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担保物权应收账款

担保物权应收账款

发布时间:2021-07-27 18:37:47

A. 应收账款质押的发展趋势

尽管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关注现有法律规定和制度运作的同时,也应关注应收账款质押的发展趋势。
顺应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要求,应当认为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代表了其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融资是就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金融性资产(其通常表现为应收账款),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产生的收益比较稳定并且预计今后仍将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再配以相应的技术担保,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进行资金融通的技术和过程。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优点在于:。
第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定价和配置机制更为有效。不同于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保理中融资主体就单个应收账款一对一的质押方式,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一种多对多的质押方式。证券化融资中银行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资产组合为一个证券化的资产池。由于大数法则的作用,整个组合的现金流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有利于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有效。通过对应收账款在证券化的资产池进行重新配置,达到对多数应收账款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第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增加了资产流动性。应收账款融资不仅在于规避市场风险还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按照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保理的制度安排,如前所述,应收账款质押的成立需要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应收账款保理涉及应收账款的转让,按照我国《合同法》对债权转让的规定,需要通知债务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采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式,证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都可以无须原债务人的同意,也无须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等手续,增加了资产流动性。
第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分散了融资风险。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具有风险性的金融活动,需要有专业的信用评等机构,对资产状况予以评级。而且,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一种多对多的质押方式,把原来由独家金融机构承担的信贷风险分散到多家投资者,有效地分散了融资风险。
总之,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有效地解决应收账款质押所面临的困境,而且顺应了担保物权从担保财产向投资财产的发展趋势。

B. 收费权属不属于物权法规定的应收账款

属于
我国《物权法》第223条将应收账款明确规定为可以出质的财产权利之一,按照民法理论,财产权利包括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以及其他特殊的财产权(如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应收账款之所以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财产权利类型,盖其具有以下的固有特性:
1.应收账款主要是金钱债权。从应收账款的构成来看,应收账款主要表现为以金钱债权为内容的付款请求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在界定应收账款时采用了概括加列举的模式,即在将其概括为付款请求权的同时,以列举方式明确将金钱债权纳入应收账款范畴,并列明应收账款包括以下权利: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出租产生的债权(包括出租动产或不动产),提供服务产生的债权,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提供贷款或其他信用产生的债权。由此可见,应收账款主要是金钱债权。至于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是否也属于金钱债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在分类列举时回避了“债权”字样的使用,笔者认为不动产收费权归入应收账款范畴,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为债权形式,但不动产收费权并非一种单纯的债权,而是一种以金钱债权为实现形式的特殊财产权利。
2.应收账款主要是合同债权。按照民法理论,债权可基于合同、侵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形成,且均可以偿付金钱为内容。但金钱债权并非都是应收账款,一方面因侵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所形成的金钱债权,主要系第三方介入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更多体现为对权利的救济,与应收账款直接基于财产权利所产生的付款请求权不同;另一方面,按照《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之规定,应收账款系因提供货物、服务或者设施而获得,与侵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并不相干。因此,应收账款主要是基于合同而形成的金钱债权。该合同为民事合同,债权人与债务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实践中所谓的财政补贴、政府承诺返还的土地收益金等预期利益不应归属于《物权法》意义上的应收账款。
3.应收账款是非证券化的一般债权。按照是否以证券化形式为表征,债权可以分为证券债权和一般债权。应收账款一般无固定格式的权利凭证,至于《国务院关于收费公路项目贷款担保问题的批复》(国函[1999]28号)规定公路收费权以省级政府批准的收费文件作为权力证书,笔者认为其实质是一种资格确定的法律证明文件,不是一种证券化凭证。《物权法》将应收账款与存单、国债等具有证券化表征的债权并列,亦表明应收账款不以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为表征,是一种非证券化的债权。
4.应收账款可以是既存债权也可以是未来债权。通说认为,得为质权标的权利应同时具备财产权、可转让性、非不得设质等条件。未来债权是相对于现有债权而言的,顾名思义是指现在尚未存在、但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债权。未来债权作为可以转让的财产权,其转让一般无损债务人的利益,亦不违背法律精神,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或组织的确认,具有让渡和换价的可能,自可得设质。因此应收账款既可以是现存的,也可以是将来可能取得的。

C. 应收账款质押权期满后利害关系人如何主张权利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而应收账款质押即出质人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将其对次债务人(被收款人)的应收账款书面约定出质给质权人并经信贷征信机构登记,应收账款的债权人不履行到期债务,质权人有权就该应收账款优先受偿。故应收账款质押只是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在该应收账款上设立了担保物权,本质上属于一种物权,其设立时并不发生债权的转让,仅是在应收账款的债权人无力偿还其与质权人之间的到期债务时才发生担保法律后果。也即应收账款的债权人没有如同债权转让的通知义务。
其次,应收账款质押权的设立不以通知次债务人为生效要件。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应收账款质权属于权利质权的一种,权利质权以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为其公示方法。而应收账款质权自信贷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通知次债务人并不属于其设立要件。故主债务到期应收账款债权人无力偿还债务的,质权人可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D. 简介应收帐款转让与应收帐款保理的异同点

应收帐款转让与应收帐款保理的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转让给第三方,以获得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解决现金流量不足的问题。

区别:

1、含义不同

应收账款转让是指银行为解决客户因应收账款增加而造成的现金流量不足,而及时向客户提供的应收账款转让的融资便利。

在受让期间,银行委托转让人(销售商)负责向购货商催收已转让的应收账款,如在规定期限内银行未能足额收回应收账款,则由转让人无条件地回购未收回的部分。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理论上讲,保理可以分为买断型保理(非回购型保理)和非买断型保理(回购型保理)、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明保理和暗保理、折扣保理和到期保理。

2、功能和特点不同

应收账款转让:

(1)及时回笼资金,避免企业因赊销造成的现金流量不足;

(2)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3)为企业的赊销提供了便利。

应收账款保理:

(一)低成本融资,加快资金周转。

(二)增强销售能力。

(三)改善财务报表。

(四)融资功能。

3、转让对象不同

应收账款转让的第三方可以是企业、个人或银行等;

保理通常都是转让给商业银行。

(4)担保物权应收账款扩展阅读:

应收账款转让申办条件

1、转让人应符合的条件:

a.原则上是银行信用评级为AB级以上的优质客户;

b.经营状况良好,产品市场稳定;

c.符合银行规定的免担保借款人资格;

d.应本行要求能如实提供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购货商名录及资信等情况;

e.转让人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

2、受理的应收账款须符合的条件

a.转让人采用赊销方式进行商品交易所产生的应收账款;

b.产生于合法真实的、无贸易纠纷的商品交易;

c.转让人与购货商已签定了销售合同,且已出具该销售合同项下的销售发票和发货证明;

d.应收账款原则上属于30天内新发生的。

E. 应收账款质押是债权设置还是物权设置

这种情况可以设置浮动抵押。我国物权法中直接规定浮动抵押制度的条文为:第一百八十一条 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第一百八十九条 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动产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不过针对流通性较强的动产,我国物权法对浮动抵押权人保护不足,应当在设定浮动抵押时候综合运用各种制度,以保障抵押权人权益。如抵押权人以企业产成品设定浮动抵押后,再行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即可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状况,确保债权实现。并且设定浮动抵押之后,应当继续关注抵押物的变化,如果有所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F. 应收账款质押未通知次债务人是否对其有效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而应收账款质押即出质人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将其对次债务人(被收款人)的应收账款书面约定出质给质权人并经信贷征信机构登记,应收账款的债权人不履行到期债务,质权人有权就该应收账款优先受偿。故应收账款质押只是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在该应收账款上设立了担保物权,本质上属于一种物权,其设立时并不发生债权的转让,仅是在应收账款的债权人无力偿还其与质权人之间的到期债务时才发生担保法律后果。也即应收账款的债权人没有如同债权转让的通知义务。

其次,应收账款质押权的设立不以通知次债务人为生效要件。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应收账款质权属于权利质权的一种,权利质权以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为其公示方法。而应收账款质权自信贷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通知次债务人并不属于其设立要件。故主债务到期应收账款债权人无力偿还债务的,质权人可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G.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在征信系统登记期限的疑问

首先,质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应当严格遵循物权法定的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回的种类及其内容等均由答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能任意创设新物权或变更物权的法定内容。若质押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或者登记机关的登记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定原则。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没有展期的行为不能等同于放弃质押权。

H. 帮忙找下《物权法》的“担保物权”那章的课件或内容(具体该说的话)。

新《物权法》对担保法体系的完善与修订
原担保法体系是指以《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为核心支柱、以调整担保关系为调整对象的部门法体系。
一、增加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
《物权法》增加如下财产作为担保物:1)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2)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浮动抵押);3)基金份额;4)应收账款(渡口、公路、桥梁、大学后勤设施收费权)。
心得:担保物办理登记的效力
有形物:能动或将来能动(在建航空器、在建船舶)的,担保物权自担保合同生效时设立,登记为担保物权对抗要件;不能动的,登记为担保物权的设立要件;
无形权利(含土地使用权):登记为担保物权的设立要件,并且,一般来说,该无形权利在那初始登记,担保物权则相应在那办理登记。
二、增加实现担保物权的条件
担保物权的实现条件可以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可以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不仅仅是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权人未受清偿的情形。
三、修订担保法体系关于物保和人保孰优先的规定
1、原《担保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物权(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优先于债权(第三人保证);第三人提供物保和第三人保证平等选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后,可向其他担保人追偿(要求承担应分担份额)。
2、新《物权法》: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无约定,债务人提供的物保优先实现;无约定,第三人物保和第三人保证平等选择处理;担保人追偿权的实现,除非多个担保人之间有约定,应只允许向债务人终极追偿。
四、简化抵押权实现程序
抵押权实现条件成就,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对抵押权实现方式协商不成,可径直要求法院主持拍卖、变卖(无需经诉讼程序);但对抵押合同的效力有争议,则必须通过诉讼方式实现抵押权。
五、区分担保合同的效力与担保物权的效力
1、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体现“物权行为是债权行为履行的结果和履行的标的”原则。
2、物权基于对世权、绝对权的性质,其设立、变更、终止均应公示,登记或交付具有物权的设权效力(对抗要件的除外)和公示公信效力。
3、《担保法》规定担保合同经登记生效的害处:在合同生效(登记)前,难以约束迫使当事人积极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如拒不配合协助登记义务,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担保合同难以获得强制执行效力。
4、《物权法》则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符合合同法生效要件,担保合同即可生效,约束迫使当事人积极赴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否则承担违约责任,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六、完善最高额担保规则
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当事人可约定最高额抵押权也随之转让。
允许最高额质权。
七、抵押权的存续期间
《担保法》司法解释: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两年内还可实现。
《物权法》:必须在主债权时效期内行使抵押权。
八、扩大留置权的适用范围
《担保法》84条,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合同法》行纪合同、《信托法》信托合同、《海商法》船舶建造合同、船舶修理合同等),可依法留置(适用于合同关系);
《担保法》司法解释109条,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对动产的占有与其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即可留置(要求有牵连关系);
《物权法》230条、231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务人可以留置已合法占有且属同一法律关系的债务人动产,但企业间留置不受同一法律关系的限制(即采取同一法律关系说,将留置扩大到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
九、有限公司股权质权的实现与原有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不动产抵押权的实现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我认为应优先考虑保护关联关系人的优先购买权(法定权利优于约定权利,且有利于有限公司运作、发挥不动产的使用效用)
十、公司对外担保、向其他企业投资和公司章程的关系
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按照新《公司法》贯彻表决权回避制度、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非关联关系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公司为非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非关联方)担保,按照章程规定提供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经济交往中经常出现的情形有:担保人的章程陈旧对担保没有规定;工商部门拒绝提供最新修订的担保人章程;担保人管理混乱,提供的公司章程可能不是最新生效的;担保人提供的章程的股东签章的真伪难辨;按章程规定进行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的股东、董事签章的真伪难辨(查询工商档案确定董事、股东是谁,又与交易成本和效率的价值取向相冲突),提升交易成本;章程规定的担保人对外担保不超过净资产的若干百分比,而担保人的净资产一般难以查明……
作为商务律师(企业法律顾问),产生如下困惑和窘境:顾及公司法规定,对担保人开展尽职调查(审阅章程),则与企业老板、经营者追求商业交易的效率、成本和效益价值相冲突;不顾及担保人章程,则与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相冲突。
最高院法官倾向性实务处理意见:对于有限公司作为担保人,一般有该公司的签章即可认定担保成立;上市公司作为担保人,则严格按照公司法和证监会关于担保的规定处理;非上市股份公司作为担保人,考虑到其具有相当公众性和开放性,也应该按照公司法规定,提供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阅读全文

与担保物权应收账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