,只能说明问题,但是不能作为实际的证据。
㈥ 专利侵权保全证据的方式有哪些
专利侵权保全证据的方式,专利侵权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民事纠纷案件。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那么专利侵权保全证据的方式有哪些?专利侵权保全证据专利侵权保全证据的方式:(一)公证保全方式公证保全,一般是专利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就存在的侵权行为,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对其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或对侵权现场(如许诺销售)或对侵权产品的安装地进行勘查公证,取得公证书,从而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在公证取证的过程中,专利权人最好主动向销售者索取产品宣传册、销售侵权产品人员的名片、购货发票或收据,以进一步的明确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同时专利权人可要求公证机关对前述资料的来源和真实性作出说明,一并记载在公证书中。专利侵权保全证据的方式:(二)法院证据保全方式法院保全证据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民诉法意义上的证据保全,指的是了防止证据的自然灭失、人为毁灭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经诉讼参加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始,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证据加以收集和固定的制度。证据保全有两种形式:一是诉前证据保全和诉讼中证据保全。1、诉前证据保全这是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专利法》增加的内容。它是指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自接受申请之时起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执行。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自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该措施。2、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这主要是指申请人在起诉后,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书面申请法院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证据加以收集和固定的制度。
㈦ 诉前证据保全的具体内容
一、诉前证据保全是证据保全的一种,2012年新民诉法明确了证据的诉前保全制度,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二、近年来,我国虽然先后在《海事特别程序法》、《商标法》、《专利权法》、《著作权法》、《仲裁法》以及其他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从而填补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但由于该制度目前只能在知识产权纠纷和海事纠纷中使用,而对于其他民事纠纷的诉前证据保全只能采用证据保全公证,尚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
相关法条: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证据保全的其他程序,参照适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