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音乐版权正版化

音乐版权正版化

发布时间:2021-07-27 04:28:07

Ⅰ 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版权是腾讯的吗

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版权不是腾讯。

网易云音乐和腾讯旗下的QQ音乐是两专家音乐公司,对于音属乐的版权,两家公司都拿的有。如果版权在网易云音乐上,那么QQ音乐就不能播放。同理,腾讯旗下的QQ音乐有特有版权的,在网易云音乐上就不能播放。

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就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加上本次虾米和网易云音乐的版权授权,看起来在线音乐市场的三家头部公司用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数字音乐版权之争。

(1)音乐版权正版化扩展阅读: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

后版权时代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的玩法一定会发生很多变化。玩法变化的背景之一是,为音乐买单的用户正在崛起。腾讯音乐是国内较早致力于推动版权正版化和粉丝经济的音乐平台,首创了数字专辑模式并取得了市场成功,拥有足够的经验和用户群。

Ⅱ 如何正确看待音乐独家版权

在中国音乐正版化进程中,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数字音乐平台青睐独家购买版权内容形成版权库,再通过分销的方式将内容转授权给第三方平台,即“独家版权+转授权”的中国转授权模式。
10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接受采访的内容“音乐版权不应搞独家授权”引起热议。

国家版权局提出网络音乐作品应全面授权、避免采购独家版权,是为了中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着眼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独家”。
如何看待“独家版权+转授权”的中国版权模式?
与欧美音乐市场成熟的行业环境不同,中国音乐行业长期处于不完善不健全的版权环境下,比如监管缺位、用户版权意识不强,意味着中国难以像欧美那样采取全平台授权方式,实际上,几年前中国音乐市场某种程度上正处在这种方式下,然而尴尬的是,“每个平台所有的歌都能听,但很多却是无授权的盗版音乐”。
因此,在中国音乐正版化进程中,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数字音乐平台青睐独家购买版权内容形成版权库,再通过分销的方式将内容转授权给第三方平台,即“独家版权+转授权”的中国转授权模式。
一方面,独家版权模式,解决了音乐权利人授权和收取版权费用渠道分散的问题,通过授权一家信誉较好、市场影响力较大的平台独家使用、进而通过该平台的分销渠道来扩大市场,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有助于提高权利人获得版权费用的可能性,授权主体唯一让其维权更加容易也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另一方面,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音乐市场的有序发展,独家版权+转授权模式使各音乐平台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优质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用户得到高品质的音乐享受,付费习惯慢慢养成,音乐人也有了如今的价值体现。
在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如今转授权已经是行业常态,获得优质音乐作品独家授权的平台,往往都会考虑通过合理价格向其他平台开放授权,而不是只会紧紧攥在自己手中,也没有任何一家版权公司希望自己辛苦打造的音乐内容封闭在某单一平台中,分享、传播才是最好的结果。自从2015年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转授之后,已经有多起行业转授案例,比如今年初滚石唱片的版权也转授给了网络音乐、以及9月份腾讯音乐与阿里音乐的相互转授权。另外,虽然没有新闻,但网易云音乐、太合音乐的独家音乐内容也都有转授。
在阿里应用分发平台的调查中,96.7%的用户会因为尊重音乐版权而愿意付费下载版权音乐。国内音乐市场逐渐形成良性发展趋势,音乐付费时代已经来临。在“独家版权+转授权”模式的推动下,开启了中国音乐版权开放共享的新时代。

Ⅲ 什么是软件正版化

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等9部门联合编订出版的《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手册》中作出了详细解释:
软件正版化,指软件终端用户购买正版软件,代替原来安装的非法产品。这里所说的正版软件,即包括外国软件,也包括国产软件。软件终端用户,特别是企业终端用户需要更换何种软件,由用户自己决定。某些外国软件企业错误地认为,终端用户原来非法安装了什么公司的产品,就一定要购买同一公司的正版产品,否则,即使安装了其他公司的软件,特别是国产软件,也不算正版化。这种认识误导部分企业,甚至执法部门,但是没有任何根据。从国家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角度出发,企业只要购买了正版产品,并删除非法产品,无论该产品与之前非法安装的是否属于同一公司的产品,都属于正版化。
国产的正版软件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比如金山、用友、浩辰cad、金蝶等等很多的。

Ⅳ 音乐共享版权何时开始

因为国家版权局《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限定的缓冲期到期,各大数字音乐平台日前对自身平台版权不明歌曲进行了清理。不过,虽然同样是积极拥护正版音乐版权,不同音乐平台在应对版权清理前的布局和举措还是不尽相同,腾讯系、海洋系和网易云音乐都选择了抱团共享版权,阿里系则不带任何人“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体现了双方对音乐版权独家化和去独家化的不同态度,也彰显开放与闭门单干两种不同的心态,当然也是两种不同发展思路的博弈。 强强联合的QQ、酷狗,关起门来单干的阿里 经过多次版权更迭,腾讯、海洋、阿里国内三大主流互联网音乐平台今年的版权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其中,腾讯系的QQ音乐独家代理了华纳音乐、索尼音乐、杰威尔音乐、福茂音乐等200多家版权方的内容,拥有1500万首歌曲版权;以酷狗音乐代表的海洋系和太合麦田、海蝶、丰华、种子音乐等海内外600家版权方达成合作,现有歌曲版权达到2000万首;阿里则拥有滚石、华研、寰亚、BMG等公司的版权,版权歌曲数量目前无官方统计,但应该超过250万首。 从版权公司阵容上对比,三大阵营可谓各有特色、难分高下;从数据上看,海洋系的酷狗和腾讯系的QQ音乐曲目数量遥遥领先。在国家版权局“剑网行动”的激化下,曲库实力雄厚的QQ音乐和酷狗音乐反而选择了相互抱团转授权,数量上相对弱势的阿里系却选择独善其身,甚至发出“双APP时代”的论调。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前两者虽然清理了部分非版权歌曲,但由于占曲库比例较小,整体影响较小。而据不少媒体报道,阿里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受到冲击较大,曲库几有被清空的趋势”,可谓是伤筋动骨。 那么QQ音乐、酷狗音乐为什么会选择抱团,阿里却宁愿伤元气也要选择关起门来单干?其实,这源于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 腾讯、海洋的大布局和阿里的小算盘 早在此前和网易云音乐达成合作的时候,腾讯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虽然和其他平台合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用户流失,但仍希望和其他平台共同将市场做规范,形成新的生态,将整个市场做得更精细化。言外之意,版权共享对平台的影响微乎其微,产品体验做得好,根本不用惧怕用户流失。这种天之骄女式的洒脱和快意,无疑源于腾讯强大的社交产品体系如QQ、空间、微信的支撑,也预示了QQ音乐未来将走的社交为王、体验为主的道路--内容并非QQ音乐最关心的最终旨归,而只是聚合流量的一种手段。 拥有7亿用户、但没有强大社交产品支撑的酷狗音乐敢于选择抱团这条路,既有用户体验的考虑,但更多的,也是行业生态的考量。在酷狗音乐有关负责人看来,行业新趋势应该是用户、音乐人、音乐网络公司多方共赢的局面,作为连接音乐人和市场的互联网音乐平台有义务倡导“去独家化,相互授权”的共赢机制,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音乐生态圈。相互授权的模式,不仅可以避免用户下载多个APP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也方便每个音乐人的作品拥有更多为人所知的机会,这对平台也是一种良好的促进,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生态循环。 相比较而言,阿里音乐的态度则显得有些自我和任性。抱定关门单干理念的同时,新晋CEO宋柯甚至发出“双APP时代”的评论,认为“两个阵营你各选一个,基本上就能完成你的听歌需求了。虽然有点麻烦,但下两个APP也没多大事儿。只是为了未来能让大家更好地享受到音乐服务。”这段话不仅矛盾,听起来怎么都感觉有种当初360逼QQ用户二选一的味道。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你会接受阿里的这个算盘吗?作为一个虾米资深用户,笔者还是挺不能接受的,近期确实有对很多歌都听不了的虾米弃疗的打算了。在就这个问题采访网友时,不少网友第一反应也是,“如果功能有很多不同七八个都不成问题,别说两个。关键我就听个歌,干嘛要下这么多?”有的网友则直言:“有时间纠结站队问题,不如把产品做得更独特一点,别抄来抄去。” 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是否该独家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是否该独家化?从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角度来说,因为有各自利益的考量,都各说各理。但若从消费者角度和行业角度看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APP使用习惯和PC时代不同,PC时代有“浏览器+搜索引擎”的组合就可以包打天下,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APP几乎就等同于一个生态圈,退出一个音乐APP再转去另一个APP的时间、习惯和社交成本都太高。用户渴望的,往往是“一站到底”、包打天下,让用户做“选择题”的做法,既矫情又不明智。 有自己的发展思路无可厚非,但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音乐行业已经步入正版化发展阶段的情况下,致力于打破平台与平台的藩篱,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版权合作,给用户更多选择权,才是大势所趋。产品体验的优化和创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的需求本源,如果一项创新要建立在用户忍耐各种不便的基础上,本身就是对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初衷的背离,也是对移动互联网开放精神的背离,即使承诺再美,无疑也会令人生疑。

Ⅳ qq音乐到底怎么搞的,那么多歌都没有版权是怎么回事

那要如何保留歌曲呢,目前为止好像只想到用Mp3来保留了!

Ⅵ 现在百度还能查到破解版的软件,大家说我国应该打击盗版软件吗现在音乐电影基本上实现了正版化吧。

现在国家都是提倡大家用正版的东西的,都是打击盗版的软件了。但是这东西的话很难说,还是得从自己做起。

Ⅶ 大家对qq音乐垄断音乐版权有什么看

曲投投助理原创音乐人,实现歌曲版权变现,共享版权收益

网络音乐业务经营回者向用户提供歌曲答的在线播放和下载,需要同时取得词曲版权和录音版权,缺一不可。因此,词曲版权被垄断同样会导致音乐作品的传播受阻,用户不能在自己喜欢的平台收听到喜欢的歌曲,或者疲于在多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甚至不得不同时成为多个平台的付费会员。

以爱奇艺播出的《中国音乐公告牌》第八期为例,因节目中演唱的多首歌曲词曲版权均为腾讯音乐独家,导致7首歌中,火箭少女101《Light》、陈立农《我是你的》、张艺兴《Give Me A Chance》、容祖儿《长大》4首歌曲的live音源最终无法上线官方合作平台网易云音乐,引发很多用户不满。

词曲版权被独家垄断,不仅架空了法定的音乐作品集体管理组织,阻碍网络音乐行业实现真正的正版化,更损害了词曲创作者的根本利益,最终可能毁掉中国音乐产业。

中国音乐市场早已走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合理借鉴海外先进词曲版权管理经验,打破词曲版权独家垄断,强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才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Ⅷ 酷狗音乐上的无损音乐都是真的吗现在音乐业已全面正版化,酷狗音乐不少歌曲都开始收费下载了。所以我想

不是的。只不过是加高了比特率而已,好不算真正的无损音乐,现在国内好是比较少的地方在做无损音的,很少的论坛跟网站有无损音乐、我一直是在5.1音乐 网下载的。,

Ⅸ 版权局叫停音乐版权大战,看看主流媒体都说了什么

9月12、13日接连抄两天,国家版权局相继约袭谈BAT、网易等网络音乐服务商,以及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等境内外音乐公司,核心关键均在“独家版权”四个字。此前,阿里音乐、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三家陷入版权纠葛: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与阿里音乐达成版权互相转授权合作;而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因为版权问题正面临互相起诉的尴尬。除此之外,用户逐渐培养起付费购买数字音乐的同时,却逃不开“听个歌要下载好几个APP”的烦恼。

Ⅹ 为何要提出网络音乐平台避免采购独家版权

据报道,近日,国家版权局约谈境内外音乐公司及国内几大网络音乐服务商,要求对网络音乐作品应全面授权、避免独家授权。

但是网络音乐服务商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这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广大网民和听众对音乐的使用,不利于本土音乐的创新创造,也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独家授权的模式还可能导致盗版的反弹,会破坏来之不易的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

分析人士称,家授权这种模式并不是国际网络音乐行业的惯例,在国外唱片公司很少出现将整个曲库授权给一家音乐平台独家使用的情况,即使某张专辑在某个时段存在独家授权,一般时间也较短,像中国这样整个曲库的独家授权是不正常的。

音乐是大家的,希望保护正版的同时考虑消费者的感受!

阅读全文

与音乐版权正版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