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期待攤費用」是當月記賬就開始攤銷,還是從下個月開始攤銷的
「長期待攤費用」是:有營業收入的月份開始攤銷。
一、"長期待攤費用"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
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下,企業應按費用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按照費用項目披露其攤余價值,攤銷期限、攤銷方式等。
二、核算方式:
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符合稅法規定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長期待攤費用等。長期待攤費用可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1、計提
小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
2、攤銷
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三、法律法規: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條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如果企業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1)費用攤銷從當月攤銷還是下月攤銷擴展閱讀: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發生的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費用。《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1、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3、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4、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在稅收上,改建支出與大修理支出不同,具體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中作了說明,即《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所稱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築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對第四項「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稅法暫未明確。
根據上述規定可知,稅收中的固定資產不僅包括房屋建築物等不動產,也包含動產固定資產,且延長使用年限也是改建內容之一。
動產固定資產的改建雖然不能說是改變了房屋建築物的結構,但是可以延長使用年限。大修理支出的兩個條件,則是區分修理費用中大修理和小修理的標准,不是指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和更新改造支出。
2. 短期待攤費用當月開始攤銷,還是次月開始攤銷
當月開始攤銷。
新准則應用指南徵求意見稿中的"待攤費用"主要賬務處理中有一句,「財產保險費應在保險的有效期限內平均攤銷,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應在租賃期間內平均攤銷」,應該從1月就開始攤銷。
有明確歸屬期的,應按照歸屬期攤銷,比如1月份支付全年房租,當月就應該攤銷,沒有明確歸屬期的,看預期受益期限是從本月開始還是從下月開始,從本月開始就本月開始攤,否則從下月開始攤。
(2)費用攤銷從當月攤銷還是下月攤銷擴展閱讀:
新准則強化資產負債觀,淡化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觀更符合信息有用性,將已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即不符合資產定義的項目剔除出資產負債表。
比如,「待攤費用」本質上是一種費用,屬於無價值資產,是企業一經發生就已消耗的一項「沉沒成本」,它沒有使用價值,沒有流通性,假如企業破產,是不可能用它來償還債務的,
如果將它歸類於資產,會虛增企業的資產總額,虛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嚴重影響企業財務指標的公允性,不利於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狀況作出正確的判斷。
上述有些企業仍保留「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或者採用「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替代科目,其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沒有遵循資產負債觀,不符合新准則的要求。
3. 裝修費是當月進行攤銷還是下月
裝修費是次月開始攤抄銷,在會計上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4. 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是從支付當月開始,還是像固定資產一樣從下月開始
從次月起。
新會計制度規定,長期待攤費用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不再分期攤銷了。
會計上規定,開辦費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轉入「管理費用」科目,而稅法規定,開辦費在開始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平均從應稅所得中扣除。對於會計和稅法規定的差異,企業應當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攤銷核算,但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4)費用攤銷從當月攤銷還是下月攤銷擴展閱讀:
攤銷
1.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從定義可以看出,改擴建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延長資產使用壽命的。對於「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而言,小企業准則規定是不能對折舊年限進行調整的,所以只能通過長期待攤費用核算,並在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內分期攤銷。
2.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約定的剩餘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承租方只在協議規定的期限內擁有對該資產的使用權,因而對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建支出,不能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只能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在協議約定的租賃期內平均分攤。
對於「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企業會計准則和小企業會計准則中核算原理和方法均一致。
3.符合稅法規定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① 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② 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符合以上兩項條件的大修理支出,在發生時,借記「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等科目;該支出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內進行攤銷,借記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科目,貸記「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4.其他長期待攤費用,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少於3年。
5. 長期待攤費用——裝修費 是從發生的當月開始攤銷還是從次月開始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來—裝修費根據源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從發生的當月開始攤銷。
企業在新稅法實施以前年度的未攤銷完的開辦費,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規定,分期攤銷,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既可以計入「管理費用-開辦費」科目,在開始生產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二者選其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規定。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6. 企業當月發生待攤費用,當月攤銷還是下月,為什麼
按該
待攤費用
的受益
期間
攤銷,如果
當月
已經是受益期,那麼在當月就要進行攤銷。
7. 固定資產折舊是從次月開始計提,那麼長期待攤費用和無形資產攤銷是從當月開始還是次月開始
待攤費用和無形資產的攤銷是:當月轉入當月攤銷,處理時的當月不再專攤銷。
8. 開辦費的攤銷是從當月開始攤銷,還是從次月開始攤銷
1、開辦費的攤銷時從當月開始攤銷的。
2、企業籌建期的確定在我國受稅法影響較專大。例如《屬外資所得稅法實施細則》中規定,「外資企業籌建期為企業被批准籌辦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之日止的期間」。以上所稱「被批准籌辦之日」,具體是指企業所簽訂的投資協議後和合同被我國政府批准之日。以上所稱「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之日」,具體是指從企業設備開始運作,開始投料製造產品或賣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為企業籌建期結束。其他企業可參照該規定。
9. 待攤費用當月攤銷嗎
這個不一定來的,從待攤費用定義看是源可以從本期開始攤的:
定義: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等。
但從攤攤費用設置科目的目的,是為遵循權責發生制的目的,也就是說,應該是義務發生了就開始攤,所以應該是以受益期為准,比如你支付的半年租金,是包含當月的,那當然從當月開始攤,但如果支付的是從下月開始半年的,那就應該從下月開始攤,即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處理就好。
最後,新會計准則和小企業會計准則均已經取消待攤費用科目,建議實務中可用其他應收款來進行處理。