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在立法上,一切公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承担法律义;司法机关适用法律时对一切公民应平等对待,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追究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法的适用不能因人而异;所有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法律,决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② 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力师:日期:2010-03-06 当今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物质极大的丰富,整个市场成了真正的买方市场,消费者开始体会上帝的感觉,人们觉得花钱的感觉真好,然而,不愉快的事情依然经常发生,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已经十多年了,《消法》是一部只规定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义务的法律,是广大消费者维权的有力武器,但真的能拿起这个武器的消费者却不是很多,许多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都选择放弃,这也使得侵权行为时有发生,转眼,又一个“315”来到了,商家也开始小心翼翼了,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会感叹,如果天天“315”那该有多好,其实,本来就是天天“315”,法律可是每天都必须执行的。 日益强大的经营者与个体消费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消费者始终处在弱势,维权的途径及方式虽然很多,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尽人意,协商调解很难达成一致,申诉投诉久拖不决,起诉仲裁费神费力,使得消费者筋疲力尽,自认倒霉,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当你不能改变时,就只能去适应了,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将来能解决对如今没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只能认真面对所有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谁都会有优势,谁都会有弱点,消费者究竟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消法》第45条“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以上是法律规定,如何运用很重要。我曾经购买过一台品牌电磁炉,使用不到二个月,由于面板脱胶被壶底的水粘住掉在地上摔破了,当时很后悔自己不小心,可转念一想,不对呀,不该脱落的脱落了,我没有使用不当,据此找到售后维修部,要求更换面板,维修工只是电话请示了一下,立即帮我更换了面板,没想到的是,过了不久,又出现问题了,这次是电脑板的问题,无缘无故会停机,只好又去维修部修理,虽然修理工的态度很好,虽然很快就修好了,但还是有些不愉快,便对修理工说,在坏了就不要了,修理工在三承诺说不会的。不巧的是,快到一年保修期的时候,电磁炉又坏了,这次是按键不灵,找到维修部不再是要求修理了,维修工也很爽快,同意给我换一台,但我对这个品牌的电磁炉不再信任了,不想要了,只是要求修理工出示一份证明,证明这台电磁炉已维修过俩次,第三次又坏了。凭证明去商场要求退货,没费多少周折很顺利。还有一次维权的经历很有意思,我的一个朋友花了数百元买了一双皮鞋,穿了一个月左右,鞋面由于沾了胶布有所损坏,在就是鞋里垫子脱胶,觉得很郁闷,无意中和我谈起,我当时就半开玩笑的说,去找他换一双呀,就这样,我们一起来到商场,找到那个专柜,导购看了半天说不清楚原因,但为了让我们相信她说的话,便从柜台里拿了同品牌的鞋子给我们看,说鞋里脱胶很正常,我可不这么认为,既然用胶粘住,就不应该脱落,而新鞋都是这样,说明质量不好,于是,我要求退货,导购见无法说服我便找来了店长,同样,店长说不能做主,要求我找经理,我不同意,我认为,商场的每一个人对于顾客来说都可以代表商场,内部的规定不能约束顾客,她只好自己叫来了经理,一见经理,我便声明,不能在推了,必须做出决定,退货还是不退,经理也干脆,承诺如果有理由立即退货,结果,原本只是换一双的,变成了退货了,朋友很满意。 通过以上两次维权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商场把自己的声誉看的很重,只要消费者有一定的道理,一般情况下,愿意和平解决,但如果你指望商场会主动协助你维权那就错了,商场始终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我们必须懂得怎样维权,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选,证据很重要,交涉之前,必须把证据准备好,一旦开始交涉,就很难搜集证据了;其次,要有理有据,把道理说清楚,第三,要充分认识对方的弱点,利用自己的优势,要击中对方的要害;第四,要求合理,不能漫天要价,让对方很为难,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就是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得当。
③ 作为消费者,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所说的有点太笼统了。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
1、人身、财产安全权。《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知悉权。《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3、自主选择权。《消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选择提供商品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4、公平交易权。《消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求偿权。《消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法》第十二条规定,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受教育权。《消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8、受尊重权。《消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如果发现 你在消费过程中 对方侵害了你上诉权利。
你可以到消费者协会 进行投诉。
如果不能够解决。。你也可以对你的侵权行为进行诉讼。
④ 如何维护消费者权利
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第三十条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
第三十三条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第三十四条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第五章消费者组织
第三十六条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
第三十七条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收取费用或者其他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
⑤ 消费者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⑥ 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消费者的权益时常遭受到某些侵害并引起矛盾纠纷。那么,消费者平时该怎样做才能免遭其害呢?以下四点可供参考:
一、明白自己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二、不忘索要发票。发票不仅是购物的凭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证据。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还有保修卡、信誉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警示标志等凭据,都要保管好,以备急用。
三、牢记维权时限。根据国家《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国家对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时间做了如下规定:(1)“7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时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2)“15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3)“三包有效期”规定。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实施三包的18种商品,如彩电、冰箱、自行车、空调、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机分别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为1至3年。三包有效期应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时间,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发之日起重新计算。(4)“30日”和“5年”的规定。修理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产者应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
四、运用维权渠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注意和掌握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身体受到损害要求民事赔偿和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据此,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及时地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否则,有理也会输掉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