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版权所有请勿拍照

版权所有请勿拍照

发布时间:2021-07-26 08:05:29

『壹』 十三个禁止拍照的地方为什么禁止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里,但大致上,禁止拍照的原因只有如下几个:

一、宗教或风俗因素
二、对文物物品的保护,尤其涉及到了安全条例和仿制、感光受损影响等。
三、非公共场所的私人规定(譬如商场、餐厅等地,其不属于公共场所,而属于场地经营者)
四、相关单位和事件的保密性,譬如刑事案件或军事行为
五、版权保护,譬如某件商品或收藏品的全权所有权(这个就较为复杂了,即涉及私人又涉及文物保护)
六、对特殊物种的保护行为,譬如动物园的夜行动物馆。如果因为拍照导致动物受惊乃至死亡,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
大致就这些吧,文物涉及的较多,这涉及到了颜料褪色和腐败程度的问题。就像你用的电灯开关闸盒一样,一直开着或关着灯,闸盒不会有磨损,但开关次数太多了,闸盒就坏的快了
==================
除此之外,由于迷信之类的问题,很多人相信在不吉利的地方拍照,会拍到不该拍到的东西,也就是至今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但说实话,凶杀现场之类的必须有法医勘察现场并拍照,但迄今为止未发现有相关职业流出类似的照片。

所以,相对只是吓人更多一些……(北京小西天以前是乱坟岗,现在那里到处都是楼房,没见哪个自拍的说拍到什么不该见的啊)

『贰』 整个图片上有水印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怎么去除

没办法去除。

『叁』 版权所有,请勿盗用什么意思

就是说人家有版权了,你盗用版权是违法行为。

版权(英文名称:right)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

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 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1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14)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5)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6)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8)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9)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以上第(1)至第(11)项行为,侵权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第(12)项至第(19)项行为,侵权人除了承担上述民事责任外,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在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等合同中,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

『肆』 演唱会一般禁止拍照摄像,那么粉丝们私拍的照片版权归谁

明星粉丝的照片或录像自己收藏是可以的,这个版权归粉丝,明星嘛,娱乐大众,连别人是收藏你的照片都不行,那还靠什么吃饭啊但是,如果特意买卖明星的照片或录像,是法律不允许的!!!!!!!

『伍』 请勿拍照英语

No photos!

『陆』 为什么很多古迹禁止拍照,尤其是不可以用闪光灯

博物馆不准拍照 原来是中国特有

“在巴黎卢浮宫,参观者可以与‘蒙娜丽莎’合影,可为什么在我们的博物馆,参观者跟‘司母戊鼎’合影就不行?”昨天上午,在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炮轰不少博物馆“禁止拍照”等不合理规定,痛陈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弊病。

童明康指出,我国博物馆的不少规章制度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有些制度今天看来,缺乏合理性,但一直没有做相应的改变。博物馆禁止拍照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文物和保护版权,但童明康以巴黎卢浮宫为例说,卢浮宫从来都没有禁止参观者拍照,因为他们曾经做过实验,用闪光灯几十万次对文物进行照射,其破坏程度几乎为零。但在我国有些博物馆,一旦发现有游客拍照就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撕人家的胶卷,还甚至有“严禁触摸玻璃”的荒唐规定,直接影响了观众的热情。“连拍照都不让,服务到位吗?”童明康指出,博物馆再不能用保护文物、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的托辞,拒绝游客的合理要求。

童明康说,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有的省馆,七八年都没开放过一次,甚至连临时的展览都不搞,怎么对得鹉伤叭恕保俊安┪锕菀�晕锶∪耍�夏靡恍┳玖拥母粗破泛��耍�芩闶钦嬲�牟┪锕萋稹保恳恍┎┪锕莸恼构裆嫌檬忠幻��窈竦囊徊慊页荆�澳训懒�蛏ㄎ郎�那�济挥新穑课铱粗饕��蚴欠�窭砟畹娜笔А薄#ㄊ迪吧�炀?记者张演钦 魏辉 通讯员蔡锦明)

博物馆不准拍照的“中国特色”

2005-05-20 08:17:11 来源:南方日报 周虎城

“中国特色”论和国情论一样,常常成为一些人行事的理由。这理由看起来是那么的充分,隐隐还透着“高大全”的味道。不过咱得辩证地看,有些所谓的特色倒真的已然落伍了,非但站不住任何脚,还让人颇觉有些蛮横,不扫一扫,总是难得清爽。

记得刚到广州之时,单位组织一日游,我有幸第一次现场浏览了著名的黄埔军校,也在外面拍了不少好照片。但在校内的文武陈列厅,我极想和黄埔军校校长与政治部主任二位的雕像合影,却被无情地拒绝了。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拒绝,任何一个去过博物馆又想留此存照的人恐怕都少不了被拒绝的经历。据说博物馆禁止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文物和保护版权,不过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的说法,却也不成立——在巴黎卢浮宫,参观者大可与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合影。(见羊城晚报5月17日)

由此恍然大悟:原来博物馆不准拍照是咱们中国特有的,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童副局长一语中的:不准拍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最高一级的主管领导这样痛陈,想来这次并没有护短。

可惜,这些“中国特色”不独存于博物馆业中,机场、电信、石油、铁路等各垄断、半垄断、伪竞争行业尚处处可见。从国外打越洋长途回来比咱自己打国内长途还便宜,在机场吃顿快餐价钱吓死老农,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我行我素,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票价上浮……相关部门的官员们每每在遇到关于这些问题的质询时,总是会拿咱们国家如何如何,要考虑到中国特色和基本国情等理由搪塞。可问题是:这究竟真的是老百姓喜欢的中国特色?或者,什么才算是中国特色?

有人将上述问题的症结归结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认为这是完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成本。听起来仿佛挺对,可为什么一定要不合理才成其为“中国特色”?

显然,这只是借口。“中国特色”不过是某些部门、某些人借口生财,借此不思改革或者进行假改革的屏障而已。不合理就是不合理,该革除就是该革除,这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原本也不存在,其中不少还是既得利益者和将得利益者们打着改革的旗号生下来的“蛋”。

文明不分高低,但你首先得是文明。文明是有底线的,塔利班炸掉巴米扬大佛就绝对不是什么文明的表现。当然,我们身处现代社会,讲的是现代文明、当代文明。蛮荒时代的某些行为在今天看来,许多是违背基本人权价值的,但在当时却也文明。然而“中国特色”岂能拿过往的那些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我们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特色”就应当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如此的“中国特色”才不至于令人蒙羞。

换句话而言,某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其实远已背离了文明的初衷。或许,在改革进程中,有时非得交些学费,但这种学费如果能够不交却故意交,能够少交而有意多交,能够不再交而装傻继续交,然后以国情论、以中国特色来当遮羞布,就实在太不厚道了。依我来看,这种所谓的“中国特色”要不得,当真该扫一扫了。

文物景点为何“禁止拍照”?

http://eladies.sina.com.cn/travel/media/chinatourism990304.html

主持人语:许多读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对文物景点
禁止拍照的问题不很理解。本期“圆桌会议”就此展开话
题——

主持人●董宇璐

张璇
(女,中国新闻学院学生)

我去过许多文物景点,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
牌子,有时感觉大老远跑去,不能拍点照片作纪念,挺遗
憾的。开始,对这种规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
触摸文物,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后来,听说是拍照
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大概这是不许拍照的主要原因吧。
我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想点什么办法,让大家既能拍到照片,
又不让文物受到破坏两全其美最好。因为,通过广大旅游
者的照片,对咱们的文物景点也是一种宣传,有利于弘扬
民族文化。

柴小明

(男,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

国家文物局于199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
片拍摄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
作了六项明文规定。1999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将颁布关
于文物影视、照片拍摄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实,对于文
物,国家文物局只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宏观管理,具体的管
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单位在不违反国家统一法规的情况
下,根据文物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就说禁止拍照这个问
题吧,我们只在大范围作出规定,比如书画、丝织品、壁
画、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原
则上不得拍摄。但不可能具体规定哪个文物点能拍,哪个
文物点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当然,不用闪光灯,也许对文物不会造成损坏,但也
不敢说不用闪光灯就绝对让拍。可能有的文物景点有一些
特殊情况,关系到版权和资料方面的问题。

毕建宇

(男,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文物处馆员)

80年代,有外国人到故宫拍照,为方便拍摄,到处钉
钉子。后来,这事儿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1984年,文化
部颁布《关于使用文物古迹拍摄电影、电视故事片的暂行
规定》的通知。虽然主要针对影视拍摄,但事实上,我国
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
、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因此,
一般禁止拍照。

吴世康

(男,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教授)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
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
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
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
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
、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
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
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
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
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马继奋

(男,上海博物馆开放部主任)

我们博物馆有的展厅做出禁止拍照的规定,主要因为
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版权方面考虑。因为有的临时
展厅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我们博物馆的陈
列形式都是馆内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付出了劳动。如果
拍下照片,被别的单位、个人模仿就损害了我们的利益。
第二,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字画、丝绸等文物很容易
受闪光灯光波的破坏。第三,从安全的目的出发。有人完
整拍下展厅的方位、结构,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
条件。第四,为了保证参观环境。有人为拍照会让别人挪
一挪,让一让,还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时间,也会给别人带
来不便。

当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
不易受光照损坏的展品,都是允许拍照的。不许拍照的个
别文物,如果参观者不使用闪光灯,我们一般也不干涉。
其实,参观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图片资料的话,我们
博物馆制有精美的画册,其它博物馆一般也都有。

许超

(男,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

大家参观的文物和文物景点,都是清朝以前建成的。
对于文物本身来说,本应是版权保护的客体,(版权:作
者或出版者对作品享有的出版或作别种处置的权利。——
本刊注),但这些文物的创作者去世已久,超过了规定的
50年,因此已不受版权保护。

文物景点禁止拍照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出于保护
的目的等。但如果说是因版权问题是说不通的。哪怕是一
些被私人收藏的文物,收藏者拥有文物,但不拥有文物的
版权。收藏者对文物有其它的许多权力,但与版权无关。

沈越

(男,医师、摄影爱好者)

我去过一些寺庙,很多都不让拍照,可能与宗教信仰
有关,可能也有一些迷信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偷
拍就偷拍,或者捐点香火钱,有的大师见我心诚就让拍了。
去其它一些文物景点游览,也有禁止拍照的规定。这是因
为闪光灯破坏文物的原因,比如敦煌的壁画等等。但我认
为应该将“禁止拍照”改为“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因
为,现在胶片很先进,不用闪光灯也能拍出照片。如果谁
在明知破坏文物的情况下仍我行我素,我觉得采取罚款等
措施都不为过。但如果不用闪光灯,不影响文物就不应干
涉。

附: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包括书画、丝织品、壁画
、漆木器等),原则上不得拍摄,而由文物部门提供有关
资料或照片。特殊需要拍摄的,经过审批应一律使用冷光
灯。

——摘自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片拍摄
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条。

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及已公开开放的文物古迹,除规定
不得摄影的外,应允许一般中外参观旅游者拍摄,严禁乱
收费用。

——摘自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片拍摄
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六条

主持人语:

在记者结束采访之后,有两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合
理、完整的答案。如果不允许拍照是由于闪光灯对文物有
破坏的话,为什么有的游客不用闪光灯,也不让拍照?而
另一方面,有的文物景点,在禁止拍照的规定下,为什么
游人给钱就让拍了呢?

欢迎读者和有关专家来信来稿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图片说明:

1.这样的文物、宗教景点内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是
严格禁止摄影的。

2.同是文物、宗教景点,在泰国的许多地方却可以随
意拍照。此照摄于泰国某佛寺内。

3.法国卢浮宫内可以随意拍照,但不能使用三角架。

(北京全景图片有限公司供图)

2005-09-14 17:43:29: Daisy (上海)
真详细啊,呵呵我好自己的看看

2005-09-15 20:08:49: 无聊的头
我国的博物馆其实就是政府的私家收藏馆。

还有一个很可笑的事例,往往庙门的正门(中门)平常都是紧闭的,只有某某高级别政界大佬到场才能打开。

2005-09-15 22:29:16: 艾玛 want embrace
但某些中国画怕是真的不适合多见光的吧
也许颜料的材料不同

2005-09-25 02:37:20: migo (上海)
在仔细欣赏一件东西的时候,的确不喜欢闪光灯此起彼伏。

2005-09-26 12:08:03: Daisy (上海)
估计数码相机不会出现闪烁问题,
但不准拍照,可能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思.

2005-09-28 12:31:55: 透明河马 (上海)
闪光灯到底对画有没有影响?

对雕塑肯定是没有滴!

那么为什么不开闪光灯也不行?!

可能还是知识产权的原因,博物馆出画册是要收费的。

2005-09-29 15:38:27: JJ (San Francisco/Bay Area)
嗯,这个。。。不准拍照并不是中国特色。很多美术馆,包括纽约打赌会,巴黎朋陪都,罗浮宫,都是可以拍,但是不能用闪光灯。有些展厅,尤其是如果是新人展览,有版权问题的,根本连拍照都不许。很多现代美术管,比如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在很多现代展上都不许拍照。主要分别在于作者是否健在。好像。如果健在,就有版权问题,会禁止拍照。

2005-10-13 09:33:18: 丫丫丫
看了全部文章,觉得不准拍照的原因就只有一个:有些文物是不能用闪光灯的。如此而己,至于博物馆什么的不让拍照,我想有另有以下原因:
1、维护不存在的“权威”,这些博物馆并不是以人为人,你去参观不是你在享受服务,而是它对你的施舍,照相只是“高级顾客”才能享用是理所当然了。
2、游客不会照,有些人去博物馆不是去观赏,而是去那里拍照,欲从这方面来抬高身价。把其它游客的心情都破坏掉了。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有时还真觉得禁止照相的好。
3、博物馆还想以其它方式牟利,照相可能会损害到这些利益。如不准你照相一些相册你就会买下来,让你照了我这些东西还能卖给谁啊?

2005-10-14 09:44:16: christopher (佛山)
美术馆,博物馆总得有个氛围吧,老是劈劈扒扒的,合影什么的,不好.

2005-10-22 10:40:48: welleschan (上海)
不能拍很不舒服,当你看到那么灵的艺术品,我只有偷拍。美术馆比博物馆更严厉,上次法国51件珍品防范得最厉害,都没偷拍成。
不过关键看展览的客体,闪光灯可能会影响纸画一类,但不开闪光灯应该没问题,还是不能拍,不知什么时候能改善。

2005-10-23 18:59:02: Bene Wu
闪光灯会对一些文物造成损坏

2005-11-05 16:13:19: popm (北京)
强光会加速纸张的老化

2005-11-06 09:29:04: 其内问 (上海)
我在的外国就不能随便拍摄
拍摄前需要经过manager同意。。

2006-01-05 22:18:39: 脸盆妹妹 (上海)
偶不喜欢用闪光灯。
不过,好像偶也很少看展览。:)

2006-01-05 23:18:26: 藏青色的puma灯芯绒 (上海)
是不是因为有专著权呢?

2006-01-06 20:40:32: 会唱歌的鲸鱼
如果每个展览每家博物馆都有详尽的资料,价格合理的图版书籍我才不费劲自己去拍呢.买本回家不就的了?几年前去西安碑林,看到昭陵六骏我想找本带全部图的画册都没有!明信片也没有!浮雕啊!还不许拍照!我眼含热泪看了良久还是的走啊~我的最爱~~

2006-01-06 21:02:14: 非鱼 (阿拉巴马)
相对的,英国比利时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也是禁止的。

2006-01-08 23:17:20: KeNJi (广州)
很多文物博物馆都不许拍~但是文物的作者都仙去N年了~应该不存在什么版权的问题吧!!!

『柒』 版权所有,请勿盗用什么意思

您好:
就是说人家有版权了,你盗用版权是违法行为。

版权(英文名称:right)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

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 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1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14)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5)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6)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8)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9)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以上第(1)至第(11)项行为,侵权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第(12)项至第(19)项行为,侵权人除了承担上述民事责任外,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在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等合同中,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

『捌』 一些文物景点为什么禁止拍照

严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简单,一般来说: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闪光灯等使文物及自然资源受损,
三是出于版权及文物安全考虑,不允许拍照。

博物馆有的展厅做出禁止拍照的规定,主要因为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版权方面考虑。因为有的临时展厅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馆的陈列形式都是馆内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付出了劳动。如果拍下照片,被别的单位、个人模仿就损害了该馆的利益。第二,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字画、丝绸等文物很容易受闪光灯光波的破坏。第三,从安全的目的出发。有人完整拍下展厅的方位、结构,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条件。第四,为了保证参观环境。有人为拍照会让别人挪一挪,让一让,还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时间,也会给别人带来不便。 当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损坏的展品,都是允许拍照的。不许拍照的个别文物,如果参观者不使用闪光灯,一般也不干涉。其实,参观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图片资料的话,许多博物馆制有精美的画册,其它博物馆一般也都有。

许多文物景点,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时感觉大老远跑去,不能拍点照片作纪念,挺遗憾的。有许多朋友对这种规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触摸文物,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有些地方不许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事实上,我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1999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将颁布关于文物影视、照片拍摄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实,对于文物,国家文物局只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宏观管理,具体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单位在不违反国家统一法规的情况下,根据文物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就说禁止拍照这个问题吧,国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围作出规定,比如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原则上不得拍摄。但不可能具体规定哪个文物点能拍,哪个文物点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当然,不用闪光灯,也许对文物不会造成损坏,但也不敢说不用闪光灯就绝对让拍。可能有的文物景点有一些特殊情况,关系到版权和资料方面的问题。

『玖』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是什么意思啊。要是转载了会怎么样

zhe话在法律上主要来是为了维护,原创作者自的利益,比如说你写了一本书,点击率挺高某一网站就和你签约了,给据合同的不同,有时候你把整本书的版权都卖给了这个网站,也有的合同你和网站共同持有这本书的版权。你的书点击率高其它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未经过你和你签约的网站允许私自将你的书转载到它的网站上,这在法律上就构成了侵权。其它网站转载了你的书,网友找这本书就有可能不去你签约的网站,这样你签约的网站点击率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起诉非法转载的网站。

『拾』 一些文物景点为什么禁止拍照

严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简单,一般来说: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闪光灯等使文物及自然资源受损,
三是出于版权及文物安全考虑,不允许拍照。

博物馆有的展厅做出禁止拍照的规定,主要因为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版权方面考虑。因为有的临时展厅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馆的陈列形式都是馆内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付出了劳动。如果拍下照片,被别的单位、个人模仿就损害了该馆的利益。第二,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字画、丝绸等文物很容易受闪光灯光波的破坏。第三,从安全的目的出发。有人完整拍下展厅的方位、结构,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条件。第四,为了保证参观环境。有人为拍照会让别人挪一挪,让一让,还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时间,也会给别人带来不便。 当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损坏的展品,都是允许拍照的。不许拍照的个别文物,如果参观者不使用闪光灯,一般也不干涉。其实,参观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图片资料的话,许多博物馆制有精美的画册,其它博物馆一般也都有。

许多文物景点,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时感觉大老远跑去,不能拍点照片作纪念,挺遗憾的。有许多朋友对这种规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触摸文物,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有些地方不许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事实上,我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1999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将颁布关于文物影视、照片拍摄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实,对于文物,国家文物局只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宏观管理,具体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单位在不违反国家统一法规的情况下,根据文物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就说禁止拍照这个问题吧,国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围作出规定,比如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原则上不得拍摄。但不可能具体规定哪个文物点能拍,哪个文物点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当然,不用闪光灯,也许对文物不会造成损坏,但也不敢说不用闪光灯就绝对让拍。可能有的文物景点有一些特殊情况,关系到版权和资料方面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版权所有请勿拍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