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献纪录片<<故宫>>只有十二集吗不是说是百集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吗
你好
所谓百集
包括了全国各地的上百个著名建筑
全套的名字叫做:
《中国古建筑:百集文献纪录片》
B. 12集纪录片《故宫》是哪个单位拍的国外有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吗除了discovery
故宫是央视拍的,但具体是那个合作单位就不知道了。
估计BBC应该有吧,我也没有见到过。
C. 如何评价纪录片《故宫》
12集《故宫》将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丰富多彩,经历传奇的珍贵文物,讲述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D. 央视拍摄的纪录片《故宫》,和日本NHK版的《两岸故宫》比,哪个好
自己去看不就知道了,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还有,NHK版的只有下载一途,有得卖的也是盗版。NHK版看日史字幕组的翻译吧,质量高。
E. 上新了故宫观后感如何
最大的感受:节目做的不错,值得推广推崇但有些观看疲劳。
首先,节目本身是个好节目。在目前国内综艺泛滥,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市场状态下,上新了故宫作为一类国产原创文化类节目,也算是给观众们洗洗眼,感受一波有营养的文化的熏陶。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真实的走访,讲解员讲述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让观众对紫禁城的印象,不仅仅停留在是一个景点,而是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和文化的浸润。
但是总的来说,这档节目我还是很喜欢的,也希望更多的观众可以喜欢这类国产原创文化节目,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广为流传,跟上时代脚步,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并喜欢。
F. 求 720P以上 故宫12集纪录片~最好1080P
上新了故宫
我在故宫修文物
G. 求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的英文版本或英文字幕
求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的英文版本或英文字幕
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位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5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现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60年)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组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家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的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地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僵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僵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来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鲁山,加工在博山。室内墙壁所有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语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片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
H. 故宫纪录片
1月12号起22:00,CCTV1,12集
I. 故宫纪录片是不是有很多版本的
应该有3种以上吧。
J. 记录片《故宫》的影评
十二集记录片《故宫》将从建筑艺术、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馆藏文物,讲述宫闱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感悟众多精英人物的命运,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见证故宫百年大修的整个历史过程。
《故宫》的拍摄历时两年,故宫出动了上百名专家,央视邀请了曾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苏聪(影片《末代皇帝》作曲)、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的摄影师赵小丁(《英雄》《十面埋伏》摄影)和日本著名摄影师赤平勉等人加盟制作。
第一次展示了紫禁城如何被建造起来。
第一次用三维动画展示紫禁城在建造过程中,从未见过的壮观场面。
第一次展现于世人面前深藏太和殿屋顶内部的神秘符板。
第一次全景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盛况。
第一次系统殿示了皇家礼仪。
第一次运用动画详解明清政务流程以及明代14万公里的驿站、驿道体系。
首次解密性的展现了军机处通往养心殿的秘密通道。
首次展现清宫最大规模的书画专著。
首次揭示大臣向皇帝进献假画的罪证。
第一次近距离观赏号称“世界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揭示它被制作完成的详细内幕。
第一次向观众全面介绍鲜为人知的皇家制玉流程,并集中展示皇家的玉器收藏。
首次全方位展示西洋科技产品在中国宫廷的应用。
皇家历代藏品第一次接受国家的盘点。
首次发掘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曲折经历。
首次披露了溥仪盗宝的历史档案。
首次展示圆明园被毁之前的珍贵史料照片。
第一次以纪实的手法展现皇宫建筑的修缮流程和精彩的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