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的會計准則已經取消了攤銷費用和預提費用,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還可不可以用這2個科目,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新准則下的權責發生制與「待攤、預提費用
1.費用攤銷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原准則、制度中常見的待攤費用有低值易耗品的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預付租金、預付報刊費以及一次交納數額較大的印花稅等,其特點是先支付,後攤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可根據待攤費用的不同性質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1)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
根據新准則應用指南,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應通過「周轉材料」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科目。本科目可按材料的種類,分別以「在庫」、「在用」、「攤銷」進行明細核算。
採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科目。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科目(在用),貸記「周轉材料」科目(在庫);攤銷時應按其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科目(攤銷)。可見,對於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不論採用的是什麼攤銷方法,都不會再記入「待攤費用」科目,可以直接通過「周轉材料」科目(攤銷)核算。
(2)預付保險費、預付租金、預付報刊費
對於先預付,後期才逐漸形成費用的項目,在理論上講,可以通過「預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在新准則並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本人認為可以先通過普通會計實務工作者更容易理解並接受的」預付賬款「科目核算。
企業應當在預付相關款項時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對於預付款項逐月攤銷。每月攤銷時按其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直至攤銷完畢。
3)一次交納數額較大的印花稅
根據新准則應用指南,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由此可知,企業在計算應交納的印花稅時,可直接計人當期損益;在實際支付印花稅時,則直接沖減「應交稅費」科目。不再進行分攤。
2.費用預提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原准則、制度中常見的預提費用有預提借款利息、保險費、租金、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等,根據重要性原則,當上述費用數額較小時可以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數額較大且有確鑿證據證明需要預提的只能記入應付款項目。
(1)預提短期借款利息
在實際工作中,銀行一般於每季度末收取短期借款利息,為此,企業的短期借款利息一般採用月末預提的方式進行核算。筆者認為可以參照分期付息長期借款的利息處理辦法。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
企業應當在月末按照計算確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實際支付利息時。根據已預提的利息,借記「應付利息」科目,根據當月應計利息,借記「財務費用」科目,根據應付利息總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預提保險費、租金
對於此類業務。新准則及應用指南中並沒有明確規定,暫無非常合適的科目進行核算。筆者建議,本著重要性原則,對於數額較小的保險費、租金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數額較大時可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進行核算。
企業應當在月末按照計算確定的應付租金或保險費,借記相關費用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實際交納租金或保險費時,根據已預提的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根據當月應付租金或保險費,借記相關費用科目,根據應付租金或保險費總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3)固定資產大修理費
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來的估計(如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或提高產品質量),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除此之外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無論發生支出的金額大小。應當在發生時直接計人當期損益,不再通過費用攤提賬戶核算。
B. 請問房租能不能先預提在攤銷
一、如果是預提(先提後支付)的:
預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預提費用
支付時:
借:預提費用
貸:現金
二;如果是待攤(先支付再攤銷)的:
支付時:
借:待攤費用
貸:現金
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貸:待攤費用
C. 預提費用和攤銷費用由什麼區別,該如何使用
預提費復用和攤銷費用制的區別是:預提費用是指拿到正式發票後再支付款項,如:發年終獎等;待攤費用是指先支付款項,如:物業費、房租等。
新會計准則實行後「預提費用和攤銷費用「科目已取消實行。
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是為權責發生制原則而特設的科目。
預提費用是指企業按規定預先提取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費用。 就是企業還沒支付,但應該要支付的,要記入負債。中國新會計准則已廢除該科目,原屬於預提費用的業務現應計入"其他應付款"科目。預提費用的特點是受益、預提在前,支付在後。類似房地產的分期付款(國家明令已廢除)。
待攤費用指已經發生或支付,但需要逐步分批攤入產品成本的各項費用,如引進技術項目的許可證費、專利費、設計費、咨詢費等,這些費用一般在項目投產前支付,投產後一次或分批列入成本。
D. 為什麼從稅收籌劃角度講能預提盡量不攤銷
預提和待攤是會計上兩種相對的費用確認方法。預提是指在費用尚未支付以前按一定比例提版前計入成本費用權;待攤則是在費用支付後按一定比例分攤計入成本費用。比如企業購入一台設備,每隔兩年需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費用預計為240000元。採用預提方法,則從購入後每月預提修理費10000元,計入相關成本費用,這就意味著從購入開始,每月企業減少利潤10000元,兩年後實際進行大修時一次性支付修理費240000元。採用攤銷法,設備購入後不作處理,兩年後進行大修時實際支付大修費240000元,從大修當月開始,按月分攤10000元,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再經過兩年後分攤完畢。顯然,由於預提能提前將有關費用計入成本,因此從相對節稅角度來說,預提優於待攤等,能預提的不攤銷。 來源於網路
E. 公司購買一項服務期限3年共30萬元,先付了10萬,另外的20萬是最後一次性付清的,我想知道這20萬需要攤銷嗎
如果執行原企業會計制度,需要預提(因為後兩年的還未付款,不能攤銷,只能預提)。內
如果執行新會計准則容,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對於當期應負擔的費用,不進行預提,等到實際支付時,按支付的金額分別計入有關成本或損益類科目。
問題補充: 現在這20萬要怎麼處理呢?
今年的10萬已經計入了費用,這20萬先放著,明年再依據合同預提(預提時再做應付賬款),每年提10萬記入費用。只是要把合同復印幾份,分別作為入賬依據。
在發生合同的那個月份做當年的費用結轉(預提)。
F. 為什麼從稅收籌劃的角度來講,能預提的應該盡量不攤銷
預提和待攤是會計上兩種相對的費用確認方法。
預提是指在費用尚未支付以版前按一定比例提前計入成本權費用;待攤則是在費用支付後按一定比例分攤計入成本費用。
比如企業購入一台設備,每隔兩年需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費用預計為240000元。採用預提方法,則從購入後每月預提修理費10000元,計入相關成本費用,這就意味著從購入開始,每月企業減少利潤10000元,兩年後實際進行大修時一次性支付修理費240000元。採用攤銷法,設備購入後不作處理,兩年後進行大修時實際支付大修費240000元,從大修當月開始,按月分攤10000元,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再經過兩年後分攤完畢。
顯然,由於預提能提前將有關費用計入成本,因此從相對節稅角度來說,預提優於待攤等,能預提的不攤銷。
來源於網路
G. 像水電費,物業管理費,電話費什麼的我可不可以直接做管理費用,不預提和攤銷數額不大
實務中可以,只要稅務局不是找碴罰款補稅就行。
H. 預提本月應攤銷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的利息的分錄怎麼寫
問題還挺多的:
1、 預提本月應攤銷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財務專費用
貸:應付利息
2、預提本月應攤屬銷的長期借款利息
借:在建工程
貸:長期借款
3、存在對應關系的帳戶叫「對應帳戶」。簡單說:借方的對應科目就是貸方的;反之,貸方的對應科目就是借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