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一些侵权行为的案例
倪XX、王X诉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侵害名誉权纠纷案
一、事实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属的超级市场购物,被告工作人员怀疑二原告偷拿东西,于是在公众场合训问二人,并根据市场内所贴无效公告,对被告进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属于市场所有的东西。原告起诉被告侵犯其名誉权。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权利”如果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都不能自认为有权利行使这样的行为。法律从未赋予市场工作人员有盘 问顾客和检查顾客财物的权利,因而被告无权张贴要求被告将自己的提包打开供被告工作人员查看的公告。
尽管此公告张贴在市场门口,但由于它没有法律依据,因而是无效的,顾客有权不执行公告的规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在公众场合用带有贬义的话语询问原告是否偷拿东西,并根据市场内所贴 无效公告对原告的包裹、衣服等进行搜查。
上述行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已遭贬低,而且也实际影响了对二原告的品德、声望、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原告的名誉因此而受到损害。被告的工作人员是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被告为其规定的工作职责时对二原告实施侵权行为的,因此,其侵权民事责任应由被告承担(依据 民法通则第43条)。
三、法院判决(处理)及适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后,双方自行和解。被告愿向原告表示歉意并向两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原告撤诉。
(1)谷歌版权案例扩展阅读: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一般认为,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也就是说,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不许被破坏;侵权行为同时又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而加害人必须对被伤害人做出赔偿。
构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受害人的过错
受害人的过错,是指受害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侵权损害后果扩大存在过错。
三、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四、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较小损害的行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权行为或者损害后果发生之前自愿作出的自己承担某种损害后果的明确的意思表示。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公平责任原则
2. 谷歌涉嫌侵权了哪些中国作家
据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统计,就有570位中国作家的17922种作品被非法扫描上网。谷歌公司自2004年开始对图书进行大规模数字化,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全球尚存有著作权的近千万种图书收入其数字图书馆。2005年,谷歌网上图
书馆因涉嫌侵权被美国出版商和美国作家协会告上法庭,经过3年诉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仍因涉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版权人的利益,遭到中国文著协及欧洲出版
商联盟等其他国家相关组织的反对。2011年美国纽约法院否决了谷歌的这份和解协议。
3. 谷歌在与甲骨文版权纠纷案中胜诉,你怎样看待这件事情
版权有哪些权利?
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原创作者及其继承人享有若干项基本权利。他们享有使用、或根据议定的条件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的专有权。作品的创作者可以禁止或许可:
与版权相关的权利领域在过去5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相关权都是围绕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发展起来的,并使:表演艺术者(例如演员和音乐家)对其表演、录音制品(例如磁带录制品和光盘)制作者对其录制品、广播组织对其广播和电视节目享有相似但常常更有限且期限更短的权利。为什么要保护版权?
版权及其相关权通过予以承认和提供公平经济报酬的形式对创作者给以刺激,因而对人类创造力至为重要。这种权利制度使创作者确信在传播其作品时可不再担心遭受未经许可的复制或盗版。这反过来又能使全世界更多人享有并提高文化、知识和娱乐的乐趣。
版权是如何跟上技术发展的?
版权及相关权领域由于随着过去几十年中的技术进步,而大大拓宽了范围。这种技术进步通过诸如卫星广播和光盘之类的全世界通信手段,为传播创作作品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因特网上传播作品只是提出了新的版权问题的一个最新动态而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积极参与正在进行的关于制定计算机世界中保护版权的新标准的国际讨论。本组织管理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常被统称为因特网条约)规定了一些国际准则,旨在防止未经许可在因特网或其他电子网络上获得和使用创造性作品的行为。
版权是如何管理的?
版权的取得不需要经过任何官方程序。一件创作作品自存在起即被认为受版权保护。然而,许多国家设有国家版权局,而且一些法律允许对作品进行注册,以用于确定和区分作品的题目等目的。
创作作品的许多所有人无法寻求实施版权的法律和行政手段,特别是由于文学、音乐和表演的权利被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因此,成立集体管理组织或协会是许多国家的一种发展趋势。边些协会可以使其成员们受益于本组织在收集、管理和分配从国际上使用某成员的作品所得的版税等方面具有的行政和法律专门知识。
4. 谷歌地球是否涉及版权问题
如果确认是从谷歌及网络获得的资料,且又未得到谷歌及网络的授权,肯定属于侵权。不过,从民事角度而言,追究这种侵权责任的只能是谷歌、网络。
5. 谷歌图书馆侵权事件该怎么应对与解决
可以以侵权行为,协商不成,向法院起诉追究该网站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6. 谷歌侵权门的事件进展
权威渠道消息表示中国政府代表将在2009年10月于美国召开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发的版权保护问题与美方进行深入磋商。
与此同时,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组织了“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及和解协议研讨会”,参与维权的专家组正式成立,5名成员都是业内的权威专家、律师。该小组的维权工作将在2009年“十一”后启动。
美国方面有关谷歌数字化图书计划的听证会推迟到了2009年11月6日举行。
国家版权局已经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在法律范围内维权。据悉,中国内地很多出版社如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等已经明确授权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为其主张权利,出面与谷歌交涉,维护合法权益。
面对讨伐声谷歌选择了沉默。谷歌方面仍似乎没有改变扩张在线图书馆的意思,并且称2008年由美国作家协会与美国出版商协会曾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图书进行数字化一事达成的和解协议只在美国有效。也就是说,美国本土以外的著作权人接下来想要维权将更加不容易。
2009年12月29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称谷歌就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一事向该协会提供了一份初步清单。根据这份清单,谷歌数字图书馆共涉及中国图书8万余种。谷歌此次公布的数据是按照国际统一标准书号(ISBN)中国号段为“7”检索的数据,由于1987年以前中国没有采用ISBN,所以未包括在内。 真正完整的名单肯定比这份长,因为1987年以前中国出版的图书并未包含在此次谷歌提交的清单中。据了解,谷歌应该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搜索1987年前的相关数据,并提供给我们一份完整的名单。
截至2009年,中国文著协共有超过两千作家会员。希望更多中国作家加入文著协,通过共同协商维权,发出更大的声音。 .
7. 谷歌版权门详细事件经过
早在2001年,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布林与佩里就认为,互联网的讯息只占人类讯息的一小部分,更多知识以纸质的形式分散于世界各处,应该将它们搬到网上去。这是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最初构想。
2004年,谷歌觉得自己已有足够力量发布这一被称为网络“阿波罗”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图书馆内的图书分为全书预览、有限预览、摘录视图,用户可以免费搜索到里面的书籍,如果感兴趣,可以选择付费下载或者购买。
2004年,谷歌公司开始大量扫描图书,准备打造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过去5年,谷歌已收录全球近千万种图书。
2005年,这一计划遭到美国出版商协会及多个出版商和组织的阻击,走上诉讼的道路。出版社称,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扫描一部完整的著作,并将其存储在Google的服务器上,已经侵犯版权,美国作家协会以及出版商协会对谷歌提起了集体诉讼。2006年,这一计划在欧洲也引起官司。法国的出版商将谷歌告上法庭,另外,多个图书馆也反对谷歌的扫描计划。2008年,美国作家协会与美国出版商协会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图书进行数字化一事达成和解协议。
据国外媒体报道,纽约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陈卓光日前宣布,已初步批准谷歌同两家美国出版机构提交的修订版数字图书和解协议。法院将于2010年2月18日就此举行所谓的“公平听证会”,届时该修订协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将陈述各自观点。
“和解协议最大修订部分,是适用范围的缩小”,谷歌全球研发总监丹尼尔表示,此次谷歌提交的修订版和解协议主要针对美英澳加四国。不过,在美国进行版权登记的中国书籍,也将适用于和解协议。
2009年6月,中国文著协收到美国版权人协会等机构的通知,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涉及部分中国作者。
10月13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称,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获悉,570位权利人17922部作品在未经授权下已被谷歌扫描上网。
10月16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通过中国作家网发出《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呼吁中国作家坚决维护合法权益。
2009年10月29日,谷歌公司方面代表抵达北京协商。
2009年11月2日,谷歌、文著协双方首次正面会谈,建立正常沟通渠道。据报道,在第一次会谈中,谷歌承认“图书馆扫描计划未经包括中国作家在内的任何人授权”。
11月20日,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谈并取得一定进展。据介绍,谷歌方面代表同意在12月前提供所收录中国作家图书清单。但在是否侵权这一核心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分歧。据悉,双方将于12月进行第三次会谈。
据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介绍,在会谈中,谷歌公司的代表不承认“侵权”,而是认为扫描图书本身是种复制行为。谷歌方面表示,双方在认识上的分歧或许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同。谷歌负责图书事宜的全球研发总监丹尼尔此前也表示,所有图书的扫描只是用于搜索,且只显示摘要,不存在版权问题。
8. 谷歌侵权门的介绍
谷歌侵权门是指发生在2004年的谷歌公司(google)未经授权非法扫描570位中国作家的17922种作品上网的侵权事件内。谷歌容公司自2004年开始对图书进行大规模数字化,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全球尚存有著作权的近千万种图书收入其数字图书馆。2005年,谷歌网上图书馆因涉嫌侵权被美国出版商和美国作家协会告上法庭,经过3年诉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仍因涉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版权人的利益,遭到中国文著协及欧洲出版商联盟等其他国家相关组织的反对。2011年美国纽约法院否决了谷歌的这份和解协议。
9. 为什么说谷歌打赢了和甲骨文的版权官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甲骨文声称,谷歌在智能手机的安卓软件中使用了java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代码并侵犯了版权,API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其收购的太阳微系统公司,该公司是java技术以及APi的开发商。在为期两周的审判之后,陪审团认为,谷歌的使用属于“非侵权合理使用”。但如果甲骨文赢了呢?
假设陪审团最终的判决是甲骨文胜诉,首先将有一个财富的转移,从谷歌转移到甲骨文。接下来的审判将会集中在甲骨文的损害索赔,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陪审团是否会授予甲骨文要求赔偿的90亿美元。但如果陪审团裁定谷歌使用API包是不公平的,那么甲骨文肯定会得到一大笔赔偿。
然而,甲骨文战胜谷歌可能并不会结束Java API的诉讼,因为甲骨文认为Android代码侵犯了其著作权。毕竟,每一个智能手机装有Android软件的制造商将和谷歌一样因为侵权java API而承担责任。在手机上安装该软件需要复制该软件,而且销售手机也构成了一种拷贝。如果这些复制品是非法的,那么甲骨文可以因为侵权同时起诉三星和其他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可能同样会得到他们的赔偿。
那些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可能已经处于风险,因为他们在设计程序时使用了同样的Java API包,也就意味着他们和谷歌一样侵犯了甲骨文的著作权。拥有一个API的全部要点是允许软件开发人员使用一种通用语言来调用特定的命令并执行特定的功能。
因此,如果审判团认为谷歌侵犯了甲骨文的著作权,那么安卓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可能需要因为侵权甲骨文版权而负法律责任。
说完了开发者,手机用户是否有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每一个拥有安卓智能手机的人在每次接通电话时,也就相当于复制了安卓软件。著作权法的严格责任原则是指任何复制侵权代码的人都需要承担责任。好的,甲骨文可能不会起诉14亿拥有安卓手机的人,但谷歌的责任可能会影响到安卓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人身上,包括你。
自1992年以来,法院已经压倒性地拒绝程序接口规范中的版权声明。这些裁决与计算机行业的现行规范是一致的:可以使用其他公司的API,只要该公司用独立代码重新实现API。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软件产业蓬勃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法院的裁决和行业规范一致,允许创新的软件开发者在现有的程序和平台上建立和开发软件。
唯一的例外是甲骨文起诉谷歌,称谷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虽然大多数评论家认为Java API包是受版权保护的,但是好消息是,谷歌已经使用公平使用原则战胜了甲骨文。
10. 美最高法院判谷歌未侵权,案件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2021年4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谷歌没有违反联邦版权法,使用甲骨文的软件代码构建Android操作系统,结束了长达10多年的版权纠纷。在长达10年的法律诉讼中,谷歌曾两次被上诉法院裁定出局。周一,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2裁定甲骨文公司(Oracle)侵犯安卓(Android) Java源代码一案,BBB胜诉。美国最高法院周一裁定,谷歌并未侵犯甲骨文针对BBB针对Android软件长达十年之久的诉讼的Java源代码。
在长达十年的法律战争中,两家公司的主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谷歌在2010年作出回应,仍有7项专利和1项版权要求。到2012年,争论的焦点已经减少到只有37个Java api,包含大约11,500行代码。相比之下,Android版本总共有120到140亿行代码。api在软件行业中广泛使用,允许相互竞争的软件产品进行互操作,帮助客户降低切换成本,并降低软件初创企业的进入门槛:如果新产品与客户已经知道和使用的软件产品兼容,就更容易销售新产品。分析人士表示,如果甲骨文胜诉,它将给软件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把Java API作为版权产品会给甲骨文巨大的控制和垄断那样计划的发展,阻碍了新进入者的能力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