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院判決賠償的稅收
如果是民抄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並入營業額中徵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徵收營業稅,並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例如:單位或個人出租門面給承租人,後因承租人未按合同支付租金,雙方發生經濟糾紛。經人民法院調解,出租方獲得了部分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關於「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規定,因賠償金是出租方出租門面取得的,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實質上是租門面取得的租金收入。所以對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應按「服務業」稅目中的「租賃」項目徵收營業稅。
② 無形資產可以到法院申請保全嗎
可以申請,不過很難受理,因為不會執行。
③ 裁判文書確定的賠償額需要繳稅嗎
第一條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版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④ 被法院強制執行的款項需要開具發票嗎
東莞市地方稅務局:《關於法院代執行經濟糾紛賠償款開具發票問題的請示》(東地稅發〔2010〕78號)悉,現批復如下:
一、經濟實體發生經濟糾紛,經法院判決得到賠償,由法院代為負責執行,並要求收款方開具發票的,由收款方開具發票給支付方(被執行人)。
二、法院代為執行的經濟糾紛涉及營業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均應使用地方稅收發票。地方稅收發票的使用范圍不應涉及增值稅應稅勞務。
(4)法院判決書轉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指定一方當事人交付財物或者票證的,執行人員應在做好被申請執行人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傳喚雙方當事人到庭或到指定場所,由被申請執行人將法律文書交付的財物或票證應當直接交付申請執行人簽收。
被申請執行人不願當面交付的,也可以將應付的財物或票證先交給執行人員,由執行人員轉交。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
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並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
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⑤ 法院判決確認的賠償款是否交稅
是否納稅要看是何種賠償。
如果是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國家賠償金,法律規定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如果是民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並入營業額中徵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徵收營業稅,並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例如:單位或個人出租門面給承租人,後因承租人未按合同支付租金,雙方發生經濟糾紛。經人民法院調解,出租方獲得了部分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關於「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規定,因賠償金是出租方出租門面取得的,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實質上是租門面取得的租金收入。所以對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應按「服務業」稅目中的「租賃」項目徵收營業稅。
⑥ 企業因打官司,而做出賠償,應該如何做會計分錄,需要哪些憑證
收、付、轉賬憑證或者記賬憑證。設備屬於固定資產,應該是因對方原內因導致設備損壞或保容險賠償。損壞時先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
公司支付的賠償:
借:營業外支出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
公司收到的賠償: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等科目。
(6)法院判決書轉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根據會計處理的不同,商業返利可具體描述為:
1、達到規定數量贈實物的形式。例如:在一個月內,銷售電磁爐30台,贈配套櫥具10套;
2、直接返還貨款的形式。例如:讀者來信中,讓利2.1萬元若直接以現金或銀行存款返還百貨公司,即為直接返還貨款;
3、沖抵貨款的形式。例如: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購買2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購買至5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5%,以此類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貨款中扣減。
⑦ 企業被法院查封 無形資產怎樣進進行合作
企業被法院查封
無形資產怎樣
進進行合作
⑧ 在難以執行的情況下判決書是不是一張白紙
提問者:回別邑,你的分數看來太多了,呵呵。。。雖然知道你是法律專業的,法理也挺不錯,不過,你真的有點揮霍哦,呵呵。。。
允許我扣字眼嗎?呵呵,我認為應該將題目分為兩個邏輯內容,沒有執行的案件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無法執行、一個是難以執行。不能把沒有執行的70%到80%的案件都認為是無法執行或都認為是難以執行的。
對於無法執行的案件,判決書當然是一張廢紙,對申請執行人而言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只有形式沒有實質的判決書和廢紙是沒有區別的。
對於難以執行的案件,判決書是有價值的,只是由於司法機關的不作為、被執行人的逃避執行的技巧(有一些還可能是律師同志們教的哦)相互作用的產物。
我個人認為:執行難的問題不僅僅是司法機關的(執行能力)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的問題,當政府(行政機關)凌駕於司法機關、立法機關之上的時候,社會就無法建立誠信機制和執行環境。當大量政府作為甲方拖欠工程款的時候,你就無法要求其他甲方也將誠信了。行政機關無視法制的統一和尊嚴,習慣於以權壓法,以言代法,違法干預執行的現象時有發生。
法院自身執行工作的力度不夠,少數執行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工作標准低,辦案思路、工作方法單一,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內部制約機制不夠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督;執行人員文明執法,便民措施還有待於進一步改進。此外,法院由於受經費和物質裝備以及人員保障的影響,也限制了執行工作順利開展。
#####不過我始終認為,司法機關的不作為主要原因不在於經費、執行人員的素質,而在於行政機關和黨政機關對司法的不當干預,還有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司法腐敗問題。
⑨ 法律判決書下的很慢,又喪失勞動能力,無法生存,怎麼辦
可以向來法院遞交先予執自行申請書
先予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終局判決之前,為解決權利人生活或生產經營的急需,依法裁定義務人預先履行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財物等措施的制度。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先予執行適用的案件范圍是:第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案件;第二,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第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所謂的情況緊急,主要是指下列情況: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的;需要立即制止某項行為的;需要立即返還用於購置生產原料、生產工具款的;追索恢復生產、經營急需的保險理賠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