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属人管辖和保护性管辖有什么区别
属人管辖原则,是指积极的属人管辖原则,即本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也适用本国刑法。根据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保护性管辖权(Protective
Jurisdiction)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安全、独立和利益,包括本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和利益,而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之外,对该国国家或其国民的犯罪行为实行的管辖。
通俗点说,适用范围都在外国,一个针对本国人,一个针对外国人。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② 我国刑法中对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的具体规定是什么(写出条例)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
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
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
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
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
受处罚的除外。
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
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第十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
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
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
轻处罚。
③ “当事人住所地法院管辖”是属人管辖,还是属地管辖为什么
属地管辖
属人管辖应该按照国籍或者户籍地管辖
属地是按照案发地或者当事人所在地管辖
你问的问题很学术性。
④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属人管辖权的规定
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该条是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按照当地法律是否认为是犯罪,也不论其所犯罪行侵犯的是何国或者何国公民的利益,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公民所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所谓“可以不予追究”,是表明不予追究的一种倾向性,并非绝对不追究,而是保留追究的可能性,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追究。但如果是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域外犯罪,则不论其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两类人员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特殊身份、肩负特殊的职责,其工作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故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域外实施的犯罪在管辖上应从严要求。
对于我国刑法在域外的属人管辖权,刑法第10条进一步规定,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即使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处理。这表明我国法律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的不受干预性,外国的审判对我国没有约束力。但从实际合理与国际合作角度出发,为使被告人免受过重的双重处罚,该条又规定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这样,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被告人的具体情况作了实事求是的考虑,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⑤ 请教属人管辖权和保护性管辖权的疑问
必须加属,属人管辖权和属地管辖权都分别是一个名词,或者说属人和属地分别是一个名词。
属人管辖权的定义是:国家对一切在国内或国外的本国人,有权行使管辖。属人管辖权又称国籍管辖权,属人优越权。
保护性管辖的定义是: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对该国的国家或者公民的犯罪行为有权管辖。而这种管辖的适用范围一般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犯罪行为。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该外国人所犯罪行的后果危及本国或者公民的重大利益。2.根据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到刑事处罚的罪行。3.法定之罪或按规定应处一定刑期以上的罪行。
⑥ 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普遍性管辖上述四种管辖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属地管辖原则,即以当事人的住所地、居所地或事物的存在地等作为管辖权的连接因素而形成的原则。
属人管辖原则,是指以当事人的国籍作为管辖的连接因素而行使管辖权的原则。
保护性管辖是指国籍国对其国籍公民在国外实施保护,是一种属人原则。
普遍管辖主要是各国只要不干涉他国主权下对贩毒、海盗之类行为所采取的打击措施都算普遍管辖。
(6)属人管辖权属物管辖扩展阅读:
管辖权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规定和实施其权利和义务以及在管理自然人和法人的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权力。国际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准确划分国家间对某些问题的管辖权,从而维护一个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平等。
法院要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法院对所涉案件具有“标的物管辖权”(Subject Matter Jurisdiction),即法院具有审理该类型的案件的权力,同时,法院还需对案件当事人具有“个人管辖权”(Personal Jurisdiction),即法院具有对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裁决的权力。
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本国人行使管辖的权利。一般来说,管辖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属人管辖权。这是指各国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实行管辖的权利。
属地管辖权。这是指国家对领域内的一切人(除享有外交豁免者外)、物和发生的事件具有的管辖权。
保护性管辖权。这是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
普遍性管辖权。根据国际法,国家对于国际犯罪,无论犯罪人的国籍如何,也无论他在何处犯罪均有权实行管辖。
参考资料:网络-管辖权
⑦ 属人管辖权
按着当事人的国籍进行管辖
⑧ 外交保护为什么是属人管辖权的体现而不是保护管辖的体现
1.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保护管辖的定义。我认为可以简单理解为,对领域外的外国人对本国或本国国民犯罪,有限制的管辖。
(注: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根据这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是这种管辖权有两条限制:一是这种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必须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刑罚处罚。当然,要实际行使这方面的管辖权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犯罪人是外国人,犯罪地点又是在国外,如果该犯罪人不能引渡过来,或者没有在我国领域内被抓获,我们就无法对其进行刑事追究。但是,如果刑法对此不加以规定,就等于放弃自己的管辖权,那些犯罪的外国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进行侵害。因此,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在法律上表明我们的立场,这对于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保护我国驻外工作人员、考察访问人员、留学生、侨民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
2.理解了保护管辖的定义,我想外交保护的差别就很明显了。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一个我国一公民在国外,发生经济纠纷,如果是保护管辖,在3年徒刑内是不能出面的,这个管辖是有成本效率考虑上的限制的,而外交保护则不然。但是应该注意一点外交保护一定要依外国法律程序又得不到救济时,要用尽了所有的救济手段还没办法得到救济。这个出发点已经不是法律的成本尊严与效率了,而是你是我国的公民,我要保护你。很明显偏向属人管辖。
3.主要是要弄清楚保护管辖和属人管辖的区别,这样外交保护的体现就明显了。
⑨ 刑法的属人管辖权问题
1、那些就更加不用说了。当然不需要追究。就像如果盗窃400元不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盗窃100元、200元当然不需要了。
2、教你一句话,在中国法制史上的 唐律疏义 中 有这么一句话:出罪--举重以明轻;入罪--举轻以明重
⑩ 属物管辖权的详细解释
基于一般管辖权时,一般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对于特殊地域管辖,如侵权行为,可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发生地,侵权行为中所涉及的地方和结果地
对于不动产,适用特殊管辖,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