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著作权法对艺术作品独创性的保护
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或初创性,是指一部作品经独立创作产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袭性内)和差异性。一容部作品只要不是对一部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实质的模仿,而是作者独立构思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就可以视为具有独创性,从而视为一部新产生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
独创性是仅就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的,而不涉及作品中包含或反映的思想、信息和创作技法。 一部科学论著尽管使用了一部已有作品的思想、信息和创作技法,但只要没有对已有作品借以表达这种思想和信息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完全的或实质的模仿,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就具有独创性。当然,这并不是说,一部作品中使用已有作品的思想和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涉及道德规范或其他法律规范。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与专利制度中发明的新颖性要求不同。发明的新颖性要求意味着发明必须是首创的,前所未有的。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仅意味着作品是非抄袭的和有差异的即可,即使表现形式与某一已有作品因偶合而相似也无妨。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拍摄同一景物而产生的两张相似的照片,由于并不是相互翻拍的产物,因而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分别受到保护。
❷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独创性有什么要求 mp3音乐光盘能否对抗著作权侵权作品与载体有何关系
1,我不记得“著作权法”中有“独创性”的要求,应该要求“原创性”,著作权的作品回一定是作者完成的。
2,关答于“mp3…”的问题,没看懂你想表达什么?
作品 和 载体 是两个东西,有些作品是需要依靠体去传播的。例如:一件音乐作品,可以依附在CD光盘上来买卖,还可以依附在网络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内,等等。
3,构思 可以采用知识产权来保护,但可能保护范围不是你想像那样。知识产权包括很多种类,广义的说,知识产权就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具体包括好多种类,例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等。这些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具体的内容。
4,电影的著作权包含的种类多了,几百字也说不清,呵呵。灯光师有署名权。
❸ 任何原创作品都能被著作权法保护吗
您好,原则上作品一旦完成即自然获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无需申请或者登记。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但是,有一些特定的作品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其中“依法”,是指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200 第八章广播影视作品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其中的“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即含有法律禁止的内容而被政府主管机关明令禁止的作品。此处“禁止”必须作严格理解,作品因内容不当而被传播媒介拒绝采用,不属此列,电影、电视剧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也不是被“禁止”,都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2、立法、行政和司法性质的文件。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都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其目的在于使这些作品尽可能广泛地、不受阻碍的传播,以利于公众使用,规范公民的社会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由于缺乏独创性,并且需要迅速在全世界传播,也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但如果在新闻内容中融进了作者的思想观点或者形象描写,如新闻综述、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则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及公式。
这类作品通常没有创造性特征或只具有社会一般常识性特点,属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不能为任何人所专有,故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❹ 著作权的独创性判断问题
不具独创性。
对独创性的界定,不在于是否存在类似的其他版本,也不能说只要不是抄袭剽窃就具有独创性。
作品的独创性强调的是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投入了某种智力性的劳动,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创造性,至少作者要通过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表达。
尤其是这种摄制品,法律是有规定的。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作品”含义第(十一)项“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第五条第(三)项“录像制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
可见,人用摄像机摄制的录制品分成两种,一种被视同为电影,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另一种被称为录像制品,不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这两种录制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独创性。题目所说的这段录像,应该属于后者录像制品,不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在摄制过程中加入了人的思想创作和表达。一般这种作品都是导演、演员、道具、服装、音乐、灯光等大量元素的组合,即便是不含上述元素的纪实作品,也有拍摄者选择拍摄角度、方式、镜头处理、剪辑等等智力劳动的存在,而这些智力劳动对作品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人拍摄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
而“录像制品”区别于作品的关键就在于,录制者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表达,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记载,没有任何选择、剪辑、组合等创作活动在内,
对此,请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音乐电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以音乐为题材,通过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制作的,具有独创性的音乐电视,属于著作权法第三条第(六)项规定的作品。对音乐现场表演进行机械录制等不具有独创性的录像制品,不适用本解释。
上述解释就明确了记录现场的机械录制是没有独创性,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从题目的描述来看,强调了几点:支架架起摄像机,对着路口,自动拍摄,整个过程没有人的干预,是一种机械的记录,没有独创性,不应属于作品。
❺ 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特性是什么
(1)独创性
即作品必须是由作者通过独立构思和创作而产生,只有原创的作品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独创性又称原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创作的,是作者独立思考和劳动的产物,即在选择和安排文字、情节、音符、颜色、画面、造型等方面是作者独立而成的作品。因不具备独创性,所以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同时,著作权法只要求作品是独创的,而是否首创的则在所不问。据此,即使两件作品内容完全一样(当然,客观上不可能存在两件完全相同的作品),只要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两件作品都可以获得独立的著作权。
(2)可复制性
即指可以通过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反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但无论采用什么复制方式以及复制多少作品,均不会改变作品的内容及思想。
复制形式包括印刷、绘画、摄影、录制等。口头作品也在受保护范围内。
(3)合法性
作品应当以法律所允许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公民从事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合法性并非作品的构成要素,但它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前提条件。一般认为,合法性不仅要求作品内容本身没有反动、淫秽等内容,而且不能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如果作品完全是侵犯他人著作权而创作的,不仅不能享有著作权,而且应当承担侵犯著作权的责任;如果作品中部分内容侵犯他人著作权,而整个作品具有独创性,可以就这些没有侵权且具有独创性的内容享有著作权。
希望能够帮到你!
❻ 知识产权法问答题,简要分析著作权法的原创性的适用
原创性是作抄者体现在作袭品中的智力创造,是其脑力劳动成果的凝结。法律保护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就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不受侵犯,从而鼓励每一位社会成员在文学艺术方面进行创作,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原创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种类的作品所要求的原创性程度是不同的
❼ 如何判断著作权中的独创性
你好,
首先,独立创作和适当借鉴的程度。一般来说,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很难摈弃前人的创作,开天辟地的提出新观点和新思想。而借鉴他人创作成果,并在已有成绩之上吸收、消化、提升是符合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独创不是绝对的,在独创和抄袭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程度是划分两者之间界限的标准。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思想内容创作的相同作品,可有复数的著作权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作者吸取他人作品中主题、灵感及构思的自由,是作品创作的需要。但是,对于“借用”程度的判断,实践中还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区分思想和表达的界限。按照著作权法的传统理论以及各国一般的著作权法和实践,作品独创性要求仅限于作品的表达,而不及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区分思想和表达的界限,解决了作品独创性的外延问题。我国著作权法虽未确立思想和表达的区分,但在我国的著作权学界,著作权只保护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已经成为通说。
第三,表达方式是否唯一。唯一表达即有限表达,又称为思想与表达的结合,是指对于思想只有有限的几种表达方式。“惟一表达”情况下,作者就思想的创作空间是相当狭窄的,创作很难具有独创性,并且其他人如果要表达同样的思想,也只能使用与作者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表达形式。如果一个智力成果在表现形式上是唯一的,那么无论他是否具有独创性都将被排除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判断原告主张的权利是否为唯一表达,也是判定被告是否侵权具有关键性的作品和意义。
第四,素材是否为公有领域。著作权法覆盖的“著作权世界”分为作者与其它著作权人、受到保护的表达以及以“原始资料”为核心的公有领域。公有领域涉及到公众的权利,在公有领域中公众权利几乎不能被赋予私人财产权。著作权保护的真正领域是被私人所占有的领域,不被保护的领域是公有领域。如,客观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任何人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其属于公有领域,不能作为著作权给予专有。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❽ 专利权的创造性,著作权的独创性,商标权的显著性三者区分
一、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主要区别;
(1)原始权利产生的途径不同;1,著作权在作者的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即依法自动产;2,商标权在我国实行的是注册在先原则,只有经过最;
(2)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不同;1,著作权的对象是作者所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商标权的对象是以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注;对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
(3)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
二、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主要区别
(1) 原始权利产生的途径不同
1,著作权在作者的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即依法自动产生,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
2,商标权在我国实行的是注册在先原则,只有经过最先申请注册并获主管机关的审查核准后,才能取得商标专用权。
(2) 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1,著作权的对象是作者所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有形资产。 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是指这些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2,商标权的对象是以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注册商标,属无形资产。
对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⑶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是一体两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商标权只是财产权。
⑷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原创性。
商标权要求商标具有显著性。
⑸ 保护的目的不同
1,著作权保护目的在于鼓励有益于社会的作品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2,商标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者保证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信
誉,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公平竞争。
(6)国家主管机关和适用法律不同
我国《著作权法》是管理著作权的基本法律。国家版权局是主管全国著作权的管理工作。
我国《商标法》是管理商标的基本法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是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
三、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同属知识产权,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 ①它们的客体都是无形的财产; ②这些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都是法律所赋予的; ③它们都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不同
(1)取得权利的方式不同
专利权只有当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经该机关审批核准后,方能产生。
著作权采取自动产生的原则,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即依法自动产生,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
(2)客体不同
专利权的客体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设计,实用新型。
而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著述创作的客观表达形式。
(3)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同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均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算。
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⑷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原创性。
专利权要求发明创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⑸适用领域不同
著作权适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适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❾ 著作权侵权 某省级刊物杂志社擅自刊登著作权人原创性作品,应依据什么标准要求赔偿
构成侵权。
标准:一是著作权人的损失,二是被告的获利,三是法定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