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是把该项版权相关权利转让出去,著作权的财产权下的权属是可以进行转专让的,转让出去之后属,就不再拥有;
许可,是权力本身还是自己的,类似于作品开白名单,权利还是归属于版权方,但是被许可人可以使用。
这些版权知识我是看了维权骑士的版权知识课程,主要是针对著作权法相关法条的讲解,还有一些案例课程,有这方面需求的可以去维权骑士看看。
❷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三种情况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三种情况,网络服务提供者是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中专介服务的提供者,网属络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时常发生,目前我国也正在加强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那么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三种情况是什么呢?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三种情况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三种情况如下:第一种,以纸质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网络的侵权,即将网上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第二种,网络对网络的侵权,即发表在一个网站上的作品被另一个网站擅自使用。网络对网络的侵权行为更多地表现为对其他网站的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犯,特别是有些商业站点,缺乏信息资源,未经授权大量摘抄新闻媒体的网络版信息,已引起许多网上媒体的关注;第三种,网络对传统媒体的侵权,即未经作者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在网站上传播而引发的纠纷。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三种情况大致为以上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在线客服。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营业务三大板块:常规知识产权、涉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黑马型企业。
❸ 那些图书版权转让
版权转让即为著作权转让。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效力确定:与商标权与专利权不同专,著作权属的转让,相关法律没有强制要求进行登记后才生效,同时《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实施条例》25条规定:与著作权人订立专有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的,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以此判断,即使著作权转让不经备案,也是可以的。
高航网知识产权小编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❹ 人民法院案例选的版权
书 名: 人民法院案例选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509314531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 元 目录
刑事
1. 隋国田滥用职权被判无罪案
2. 张春良保外就医期间脱离监管案
3. 孙全昌、孙惠昌被控故意伤害因超过追诉期限终止审理案
4. 刘望兵销售假药构成销售伪劣产品案
5. 丁福根等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
6. 王光合同诈骗案
7. 夏锡仁故意杀人案
8. 蔡克峰绑架案
9. 宋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凶自杀案
10. 李秀伯、吴仕桥抢劫案
11. 李政、侍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案
12. 梁四海盗窃案
13. 王某职务侵占案
14. 孔凡志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
15. 陶玉广、彭乐轩非法持有毒品案
民事
16. 陈燃诉徐州市新佳商业有限公司强制存包侵犯人格权纠纷案
17. 李金森诉许昌市名伦电脑网络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18. 黄秉璋、李淦林诉中国广东国际合作(集团)公司房屋使用纠纷案
19. 庄水龙诉吕素美返还不当得利案
20.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五星社区居民委员会第九居民小组诉陈清贤债权转让案
21. 连振文诉盛业虎、韦岩峰离婚后连带偿还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未被支持案
22. 闫小朝诉宋福长、魏运中买卖合同纠纷案
23. 王亚诉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酒厂、魏和芹有奖销售中奖后不履行兑奖义务请求支付奖品案
24. 王利亚诉卢氏县五交化公司、杨冬粉、薛茂生承租房屋优先购买权案
25. 祁建华诉王洪玄未依约签订房屋买卖协议被判双倍返还定金案
26. 北京强佑房地产开发公司诉邱淦青不按期支付购房款请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违约金案
27. 刘天然与徐州久隆集团有限公司因商品房销售请求赔偿纠纷案
28. 戴雪飞诉苏州华新国际公司房屋买卖预约合同定金纠纷案
29. 南京新宇房产开发有限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案
30. 北京软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王宏喜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纠纷案
31. 卢水平诉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电信合同案
32. 钱兵珍诉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蒙牛酒业有限公司销售代理合同案
33. 韩林以虚拟财产被盗为由诉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娱乐服务合同纠纷案
34. 吴广德申请宣告其子吴加洪死亡案
商事
35. 土畜产公司因原中外合作上海隆邦公司未经清算变更为内资公司,诉现有内资公司上海隆邦公司承担原公司债务,并由出具承诺函的现有内资公司的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案
36. 张庆超、王照明诉张文虎、上海宝星机械设备修造有限公司等合伙协议纠纷案
37. 国旅公司因维修、保养后的车辆在驶回途中出险诉太平洋保险公司保险理赔案
38. 中禾公司因职员过失造成财产损失诉平安保险公司保险理赔案
39.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诉福建省龙海市电力公司、福建省龙海市人民政府担保合同纠纷案
40. 马来西亚kub电力公司诉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履行独立性保函承诺案
41. 中国农业银行三峡分行猇亭支行诉宜昌市国家税务局二分局借款合同案
42. 厦门卓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厦门翥远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43. 连云港市文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连云港分行返还财产纠纷案
知识产权
44. 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等诉上海旗枪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旗枪服饰有限公司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
45. 南京雅致珠宝有限公司诉广州园艺珠宝企业有限公司通用网址及商标侵权纠纷案
特别策划:楼盘名称纠纷
46. 洋蒲耐基特实业有限公司诉徐州市嘉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开发楼盘、住宅小区和广告宣传中使用与其服务商标相似的标识构成侵权纠纷案
47. 深圳市美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诉上海龙仓置业有限公司等在开发小区门口、楼身和售楼广告上使用与其注册的不动产服务商标相似的图文标识构成侵权案
48. 深圳东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诉佛山市南海区长信房地产有限公司房地产服务商标侵权案
49. 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诉重庆天骄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商品房上使用与其在第19类可移动非金属建筑物上注册的商品商标近似的商标构成侵权被驳回案
特别策划编后补评:楼盘名称与不动产服务商标的保护
海事海商
50. 福建省工艺品厦门进出口公司因其记名提单项下货物被无单放给记名收货人诉裕利航运有限公司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无单放货纠纷案
51. 程凤英等因“冀黄渔0824”船被印度籍“爱佳”轮撞沉造成渔船全损船员全部死亡诉icl海运有限公司船舶碰撞及人身死亡损害赔偿纠纷案
行政和国家赔偿
52. 蔡留恩诉郑州市森林公安分局荥阳派出所出具行政证明案
53. 高孝廉诉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普陀分局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案
54. 上海东兆化工有限公司诉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静安分局行政处罚案
55. 马康颐诉上海市静安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房屋拆迁裁决案
56. 上海大食经营部诉上海市徐汇区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案
57. 司后军诉孟津县送庄镇人民政府行政赔偿案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著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1
开本: 大32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9315057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法律 >> 司法案例
定价:¥20.00
❺ 知识产权法案例
1、王虎与杨臣刚于2002年7月13日所签合同于签订之时合法成立并生效,其时歌曲《这样爱你》词曲已由杨臣刚创作完成且内容固定,该歌曲词曲著作权亦于当时转移,杨臣刚于签约之后是否向王虎实际交付该歌曲的词曲手稿或杨臣刚实际交付的词曲手稿是否为其本人所书写,均无碍于王虎于2002年7月13日受让取得该歌曲词曲的著作财产权。王虎于2002年7月13日前即已实际知晓歌曲《这样爱你》的词曲,王虎于受让取得该歌曲词曲的著作财产权之时已行使该权利。至2003年3月1日王虎与杨臣刚签订第二份著作权转让合同之时,杨臣刚已非歌曲《这样爱你》词曲的著作财产权人,而王虎作为真正权利人与杨臣刚对其著作财产权内容时行详细约定,并授予杨臣刚较之2002年7月13日合同更大范围的演出权等,系王虎自由处分其受让取得的著作财产权之行为,该合同亦合法有效,其中关于权利种类、转让价金、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约定如与2002年7月13日为准。王虎于2003年4月20日将其歌曲《这样爱你》词曲享有的权益全部无偿转让给太格印象公司,应属合法有效,太格印象公司由此成为歌曲《这样爱你》词曲的著作权财产权人。
2、杨臣刚于2002年11月6日与田传均签订著作转让合同时已不再是歌曲《这样爱你》词曲的著作财产权人,该转让行为应属无权处分。而该歌曲词曲的著作财产权人太格印象公司未对该无权处分行为予以追认,杨臣刚亦已无法在与田传均签订合同之后再行取得处分权,故田传均无法据此合同受让该歌曲词曲著作权。杨臣刚于2004年10月10日与广东飞乐签订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情形亦是如此,其后广东飞乐公司与田传均签订合同亦无法补正其权利瑕疵。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并无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对于作为无形财产的著作权来讲,现并无与之相关的适当公示方法及相应的公信力,在著作权曾数次转让情况下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可能发生诸多第三人均享有著作权之冲突,从而导致无法保障真正权利人的利益,亦无法保护交易安全,故田传均不能取得歌曲《这样爱你》的词曲著作权,广东飞乐公司亦不能取得该歌曲词曲的许可使用权。
❻ 优质短视频版权卖多少钱案例(30min~60min)
你好,版权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双方协商解决的。
❼ 求:关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的案例,最好是近几年的。谢谢~
Kuro被诉停止侵权—大陆首例P2P侵权案
【案例背景】
P2P可以说是继万维网之后互联网的最伟大的革命,今天几乎每个网民都在用此种方式,自由从网上下载数字音乐和电影。而据统计,通过P2P系统交换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盗版,难怪它引起了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企业、政府和版权组织的极度恐慌。2005年10月,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北京飞行网音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Kuro在内地的分公司)告上法庭,认为自己录音制作者权受到侵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这是我国大陆地区首例P2P侵权纠纷案。
【案例简介】
步升表示,飞行网所开发的Kuro软件所提供的59首歌曲录音制作者权归步升所有,Kuro在使用时并未获得授权向公众传播。 步升要求法院判令北京飞行网音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的民事责任。
法庭上,步升公司代理律师戎朝认为用户只要安装kuro软件,每月花20元钱注册成为会员,就可以到该网站上无限量地下载别人拥有版权的最新流行歌曲,被告公司自称有230万用户,他们从2001年开始对用户收费,这样算下来,他们目前的收益已经达到29.44亿元,但是这些歌曲真正的版权拥有者却浑然不知此事,更说不上有什么收益。59首歌曲的录音制作权均归原告所有,飞行网利用其中央处理器帮助用户侵权,并积极宣传、诱导用户侵权,其行为严重侵犯了步升公司的合法权益,并给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38万元的民事责任。
戎朝说取证时,我们邀请公证员在场监督,然后使用Kuro软件并进行现场注册,手机付费。在公证员的注视下,他们操作了Kuro的所有功能,使用了搜索、下载等功能。
但是,飞行网的代理律师黄晓还是对于歌曲下载过程的证据保全公证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他认为,公证是由戎朝在其办公室电脑中进行上网操作,这存在一种假上网的可能,“公证书中表明其后所附光盘是根据该公证书所列的操作步骤制作完成的,但我们根据公证书中列明的操作步骤来操作,并不能得到其所刻光盘的内容。”
戎朝则认为,进行用户注册需要飞行网的中央服务器配合,手机付费需要移动来扣费,付费完成后才能正常使用,一环扣一环,“难道说北京移动公司和公证员都参与造假不成?”
2005年9月,我国台湾曾裁定Kuro服务商涉嫌侵权,判定服务商受到三年监禁,并处罚款。此外,在2005年9月16日,步升曾在MP3侵权网络讼案中获得胜诉。
在国际上,也有P2P服务相关讼案,2005年6月,美国高院曾裁定P2P服务商必须为网上盗版活动负责,之后一些著名的P2P音乐网站先后关闭;2005年9月,澳洲法院也判定P2P服务商Kazaa涉嫌侵权,令其对软件作出修改。
1996年,台湾人陈国华和陈国雄兄弟创立了付费下载音乐网站Kuro,透过“点对点传输技术”(P2P),会员可以在网站上互相分享、下载音乐,目前,Kuro的歌曲累积到五十万首。今年9月,台湾一家法院判决kuro的服务侵犯知识产权,创始人陈国华和陈国雄兄弟每人被判三年监禁,外加300万新台币的罚款,他们的父亲,即Kuro的总裁也被判两年监禁。此外,一名用户因向Kuro提供有版权的音乐和电影文件也被判监禁四个月。
2006年9月,kuro网站开闭,在其网站上有一个声明:
Kuro作为成功运营多年的华语数字音乐网站,于2006年9月15日在台湾正式与国际唱片协会IFPI和解,同时取得了国内或者国际唱片知名业者的授权。这意味着Kuro已经彻底解决了数字音乐的版权困扰,将以全新的面貌为会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案例分析】
1.什么是P2P?
P2P是 “peer-to-peer” 的缩写,peer 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一般把P2P直接理解为“点对点”,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 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 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
2.侵权原因分析
事实上,业界关注的案件焦点不在于Kuro本身,而是其背后的P2P技术。因为,一旦Kuro被判侵权,那么所有利用P2P技术提供的服务都可能面临侵权之诉。
一方面,P2P只是网络文件的一种传输方式,服务商并不将作品上载到自己的服务器,供公众下载,而是在网民通过指令查找到其他网民的文件后,直接从其他网民的电脑中获取的。它像其他网络下载工具如网络蚂蚁、网际快车、迅雷、BT等一样,仅起到使互联网用户下载网上内容更便捷的作用。
另一方面,依靠收取软件使用费而提供不合法音乐文件下载便捷的做法,无论如何都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
第一种侵权行为是复制、移动音乐文件。只要网民按照Kuro的使用说明,将音乐文件放置到软件默认或指定目录下为Kuro识别、上传目录、同人共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
第二种可能侵权的行为是传输音乐文件给他人。Kuro网络提供的是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的音乐共享平台,其230万会员之中,相互认识的几乎没有。将音乐文件传输给陌生人,使其省去本应付出的购买正版光盘的费用,也构成了一种商业使用。
第三种可能侵权的行为就是下载他人共享之音乐文件。由于Kuro是收费软件,网民付费使用软件,这种下载就是商业使用。音乐文件之合法取得必须通过合法购买,通过非法来源取得音乐文件,当然属于侵权行为。
基于上述理由,飞行网是侵权音乐文件在Kuro通过P2P形式进行网络传播行为的组织者和最终获利者,理应承担侵权责任。
得到的启示P2P技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联盟的体制来规范,尽力避免其成为全世界群起攻击的公害。
“P2P是一个强大的新技术,使得在互联网上共享信息变得更加非常容易。而掌握这样一项技术本身就是对社会承担了一份新的责任。任何一个没有制约的,大家都可以不负责任的东西,最后都会成为社会的公害,以至于全世界都群起而攻之。既然要推广应用P2P,那首先必须让其为中国的社会承认,然后能够在世界上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要让P2P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不容易,P2P联盟至少有三个方面挑战。
(1)共享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2)共享的内容,不能够公然地侵犯法定的知识产权;
(3)P2P非常耗费带宽资源,宽带网产业链需要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方式。
世纪互联雷紫东表示认同,称保证信息的合法版权,在P2P的推广应用中,必须摆在首要位置。
要解决版权的问题,并非一点办法也没有。方法之一是,原始的服务内容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统一发布,当然前提是中央系统能有很好的版权意识。
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诉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
【案例背景】
在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对于具有高科技性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的认定具有特殊性,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对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行为的认定,实际是指对发生争议的某一计算机程序与比照物(权利明确的正版计算机程序)的对比和鉴别。
软件作品区别于一般文字或美术等作品的特异性,实践中常常表现为计算机程序的不唯一性。即两个运行结果酷似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两个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程序不相似或不完全相似,前者不一定构成侵权,而后者不一定不构成侵权。文字作品是否构成抄袭的鉴别,虽然也用对比法,但计算机程序侵权的鉴别和对比则具有不同的情况。
【案例简介】1.原被告
原告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被告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聘公司)、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一案,法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英才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道臣、刘钧,被告集聘公司、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韩培红以及被告唐桉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法院判决
(1)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侵犯涉案十一个软件著作权的涉案行为;
(2)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就涉案侵权行为在《中国计算机报》上刊登向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赔礼道歉的声明(内容须经法院核准,逾期不履行,法院将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登载本判决内容,所需费用由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担);
(3)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赔偿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一万一千元;赔偿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因本案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九千元;
(4)驳回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460.5元,由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负担4184.5元(已交纳),由集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担6276元(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交纳)。
【案例分析】集聘科技有限公司败诉的原因分析:
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原告英才公司主张权利的涉案软件是否属于我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所保护的作品,被告集聘公司、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是否侵犯了英才公司所主张的涉案软件的著作权及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问题。
1.关于原告英才公司主张权利的涉案软件是否属于我国相关法律所保护的作品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对相关程序及文档所享有的著作权应当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原告英才公司作为该公司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中11个涉案软件的独立开发者,其对涉案软件所享有的著作权应当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虽然其中的“validate.js”和“common.js”软件属于实现一般校验功能的软件,但对相关信息进行校验的方式并非唯一的表达方式,被告提出上述软件属于通用软件,不具有独创性,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的抗辩主张,依据不足,法院对此没有采纳;虽然被告集聘公司提出原告无权就经过IIS解析后的9个涉案软件代码主张相应的著作权,但原告主张涉案软件程序系由开发人员独立创作完成的,并未经过所谓的解析过程,且原告服务器上的上述9个涉案软件源程序与该公司网站上使用的相关软件源程序除文字字体、书写格式存在区别外,其内容基本相同,因此被告集聘公司的上述抗辩主张缺乏依据,法院也不予采信。
2.关于被告集聘公司、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是否侵犯了英才公司涉案软件的著作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问题。
(1)根据本案已查明的事实,被告集聘公司网站所使用的相关“validate.js”和“common.js”软件源程序与原告主张权利的涉案软件相同,而被告集聘公司的有关员工可以接触到原告涉案软件的源程序,被告集聘公司亦未提供证据证明上述软件系其自行开发完成的,因此,被告集聘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网站经营中使用上述两软件的行为侵犯了原告英才公司对上述软件所享有的著作权。
(2)关于被告集聘公司网站所使用的涉案其他9个软件源程序与原告英才公司的源程序是否同一问题。根据本案现有证据,被告集聘公司的有关员工可以接触到原告涉案软件的源程序,而自被告集聘公司网站下载的上述9个软件的源程序与原告的相关软件源程序基本相同,被告集聘公司对此亦予以认可。虽然被告集聘公司主张其网站上使用的涉案软件源程序是经过IIS解析后生成的代码,解析前的源程序系该公司自行开发的,与原告的相关源程序并不相同,但其未能说明其解析后的源程序与原告的相关源程序基本相同的合理理由,也未能说明解析导致解析前后的源程序存在多处差异的理由,因此被告集聘公司的上述主张缺乏依据,法院不予采纳。故被告集聘公司在其网站经营中使用上述9个涉案软件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对上述软件所享有的著作权。
(3)关于被告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是否侵犯了原告英才公司对涉案软件所享有的著作权,是否应对被告集聘公司的涉案行为承担连带责任问题。根据本案现有证据,被告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曾在原告英才公司任职,后被告唐桉和靳丽娟到被告集聘公司工作,但唐桉和靳丽娟作为被告集聘公司的员工,其涉案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应由其所在单位集聘公司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且原告英才公司并未提供证据证明被告郭绍波和牛文芳为被告集聘公司的员工,亦未提供证据证明郭绍波和牛文芳实施了涉案侵权行为,故原告关于被告唐桉、郭绍波、靳丽娟、牛文芳与集聘公司共同侵犯了原告对涉案软件所享有的著作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得到的启示:1.主观上杜绝侵权意识,认清侵权后果的严重性
本案中集聘公司的行为存在主观故意,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将其他人开发的程序(系统)的源代码拿来只作些许变动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都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能从这种侵权行为中得到长久的利益。事实表明,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诸多的麻烦。
2.如何保护自己的软件免受侵权
计算机软件的所有权人应该在软件开发出来后及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保护和避免发生纠纷:
(1)软件著作权登记
通过登记机构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产品。
在发生软件著作权争议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主张软件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的前提。
在进行软件版权贸易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作为权利证明,有利于交易的顺利完成。同时,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将使您的软件作品价值倍增。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您软件编程水平的客观反映,国家权威部门对您编程能力的认可将使您在求职应聘时更加自信。
(2)采取措施保护软件技术秘密
软件所有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自己的软件进行保护,具体措施有注册序列号、试用期时间限制、功能限制以及注册文件限制等等。
(3)许可使用
在软件转让给其组织或者个人使用时要签订较严密的合同。
1.主观上杜绝侵权意识,认清侵权后果的严重性
本案中集聘公司的行为存在主观故意,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将其他人开发的程序(系统)的源代码拿来只作些许变动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都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能从这种侵权行为中得到长久的利益。事实表明,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诸多的麻烦。
2.如何保护自己的软件免受侵权
计算机软件的所有权人应该在软件开发出来后及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保护和避免发生纠纷:
(1)软件著作权登记
通过登记机构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产品。
在发生软件著作权争议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主张软件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的前提。
在进行软件版权贸易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作为权利证明,有利于交易的顺利完成。同时,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将使您的软件作品价值倍增。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您软件编程水平的客观反映,国家权威部门对您编程能力的认可将使您在求职应聘时更加自信。
(2)采取措施保护软件技术秘密
软件所有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自己的软件进行保护,具体措施有注册序列号、试用期时间限制、功能限制以及注册文件限制等等。
(3)许可使用
在软件转让给其组织或者个人使用时要签订较严密的合同。
❽ 《神探狄仁杰》第一部剧本著作权确权纠纷案
一、案例概述:
代理律师:李志勇、杨柳
委托人:原告——东阳荣煊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审理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级:一、二审
裁判结果:支持原告诉讼请求。
二、关键词及理论问题:
受委托创作作品的著作归属
三、案例背景资料:
2002年5月10日,太原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第七创作室(简称第七创作室)与钱某签署了一份《协议书》。该协议主要内容有:钱某为第七工作室创作以唐代人物狄仁杰断案为题材的25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武则于四大奇案》(暂定名),剧本著作权归第七创作室所有。
2011年10月,太原电视台出具证明陈述:第七创作室系张文玲挂靠太原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成立的创作机构,该机构资金完全由张文玲个人投入,一切责任也由张文玲个人承担。
2002年12月11日,第七创作室与C公司签订《剧本版权转让协议书》,约定剧本《武则天四大奇案》全部版权(包括著作权、改编权、拍摄权以及开发制作其他任何衍生产品的版权)归C公司所有。2006年12月5日,C公司与东阳荣煊公司签订《剧本版权转让协议书》,约定剧本《武则天四大奇案》全部版权(包括著作权、改编权、拍摄权以及开发制作其他任何衍生产品的版权)归东阳荣煊公司所有。
2011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部《剧名变更证明》,证明《武则天四大奇案》为原文艺中心影视部参与监制、使用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制作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曾用名。
2004年,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C公司联合拍摄完成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上映。
四、争议焦点及法律问题:
1.剧本转让合同对剧本确权案件的影响
2.委托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3.经常居住地的确认
五、我方代理意见:
律师点评:本案实际涉及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1.受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著作权法》第17条:“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第七创作室与钱某签署的《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剧本版权归第七创作室所有。
第七创作室与C公司签署《剧本版权转让协议书》,C公司又与原告签署《剧本版权转让协议书》,上述转让协议均合法有效,因此原告是电视剧剧本《武则天四大奇案》的著作权人。该剧在发行放映阶段,由于市场营销的需要改名为《神探狄仁杰》,即《神探狄仁杰》(第一部)。
鉴于《神探狄仁杰》(第一部)良好的播出效果,2004年及2006年,原告分别合法受让了与《神探狄仁杰》(第一部)之人物及故事情节均具备连续性的作品即《神探狄仁杰》(第二部)及《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剧本的著作权,成为《神探狄仁杰》(第二部)及《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剧本的合法著作权人。
2.案件管辖权
根据钱某提供的无锡影视基地出具的证明材料,只能表明其在该基地从事过电视拍摄工作,没有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居住处所,不能证明其在该处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由于电视剧拍摄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短期性和和流动性,很难确定钱某一直在此处工作居住。
六、法院判决
【(2011)朝民初字第16570号】确认剧本《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的著作权归东阳荣煊影视公司所有。
钱某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审法院认定事实基本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执行律师——李志勇
❾ 中国那些电影剧本版权是在网站上交易成功的是在哪个网站交易的
电影交易就是电影版权交易,如果你是个人你把你的电影发到优酷什么的看的人多了。就有人买你的版权。做成电影。如果你在公司版权也是归公司所有。公司可以授权给迅雷等一起赚钱。在发表前一定要申请版权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