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湘潭大学是985还是211
湘潭大学是一本的大学,但既不是211也不是985。建校以来,湘潭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内地高校第43位,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进入THE、USNEWS等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高校之一。
学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教学部,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艺等9大门类。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等4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1)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扩展阅读:
截止到2021年3月,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0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
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湘潭大学-学校简介
Ⅱ 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工作业绩怎么写
写自己身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的工作业绩~
Ⅲ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师资力量
通过内生外联和引进,知识产权学院建立了校内校外结合、专职兼职结合,融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综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校内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校外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合作师资10人。3名教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2名教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知识产权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教育经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了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知识产权学院已经形成了知识产权特色的法学本科、知识产权辅修双学位、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民商法学硕士、知识产权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以及知识产权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举办了多期专利代理人考前辅导班、科技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培训班、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开办了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完成了多次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考点工作。
知识产权学院立足江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队伍、凝练方向,组建创新团队,结合地方实际,拓宽研究领域,推出高水平、高层次、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深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大需求和紧缺资源。我校的法律硕士授权点依托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提供的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强大的专业支持,紧紧围绕社会的重大需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较好的发展机会。法律硕士包括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两类,分别招收本科为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和本科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我校的法律硕士授权点着力培养法律基础扎实、懂科技、熟悉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法律人才,注重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培养专利代理人、专利审查员及其他知识产权代理人员、大型企业知识产权高级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司法人员、知识产权律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全部法律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授课,实行学分制,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之内,按照各自的教学培养计划和相关规定选课和考试,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学位)论文。
自1992年起,我校已连续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学生1000余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外经外贸、金融、高新技术、国家机关等领域或部门。由于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毕业生大多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07年设立的知识产权(二学位)专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的特色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和研究型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本专业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实务能力训练体系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按照理、工、文深度融合的思路,强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100%。本专业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相关的管理知识以及实务操作的教育,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规划、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习,培养学生掌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管理、诉讼、审判、中介服务等多方面技能。此外,学院在省内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实践导师,帮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学生经过在校期间文理结合的培养和多元的实践学习,具有较高的毕业起点和竞争优势。就业地域上,多在经济科技发达、外向型集中的企业区域;就业层次上,多在政府机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司法机关、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著作权保护组织、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工作。本专业设有“盈科奖学金”、“佰腾科技奖学金”,招收学生为全日制全脱产学习两年,学籍管理按“南京理工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学业期满,经考试合格者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颁发证书,符合派遣条件者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就业派遣。
Ⅳ 余少华的获得荣誉
余少华以第一完成人和单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中国专利金奖一项、优秀奖两项,全国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三项。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湖北省最高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全国劳模称号等。
Ⅳ 知识产权专业的著名学者
知识产权圈里的人都知道,南吴北郑,中原二王,吴说的是吴汉东,郑说的是郑成思,二王说的是王锋和王肃,绝对是知识产权界的权威。还有就是刘春田和冯晓青、张平。陶鑫良等等。
Ⅵ 长沙市认定的A、B、C、D类人才,
A类:国际顶尖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国际知名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包括诺贝尔奖、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科研奖章、英国皇家金质奖章、图灵奖等。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3.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西班牙、印度、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院士。
4.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5.近5年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
6.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一二层次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医大师;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专利金奖前2名(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人物奖。
3.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担以下项目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项目组长、且项目通过验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且项目已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项目主持人,且项目已完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金”资助的项目主持人,且项目已完成。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者。
6.近3年中国500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总经理);近3年世界500强总部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核心成员。
7. 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C类:省市级领军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三层次人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优秀专家;“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省名中医称号获得者。
2.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3名;省、部、军队、国防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前3名;省、部、军队、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省青年科技奖;“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单项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单项奖一等奖、二等奖第一名;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省专利奖特等奖、一等奖(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
3.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省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部学术委员会主任,省部工程实验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4. 近5年,承担以下项目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课题组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或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863计划”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且专题通过验收。
5. 近5年,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6. 近5年,在长沙市注册,同一年度名列清科中国创业投资机构年度排行榜、投中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年度排行榜前20名机构的核心投资决策团队主要负责人。
7. 近3年世界500强地区总部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近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总经理);世界500强金融企业中担任中高级以上职务的金融专家;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在长金融机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
8.近5年,入选下列人才计划的: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省级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市“3635”计划领军人才;市“313”计划专家;其他副省级城市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
9.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D类:高级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前3名,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长沙市“3635”计划除领军人才以外人选。
3.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或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专业技术人才。
4.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省市技能大师;省技术能手;省技能大赛“十行状元”。
5.长沙市大中型企业获市级以上奖励的经营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总经理);持有注册金融分析师、精算师、证券保荐人等证书的在长金融机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6.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的博士,要求发表4篇以上SCI、EI、CSSCI论文,或总影响因子10分以上。
7.长沙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薪50万元以上的高级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
8.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拓展资料:
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截止2017年,下辖9个区(市)县和5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面积1.18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1.81万,地区生产总值10535.51亿元 。
长沙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 。长沙是中国重要的高铁、航空枢纽,京广高铁、沪昆高铁、长益常高铁在此交汇,2017年黄花机场吞吐量位居中部机场第二 。
参考资料:实施细则8: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
Ⅶ 现阶段中国本科教育学习知识产权专业有前途吗
目前,我抄国知识产权人才捉襟见肘,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人才几乎是空白。在国外,几乎每家跨国公司都有数百名知识产权法律专门人才。而国内大学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只有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以及今年刚刚设立的同济大学。另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学校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据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秘书长郑胜利教授介绍,北大知识产权学院从1993年设立以来,共培养了375名毕业生,每年的学生不超过五六十人。以此推算,全国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不过千余人。从长远来看,至少要1万名以上的知识产权人才,仅仅是大型企业每家就需要3-5名这类人才,知识产权人才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Ⅷ 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算ABCD四类人才吗
大学本科毕业不是认定A、B、C、D四类人才的审核标准。
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按照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市级领军人才、高级人才等4个层次分类,分别用A、B、C、D指代。
1、A类:国际顶尖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国际知名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包括诺贝尔奖、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科研奖章、英国皇家金质奖章、图灵奖等。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3)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西班牙、印度、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院士。
(4)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5)近5年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
(6)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2、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一二层次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医大师;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专利金奖前2名(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人物奖。
(3)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担以下项目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项目组长、且项目通过验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领域主题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召集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且项目已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项目主持人,且项目已完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金”资助的项目主持人,且项目已完成。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者。
(6)近3年中国500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总经理);近3年世界500强总部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核心成员。
(7) 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3、C类:省市级领军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三层次人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优秀专家;“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省名中医称号获得者。
(2)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3名;省、部、军队、国防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前3名;省、部、军队、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前5名、一等奖前3名;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青年科技奖;“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单项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单项奖一等奖、二等奖第一名;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省专利奖特等奖、一等奖(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
(3)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省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部学术委员会主任,省部工程实验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担以下项目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课题组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或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863计划”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且专题通过验收。
(5)近5年,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6)近5年,在长沙市注册,同一年度名列清科中国创业投资机构年度排行榜、投中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年度排行榜前20名机构的核心投资决策团队主要负责人。
(7) 近3年世界500强地区总部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近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总经理);世界500强金融企业中担任中高级以上职务的金融专家;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在长金融机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
(8)近5年,入选下列人才计划的: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省级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市“3635”计划领军人才;市“313”计划专家;其他副省级城市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
(9)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4、D类:高级人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前3名,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长沙市“3635”计划除领军人才以外人选。
(3)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或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专业技术人才。
(4)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省市技能大师;省技术能手;省技能大赛“十行状元”。
(5)长沙市大中型企业获市级以上奖励的经营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总经理);持有注册金融分析师、精算师、证券保荐人等证书的在长金融机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6)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的博士,要求发表4篇以上SCI、EI、CSSCI论文,或总影响因子10分以上。
(7)长沙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薪50万元以上的高级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
(8)其他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Ⅸ 魏建锋的成就荣誉
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全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专家 。
是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科研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知识产权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和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领域有颇深造诣,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宣传、维护知识产权中有重大建树,做出了宝贵贡献。
Ⅹ 2018年姑苏知识产权人才计划申报层次及条件是什么
2018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申报条件和扶持政策
一、支持领域
聚焦符合苏州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优先支持在纳米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的人才(团队)。
二、类型和条件
1.重大创新团队。主要支持在重点产业领域已取得杰出成绩,拥有重大原始创新技术,具备解决重大产业技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或成果转化能力,能够引领和推动产业向高端延伸及跨越发展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团队。具体条件如下:
(1)团队由领军人才和相关核心成员组成,至少5人以上。成员间的专业结构和职责分工合理,可稳定合作3年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研究开发目标,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2)领军人才应在国际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地位和学术影响,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强,研究水平和成果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业绩突出。团队成员应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并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丰富的相关研发及管理等经验、较好业绩和成效。
(3)团队于2015年1月1日后(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2011年1月1日以后)在苏州创业或全职到苏州企业、在苏高校及科研院所领衔创新(属于自主创业的团队,企业须已正式设立;属引进的创新团队,应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已到岗工作)。
(4)实施的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年内投入不低于1亿元,且产业化前景好、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和引领作用,能够在未来5年内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2.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支持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苏创新创业,特别是懂技术、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对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示范、支撑作用的领军人才(团队)。具体条件如下:
创业类:(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1961年1月1日后出生);(2)具有3年以上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在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取得较突出业绩;(3)掌握项目相关核心技术。创业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主导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4)为申报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主要精力在苏州企业,股权一般不低于20%,且已到位的现金出资(实收资本,不含技术入股)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优先支持全职来苏创业的人才(团队);(5)第一批(上半年)受理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之间来苏州创业,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验资等等相关手续的创业人才(团队);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5年7月1日-2016年8月30日之间来苏州创业的,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验资等等相关手续的创业人才(团队)。
创新类:(1)拥有博士学历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1961年1月1日后出生);(2)具有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关键岗位5年以上相关研发管理工作经历,并取得较为突出业绩,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产权明晰的核心技术成果;(3)2015年1月1日后引进到苏州企业工作,并于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引进相关手续正式到岗,引进后能全职连续为企业服务3年以上;(4)实施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水平先进,能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或更上新台阶;(5)引才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能为引进人才提供较好的薪酬福利和项目实施保障。
三、支持政策
1.对立项的重大创新团队,三年内给予最高5000万的科研经费,团队成员享受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相关政策。
2.对立项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年内给予100-400万元的科研经费、50-250万元的安家补贴资助。
3. 享受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规定的工作场地、投融资、生活待遇等相关政策。
四、申报受理
1.申报方式
申报人及单位登录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www.szkj.gov.cn),进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按要求填写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创业计划书》并上传相应附件证明材料电子档(原件图片)后,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科技部门在网上审查并推荐上报。
2.申报材料
创业人才需提供:人才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海外留学人员应提供国家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以往工作经历及业绩证明;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验资报告、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2015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上年度单位用工参加社保、企业缴纳税收证明等);创业项目主要成果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创新人才需提供:人才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海外留学人员应提供国家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以往工作经历及业绩证明;引才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证明、2015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引进人才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协议、薪酬或股权证明、在当地缴纳养老保险及个人所得税等相关证明材料;实施项目主要成果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3.受理时间
1.第一批(上半年)受理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业类项目,集中受理时间:3月28日-4月8日;
2.第二批(下半年)同时受理领军人才创业和创新类项目,集中受理时间:9月1-9日。
五、相关事项
1.重大创新团队采用一事一议,专题论证方式组织。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继续按照常年申报、两次集中受理评审立项的方式组织。
2.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资助经费,按照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由苏州市和落户地财政分担。重大创新团队、创业领军人才的科研资助经费根据项目情况分年度拨付;创新领军人才的科研资助经费采用引导+后补助的方式拨付。
3.申报的人才、团队及申报单位应守法守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且近3年无重大不良记录。申报人及申报单位应客观、真实、完整地填写申报材料。对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记入诚信档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3年内不再接受该单位和个人的申报。
4.已获得“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资助的人才及企业,尚未通过验收的,不得重复申报;己获得苏州所辖各市、区人才引进计划资助的人才,不得异地申报。
5.各地要高度重视推荐申报工作,广泛动员,严格审核,保质保量。每批申报项目汇总表(排序并盖章后)分别于4月14日前、9月15日前报送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