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后来会出台农村农民自愿退出土地宅基地山林承包使用权的补偿政策吗
2017年农复村偷尝退出宅基地的补偿制政策各地标准不一。
例如山东平度市出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办法规定:“单户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对原宅基地上建筑物拆除复耕,经验收后,按复耕面积给予复耕者补助,补助标准为20元/平方米。全部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自宅基地拆除复耕验收合格之日起24个月内在平度市行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享受每户1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货币补助。
㈡ 农民自己没有能力去耕种自己的土地,因此自愿永久性退出土地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桥西村,政府征收集体土地应该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应程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经正当程序土地被村委会违法的事实非常普遍。在此情况下,村民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应该启动司法程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案便是一起村委会未经全体村民同意,将属于集体财产的土地违法贱卖给开发商。但是村民对此毫不知情。根据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 十四)条规定:明确了依法治国要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要求政府机构、践行、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健全行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责任追究制度; 也应该严格落实十九大的精神并加以认真践行落实,损害村民利益的行为,要将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该条明确规定,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应当告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并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从而可知,征地前的告知义务是强制义务。在当下严打贪污腐败,对公务人员工作进行严格要求的新形势下,同时也为广大村官敲响警钟,同时还桥西村民一个公道,让其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权和国家给予正当利益。导致绝大部分村民对多次征地事宜一无所知。桥头镇桥西村书记与村长,村干部一手遮天!违法贱卖土地,百姓生计谁来管!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没有经过村民同意下被征地。村民代表也没有经过推选被否认!永嘉县桥头镇人民政府非法征地。要求纪委和人民检察院追查...
㈢ 自愿退出宅基地你会选择有偿退出自己的宅基地吗
目前,部分地区在试点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但很多人并不愿退出,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农民为什么不愿退出?农村宅基地除了作为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日常居住场所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农民去好好的利用的呢?农民不愿意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农村宅基地的价值
1、农村宅基地可永久使用。在城市买的商品房的使用期只有70年,而宅基地的使用权是永久的(只要宅基上的房子不灭失,城市户口的继承人也可通过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2、农村宅基地可以在村集体内部进行转让。国家明确规定:不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但如果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是可以转让的:(1)转让人与受让人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经济组织同意;(3)宅基地使用权与合法建造的住房一并转让。(4)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3、退出宅基地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偿。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发展,也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市里落户定居。那么,自愿在城市里落户,并自愿退出所拥有的农村宅基地的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金,补偿具体金额与当地经济水平有关。如安徽宁国就规定,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今后不再重新申请宅基地的,对于法定范围内的面积,每亩补助4万元至6万元;超出部分,按照每亩2万元至3万元予以补助。
4、农村住房可以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目前我国已在部分地区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图解: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怎么贷? - 土流网
二、农民不愿退出的原因
1、农民出于对农村的感情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在农村,从开始的土坯房子到后来的砖瓦房,大部分农民为了有个舒适的家可以说是奋斗了大半辈子。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突然说让退出宅基地,村民对于自己辛苦建起的家园会有非常浓厚的不舍之情。
2、一部分村民是考虑自己的后代。
只要户口在农村,农民就能免费使用宅基地,农民的后代也是如此,只要不把户口迁出农村就可使用宅基地。一旦退出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没法再享受这份福利了。考虑到这一方面,村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3、宅基地的升值空间很大。
在农村,大家都知道,现在申请宅基地非常困难。目前国家也在部分地区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意味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同国有建设用地一样直接进入土地市场进行市场化的有偿使用。另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也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说明农村土地会越来越值钱。留着宅基地,以后不管是拆迁,还是农村社区改建,补偿的费用可能比现在退出补偿要高,所以村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4、村民是为自己老了考虑。
(1)进城买房的村民多半是为自己孩子买的,孩子没结婚还好说,要是孩子结婚后,两代或者三代人生活在一百平方左右的空间里,总归是不方便。
(2)村民年龄大了无法外出打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又高,不如在农村生活。
(3)农村的空气比较新鲜,阳光比较充足,想要晒衣服被子等干啥也比较方便。
(4)农村地方比较宽敞,老了可以在家种种菜养养家禽之类的,纯天然无添加的菜吃着也会比较安全。
(5)很多农民的亲人朋友都住一起,没事串串门,大家一起玩也比较自在。
(6)农民考虑到老了有地方落脚,所以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㈣ 农村土地和宅基地自愿退出可以吗
农村土地和宅基地自愿退出当然是可以的,
按照相关的政策,还可以拿到一定的补偿。
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标准,可以向当地乡镇政府咨询。
㈤ 农民永久退出土地怎么补偿
2015年时,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农村改革试验区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偿退出方式分两种:
一是永久退出土地承包权,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交还村社集体后,流转给大户统一经营。这就是等于彻底放弃土地了,以后土地不会再和你有一点关系。
二是长期退出土地承包权,有的农民采用“折中”办法,不直接退地,但将土地剩余承包期限内的经营权“一次性”转让给农业大户。这和土地流转差不多,只是一直流转到土地承包截至的年限,不用流转一年或者三年。
那么,有偿退出农民能得到多少钱?
目前,对于有偿退出到底给多少钱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定,不过已经有农村开始尝试了,比如四川龙门村永久退出按每亩每年1000元,补偿30年,也就是3万元/亩。长期退出每亩每年850元,补偿14年。也有些地区,永久退出的价格出到了5万。
不管多少钱,很多有土地的农户仍然忧心,因为虽然好像退出土地拿到了眼前的几万块的利益,但这也意味着以后将失去了土地的收入来源。如果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就造成了许多人对土地仍是进退两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土地的利益到底该归谁?
其实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搞土地改革,目的不是针对土地本身,而是要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土地释放出来,让土地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那么,谁能承担这个职责,发挥这个作用?就是新型经营主体,即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土地入股,即经营主体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与农户合作。
对经营主体来说:一是可以降低流转土地的成本,从而节省资金,把资金用于更有效的地方;二是将农户纳入产业,成为带动农户共同致富的典型,有利于申报补贴及成为地方政府重视的企业。
对农户来说:加入经营主体后,享受经营主体的利益分红,也能取得长久的收益,有效解决了土地退不退出问题
㈥ 农村自愿退出土地有没有补偿
承包期内,农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具体的可以向发包方提出申请。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㈦ 农民自愿退出土地,相应的补偿会有吗
对于居住在城市并长期在城市工作的农民来说,农村地区不是很重要。从长远来看,它不能带来经济利益,但却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宣布了“鼓励农民自愿收回土地”的口号,并已开始在试点地区实施。
国家在2015年宣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并在允许条件的地方,假设将在该城市定居的农民的土地合同权利安全地从试点计划中撤消,即“农民自愿撤离土地的机制”。根据示范区域内国家的当前情况,土地的有偿出口可分为农舍出口和承包土地收回,承包土地的出口分为长期和永久出口。区域性和长期性的补偿标准不同,前者补偿标准高,最高补偿标准为每亩10万元。
㈧ 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怎么补偿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可以获得合理补偿,但是应当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由上可知,承包法只说了可以获得补偿,但对于具体怎么补偿,并无明确规定,所以怎么补偿由承包方和发包方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