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和适用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在作品中仅保护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保护思想本身。这一重要原则,在相关国际条约及世界各国的立法中都能得到体现。
该原则为平衡公众接近信息的需要和成本与鼓励作者创作的积极性提供了一个基础,其中特别表现为平衡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与广大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在理论界和司法界得到广泛认可。
任何作品都包含了思想与表达,并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叉问题,甚至有时候是密不可分的。通说认为,作品是具有独创性地表达思想或感情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智力创作成果。
一般而言,某一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可以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加以体现,针对同一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作者可以分别获得独立的著作权。
例如,牛顿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对这一定律本身而言,其属于思想范畴,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牛顿自己可以以论著的方式阐述和说明万有引力定律,并享有著作权,但牛顿无权阻止他人保护资格作品的一般类型做了列举。
但在著作权实务和围绕作品产生的利益关系分配方面,划分和确认一个著作权作品中被著作权保护的方面和不被保护的方面显得更重要,而这可能是在著作权法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
如果著作权保护范围从作品思想的表达扩张到作者的思想,后续作者在不侵权的情况下创作新作品的能力将受到严重打击。同时,法律对作品中表达的思想不给予保护,不论它所包含的是什么形式。
这样一来,作品中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进行复制而不会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应当说,著作权作品中不被保护的思想和被保护的表达之间的区分,是划分作品中著作权保护的部分和不受保护部分的重要杠杆。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的基本含义即是著作权保护不能延伸到作品中包含或体现的思想,而只能延伸到作品中这些思想的特定表达。
(1)浅析版权法中的思想与表达二分理论扩展阅读: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是著作权法中一项重要原则。它将作品分为思想与表达两方面,著作权只保护对于思想观念的独创性表达,而不保护思想观念本身。
早在1976年,美国1976年《版权法》第102条规定: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论作者在作品中是以何种方式加以描述、表达、展现或显现的,对原创作品的版权保护都不扩及作品中的一切属于想法、程序、过程、系统、操作方法、概念、原理及发现的部分。
❷ 欧盟的知识产权法对著作权中的“思想”与“表达”规定
看李明德的《欧盟知识产权法》
❸ 如何区分著作权法中的思想与表达
思想是虚拟的,不存在的,而表达是要有表现形式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著作权法只保护有形的作品,不保护思想。山东省版权服务中心
❹ 如何理解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不是思想
作品中的思想是被来表源达,而不是创造。这意味着思想是先行存在的,公共的,抽象的。但任何思想要被传播,都需要语言和符号来进行。那么语言符号的特定排列,结构,即形式。形式是作者所选择的,是具有智力劳动包含其中的,包括逻辑关系,论证方式,语法结构,用字用词,是一种具体化。
那么,勾股定律是思想,谁都可以用,但勾股定律的证明方式有好多种,而每种具体的证明方法是有著作权的。
但是对仅具有唯一表达形式的思想则不予保护,因为此时思想与形式同质化了。
综上,思想和表达形式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在实务中根本找不到明晰界线,原告主张侵权作品表达形式雷同,被告认为雷同的是思想。。。。往往是使用作品近似度来判断。
思想无法创造,只能被表达或者发现。创造的永远只是形式,就好像工业技术只能创造产品,却不能生产科学原理
❺ "在著作权领域,著作权法只保护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思想和情感本身。"这句话什么意思
按照著作权法的原理和传统以及各国一般的著作权立法和实践,作品独创性版要求,仅限于作品的表达,权而不及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此即各国广泛接受的思想和表达二分法原则,也是确定著作权保护范围的一项基本原则。 换言之,即著作权的保护只涉及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这一原则的确立是著作权制度发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思想和表达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了作品独创性的外延,从而为限定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奠定了基础。因此,著作权法中所指的作品,其内涵较之于语言学中的作品要窄的多,仅指不同形式的对思想的表达。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体现了著作权法律制度对作者利益和其他创作人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其宗旨在于降低创作成本,形成一种合理的创作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教材上就有关于这样的表达。
❻ 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哪一些
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哪一些?现在我国政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越来越重视的,很多公居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越来越重视,而抄袭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一种表现,那么抄袭是否属于著作权侵权呢?那就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哪些了?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哪些?司法实践中,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1、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将作品的思想排除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这是版权法原理的基本要求。《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明确规定:版权保护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字概念本身。我国版权局于1998年1月8日提交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下称草案)第5条也增设了版权法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概念、发现、原理、方法、体现和过程的条款。思想与表达在一般作品中,可以清楚区分,但在计算机软件作品中,其界限并不明朗。此外,即使属于思想的表达,但该表达属于公有领域,例如是唯一性的表达,则表达同样不在保护范围之内。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2、接触与相似原则在分离思想与表达、公有领域与私权领域之后,如果两部作品相同或相似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否有接触或者作品有接触的痕迹来判断是否构成抄袭。如果权利人与被告的作品相同或类似,而被告方没法提供其创作过程以证明未进行模仿而是独立创作的,侵权即成立。可见,这里的举证责任的承担发生了倒置,即由被诉作品的作者证明自己没有接触过原告作品,否则就可以推定存在着接触。在判断两部作品相同或者相似上,有所谓实质部分的说法,即被诉的作品模仿了权利人作品的实质部分。然而,到底什么是作品的实质部分,怎样判断实质部分,仍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有待于司法实践进一步的探索。关于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哪些?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版权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❼ 著作权法关于思想和表达是怎样区分的
思想是虚拟的,不存在的,而表达是要有表现形式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著作权法只保护有形的作品,不保护思想。
❽ 著作权法下作品的思想与表达的联系与区别
思想表达二分法是最最基础的著作权小知识,也就是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而不是思回想。
但是思想和表达不容易答区分,也就是说,思想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的时候才能构成表达呢。例如一些剧情就很有可能不构成表达而只是思想,看那些功夫电影,差不多的打斗,杀父之仇,赌王之类的电影,剧情又很多相似点,但是却不是表达,而只是思想,所以模仿并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具体的书么,王迁的著作权法不错,可以看看里面的案子。如果有条件,并且精通数据库操作之类的,那么可以去搜索下案例。
❾ 我想知道著作权法关于不保护作品思想和功能的具体内容和出处特别是法律上的规定,谢谢啦,很急!!
按照著作权法的原理和传统以及各国一般的著作权立法和实践,作品独创内性要求,仅限于容作品的表达,而不及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此即各国广泛接受的思想和表达二分法原则,也是确定著作权保护范围的一项基本原则。
换言之,即著作权的保护只涉及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这一原则的确立是著作权制度发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思想和表达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了作品独创性的外延,从而为限定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奠定了基础。因此,著作权法中所指的作品,其内涵较之于语言学中的作品要窄的多,仅指不同形式的对思想的表达。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体现了著作权法律制度对作者利益和其他创作人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其宗旨在于降低创作成本,形成一种合理的创作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教材上就有关于这样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