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著作权法案例分析
著作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形的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故属知识产权之一种,包括重制权、公开口述权、公开播送权、公开上映权、公开演出权、公开传输权、公开展示权、改作权、散布权、出租权等等。
注册商标的撤销,是指商标不具备注册条件但取得注册时,商标局可以依职权或由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第三人的请求撤销商标的制度。《商标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8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1、构成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违反了《商标法》第8条的规定(即商标禁用条款)。
2、注册申请人采用了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25条的解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构、隐瞒事实真相或伪造申请书件及有关文件进行注册的。
(2)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复制、模仿、翻译等方式,将他人已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进行注册的。
(3)未经授权,代理人以其名义将被代理人的商标进行注册的。
(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进行注册的。
(5)以其他不当手段取得注册的。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期满之前六个月可以进行续展并缴纳续展费用,每次续展有效期仍为十年。续展次数不限。如果在这个期限内未提出申请的,可给予 6 个月的宽展期。若宽展期内仍未提出续展注册的,商标局将其注册商标注销并予公告,如不使用也可申请注销,前提是已经注册。
Ⅱ 将文字设计成图形可以申请版权吗如果申请了版权,那别人还能通过我设计的文字图形来申请商标吗
将文字设计成具有独创性的图形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如果他人使用你所设计的图形申请商标的,属于侵权行为。你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Ⅲ 列举设计著作权作品形式及著作权的内容
您好!
著作权的对象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Ⅳ 我公司要注册一个带有图形和文字的商标,代理机构说图形要做版权登记才能通过国家商标局的审核否则不能通过
你好,我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给很多客户都注册了图形并没有说要做版权登记注册证都下来了。
Ⅳ 版权是文字和图形一起申请的,版权证书拿到后图形和文字分开使用还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文字如果申请了商标,文字就不建议申请版权了,因为就几个字申请版版权,别人权换一个字体就可以申请注册了,图形的话是有必要申请版权保护的,所以为了图形需要单独申请了版权保护,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Ⅵ 在图形商标下加文字算侵权吗
你好!
在图形商标下加文字,算不算侵权,要看你添加的是一些什么样的文版字。如果添加的文字是一权些通用名词,那是不侵权的,如果你添加的文字,是一些带有显著性的名称,而且是他人的商标的话,就有可能侵权了。你得了解一下,你所添加的文字是否有在先权利。
以上说法仅供参考,建议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
Ⅶ 图形商标加文字中的文字登记版权受保护吗
版权保护的是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文字要有原创设计才受版权保护,单纯一个普通的字体是不受版权保护的,能够登记版权是作为整体而言有创作。
Ⅷ 图形加文字的商标,被驳回了
两个商标在文字字形、读音、含义、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整体结构、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容易令公众产生误认或混淆的,一般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而被驳回。
一般来说,在商标取名和logo设计时,如果刻意模仿其他品牌,产生傍名牌的想法,则有非常大的可能被认定为近似商标而被驳回。
商标近似是最常见的驳回原因,也是最容易产生误判的地方,因此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Ⅸ 著作权人的案例分析
一位朋友受某单位的委托,精心设计了该单位的网站及其各级主页。这个单位曾经表示:如果他的网站做得好,可以将他调进该单位工作(但是既没有书面协议,更没有正式向他原单位提交调入文件)。他将网站做好后,各界好评如潮。一家全国性大报也为该网站的几个专题特别设立专拦,发布在自己的网站上。
一天,他发现这个网站的几个专题主页都被另一个城市的一家大型网站转发在他们的网页上,其中还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删改。经过了解,原来是委托建立网站的单位允许那家网站“使用”这些网页的……
北京以侵犯著作权罪首判卖盗版光盘者
他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尽管他不是这个网站的所有权人,但是他是不是这些主页的著作权人?他有没有权利就这一事件起诉?由于目前很多单位缺乏制作网页的专门人才,在进行上网工程时多是聘请单位以外的专业人才完成主页制作工作。主页制作完成后,若没有对其著作权归属作出明确约定,就可能引起同样的争议;所以及时澄清这一问题,将对这些单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另外,一些专业网站的主页,也是由网站工作人员制作完成。尽管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可能具备《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法定条件而属于“职务作品”;但是实践中也并不排除该员工系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家中完成主要设计及编写工作,从而不能完全排除“未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可能性。其结果将可能是因不具备《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而不属于“职务作品”!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该员工因某些原因提出权利主张,并出示相应的制作主页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开发日志等材料,证明自己系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设备完成该项工作,则该主页著作权归属问题的争议就将给该单位带来极大困扰。
所以,就这一案例进行探讨,从中取得经验教训,就是非常值得正在进行此项工作,或者已经上网运行却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单位和网络公司重视的问题了。
再来看这位设计主页的朋友的情况:
那家单位委托他制作主页时并没有签定书面合同,可以想见,双方也没有明确约定主页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按这一规定,在“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情况下所产生作品的著作权就应该归作者所有。而那家委托单位尽管是网站的主人,可能也是主页内容(包括文字、图片等信息)的所有权人,但是对主页的独特设计(色彩、文字、图形及其组合形式)却并没有著作权。在这种情况下,另一城市的网站虽然经网站所有权人同意,却未经主页著作权人允许而转发这几个主页,就应该被视为侵犯该主页制作人著作权的违法行为。这位主页设计、制作人完全有权利就主页整体设计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向另一个城市的那家大型网站提出权利主张,并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向法院提出起诉。有人认为:只要是个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任务而为的行为,其成果就“当然”属于“职务作品”;或是属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就理应属于该单位所有。其实这是一种不完全正确的认识——如果受托方不是该单位员工,如果受托方虽然是该单位员工,但其完成的作品未“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如果双方没有签定合同或者没有其他方式的约定……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将极大不同。
从上述案例中所能得到的教训是,为了有效地避免以后发生纠纷及纠纷发生后产生的不良影响,在目前方兴未艾的上网工程中委托他人制作主页的单位和接受委托代人设计主页的技术人员都要注意主页著作权的归属问题,一定要注意通过合同的方式稳妥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