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所有权为什么不可以质押
因为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能进行交易,所以不能质押。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土地所有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和处分土地,并从土地上获得利益的权利。一般来说,土地所有权属于财产所有权的范畴。但是土地所有权相对于一般财产所有权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主体的特定性
2、交易的禁止性
3、权属的稳定性
4、权能的分离性。
土地所有权内容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同时对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行使权利有三条重要的限制:
1、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行使权利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
2、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不得违反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3、土地所有权禁止交易。
(1)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质押物扩展阅读:
我国土地所有权的法律特征有以下几点:
1、土地所有权是一项专有权,其权利主体的特定性。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国家或农民集体,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享有土地所有权。这是由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2、交易的限制性。《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显然,土地所有权的买卖、赠与、互易和以土地所有权作为投资,均属非法,在民法上应视作无效。
3、权属的稳定性。由于主体的特定性和交易的限制性,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除《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的土地实行征用”以外,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状态不能改变。
4、权能的分离性。土地所有权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是一种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在土地所有权高度稳定的情况下,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法律需要将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权形态并且能够交易。
因此,现代物权法观念已由近代物权法的以“所有为中心”转化为以“利用为中心”。
5、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即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性,就是说一块土地只能有一个所有者,不能同时有多个所有者。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垄断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从自己个人意志的领域”。
6、土地所有权的追及力。土地为他人非法占有时,无论转入何人或何单位控制,所有权人都可以向他主张权利。
Ⅱ 城市土地使用权能不能作为抵押财产
以划拨、租赁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必须附同地上建筑物一并设定抵押;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单独设定抵押。
Ⅲ 建设用地使用权能作为抵押物么
当然可以,一般开发商都会抵押给银行贷款的
依照物权法第180条和第182条的规定,债务人或者回第三人有权处答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现有的建筑物一并抵押,抵押人未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建筑物视为一并抵押。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抵押人仍然有权依法对该土地进行开发,建造建筑物。那么,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是否属于抵押财产?需要拍卖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应当如何处理这些新增的建筑物?本条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了特别规定。
对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由于其不在抵押合同约定的抵押财产的范围内,因此不属于抵押财产。
为了实现抵押权,需要处分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如果该土地上已存在建筑物,一般来讲,只有将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才能实现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实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实践中要遵循“房随地走”的原则。因此,本条规定,处分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虽然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仍可以将其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处分后,由于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处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没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只能作为普通债权人行使权利。
Ⅳ 土地所有权可以作抵押,但土地使用权不可以作抵押对还是错
错。土地所有权不能抵押,使用权可以。在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在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个人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Ⅳ 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有哪些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184条的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据此,法律法规对于能够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是有一定的限制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在接受抵押物时一定要注意该财产是否是法律法规禁止作为抵押物的财产。
Ⅵ 借款人的土地所有权不能作抵押,为什么呢
因为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个人。在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在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个人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法律提示】 根据《物权法》第184条关于不得抵押的财产的规定,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土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目前,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可以抵押。集体所有土地分为农用地和用地,一般不允许抵押。如果允许土地所有权抵押,实现抵押权后,必然带来土地所有权归属的改变,从而违反《宪法》和法律关于我国土地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规定。 所以根据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不得进行抵押来担保合同的履行。
Ⅶ 下列财产中,不能够作为抵押物的财产为( )
应当是b和e。
因为《担保法》规定:
第三十七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Ⅷ 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有哪些
有些财产法律规定严禁作抵押物,担保法就明确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白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Ⅸ 哪些财产不可作为质押的标的,哪些财产不可作为质押的
首先要充分理解“质押”的内在含义。
质押是指在质押日期起,财产在谁的手里。一旦质押产生,质权人就有把财产拖走的权利,而质押人无权拒绝,只要质押人不按时履约,被拖走的财产就要被处理(拍卖、变卖、折价处理等)。这跟抵押是相反的,抵押是财产暂时在抵押人手里,期限一到,一旦抵押人没有履约,抵押标的物就要被处理(拍卖、变卖、折价处理等)。
所以凡是质押的财产标的物,一定具有下列特征:
1、质押的财产标的物一定是动产,绝对不是不动产;
2、质押的财产标的物一定没有权利瑕疵;
3、质押的财产标的物一定是自然人或者法人私有,而非国家或集体公有。
故而像房产、国家所有的地产、国家所有的地皮、土地、林地、耕地、山地、森林等国有资产不可能被质押。只有私有的动产才能被质押,如汽车、私人飞机、股票、债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